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东南风云(11)最后的七大寇

安**在水陆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过张勋部攻打程乡却并不是一帆风顺。

镇守程乡的是郑芝龙手下的悍将洪政,他这万人有五千人布置在程乡县(梅州市),三千人布置在北面与江西交接的平远县,两千人布置在大埔县。

安**一开始自然没有将洪政的五千人马放在眼里,何况一向以勇悍、坚韧著称的张勋。

不过他却忽略了两点,一是镇守福建汀州府的郑彩很快被邱福部打的大败,其部一部分退入了漳州,一部分却退入了程乡,无形中增加了程乡防守的实力。

更关键的一点,在程乡与大埔之间,梅江与韩江的交汇处,有一处重镇——三河坝,此处是已经投靠了郑芝龙的吴六奇的老巢。

在七大寇中,吴六奇是唯一的官军,自从他当上了三河坝的游击将军后,曾多次大败苏成、黄海如等人,战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吴六奇投靠郑芝龙之后,还是游击将军的职衔,手下还是他从大埔县招募的三千当地的子弟兵,这三千人惯于爬山涉水,加上吴六奇自身的能耐,他这三千人在明末的潮州七大寇中战力首屈一指。

加上是官军的身份,又得到了乡下士绅的鼎力支持,军卒的武器、甲胄、粮秣一点也不缺。

不过吴六奇既然有七大寇的诨号,其麾下的军纪自然不值一提,欺男霸女、鱼肉乡里也没少了他们。

安**占领惠州后,原籍广东的一些大明归籍的官员纷纷逃到程乡、大埔一带,这些人原本指望通过辅助吴六奇抵抗住安**,没想到左近的郑芝龙倒率先发动了,在这些人眼里,郑芝龙与安**差不了多少,最多略好一些。

看到郑芝龙竟然没把朝廷放在眼里,悍然进攻潮州,彼等不禁心灰意冷,此时的吴六奇已经已经投降了郑芝龙,继续横行大埔、程乡、平远一带,诸人见状,为了保卫乡梓,彼等暗自组织了一批乡丁,在梅江下游、程乡东北约莫三十多里的丙村一带建筑城堡。

由于彼等在惠州、潮州一带极富声望,一时不禁响着云集,不仅广东的大批读书人、武人来投,连福建、江西的一些人也投靠在彼等麾下。

这些人中,为首是这几个。

李士淳,前明太子朱慈烺的老师,今年六十三岁,相传就是此人将朱慈烺带回了广东。

罗万杰,原吏部员外郎,今年三十五岁。

林丹九,弘光朝举人,今年五十八岁。

韩元勋,原左都御史,崇祯年间曾被派驻琉球,后来由于镇抚琉球有功,被崇祯帝封为琉球王、蕲阳王,可算是崇祯年间异姓封王的第一人,今年三十七岁。

赖其肖,弘光朝举人,今年三十五岁。

何麟图,崇祯朝武举人,原山海关参将,今年四十岁。

以上主人全部是程乡、大埔、平远三县的人,由于李士淳曾是朱慈烺的老师,众人便以他为首,武事则以赖其肖、何麟图为主。

如今彼等纷纷散尽家财,招募了三千三县子弟,又利用程乡附近煤铁丰富的优势开炉打造兵器、甲胄,由于有弓马娴熟、老于行伍的何麟图整训,这三千人的战力渐渐不亚于吴六奇了。

朝廷得知此事后,便封李士淳为广东巡抚,何麟图为程乡总兵,有了这个官身,郑芝龙倒也不敢随意招惹他们。

李士淳等人除了在丙村建筑城堡,还在丙村附近的大山上建造山寨,山寨易守难攻,一旦丙村的城堡不保,还可以退入山寨驻守。

彼等将城堡命名为明兴堡,将山寨命名为龙兴寨,倒是颇有一番雄心壮志。

不说李士淳等人,却说驻扎在三河坝的吴六奇。

梅江从三河坝转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圈,然后蜿蜒并入韩江,圈里的地方便是三河坝,三河坝北、东、南三面临水,只有东南一隅靠近大山,明国曾在此地设有军堡一个,护卫潮州东北方向。

三河坝整体规模只有八百亩左右,军堡就占了其中一半,吴六奇霸占此地后不禁在堡里设置了陆师,还在对岸设置了码头和水师,手下搜罗了以前呼啸海上的大小海盗几百人,有小船五十多艘,对于往来梅江、韩江的商户设置钞关收税——自然了,作为恶名远扬的“七大寇”之一,假扮贼匪洗劫商旅、富户的事也没少干。

三河堡只能驻扎军卒两千人,对岸的码头上还有一千兵丁,作为两江交汇之处,自然也是商业兴旺,为了养兵,吴六奇也不能自己将堡子全占了,故此,程乡的铜、兴宁的煤、平远的铁、大埔的瓷器以及远近山里的山货、药材都在此汇集、交易,吴六奇从中抽税,堪堪能养活手下三千兵丁。

若是没有安**的介入,按照历史车轮的正常走向,吴六奇投降满清后备受器重,迁界禁海一事那是执行的不折不扣,为我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寻常大寇不同,吴六奇此人却是文武双全,自小就饱读诗书,对于兵法也不陌生,与李自成一样,他原本是潮州的一名驿卒,后来也光荣下岗了,于是便辗转流荡于江浙一带,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后世大名鼎鼎的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祖先、浙江名士查伊璜,在查伊璜的举荐下成了大埔县的练总。

成为大埔县的练总之后,吴六奇倒是很有一番为大明报效热血的心思,先是黑吃黑打败了肆扰潮州一带的另外两股大盗苏成、黄海如,进而扩充了兵马,不过自从安**入驻广东之后,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三千人偏隅于三河坝一地肯定是捉襟见肘,所以以前吴六奇经常偷偷地扮成贼匪洗劫程乡、兴宁、龙川一带,安**控制惠州府后,处于惠州的兴宁、龙川他是去不了了,程乡倒是可以去,不过没等多久郑芝龙又进来了。

无奈之下,他只得投靠了郑芝龙,否则粮饷无着的情形下他只有上山落草一途。

眼下安**正在大举进攻潮州,吴六奇自然也非常关心两家的胜负。

从心底来说,吴六奇自然是希望郑芝龙赢,因为自从他投靠郑芝龙后,三千人的粮饷每月一分都不少,并且对他称霸三河坝一带,随意收取赋税的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安**的话绝对不会让他如此行事。

不过安**势大,彼等已经拿下大半个广东、整个广西,内里的实力可不是区区郑芝龙所能比拟的。

不过郑芝龙的水师一向强横无比,安**想要经略两广、福建,就必须要过水师这一关,故此,胜负还很难说。

于是,此次安**大举进攻潮州时,虽然洪旭给他下达了配合洪政作战的命令,不过他口头上答应的很好,实际上却是按兵不动,坐观两家分出结果,洪政也无奈,大敌当前,自己也可能分出兵力灭了这厮。

这日,吴六奇在自家后院悠哉乐哉地一边品着福建的好茶,一边与自己的妻妾打情骂俏,一副悠然闲适的模样。

“老大!”,只见前院传来一声粗狂的男声,众妻妾一听赶紧避入后堂。

能在吴六奇的院子大呼小叫,还能直接进到后院的,整个三河坝只有一人。

很快后院转进来一人,只见他身躯高大威猛,穿着明军千总的服饰,一蓬修剪的整整齐齐的络腮胡子,腰间挎着一柄大刀,国字脸,双目炯炯有神。

邹瑞,吴六奇从浙江回来邀请一起投军效力三十五个伙伴之一,一身武艺在三十六人、吴六奇大言不惭号称“三十六天罡”中最强,又是吴六奇发蒙时的同学,吴六奇对他最为倚重,日常营伍上的事多半由邹瑞来打理。

“老二,慌慌张张的,有何大事?”,吴六奇瞪了他一眼,不过还是随手提溜过来一把椅子让他坐下。

邹瑞向他点点头,吴六奇神色立马严峻起来,抓着邹瑞问道:“有结果了?”

“是的,根据我等安插在饶平、诏安一带探子的消息,郑军在水上大败,船只几乎损失了一半,以往赫赫有名的林习山没于此役,对咱们经常蹬鼻子上脸的施家兄弟也被俘,郑芝龙当时也在船上,最后侥幸逃到了泉州”

“哦?”,吴六奇一下坐了起来,他内心的惊骇溢于言表。

“娘的,连郑芝龙的水师也败了”

“还有,安**在陆上连克潮阳、普宁两县,刚刚不久,又攻下了揭阳,郑家布置在三地的三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洪旭被俘,杨才、马信战死,甘辉、丁镇、郭泰也被俘”

“啊?!”

吴六奇这下不淡定了,郑军的战力他还是知晓的,别的不说,郑芝龙布置在潮州的五万人战力绝对在他之上,特别是洪旭、甘辉、丁镇三人,无论是带兵,还是勇武,都不亚于他眼前这位二弟邹瑞。

可不到十日的功夫,五万便去了三万,如今只剩下潮州的施福、程乡的洪政了。

“安**真的如此厉害?”,他不禁自言自语着。

“确实如此,老大,先别念着别家了,赶紧给我等弟兄谋划出路吧”

“你的意思是……”

“老大,郑芝龙大势已去,安**拿下潮州,甚至福建也不在话下,我可是听说了,汀州府的郑彩、邵武府的郑联、建宁福的郑之莞都是兵败如山倒,你没看到吗,如今不断有溃兵从汀州退入潮州地界”

“福建一下,朝廷便只剩下江南一隅,绝对不是安**的对手,此后,整个大江以南的地方都是彼等之天下,我等想要谋一个前程,还得趁早下手”

“可我等这三千人马人家不一定看在眼里,我可是听说了,我等的同乡,原瑞金参将谢志良加入安**之后只是一个小小的总管,像我等这样的别人根本不会正眼看”

“老大,你怎么忘了一事?”

“何事?”

“龙兴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