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兵与学校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兵与学校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李安国在广东招募的一万一千名新兵的体能、队列、纪

律训练已经完成了,接下来便是分派兵种,身材高大的自然全部送到大铳兵的行列,不过对于重型冷兵器,李安国还是做了一些改进。

这个时代,想要找一些个子超过一米七的人都很难,不过个子不高,力气大的却有很多,基于此,李安国让工坊按照此时欧洲的破甲利器——十字斧的样子打制了一批,整个斧子长达四尺,斧尖是短版的匕首型,横向一端是破甲锥型,另一端自然是斧头,通体由精铁打成。

斧柄自然不能用铁棍状,那样也太重了,而是扁形的铁片,外面再包裹硬木,这样下来整把斧子重达十五斤,也只有力气大的才能舞动。

对这样可刺、可砍、可砸的利器如何使用,李安国也不会,不过他手下有蔡九仪这样精通武术的人,他是一贯禅师的关门弟子,明面上只教了拳脚的功夫,实际上他冷兵器也精通,否则他马战的铁鞭技法是如何来的?

于是他将如何在战场上使用十字斧的任务讲给了蔡九仪,这一途倒是蔡九仪喜欢和擅长的,于是他带着几个精于武术之人退出了按察司,专司琢磨冷兵器的使用方法,不久他便琢磨出一套能用于战场的十字斧技法。

按照李安国的要求,用于战场的技法一定要简练,蔡九仪这套技法倒是符合他的要求,不过还是有八式。

李安国一见之后也很是高兴,不亏是明末有名的武术大师,这套技法施展起来既可独立作战,又可以三五个配合作战,还可结阵作战。

李安国干脆任命蔡九仪为兵部的武术总教头,享受总管待遇,专司训练陆师、水师的冷兵器作战技法,对于按察司的人,除了刀剑之外,飞镖、匕首等小巧武器的使用,以及拳脚自然也在训练范围之内。

时间发展到现在,安**的人力、财力已经足以支撑像大枪、十字斧这样重型武器的规模制作和使用了,这两样对身高有一定的要求,不过不像大铳那样严格,最后李安国干脆在全军范围内推广大枪兵和十字斧兵,每个九千人以上的营头各配备三百人。

李安国自己的卫队也配备了百人规模的十字斧兵,加上双手长刀、短铳,五百人的队伍足以应付一般的事项了。

李安国如此打算,心中的假想敌自然是不久的鞑奴,他们不仅马上厉害,步战的功夫也不遑多让,特别是他们的的重甲步军,战力更是惊人。

到三月初的时候,徐勇已经收复了广西全境,他与白云飞两人驻扎浔州,统领新编的一万五千步军作为广西的机动兵力,另外还有一万人驻扎柳州府、庆远府,由尹先民担任都督,扼控贵州方向。

胡一清率领五千人驻扎在靠海的钦州、廉州。

陈友龙部一万二千人驻扎田州、泗城府、安隆司、上林司、镇安司,扼控与贵州、云南的边界,机动兵力在田州。

何万强的一万两千人驻扎南宁、凭祥州、思明府、思陵州、龙州、归顺州,扼控安南、云南方向。

加上在桂林驻扎的焦琏部五千人,整个广西的兵力有近六万人,以安**目前的火器、冷兵器配备,足以应付任何战事了。

阮发的水师总部也选在浔州,接管广西境内的明军水师后,也凑够了一百艘大船,小船两百的规模。

广东方面,雷州、高州方向的郭天才部最终也招满了一万两千人,广州府的彭家声部一万一千人,加上童以振的三千人,一共一万四千人,在鹿寨的狼兵整训完毕后,李安国将王二喜的两千骑兵也调到了广州。

深处内地的韶州府、平乐府、南雄府依然各自驻扎三千人马。

惠州的兵力最多,杨天星部有一万两千人在惠州城及沿海地区,宋奎光的一万人在惠来,加上靳统武的八百骑兵,张勋的九千新兵在潮州、惠州之间的山区布防。

这样算来,广东省也有六万余人,这还不算陈文盛的水师。

目前陈文盛部有内河大船七十艘,这便是七千人;缴获的郑芝龙的大船六十六艘,按照一艘大船装载两百人计,这便是一万三千余人;九艘最大的海船,每艘可装载三百人,加起来是两千七百人,水师部队加起来就是近两万三千人。

李安国又在两广地区展开了新一轮科举考试,此次开始他将年龄下放到十五岁,最终又招募了一批人才,其中算术成绩优异的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取了一百名。

又在湖南、江西、武昌、江左等地将各学校十五岁以上的学生中挑选了一百名数学成绩最为优秀的。

最后,李安国又亲自出题,将这两百人全部招到广州进行了再一次的数学考试,成绩出来后,这些人并没有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去做官。

成绩最突出的五十人将作为首批进入即将成立的衡山大学的学生继续深造,地点他已经选好了,就设在衡州的桂王府。

话说安**自攻占几省之后,以前的王府便成了一个大的问题,王府往往占了三成到一半的城池面积,肯定不能让它们就这样闲着,不过随便让人住进去也不妥。

最后他便让人对王府进行了改造,一部分改造后驻兵,一部分作为官府衙门所在,另一部分便作为高级官员、军官的住所了。

不过与长沙的吉王府几乎同等规模的桂王府却没有进行这样改造,除了少量房舍作为高级文武官员的住所,大部分都保留下来了。

李安国决定将大学设在桂王府,一来条件是现成的,二来也昭示着自己对大学的重视,现在只有五十人,将来可能有一百人、一千人,加上教士的住所、科研场所,桂王府应该够了。

在李安国有生之年,他决定只设立这么一所大学,按照桂王府的规模,可容纳三千人就读,三千人,足够让原来的大明焕然一新了。

新招的这五十名学生,一部分动手能力强的,今后可向机械、化工方面发展,沉浸于理论的,以后便专攻理论,成为下一批的老师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安国让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方以智将礼部衙门就设在衡州,他同时兼任衡州大学的校长,卜弥格是副校长。

衡州位处湘江上游,地理位置、水路交通方便,作为安**的大学所在还是很合适的。

李安国的梦想是在有生之年将衡山大学建成像英国的牛津、剑桥那样的名校。

牛津、剑桥建成已经有五六百年了,大明已经远远落后了。

李安国与方以智、卜弥格商议后,决定在大学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天文、机械、生物、国文、外语八门课程,国文的分量占三分之一,自然是为了不让那些洋鬼子借教书的名义暗地里宣言基督教,至于外语嘛,澳门天主教会的修士来自欧洲各地,大半来自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三地,就主要开展这三门外语了。

大学学制四年,学习能力、成绩突出的便是下一届教师的人选。

两百人中,身体素质好的一百人准备进入即将开学的海军学校,学校设在后世黄埔军校所在,学制三年,主要教授数学、天文、外语,如今加入海军学校的只有约翰.史密斯和他的两个手下,其中只有史密斯有在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就读的经历,加上澳门方面推荐的几个人,以及安**推荐的武官,一共十名教士。

他们的外语也是近水楼台,就两门:葡萄牙语与英语。

至于还剩下五十名学生,李安国决定让他们在广州的学校继续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全部作为他准备成立的师范学校的骨干,师范学校的课程就两门:数学和国文。

将来安**境内的数学老师便从这里出。

四月底以前,李安国、方以智、卜弥格三人编制了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的教材,来自后世的李安国凭着自己的记忆,在其他两人,若是在后世绝对称得上数学家、物理学家的人面前也博得了一阵阵惊讶的仰视,其实李安国也就是将自己记忆中的一些初中以前的知识回忆出来而已。

回忆不起来的,自有卜弥格这位经过数学系统学习的人来查漏补缺,至于物理、化学,李安国可怜的力学、光学、元素、化学反应知识还是让两人大开眼界,最后他拗不过两人,答应担任大学的名誉校长,时不时抽出一些时间去大学上上课。

国文方面,这方面的人才很多,经过与方以智的商议之后,决定删繁就简,精简出一部分拿出来教授,至于自己想多学一些的,就只能在大学即将成立的图书馆学习了。

忙完这些后,李安国准备回南昌一趟,自己的二女儿出身已经两个月了,自己这做爹的还没见上一面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至于喜梅,就让她呆在广州,婉华还不到一岁,长途奔波实在不是好事。

喜梅闹着要一起回去,李安国说道:“如今我已经拥有几省之地,你作为主母,是不是也要帮我看着点”

喜梅一听便同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