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下形势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下形势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广州。

“鞑子的剃发易服令已经开始向河南省黄河以北的怀庆、卫辉、彰德三府、

山西省、山东省推行,大部分民众顺从,不过也有不少反抗的,鞑子正在四处抽兵镇压”

“吴三桂大军兵出和尚原、大散关,向汉中凤县方向攻击前进,意图经柴关、

留坝,直扑汉中府,闯王亲领大军驻屯凤县,如今刘芳亮部已经与在大散关附近与吴三桂的前锋交手了”

“孔有德部从郧县西进,兵锋直指白河、洵阳,意图攻占兴安所,驻屯兴安所的是闯王之侄李过”

“西营的李定国带领大军进攻重庆,正与曾英部的李占春对峙在合川的钓鱼山一带,如今西王举止失措,原本跟着他的摇黄十三家纷纷反叛,李定国将军本来势如破竹,可惜十三家盘踞巴州、通江一带的争天王袁韬突然发兵截断了李定国的后路”

“不过西营前营都督白文选随后杀到,击退了袁韬部,打通了粮道,李定国久未下重庆,听闻西王大怒若狂,准备亲征,此时成都南边的杨展又叛了,最后只得作罢”

“荷兰人与鞑子往来密切,鞑子已经修葺了天津卫的直沽港,荷兰人的船队

可直接驶入,不过满清对西夷还是有些戒心,每次只让彼等驶入一艘大船,北方无甚出产,不过一些兽皮、珍珠、木材罢了……”

“停!”,燕厥中正在给李安国汇报各方的形势,李安国一听到“木材”两字便有些吃惊,这大明的北方如今木材极其缺乏,哪儿还有木材?

“什么木材,作何用途?”

“大都督,都是船材,听说都是从辽东运过来的,不过都是巨大的松木,鞑子船只都很小,无法运载,只得央求荷兰人的大船从辽东运到海州、胶州,鞑子已经在这两地冬日不冻的港口设置了水师以及船场”

“荷兰人会平白无故帮鞑子这个忙?”

“自然不会,鞑子手里银子多得是,估计在其中多有酬劳”

“荷兰人与鞑子的火炮、火铳合作的怎样?”

“听说荷兰人不愿干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只同意售卖,不同意建厂,最后鞑子无奈,只得花高价像他们他们购买,不过鞑子在鞍山、抚顺等地设有自己的火炮、火铳厂,听说匠人还是以前孔有德等**乱山东时从当地带过去的,其中不乏西夷人,加上原大明在辽东的工匠,鞑子其实不缺铸炮的人”

“江北一带鞑子尚未下令剃发易服?”

“尚未,江北紧邻我军和南明,估计彼等生怕一时逼急了,民众会大量逃亡江南”

“江北的三顺王有何动静?”

“孔有德我刚才说过了,其依然驻扎在在汉阳府,不过手下大将缐国安带了一部人马进攻兴安所而已,人马不多,估计是扰乱闯营的视线而已”

“安庆一带的尚可喜部无甚动静,不过听说鞑子为了稳固长江一线,已经让三顺王各自扩军到五万,估计此时彼等正在操练新军,一时半会不会对我军造成威胁”

“五万?”

“是的,下官设在各地的探子通过各衙门的师爷已经拿到了鞑子朝廷下达给三顺王的旨意”

“五万人马,湖北的孔有德部应该没有问题,湖北产粮颇多,不过安庆、凤阳一带的尚可喜、淮安、扬州一带的耿忠明恐怕力有未逮吧,我可是听说了,凤阳持续大旱,淮河又泛滥成灾,彼等哪儿有粮食供养五万大军?”

“大都督,这鞑子的朝廷还真是比原来的明廷强一些,彼等也重新厘清了田亩,士绅依然少纳粮,不过与之前相比就强多了,江北一带,湖北一地供养十万大军没有问题,安庆府向来是南直隶的富庶之地,七拼八凑,供应这十五万人马还是可以的”

“江北的灾民鞑子可有救济?”

“没有,听说鞑子朝廷传出什么‘汉人太多,多死一些也不是坏事’的风声,不过随即被摄政王多尔衮否定了,并下令严禁在鞑子境内传播这一传闻,彼等也装模作样让孔有德调集了一些粮草到凤阳、淮安一带赈济,无非是设置粥棚,虚应故事而已”

“江北可有义民闹事?”

“有,就在英霍山区,可惜没多久就被尚可喜镇压下去了”

“南京方面呢?”

“尚无大的动静,不过据我军细作的消息,彼等倒是一幅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的模样,境内虽然为了供养大军有些严苛,不过与以往相比还是好上许多”

“彼等的首辅还是马士英吗?”

“是的,不过吕大器如今坐稳了次辅的位置,加上内阁之中多是支持他的,一时他的声望反而还在马士英之上”

“云贵方面呢”

“大都督,贵州方面没有什么大事,不过云南却发生剧变!”

“哦?”

“北京陷落后,去年九月份,武定土司吾必奎发动叛乱,声称‘已无朱皇帝,何有沐国公’,世代驻守云南昆明的黔国公沐天波会同云南巡抚、巡按调集其他土司兵马围剿吾必奎,并大破之”

“这还不算完,歼灭吾必奎的叛军之后,其他土司都各回原处,不过蒙自土司沙定洲却留了下来,去年底,不知怎地,昆明突然传出黔国公沐天波叛乱,沙定洲出兵平定了叛乱,于是沙定洲便占了昆明,并上书朝廷要取代沐天波的爵位”

李安国自然知晓这一段公案的真实情形,不过他依旧不露声色地点点头。

“还有吗?郑芝龙那里可有什么动静?”

“没有,大都督,以我观之,这郑芝龙似乎对做生意的兴趣远远大过做官,开放厦门港后他一门心思扑在厦门港的贸易上,倒是他的长子郑森、如今的潮州知府却继续在招兵买马,他利用手中的钱财,在大明境内大肆招揽人才,又在潮州府学着我等清丈田亩,倒似要大干一场的模样”

“还有吗?”

“没了”

“马吉翔还老实吧”

“尚未有出格之处”

“盯紧一点,此人虽是锦衣卫出身,不过以我观之,其心思并没有放在事务上,而是在广结人缘上,与他人和睦相处自然重要,不过把心思全部放在此处也不行,一旦有任何不好的苗头,你立即采取断然措施!”

“断然措施?大都督,这是……”

李安国比划一个手势,燕厥中会意,不过还是说到:“马总管如今并无错处,他在锦衣卫的一些东西对我司也颇有益处……”

“你看着办吧”,李安国不想在此事上纠缠过多。

“是,大都督”

“燕厥中,你说说看,面对如此局面,我军该如何行事最有利?”

“大都督,职部是这样想的”

“云贵一带与西营接壤,又遍布土司,多是山地,土地贫瘠,职部建议先别管他,等彼等分出个结果之后我等再下手,何况我等刚刚收复广西不久,也需要休养生息”

“鞑子方面,彼等如今肯定将我军视为最大的敌手,不过其周边尚有闯营,彼等想要与我军决战,必定要先拿下汉中,不过汉中的闯营兵力尚有十余万,四面都是大山,吴三桂想要轻而易举拿下汉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南京方面,其所倚仗者,一是郑芝龙的水师,一是南京城墙,按照大都督之前的筹划,先要击破郑芝龙,再从江左东向、福建北上,加上水师,从三面包围江南,如今并无大的态势影响这一筹划”

“四川一带,西营想要与重庆总兵曾英分出高下尚需时日”

“综上所述,眼下唯一所虑者,自是汉中的攻防战了,若是鞑子势如破竹,一举拿下汉中,则彼等会将目光继续对准西营,我等还是有充分的时日实施大都督的筹划”

“若是闯营击退了鞑子,对我方更是有力,以闯王的雄心,没准会兵出大散关,进军关中平原,届时双方杀成一团,对我军有百利而无一害”

“嗯,南洋方面有什么消息没有?”

“没有,大都督,我等在南洋各地除了龙海岛以外,并没有设置按察司的分支,您看……”

“你觉得蔡九仪如何?”

“大都督的意思?”

“南洋之地,华人多的地方,一是吕宋的马尼拉,二是爪哇岛的巴达维亚,三是满喇甲,四是亚齐岛的旧港,五是勃泥的文莱、三发,广南国的顺化就不用说了”

“这几地之中,又以满喇甲位置最为重要,我建议让蔡九仪带着部分徒弟南下满喇甲,以开武馆的名义在当地站稳脚跟,此后以此为基础在上述各地分别设置分馆,届时南洋各地的消息便会滚滚而来……”

“大都督,三发、文莱位居各地中间,为何不设置在那里?”

“不,满喇甲扼控水道,乃西夷东去广州,西去印度、欧洲的必经之处,设在此地不仅能知晓当地的消息,还能从往来船只中得知西夷的动向……”

“大都督,我明白了,我这就去与蔡九仪谈一谈”

“嗯,你先谈吧,谈不通的话再由我出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