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占城国的命运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二百三十二章 占城国的命运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次日李安国会见了郑注。

“占城国还有多少人?多少地盘?”

“大都督,原本争江以南区域都是占城国的地盘,可惜多年来一直被北方的安南人不断蚕食,如今就只剩下庆和、宁顺、平顺三州了”

“三州多为山地,土地贫瘠,养活不了多少人,刚来时,占城国迁到此地的人丁加上原来的人丁加起来也有四五十万,后来蚕食又向南、向西的真腊国迁走了一些,如今只剩下二三十万了”

“不过,只要大王振臂一呼,临近的占城国子民只怕有百万之众……”

“那你等为何还不振臂、大呼?为何被广南国赶到了如此狭迫之地?”

“.…..”

“那我来告诉你吧,你等国度,精华部分只有一地,那边是南边的柴棍,可惜又被真腊占了,其余国土,狭长逼迫,如何能养活这些子民?这些离开占城去真腊的,有了足够的土地耕种,还会跑回来为你等贵族火中取栗?”

“那北方的阮主麾下为何能养活百万人丁?”

“呵呵,那也是他的极限了,不过阮主出自安南,安南人千百年征战不休,几乎没有停歇过,此族剽悍耐战,又能忍饥挨饿,不是你占城人可以比拟的”

“若不是有北方的郑主牵扯,彼等早已占了你等现有的地盘,一旁的真腊也相差仿佛,空占着偌大的平原肥地无所作为,早晚也会被阮主占了”

郑注一听默默无语,李安国说的都是真的,不禁占城国,一旁的水真腊也被阮主大败,如今在柴棍(后世西贡)扶持了一个傀儡,等哪天阮主腾出手来了,必定一举攻占。

“故此,占城国必亡!百年之后,你等便都是安南人了,也算是一桩好事”

“不!”,郑注一听突然站起身来,他来到李安国面前“扑通”一身跪下了,放声大哭,“还请大都督救我国民?”

“救你国民?是救你等贵族老爷吧,占城国活不下去的小民,能跑的都跑了吧,如今还跟着你等的无非都是沾亲带故,或者都是你等的奴仆、下人,救了你等我有何好处?”

郑注哭道:“临行前父亲再三叮嘱,只要能保住占城国的名号,以及……我等的地位,任何条件都可以答应”

“真的?”

“千真万确”

“那好,我问你,这三州都是何人所领?与阮主有何关系?”

“大都督,占城国如今大致分成了三派,一派多信仰大食教,以王室近亲为主,一派信奉梵天教,多为以前国王的亲信将领后裔,一派便是仰慕中华儒学的一些人,多为以前的文官后裔”

“王室掌握商税,信奉梵天教的掌握军卒,信奉儒学的掌握田赋,广南国入侵之后,由于彼等也信奉儒学,便对我国信奉儒学的文官后裔颇为看重,如今让我等掌握田赋和兵卒,每年再向彼等进贡一些粮食和贡物”

“另两派呢?”

“阮主视彼等为蛮夷,若非确实需要国王来稳定局势,没准早就将其废除了,彼等两派如今手里有钱,还有一些田地,除此之外并无一兵一卒”

“哦?那国王的护卫?”

“也是我等安排的”

“嗯,这么说三州的长官都是你这一派的?”

“是的,三家都信奉儒学,取汉名,说汉话,修习汉家典籍”

“嗯,说说看,三家都是哪些人,手下有多少军力?”

“是,大都督,靠近广南国的庆和州首领姓阮,是被阮主赐姓的,叫阮福安,手下有兵三千,中间宁顺州的首领也姓阮,叫阮福平,手下有兵两千,剩下这平顺便是我郑家统领,手下有兵五千”

“你郑家也是被阮主赐姓的?”

“不是,我郑家一直姓郑”

“这么说,三家之中,最受重视的便是靠近广南国的阮福安喽”,这庆和便是李安国想要的金兰湾所在,若是阮福安不卖自己的帐,一心投靠阮主那就麻烦了。

“那倒不是,三家受到的重视相差无几,像占城国本来就人丁稀少,精通儒学的世家就更少了,整个国度算起来以前做过大官的也就是我等三家,相对而言,阮主让我父亲居住王城,可能还是最信任的”

李安国明白他的意思,“居住王城”后面还有意漏掉了一句“监视国王”。

“那阮福安、阮福平能听你父亲的?”

“完全听从自然不大可能,不过三家日常走动频繁,关系倒是不错”

李安国点点头,作为阮主来说,当然不大可能让一家独大,三家互相制衡才

是正理。

“那你觉得要我安**如何帮你等?”

郑注说道:“大都督,阮主所侍,无非兵卒精悍,船坚炮利,火器凶猛,我观安**之兵卒、巨舟、铳炮犀利还过之……”

“你等想要向我等购买船只、铳炮?”

“是的”

“那你买了之后能打得过阮主吗?”

“这……,如何使用船只、铳炮,还需大都督派人教导”

“我凭什么帮你?”

“.…..,大都督有何需求,但说无妨”

“呵呵,我问你,你国内只有三州之地,还多是山地,有什么值得被我看上的?再说了,我就是将武器、船只卖给你等,你们也打不过广南人,我何必为你们得罪一个强邻?”

“.…..”

“还有,不妨告诉你等,如今这北方的郑主、南方的阮主不日便会派人到我这里来,纷纷要与我结盟,或者像你一样购买武器船只,你说我怎么办?”

郑注一听大惊,现在郑家、阮家正打得不可开交,任何一方有了安**的介入必定势如破竹,一统安南后,占城国就更加难以生存了!

“大都督,上天有好生之德,看在同为儒学一脉的情形下请帮帮占城国吧,如果能帮我等抵挡住广南国的入侵,什么条件都可有答应!”

“哦?那你等就割让一地吧”

“何地?”,郑注一听就紧张了,这一节他的父亲已经想到过,他们的底线便是北边紧邻广南国的宁和县,届时由安**占着,将占城国与广南国分开就是了,如今占城国只有三州,若是李安国狮子大开口要割让一州肯定不行,那还不如与广南国拼死一战。

李安国仔细观察他的神色,心想他此次前来广州肯定也带着他父亲的条件,占城国如今这种惨状,割地一事估计也想过。

“一处港口”

李安国话一出,郑注便长舒了一口气,实际上就是割让宁和县那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如今能只割让一处港口那最好了。

“何处?”

“哦,听说庆和与宁顺之间有一处港湾,属于金兰县所辖,此处港湾你等用处不大,不过我等此时正与西夷、南洋大兴贸易,沿途正好缺乏适合停泊的港湾休整、歇息、补给,不如让给我等”

“当然了,为了阻挡占城国的入侵,我安**也要在此处适当驻扎一些军队,这岸上嘛,需要到实地查看才行,其实我等要的地方不多,足够我军舰队停靠以及商船停靠、军营、商馆等有地方安置就行了”

郑注自然知道金兰湾,不过他此时却在想,这安**大都督为何不要一县之地,只要区区一个海港?

此时的金兰湾还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后世法国海军基地的西岸部分地方有鱼港,其它地方都是杂草丛生、树木遮蔽之处,有甚好要的?

不过彼等没要求割让一州、一县,已经是大大低于超过郑注的预期了,他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应该问题不大,我这就回去禀告父亲,与阮福安商议之后再签订正式的文书”

李安国笑道:“不急,如今正是东南风盛行的时候,船只去南边也不方便,你不妨就在广州待上一段时间,等东北风盛行之时再南下,届时我等的船只与你一同回去,再详细勘查地形,签订文书,如何?”

“对了,签订文书时,我等不妨再加上一个条件,你我两国结为盟友,一旦广南国要侵犯贵国,我等也好出兵援救,师出有名嘛”

“大都督!”,郑注一听感到得潸然泪下,他又跪了下来,恭恭敬敬给李安国磕了一个头,“大都督如此仁义,郑注代占城国几十万父老在此拜谢!我还是先回去吧,父亲对此事忧急如焚,我不可能在此地待上半年之久”

李安国笑着扶起了他,“也好,正好又有一批护卫商船的船只要前往南洋,你就跟着去吧”

李安国如此心急火燎地安排第二批船队南下,自然是为了将龙海岛那五百户人家以及又一批建筑材料、家私等物运到那里。

他心里盘算的很清楚。

有了金兰湾以及与占城国的盟约,一向强横的阮主广南国便只能缩在从争江到巴江之间的狭长地带,虽然武器装备、战力、将领都强于北方的郑主,不过没了南方以柴棍(西贡)为中心的人力、粮食为后盾,只能与郑主打一个平手。

届时双方形成百年战争也说不定,对于这个好战的民族来说,这仗打得时间越长越好,最好将人力、物力都消耗殆尽,届时安**便可从中上下其手了。

至于南边的柴棍以及更南的湄公河三角洲,如今控制此地的是孱弱的由阮主扶持的从真腊分出来的事实上的另一国,国力孱弱,身怀巨宝而不自知,届时将汉人大量移民过去,就能轻易地控制此地。

至于夹在中间的占城国,将来在境内大力宣言儒教、汉文化,多年以后,彼等书同文、话同音之后,北边有强势的安南人,主动加入安**也不是没有可能。

“哈哈哈”,一想到此情此景,李安国心里忍不住大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