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八十四 西南风云(13)大战再起,目标鳌拜

至三月份的时候,位于贵州的李思文、陈友龙、焦琏三部的人马都得到了双倍的编制,总人数都达到了两万人,并且已经完成了训练入伍。

三月十日,李安国带着自己的亲卫又抵达了涪州。

“大都督,这是万县,鳌拜部的三千巴牙喇、巴颜部的三千镶黄旗劲旅都驻扎在那里,以彼等的战力,只需一部出动,另一部留守就行了,根据按察司的消息,一般情形下都是巴颜部留守,鳌拜部出动,鳌拜部这三千人都是在上次池州大战里受损较轻的各旗收拢的巴牙喇兵”

“这三千巴牙喇兵既可当骑兵使用,又可当做山地步军使用,这些人以往都是在东北的大山里猎过俗称东北三猛老虎、黑熊、野猪之一的勇士,当然了,估计山上也没有这么多猛兽被他们猎获,无非是独自一人深入大山一个月,手中除了弓箭和刀剑,没有别的东西,完全靠自己在野外独立独立生存,只要能坚持一个月就行了”

“所以这些人对于大山并不陌生,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加强版的山地营,同时彼等又擅长骑战,这一节可比山地营强多了”

“于是在这几场川东的大战里,这三千人神出鬼没,往往击于义军的不备之处,正面硬钢也不在话下,彼等都是两层盔甲,都善使重型武器,一部可抵得上义军万人以上的人马,大西军刚从成都过来时还有十余万人马,如今只有三万了,大多数都是败在鳌拜手里”

“另外,孔有德手下的缐国安也不可小觑,其手下的一万汉军战力异常强横,按照李定国将军的说法,其战力已经不亚于普通真鞑子的营头了,当然了,其中只有三千是孔有德从东北带过来的,剩余的人马都是在明军降卒里拣拔的,就是他这一部将李过、郝摇旗的两万多人马造成了一半的伤亡,如今彼等只有万余人马了,而据说缐国安部的那三千精锐损伤不大”

“刘之源的五千汉军倒是从辽东过来的老汉军旗,战力略低于缐国安那三千人,不过彼等火器配置比例很高,多有火铳、火炮”

“刘进忠那万人都是大西军在四川招募的军卒,原本有一万五千人,历次大战后只剩下万人了,其战力应该次于缐国安、刘之源部”

“如今鳌拜部驻扎在万县等粮食,如果我等攻打万县,一来需要防备彼等固守待援,二来彼等如果出城攻击,我军正面硬抗能否抵挡得住也是一个问题,如果万县受到攻击,东边六十里外云阳的马科部,北边北里开外的刘之源部,东北面一百多里的刘进忠部都可能过来支援”

李思文正在一张大地图上汇报江北的情况,李安国一听便说道:“硬攻城池自然不是我军的首选,不过围城打援呢?”

李思文说道:“那就只有攻打驻扎云阳的马科部了,彼等手下只有五千人,不过在投降明军的装备还算好的,火器配置也很高,不过其北边的刘进忠离他只有不到八十里,一旦云阳被围,鳌拜绝对会让刘进忠首先增援,自己作为满洲大爷不会第一时间去救援的”

李安国点点头,“凡事都有例外,如果我的大旗第一时间出现在云阳城下,鳌拜这厮绝对会第一时间出现”

“大都督,您是想……”,李思文眼睛一亮。

“是的,只要我出现了,鳌拜没理由不出动,对了,鞑子的巴牙喇兵异常珍贵,怎地他手下还有三千人?”

“大都督,根据按察司的消息,鳌拜部这巴牙喇兵的规制倒颇有些类似我军骑兵的领头子,其中只有一千人是货真价实的巴牙喇兵,另外两千人多是在各旗遴选的精锐,如今彼等已经占了半个中国,不可能再想以往那样进入深山历练了,于是便成了真正巴牙喇兵的替补”

“这么说那一千真正的巴牙喇兵年纪应该不小了”

“多半是,最小的应该都在三十以上了,有四十多岁的也不出奇,那些替补估计多半是年轻力壮之辈”

“嗯,万县到云阳之间可有适合埋伏的地点?”

“大都督,这一段的路程都是山间小道,适合埋伏的地方比比皆是,不过由于人烟稠密,最适合的地方就是这里,此处叫做老鹰岩,长度约莫五里路,周围没有人家,两侧都是险峻的大山,是巴人千百年一来趟出来的山间小道,鳌拜部若是想要救援马科,顺便击败大都督您,只有走这一条小道”

李安国仔细看了看地图,“这马家寨就在云阳县城北面几十里的地方,两地有一处河流相连,若是鳌拜部别出心裁,绕道马家寨就不好办了”

“大都督,以鳌拜的傲气,应该不会,如果绕道马家寨的话,彼等只有向北进到开县,然后从开县抵达马家寨,若是那样的话,彼等还不如下令直接让刘之源抑或刘进忠支援呢”

“嗯,也是,不过料敌从宽,如果鳌拜先抵近到马家寨,让刘进忠部先南下支援,自己偷偷摸到云阳的东边,等我军与刘进忠或者巴颜部鏖战时彼等突然杀出……”

“还真是有可能,大都督,这就需要东边奉节的李定国部配合了,彼等若是想从东边摸过来,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沿着汤溪南下,只要在汤溪附近埋伏一支人马便能堵住彼等了”

“嗯,也只能只能如此了,不过敌军若是从此道经过,一定是彼等最精锐的奇兵,多半就是鳌拜手下那千余真正的巴牙喇了,干脆这样,让陈友龙部埋伏在老鹰岩,你部一分为二,三千人跟着二哥的部队埋伏在汤溪附近,另六千人埋伏在从马家寨南下的澎溪附近”

“我带着焦琏的人马以及刚刚从池州赶到的李振国部佯攻云阳!”

李安国此次来贵州,也让李振国带着一万精锐过来了,李振国手下有两万精锐,带走了一万还有一万,如今由贺云龙统一指挥,在上次贵州战事结束后,李安国还是让贺云龙返回了江左省。

由于有水师的支援,安**轻松攻占了云阳码头,城里的马科见状,一方面赶紧派人去向北面的刘进忠、西面的鳌拜、刘之源求援,一方面紧守城池。

安**上岸后,将小小的云阳县城围了起来。

云阳以西三十多里地,老鹰岩。

陈友龙的一万大军正布置在老鹰岩南北向约莫两里路长的山上,两侧各五千人,三百斤的佛朗机炮各布置了五十门,两侧的山地营士兵也严阵以待。

澎溪。

此时的云阳县城正建在澎溪与长江的汇流处,北边的马家寨就在澎溪边上,在靠近县城约莫三十里地的地方,李思文的的七千人正埋伏在此处,对付的便是可能从马家寨南下的西营降将刘进忠。

李思文亲自在此处埋伏。

云阳城东边约莫四十里的地方是另一条汇入长江的溪流——汤溪,汤溪到县城的道路上也埋伏着一支人马,白文选的五千人加上李思文的三千人,李思文手下的大将、堵胤锡的侄子堵正明在此处埋伏。

县城下面的营地,李安国、李定国兄弟终于时隔多年又见面了。

一晃五年过去了,李安国从一个才十八岁的少年成长为几乎拥有江南半壁江山的统帅,而李定国也年近三十,愈发比以往沉稳。

“二哥!”

“安国!”

兄弟俩见面后,李安国倒没有什么,李定国却是百感交集。

“安国,没想到上次救了你一命,你竟然越发出息了”

李安国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先不说这些了,二哥的活命之恩安国永生难忘”

两人又说了一些离别后各自的际遇,说到动情处双方都是唏嘘不已。

“二哥,这次如果能全歼鞑子,您就不要回去了,到我这里来吧”

李定国听了一怔,心里也是五味杂陈,由于安**及时封锁了长江,大西军的余部在西充大败后没能及时逃到贵州,这兵力的损失要比历史上大一些,如今从成.都撤出来的十几万大军如今只有三万多了,而在历史上孙可望带领大军进入贵州时可是还有四五万人的。

如今大西军的余部一分为二,李定国带着白文选、王自奇的万余人在奉节附近,孙可望带着剩下的两万余人在大宁附近,几乎又回到了大西军在潜山兵败之后的状况。

如果李定国此时加入安**,孙可望和李过部夹在鞑子与孔有德之间几乎无法支撑,而这两人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加入安**,想到这里李定国顿时有些踌躇。

最终想凭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心思占了上风。

“二娃,不了,我倒是有一个要求,如果此次能大败鞑子,能否将四川让给大西军?以往在成.都时义父对汪兆龄言听计从,犯下了不少错误,如今在大哥的主持下,已经将把持大事的汪兆龄杀了,听说闯王在青海一带闹得风生水起,有他们牵制,大西军重回成都后必定能再有一番作为”

李安国点点头,不过将四川让出来他着实有些不甘,但看着李定国一副笃定的模样,知道很难说服他,连李定国都难说服,就更不用说孙可望等人了。

“二哥如此说,小弟也就不再劝了,我只有一句话,二哥,安**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着”

“对了,二哥,你等就算拿下了成都,周围还有吴三桂和杨展,都不是易于之辈,听说上次你等南下时冯双礼还在杨展手里吃了大亏……”

“那是以前的事了,如今我军退入川东之后对军营重新进行了整肃,战力大胜从前,再次遇到杨展我还是很有信心赢他,至于吴三桂,只要将川东的真鞑子歼灭了,吴三桂也只有退回陕西一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