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广州近况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二百一十九章 广州近况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下午开会前,李安国单独见了葛嫩娘。

葛嫩娘一身素衣,神色平静,越是这样,李安国心里越是不安,最令他不安

的是,一直以来葛嫩娘只是单方面有意思,而另一主角却并无这个意思。

自己是实话实说,还是继续隐瞒?

最后,他终究是没有勇气将真相说出来,知道这个真相的也就是他与吴候两人,就让它烂到心里吧。

“嫩娘……”

“大都督,您不用说了,事情我都知晓了”

“那今后……”

“我的承诺依然不变”

“.…..”

此时的李安国突然想到历史上记载的一事。

历史上的葛嫩娘最后嫁给了她的恩客孙克咸,据说这孙克咸文武双全,一身武功惊世骇俗,时人称之为“飞将军”,不过如今由于安**的崛起,估计她还没有来得及碰上孙克咸便到安**这边来了。

如果将孙克咸弄过来,是否会有转机?

……

“大都督,汪然明代表的徽商认购国债三百万两,杨文利代表的淮扬商人同样认购三百万两,林春代表的广东商人认购两百万两,其他商户合起来认购一百万两,总计九百万两”

奚鼎铉正眉飞色舞地汇报着。

李安国此时却想着,九百万两,加上西夷的的船只,合起来差不多一千万两了,按照5%的利息,一年就有五十万两,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啊。

“贸易岛的建造需要多少钱?”

“户部仔细核算过,恐怕不下两百万,肇庆杨俊生那样的大船,一艘就得十万两,主要是木材金贵,如今正在建造第一艘,按照杨俊生的说法,这一艘正式下水恐怕要到年底了,期间还需要不断购买木材”

“已给林春、汪然明、南洋会馆的人打过招呼,让他们的船只从南洋返回时尽量装载船料,听说南洋的暹罗、真腊都盛产此物,如果要打造几十艘的话,就需要几百万”

“故此,这些钱看着很多,其实贸易岛、海船两项便就会花去一半,另外随着我等的地盘不断扩大,增加的官员、士兵、学生也会大量增加,这开支也不会少”

一旁的张家玉却是惊骇莫名,一个区区安**竟然一个月的功夫就“募”到了千万两之巨,若是以前的大明能有这份心思,北京怎么会陷落?

这还是以那什么“国债”的方式募得的,十年还本,十年之后谁知道天下变成何等模样,这安**的大都督真是好心思、好算计!

李安国却面不改色,“好了,知道了,没人敢乱花你的钱,这样吧,将贸易岛的钱和这几年建造大船的留足,加上准备在岛上兴建新的铁坊的钱,留一半吧,剩下的全部存入汇通票行,以此为依据再发行四百万号票,作为两广流通之用”

“大都督”,奚鼎铉有些急了,“难道只留一百万现银用于应急?”

李安国笑道:“你这个户部尚书还不知晓库里有多少钱?你运作汇通商行、票号这么久了还不知晓其中的妙用?这五百万能有一百万兑换出去就不错了”

奚鼎铉一听此言不禁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哎呀,你看我这脑子,就是转不过弯来”

李安国却是觉得奚鼎铉这样的人绝对是绝顶聪明,不过是在有些观念上一时转不过弯来而已。

“这些话,我等在座的知晓就是了,切不可外传!”,像奚鼎铉这样的人都转不过弯来,更遑论其他人了,一旦让别人以为安**在“空手套白狼”,虽然自己有足够的现银兑换,不过引起风潮就不好了。

“施工的队伍找好了?”

“找好了,就在广州、佛山两地招募的,由工部监管”

“与郑芝龙和谈的协议进行得如何?”

“彼等已经签字盖印,就等大都督回来签字盖印了,签好之后就可以安排交换俘虏,大都督,我等在福建的俘虏才不到三千人,而我军手里的郑军俘虏不下九千,这……”

“你等的意思呢?”

只见彭家声说道:“大都督,这多出来的六千人不如让彼等花银子来赎,一人十两,六千人便是六万两,多少是一个进项”

李安国笑道:“想不到你小子还是一个人精,嗯,先这么跟他们商谈,不过也不宜咬得太死,无非是拖延时间,先一天一顿饭养着,半年之后,等我的海船的火炮全部配置完整了,咱们腰杆儿赢了,不要钱还给他们也行”

如今俘获的郑芝龙水师六十多艘大船,船上的火炮倒是有,不过多陈旧不堪,只有少数船只配备了新炮,李安国准备全部更换一遍,如今衡州、长沙、大冶、萍乡四地的铸炮厂正日以继夜地赶制这批火炮。

俘获的这六十多艘大船实际上都是三层,不过郑芝龙却只安排了一层火炮,另外两层一层用来住人,另外一层自然是用来装货了,李安国却准备全部当军舰来使用,自然要配备两层火炮,底层十六门,二层十二门,首尾各一,这便是三十门大炮,六十多艘,加上五艘大海船要的更多,一共七十一艘,这就需要两千多门火炮。

还都是千斤以上的红夷大炮,按照安**目前铸炮的能力和速度,半年时间肯定完成不了这许多,不过李安国决定向澳门的皇家铸炮厂购买一部分,向佛山的李敬再购买一部分,加起来勉强够用。

等麻涌自己的铁坊建起来后,这进度便更快了。

李安国将目光投向周综文。

“大都督,广东各府分完田地后,已经开始备耕了,待到二月底,即可开始春耕,布政司之前已经安排了耕牛的使用计划,并按照湖南的做法,已经开始将耕牛发放到农户手里,每五家到十家合用两头耕牛,并轮流照管,春耕前应该可以发放完毕”

李安国点点头,“可摸清了广东的具体田亩情况?”

“除少数山区州县外,大致摸清了,全省计有水旱田两千八百余万亩,其中粮地一千八百万,蔗田、茶田、桑田加起来有一千余万”

“哦?”,李安国听了眼睛一亮,“可弄清楚一年可产蔗糖、茶叶、生丝几何?”

“尚未全部弄清,不过根据与几个商人闲聊,不论其它,雷州一地的蔗糖每年的出产便有百万两之巨,全省的茶叶、生丝也有两三百万两之巨”

“够了,我军占领江西之后,景德镇的官窑、民窑都处于半停顿转态,以往景德镇的瓷器都通过水路销往外地,如今长江有一半在满清、明军手里,我等虽然水上占优,不过终究不能完全遮护江面”

“柱国,你所领的工部下一步的重点除了广东之事,尚要大力疏通灵渠,另外让景德镇的民窑全部恢复起来,将官窑停了,听说官窑出品远不如民窑,恢复之后出产就通过长江、湘江、灵渠、桂江、西江、珠江运到在广州来,茶叶、生丝、绢布也是如此”

“与商家商议后在湘江、灵渠的丰水季节一次性转运,在广州、麻涌设立大库储存,这些个物品加上蔗糖等物,按照出口半成的税金,加起来只怕也有百万两百万两之巨,加上境内的商税、进口税,每年征收三四百万也有可能”

“如果算上我等的大米、细盐与大明各处的贸易,恐怕一年上头加起来不是小数,足够四省官民之用了”

奚鼎铉一听便笑道:“如果算上实际大米的价格,以及大米本身可作为薪饷发放的情形,安**的岁入只怕早就过千万了,大都督,您前世是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去去去,与你等谈正事呢”,李安国骂道,“不过我还有一事有些担心”

“何事?”

“我等在广州开埠的消息一定瞒不过郑芝龙,如今的月港实际上控制在他的手里,如果他得知以后不理朝廷的茬儿,在厦门、泉州学着我等大兴贸易,势必会分流一部分外商过去”

“那我等就赶紧将福建拿下来得了”

“我也想啊,可惜如今在海面上我等还不是他的对手,等等吧,最迟三年,最快两年,我等必定收复福建,将郑芝龙赶出去,届时这对外贸易的银钱就会滚滚而来”

“好了,不说这些了,家声,广东新兵的招募进行的如何?”

“已经全部招齐了,按照大都督的规划,一共一万一千人,全部按照以前长沙营的规制,大铳兵两千人、火铳兵三千人、长枪兵三千人、刀盾兵三千人,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之后,淘汰一成人安置到广州府各州县去”

“好,就由你来全权负责这新的营头训练,完成之后你便是这广州营的都督”

“大都督!”,彭家声一听激动万分,嘴上却说着:“我走之后谁来护卫您的周全?”

李安国笑道:“你在梅山招募的五百人如今还剩两百,再让葛嫩娘在佛山招募一些,佛山尚武,招募两百应该问题不大,我已经让沈云英带一百女兵南下了,今后还是让她来护卫吧”

“你等男儿,还是在疆场上建功立业吧,云英过来后还可协助我处理军务、政务上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