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二十二章 生意经(2)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二百二十二章 生意经(2)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当日,李安国留一众商户在按察司吃了便饭,席上又询问了药材、铁器、丝

绸、棉布、麻布、木材、木器、竹器、漆器、衣帽鞋袜、牛皮、羊皮、食物等物的产量与价格,心里大致有了数。

回到广州十日后,薄钰过来汇报了。

“大都督,铁业公会的铁户共有五千多户,愿意搬到麻涌的有四千余户,这些人都愿意将安置银子纳入新房的建设,等半年后即可搬入新居,我等的厂房也开始建设了,届时麻涌铁坊专司铸造火炮、火铳,每年的出产可与湖南一省等量齐观,此等的匠户的技艺普遍比湖南、江西高超,进行标准化管理之后估计出产还大大超过湖南”

“好,你在公务之余还要向卜弥格多多修习算术,火炮的炮镜、标尺如何精益求精,需要用到大量的算术知识,同时亦可向他讨教熔炼炉子的改进之术,我等有灌钢法之技,若是能在熔炼环节提高一截,岂不事半功倍?”

“好,大都督,尚有一事”

“说吧”

“广东之地,向来盛产海盐,以前有官灶、民灶,出产统一由官府收购,如今官灶日益凋零,民灶却大行其道,沿海一带不下万人在海边从事煮盐一事,职部是这么想的,我等何不在麻涌岛再建一处工坊,专司对粗盐进行提炼,佛山盛产质量上乘的大铁锅,正好用上,届时这细盐出来了,又是一大宗出产”

“嗯,好吧,不过官府还是要下一道命令,食盐乃事关民生之物,只能由官府收购”

薄钰脸色微微变了一下,李安国也看到了,“有何不妥?”

“大都督,汪然明、杨文利、林春三人对我军立功甚大,以往朝廷往往以盐引来酬劳彼等,如今……”

李安国心里仔细盘算了一下,“无妨,彼等购买的国债,每年的利钱就够他们吃了,何况我等还承诺还本,一年半成的利,彼等投入的银钱届时不但能回本,还有六成的利,可以了,如此大宗银两想要赚大钱也不易”

“这样吧,为酬谢彼等襄助之功,除硝石、铜锭、铅锭以外之物,比如木材,可交给汪然明代为购买,与他明说,他可在采购的价格之上再加一成的利,另外彼等还擅长经营茶叶,茶叶出口也交给他”

“生丝就交给林春吧,可支持他在两广、湖南、江西之地大力采购生丝,统一拿到麻涌来交易,他的本钱不够的,可由汇通票号贷款”

“至于杨文利,景德镇的瓷器就全部交给他打理,由他统一采购后拿到麻涌岛交易,本钱不够的,亦可由汇通票号贷款”

“那贷款的利息如何收取?”

“年息五厘”

薄钰眼神大亮,“大都督这一招真是高明,五厘的利息正好与国债的利息对冲,如此一来,票号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就少了很多,这完全是借鸡下蛋啊”

李安国笑道:“我中华出产,如今与西夷相比,尚有优势的也就是茶叶、瓷器、生丝三大宗,此三宗出产,卖到日本是两倍的利,卖到美洲是两倍半的利,卖到欧洲是三倍以上的利,汪然明等人卖给夷人至少有两成的利,一去二来,还是彼等赚了”

“不过还是要与彼等分说清楚,小民无论种植、从事何物,有利可图才有兴致,若是大商人将物品价格压得太低,彼等的出产也会下来,故此,向小商人、民户的收购价格也不易太低,要懂得细水长流的道理”

“好,大都督,我这几日便召集彼等分说此事,有了这三大宗,彼等肯定欢喜得不得了,不过尚有一物没有定下来”

“你说的是蔗糖?”

“是的,此物利润也不在少数,您看”

“你们的意思呢?”

“要不安**统一收购吧,也算一个进项”

“不了,我等既然是官府,除了事关民生生计的粮食、食盐等物,以及军队所用之物,其他诸务还是放开的好,蔗糖便由彼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我等收好税金便是”

“另外,麻涌岛上设施的租金可算出来了?”

“大致算出来了,首期泊位有两百个,都是大船的泊位,除去几个外商以及汪然明等人的固定泊位,还有一百个可供出租,以方便散户,按照一个一百两一年计,这便是一万两,就算不租,每次入港也有泊位费,一年加起来也是如此”

“商馆是按照一百间建造的,每年租金一千两,这便是十万两”

“仓库也是一百间,每年租金五百两,合计五万两”

“尚有商铺一百间,都是前店后院,每年租金也是一千两,合计十万两”

“尚有预留的地皮多处,可盖房舍几百间,我等只卖地皮,按照一处两千两银子计算,可一次性收入几十万两”

“上述租金每年合计二十到三十万两”

“不少了,就这一项,就可满足几千官员的薪饷开支”

“大都督,在广东境内大力清扫像何太衡、鞠金堂这样的黑恶势力之后,光在佛山一地,便收缴了黄金、白银统一折合银两近两百万,加上彼等的房屋、铺面,恐怕还远不止此,广州及其它地方的统计尚未下来”

“有了这些进项,就算海关的税收不足,也足以满足两广之地官、军、匠几年的开支了,何况还有大都督这以银两为抵押发行号票的法子……”

“也不可掉以轻心,需要我军支付薪饷的官员、军卒、工匠实在太多了,还需要我等多挣一些银钱才是”

“对了柱国,这杨俊生那里的木材收购的如何?这广东不是盛产铁力木嘛,已经有多少木料了?”

“回禀大都督,广东、广西之地是出产此物,不过经过多年采伐,所剩的已经不多了,此事由林春在采办,如今刚刚置办齐了一艘大船的木料,听林春说,今年之内最多还能置办齐四艘大船的木料,再往后就难了,山上适合建造海船的木料已经不多了”

见李安国眉头紧皱便接着说道:“大都督无须忧虑,听陈金邦说,南洋之地,暹罗、真腊都盛产檀木,用在大海船上也合适,已经让汪然明去采买了,不过陈金邦还说,此去南洋,海盗众多,郑芝龙的船队、西夷的大船行商之余,对于落单的船只还多行劫掠”

李安国一拍桌子,“陈文盛,你的大船有多少艘已经改装好了?”

“大都督,已经有十艘改装完毕”

“那好,你与沈劲两人轮番带五艘大船跟着汪然明的船队出海,一来熟悉海路,二来与彼等护航,五艘火炮齐备的大船在这海面上也不多,彼等必定不敢下手,你等也正好练练手,最好将广州号带上,广州号的船帆不同于中国船只,需要水手多熟悉一下”

“那史密斯先生……”

“他不用去了,他还得筹办海军学校,西夷的海军,没有大量的天文、算术知识,可不是你等现在手下的水兵可以胜任的,我准备在四省的学校中招募算术好的十五岁以上的学生加入海军,学制三年,等彼等毕业之后再加入到你等的船队,每艘几人就可以了,以便指导观星、计算方向、船速、水深、操炮等事项”

陈文盛一听眼睛就亮了,“大都督,我也想学习这观星之术……”

“算了,这海军可是一整套的学问,没有大量的算术知识是学不来的,你等军官知晓作战之术便可,可轮流到海军学校学习一个月的时间,其它技法,到时候学员上船了,你等再向彼等学习”

“.…..”

陈文盛立马有了深深的危机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利用空闲时间学好这算术及天文知识。

“大都督,如今广东的船工加在一起不下千人,如今都挤在肇庆建造区区一艘大船,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不浪费,这艘大船建好之后还要试航,没准还要改进,此后才能大批量建造,此前,储备木料、帆索、油漆等物,同时让其他的船工学习建造此类大海船的技艺方为正途”

“可是一千多人,人人都得支付薪饷,这一年就白养着?”

“养着吧,俗话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等最多养他们一年时间,此后便要大显身手了,这个账还是算得过来的”

陈文盛问道:“大都督,如今广东其它地方全部攻占了,雷州南面一海之隔的琼州何时攻占?”

李安国想了想,“不急,攻占琼州容易,不过守住却难,等你的六十多艘大船加上夷人送给我等的大船全部配备完毕之后再说吧”

“对了,柱国,与郑芝龙交换俘虏的事谈得如何?”

“大都督,真被你说中了,彼等宁愿用银子来交换,也不愿拖下去,之前为了拖住彼等,我等便喊了一个高价,每人二十两银子,没想到彼等想都没想便同意了,这不国库里又多出来十二万两银子”

“算了,由他去吧,我等换回来的水兵一定要好好对待,文盛,就全部编入你的船队”

“是,大都督”

李安国正欲说说其它的事情,只见彭家声进来笑道:“大都督,大夫人到了”

“哦?”,李安国正欲起身,一想到这样不太合适,便按捺住不动声色地说道:“嗯,你去迎接一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