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南风云(3)满江的火船!

其实船只驶过奉节之后江面基本上有两里的宽度了,不过驶过万县后大江是

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流逝,其中还是有一段比较狭窄的地方,平均宽度只有一里左右,长度约有十余里。

杜虎站在一艘大船的船头,看着大江这奇怪的走向也有些好奇,此时便可以用船帆享受一点侧风了。

不过当船队驶入那段狭窄的江面后,江上突然刮来一阵东南风,这下便完全是逆风了,杜虎仔细一看,只见江南的山体比江北高出很多,难道是东北、西北的大风吹拂到南边被大山挡着了,然后聚集到一定程度后转向了东北?

在这狭窄江面约莫行驶了一刻时间后,正在船头神游天外的杜虎突然听到瞭望桅杆上的水兵一声大喊。

“都督,不好了!前面快速驶来大队的火船!”

杜虎心里一凝,赶紧爬上了船头的船舱顶部,那里也有一处用木框围起来的瞭望台。

千里镜里,只见前面的江面密密匝匝涌过来了大片的火船,船只几乎铺满了整个江面,大火几乎将船只烧成了一片,这些火船趁着东南风、顺着水流向安**的船队猛扑过来!

啊?!满江的火船!

这个情形蔚为壮观,不过此时并不是欣赏景观的时候,杜虎瞬间便按捺住狂跳的内心。

火船离自己的船队还有约莫一里多远,还来得及!

“前面的船只放出隔离网!升帆,所有船只利用东南风向后行驶!”

亏得安**的船工考虑到内河船只转向不易,新建的船只船头、船尾都安装了船舵、摇橹,此时便可将船尾当成船首了,不过船首是尖头的,船尾则是方形的,这速度比起来还是比用船首靠前航行慢了许多。

不过还好,还有东南风!

至于杜虎口中所说的隔离网,是安**在船舱里备着的用铁料打成的长约六尺,宽约三尺,厚约一尺的铁架子,铁架子平时在船舱里搁着,一共有两幅,防备的便是敌人突然用火船攻击。

上次在麻湾时,这铁架子没有排上用场,一来因为火船离得比较远,还有时间逃离,二来其中还有一艘大船没有船桨,在南风的情形下行驶缓慢,只能逃入宽阔的海湾。

此时东南风正盛,加上顺水、船桨,没有被火船烧着的道理。

不过由于大船沉重,船速远不如小船快,如果不加紧的话还是可能被火船烧到!

铁架子重达两百多斤,需要四个人抬着来到船头,等他们刚刚在船头将铁架子放好,满江的火船已经“砰”的一声撞到了最前面的一排安**船只!

此时的火船已经有约莫一半被烧得只剩下一层底板,被水浪打过之后便熄灭了,不过还是由一百多艘靠了上来!

铁架子只能阻隔正对着船头的火船,对于船队之间的缝隙就遮护不了了,不过船队还有钩枪!

这当下流行的钩枪长达一丈三尺,枪头一般有一尺长,一般用来钩住对方的船只,将两船连在一起后接舷肉搏使用,不过安**的船工考虑到敌人火攻的危险,将枪头的铁器部分加长了两尺,这样的话就有三尺长了。

已经有不少火船从安**船只之间的缝隙冲过来了,幸好船上的水兵纷纷拿出钩枪抵住了它们,饶是如此,还是有火船接近了大船!

水兵们只得通力合作用力用钩枪将他们推开。

就这样,船队继续向后行驶,甲板上站满了拿着钩枪的水手,不时有后面的火船碰到了前面被抵住的火船,发出“砰”的火花四溅的景象,安**水兵一个个神色严峻,手中的钩枪丝毫不敢放松。

也有钩枪的枪柄被风吹起的火花烧着了的,此时士兵们需要全神贯注观察钩枪的燃烧情况,在枪柄快要烧断之时赶紧将另一杆备用的换上。

就这样,船队战战兢兢再向后退,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此时已经后退到接近万县的宽阔江面,此时的火船也烧得差不多了。

看到最后一艘小火船被烧掉了舱底消失在江面后,杜虎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不过事情还没完,在火船后面又出现了大片的船只,船只规模与安**的差不多,约莫百艘,也多是两层以上的大船,不过此时的杜虎心里却一点波澜都没有,千里镜里船只的船头还是老式的大发贡,船只的侧位也没有配置火炮的迹象。

甲板上站满了拿着碗口铳、戚继光式的老火铳、弓箭、刀剑、长枪的人,有的手里还挽着钩索,看来是想趁着安**惊魂未定的情况下给他们再来一个二次打击!

突前的明军船只有一艘三层甲板的大船,船舱顶部正坐着一人,肤色黝黑,身材中等,不过异常精悍,满脸络腮胡子,看模样也不过二十出头。

此人正是正是镇守忠州的曾英义子、得力部将李占春,陕西人,绰号翻山鹞子,与高杰的诨号倒是一模一样,有这个诨号的人无一不是精悍狡黠之人,此人原来是曾英的骑将,不过在水面上也不含糊。

在池州被安**杀死的总兵卢光祖历史上投降鞑子之后曾追随李国英攻打重庆,鞑子带了战船千艘,结果被李占春、余大海两人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若不是曾英在与准备南下贵州的大西军的水战中不幸中箭落水而亡,鞑子想要拿下重庆一带只怕要多花一些时日。

李占春看到对方毫发无损,不禁叹了一口气,不过事到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此处的江面宽达两里,双方的船队不约而同都是十艘一排,此时安**的船只也迎了上去。

在双方船队的距离约莫四十丈时,李占春部船头的大发贡打响了,明军的老式大发贡还是十五世纪后期、十六世纪前期葡萄牙人用的老东西,样子看起来很粗壮,装填火药的地方更是像一个鼓起来的大西瓜,不过却只能装填几斤重的弹丸,射程还有限。

碗口铳则是大号的火绳枪,需要两人协作使用才行,射程倒是比大发贡远一些,不过明军的碗口铳普遍质量很差,彼等也不敢多装填铅子,结果造成了射程也有限。

饶是如此,这两样打到两百步(一百米)开外还是可以的,渐渐地已经有炮子和铅子落到船首的船舱上,有的还击破了船舱,不过由于威力有限,造成的损伤有限。

安**大船的船首有一门千斤重的红夷炮,此时已经装了十五斤的实弹。

距离不到二十丈时,安**头一排十艘大船几乎同时轰响了,硝烟散尽之后,只见李占春当头的十艘大船的船首舱室有五艘被实弹击中。

安**这千斤重的红夷炮可不是明军的大发贡可以比拟的,明军的内河船只多半是用松木制成,最多在水线以上部位的船帮加一层杉木,船舱则完全是用松木制成的。

五发炮弹击中船舱后穿透了舱室,不仅将遇到的任何障碍物击倒,还越过了船舱的后门冲上了甲板!

无论是明军,还是安**的船只大多是一丈宽,十艘也就是三十米,长江上游的江面至少有五百米,适合大船行驶的江面也有三百米宽,故此两支船队两艘船只之间的距离至少有五丈。

安**的船只打完这一轮炮弹之后,便调整方向,直直地朝敌军船只之间的缝隙插了过去!

李占春刚才侥幸躲过了安**实弹的一击,见到敌军炮弹如此威势也是吓了一跳,如果安**船只就这样隔着距离与他对射,自己只有败走一途,没想到彼等竟然直直地冲了过来。

难道彼等也想着接舷肉搏?

这个李占春倒不怕,他是陕西人,流落到四川以后做过山贼,跟过姚天动,也做过**,他的麾下全是与他相仿的一些人,说实话让彼等操铳弄炮还真不在行,不过接舷肉搏彼等却是大为擅长地。

一想到马上就要接舷战了,李占春和他的手下都感到了一股热气从心里冒出来,彼等纷纷取出了自己趁手的兵刃,此时拿着钩索的水兵也放下了钩索,手里换成了长枪和刀剑。

很快安**的船只便冲进了敌船之间狭窄的缝隙,进去之后也没有停止,继续利用船桨拼命向前划,此时李占春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彼等这是闹那般,难道想绕到我军船只后面去,抢占上风位?

就在李占春错愕之间,安**的船只已经快速来到了敌军船只倒数第二排的位置了,此时侧位的炮窗突然全部打开,等到李占春醒悟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

用侧位轰击明军也不是没有,不过那多是在海船上,海船多半是用结实的硬木制作,船只吃水又深,火炮的后挫力和撞击对船体造成的损害有限。

不过内河船只就不同了,更不用说火炮齐鸣了,这就是安**船只的优势了,新建的船只的高度比明军船只高出许多,自然可以多放压舱石,船体都是用杉木打造的,厚度也比明军船只厚许多,故此,双方船只看起来大小差不多,这质量就差远了。

这时,双方船只几乎平齐了!

“轰….”

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安**的船只纷纷朝一侧猛地倾斜,而明军船只也有了不同的动静,原来他们都在甲板上大呼小叫,火炮轰响之后几乎一片寂静——除了侥幸没被杀死躺在甲板上呻吟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