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南风云(9)大小龙番

焦琏部抵达都匀后,陈友龙立即带着自己的山地营前出龙里司,不多日便抵

达贵州宣慰司所在的贵阳城池下。

贵州总兵皮熊在上次被陈友龙击退之后,原本的五千人马只剩三千了,要守

卫偌大的贵阳城实在有些单薄,最后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周边的各土司又联合贡献了三千人马。

六千人,加上城里的青壮,勉强能守住城池。

如今缩在贵阳城的巡抚杨鼎和、布政使范矿、按察使张耀、参议曾益、总兵皮熊都是忐忑不安。

还有一人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此人是大明最后一代韩王,朱璟溧,闯营在北方闹腾时,此人避入四川,后来又到了贵州,沿途有一些北方健儿或主动投靠,或认为在乱世中此王奇货可居,最后他抵达贵阳时竟有上千北方健儿投靠在他麾下。

抵达贵阳后,上述几人也认为他奇货可居,便时常嘘寒问暖,殷勤侍奉,韩王自己也颇有监国之心,不过在朱亨嘉“监国”失败之后,他这颗火热的“监国”之心也慢慢消散了。

不过贵阳的大小官员依旧礼敬有加,总兵皮熊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做王妃。

安**进入贵州后,韩王一开始还想继续逃跑,可如今北边是大西军的地盘,南边的广西是安**的地盘,半个云南倒是还在明军手里,可惜彼等如今正与窃取了黔国公之位的沙定洲对峙,朝不保夕,哪儿有余力来护卫他这样一个落难的王爷。

于是他也硬气了一回,打定主意“誓与城池共存亡”。

王爷如此硬气,城中大小官员自然也不能落后,不过就依这六千兵马,其中更有祸福难测的三千土司兵,守住这偌大的贵阳城着实力有未逮,于是以杨鼎和为首,纷纷向四方发出求救信。

彼等求救的有三个方向,一是如今偏隅于大理、楚雄的沐天波、杨畏知,二是泸州的四川巡抚樊一蘅,第三嘛,自然是重庆的曾英了,此时彼等尚不知曾英在涪州大败的消息。

还有一路,自然是镇守播州的王祥了。

四路求救信发出去之后,最快答复的是曾英,杨畏知也派了三千人正在路上,樊一蘅命杨展带三千人南下支援,近在咫尺的王祥却没有音信。

大理的杨畏知那三千人马彼等没有过多的指望,因为如今接近贵州的曲靖一带都控制在沙定洲手里,杨畏知的兵马想要抵达贵阳,尚需绕道四川,路程不下一千多里。

曾英的兵马倒是强壮,不过此时他正在涪州一带与安**作战,在双方没有结果之前他是不会实质性的派出援军的,所以他们最大的希望便是杨展和王祥了,杨展倒是答应派兵了,还亲自带了三千人过来,不过叙州到贵阳也有六七百里,等杨展赶到了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他们最期盼的、也是兵力最雄厚的王祥部如今尚没有音信,估计也没多大希望了,此人占据播州之后,便在当地作威作福,俨然一方土皇帝,平素也没将贵州的大员看在眼里。

此时的杨鼎和、曾益、张耀三人正聚在一起商议前途。

前面提到的几人中,韩王、范矿、皮熊是主战派,杨鼎和、张耀、曾益三人却是模棱两可。

历史上的杨鼎和在孙可望大军南下时便偷偷离开军队逃跑了,眼下大明岌岌可危,更没有为他殉葬的道理,张耀、曾益都是他的亲信,于是便聚在一起商议。

“大人,如今天下大势已定,大明摇摇欲坠,我等就算披心沥血也难以中兴之,如今的天下以学生看来有两强并峙,一是满奴,二是安**,满奴乃化外蛮夷,自不待言,这安**屡败满奴,乃我汉人的擎天一柱啊,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等何不……”

“那把持成都的大西你等没有看在眼里?”

“大人,听说满奴已经南下了,以献贼之战力,欺负明军尚有余力,对付满奴就力有未逮了,彼等必定会一路南逃,云贵的明军势必也不能抵挡,我等最终还是会落入彼等之手,如今更为强大的安**来了,何不……”

“可惜我等手下没有兵马,就算有心做这个俊杰,恐怕范矿、皮熊也不会答应”

“大人勿忧,这城里不是还有一支兵马嘛”

“你说的是那些土司兵?”

“然也,这些土司都是贵阳附近的兵马,其中又以大龙番司、小龙番司为首,只要说服了龙登云、龙云腾,这支兵马不就是我等的?”

“可还有韩王的兵马?”

“这就需要巡抚大人您亲自去说服了,听说这安**一向仁义,对朝廷官员、宗室并不多加屠戮,反而会礼送到南京,愿意在原地做官的,也会适当安排,您跟大王好好说一说,应该问题不大,想那安**战力强横,吕大器、丁魁楚、左镇都不是对手,何况我等这夜郎小国之地?”

……

说起这大小龙番,还有一个掌故。

五代十国时期,占据湖南的南楚二任帝马希范派手下大将龙德寿进入贵州,后来便在贵州长期驻扎下来,龙德寿的子孙渐渐地变成了当地的土司,为首的便是大小龙番,其他的将领成了其它地方的土司,一共有八番,都拱卫在贵阳周围,这些士兵的后代便是后世布依族的祖先。

如今派兵进入贵阳城的便是以大小龙番为首的八番土司兵,其中大小龙番的人马就占了一半,其中有一人又不得不提。

大龙番司的首领龙登云的父亲叫龙在田,张献忠在谷城接受朝廷招抚的时候也带兵在襄阳附近,当时张献忠与他关系匪浅,这也是孙可望等人当时在退出成都后决定进入云贵经营的重要原因,因为彼等以前从龙在田嘴里得知了不少云贵方面的事情。

在龙登云的府邸,曾益正与他侃侃而谈。

“龙将军,如今安**势大,凭着小小的贵阳城恐怕不能抵挡,龙将军是本地人,可有退敌妙计?”

龙登云有些摸不着头脑,此人单独来见自己,打的是什么主意?

“自然是战到最后一兵一卒,誓与城池共存亡!”

“呵呵,想那南昌城、九江城、赣州城、广州城、肇庆城、桂林城都比贵阳大且坚固,还不是被安**攻下了?若是像将军所说的那样死战到底,届时免不了屠城之虞,将军是本乡本土的,家眷、亲属都在贵阳,一旦事有不济,将军可有为祖先考虑?”

龙登云知晓他说的是“抄家灭祖”之事,心里也有些忐忑,不过在没有摸清此人来意之前,还是虚与委蛇的好。

“那以大人之见?”

“不如降了安**!”

“啊?!”,龙登云没想到曾益如此直接。

曾益不以为意,继续说道:“自安**进入贵州后,施行的是以安抚为主的政策,并不像在湘西、广西那样,将军手握重兵,何不……”

“大人之意,我已尽知,不过末将只掌握一路兵马,尚需与其他人细细商议”

“那是应有之意”

……

韩王临时居住的府邸,杨鼎和也正在娓娓道来。

“唉!大明为何如此不幸,偌大的江山竟然只剩下一隅之地,如今贼军大军侵逼,大王可有退敌之策?”

朱璟溧黯然地摇摇头,“本王寄居贵地,人丁单薄,哪儿有什么退敌之策,倒是大人乃一省巡抚,还请不吝赐教”

杨鼎和幽幽地叹道:“贼军战力强横,如今几乎席卷江南之地,贵阳城这区区六七千人马恐怕难以抵挡啊”

“那大人可有良策?”

“良策?下官乃是一书生,素来不知兵,哪儿有什么神机妙策,不过如今大势所趋,我倒是有一个法子”

“大人请讲”

“不知大王有没有听说过饶州的淮王、桂林的靖江王之事?”

“略有耳闻,听说彼等被俘后安**并没有妄加杀戮,而是送到了南京,大人的意思是……”

“识时务者为俊杰,一旦据城而守,彼等恼怒之下学起了献贼、闯贼那就不妙了,我等文官只要放下身段尚有一条生路,大王可是要好好想想襄王、楚王的下场”

“.…..”

贵阳城最后不战而下,韩王最终说服了皮熊,皮熊还准备死守待援的,一见城中的土司兵和大部分文官都有了降意,加上自家女婿韩王的劝说,最后无奈之下只得认命。

拿下贵阳后,水西的威清卫、平坝卫、赤水卫、毕节卫、安顺州、镇宁州、永宁州、安南卫、普安州都闻风而降。

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安**便将全贵州收入囊中。

占据贵州后,李安国任命堵胤锡为贵州布政使,将下一步准备占据的四川江南的各州县也划入贵州,于是以堵胤锡为首的文武官员便开始在贵州境内施行李安国之前确定的第二步棋——招兵。

见到安**并没有马上实施分田地一事,贵州的大小土司对于招兵一事倒是很配合,还纷纷将自己麾下的小部分精锐交给安**,对于麾下小民踊跃参军一事也没有多加阻拦。

于是在曾经的夜郎国,一场募兵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至于韩王以及大小官员,韩王与皮熊、范矿不愿意在安**下面做事,便依照惯例礼送到南京,剩下的几人在此次占领贵阳的战事中居功甚伟,李安国也一改以前的态度,对这几人也优渥有加,分别在贵州大的州府任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