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零一章 暗夜突袭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二百零一章 暗夜突袭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天色刚刚暗下来后,杨天星让童以振、陈课部三千人镇守内湖镇,自己率领

六千人先是折向西边,夜幕完全降临后又折向东南,于丑时末刻时分进抵郑彩部驻扎的、内湖镇以南二十多里的南塘镇西侧的小山附近。

六千人就在小山上埋伏,静等南边宋奎光部的到来,而郑联的大营除了少数值守的人以外,还是处在一片寂静中。

半个时辰过后,南边突然出现了大片的火光,接着郑联大营报警的号声、鼓声也响了起来。

“南边有敌来袭?”,大营中的郑联被亲卫从睡梦中唤醒,心里着实恼怒,半晌才缓过神来。

贼军在南边就一万余人,还能分兵攻打我营?

郑联不禁一阵冷笑,“速速越过鳌江去通知大帅,说甲子门所的贼军已经大部抵达南塘,妄图攻打我部,甲子门所必定空虚,大帅猛攻之下没准能占了所城”

他又下达了由五千人镇守大营,其余的人倾巢而出迎敌的命令。

等郑联部刚刚在大营南门附近摆好架势,宋奎光带领的七千人也赶到了。

接到杨天星的命令后,宋奎光没有一丝犹豫,只留了两千七百人镇守浮桥和所城,剩下的人大举北上,当然了,自然要掩藏行踪以瞒过鳌江对面的郑联部。

九江营的前身是长沙营,计有大铳兵一千八百,火铳兵两千七百,刀盾兵两千七百,长枪兵两千七百,总计九千九百人,李安国到江西后又在全省招募增加了一倍的兵力,部队在池州的大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次跟着宋奎光来到广东除了这九千九百人以外,还有一支由一百门五百斤佛朗机炮组成的炮兵队伍,晚上急行军自然没带他们,彼等全部布置在甲子门所以及浮桥的西岸。

留下的两千七百人有一千五百刀盾兵,一千两百火铳兵,两千人布置在城里,七百人在城外浮桥处遮护守卫浮桥的炮兵。

宋奎光没有拆除浮桥也有他的考虑,他可是听说了,郑军水师厉害,船只能方便地从海上过来,若是拆了浮桥,敌人船队进入鳌江后也能方便地搭建起来,还不如将浮桥留着,将郑彩的大军牢牢地吸引在鳌江东岸。

此时由于双方都打着火把,将南塘镇附近照得如同白昼,郑联看到对面过来的安**只有六七千人,自己已经布置在营外的大军却有一万五千人,心里大喜,立即发出命令,让大军前出攻击!

甲子门所离南塘镇只有三十里路,宋奎光带领部队北上时,一个急行军便赶到了,只在离南塘镇四五里路的地方稍微歇息了小半个时辰,再次北上时,他让一千八百大铳兵与一千两百刀盾兵走在最前面,普通火铳兵两千七百人与两千七百长枪兵跟在后面,不过一左一右呈品字形,都是火铳兵与长枪兵的混合部队。

左侧的是一千五百火铳兵、一千两百长枪兵,右侧则是一千五百长枪兵、一千两百火铳兵。

两支部队离前出的大铳兵、刀盾兵约有一里路的距离。

安**的布置也被郑联的探子摸清楚了,郑联随即命令五千人前出击溃当面之地,另外一万人也分成两部,分别扑向东南、西南,去迎击另外两路安**。

宋奎光自己也在这突前的三千人中,见到敌军杀过来了,便让队伍停了下来,很快大铳兵便排成了彼等习惯的三百×六的阵势,而刀盾兵则在一左一右遮护着。

由于郑芝龙富甲天下,其部下的装备也位居明军之冠,每五千人的营头就有一支全身铁甲的的“重兵”,手里拿的也是沉重的武器,同时他们也很重视火器部队,火铳的配比也不少。

由于有钱,发放的薪饷也从不拖欠,郑芝龙的步军可不全是福建人,崇祯煤山殉国后,他在全国范围内搜刮了一大批慕名前来的北方明军散兵游勇。

如今大铳兵正对面的这五千人便是以一千重兵突前,一千完全仿照佛朗机人的制式打造的火绳枪部队继之,剩下的便多是长枪手和刀盾兵了,重兵之外,人手一件齐腰棉甲是标配。

双方距离约莫三十余丈(一百米)时,安**的阵营突然传来一阵鼓声,接着只见他们将手中的火把全部扔到地上踩灭,而对面的郑军除了重兵和火铳兵外,其余人还都举着火把,一时安**这边明显暗了下来,而对面的郑军依然清晰可见。

“呜……”

安**发射火铳的号角吹响了,大铳兵一排接一排的发射了,三百杆一两以上的火药鸣响的效果在这夜空中还是很惊人的,就连还在大营里面高居瞭望台观战的郑联听了心里也隐隐有些不安。

“这是什么火铳?怎地可发出如此大的声响?还能在如此远的距离发射?”

还没等郑联想明白,战事瞬间便有了结果,郑军突前的重兵在六**铳的打击下能冲到安**面前的微乎其微,而身后的火铳兵还没来得及发射也被对面的大铳横扫一空。

重兵、火铳兵惊人的伤亡吓坏了跟在后面的长枪兵和刀盾兵,他们一时不敢再往前冲了,其实这时双方的距离还不到十丈,而安**的大铳兵打过一个轮次之后又来到了阵前。

“轰……!”

随着大铳的再一次鸣响,郑军的长枪兵、刀盾兵纷纷转身就往后跑,这时在大铳兵两侧遮护的刀盾兵冲了上去。

主战场两侧的战斗有些类似,不过由于这两处只是普通的火铳,只能在二十丈左右开始射击,结果只射了三轮,敌军的重兵便冲了上来。

幸亏安**还有长枪兵遮护,于是两支冷兵器部队便战在一起。

在三支部队大战在一起,正中攻击的郑军开始溃退时,郑联大营的西侧突然又出现了一支大军!

这支大军不用说就是杨天星埋伏在小山附近的人马了,与宋奎光不同,杨天星这六千人还用独轮车带来了十门佛朗机炮。

眼下郑联正在为正面迎击部队的败退感到恼火呢,杨天星的部队突然出现在西侧让他大惊失色。

这下他有些惶惶不安了,大营里倒是还有五千人马,不过这些人马还要紧守营寨,不可能全部放出去迎敌,而贼军的人马至少有五六千,迎敌的人数少了也不管用,而正面迎敌正仓皇逃回大营的那部分士卒正乱糟糟的,带队的将领也一时没有见到——就算见到了想要他重整旗鼓去西面迎敌也有些勉为其难。

正彷徨间,杨天星这边的十门佛朗机炮都准备好了,清一色的实心铅弹,一阵惊天动地的怒吼过后,郑彩草草扎就的营寨应声而倒,而安**后面的长枪兵和火铳兵只留一千人在外面,剩下的五千人在杨天星的亲自带领下从营寨的缺口猛地杀入!

而几乎与此同时,在正面迎敌的大铳兵、刀盾兵也跟着郑军的尾巴从南门杀了进去!

此时的郑联还在大营正中的望楼上!

两支大军杀入大营后,郑军完全乱了,有的还打开北门、东门开始向外跑。

南塘的北面是杨天星的葵潭镇,东面是鳌江,再西面又是苏利镇守的碣石卫和乌坎河,郑军跑了一段时间后纷纷觉得不对,最后便不约而同地向东跑,准备在彼等白日渡江的地方跑到鳌江以东去。

这时东南、西南的战斗也分出了胜负,在安**长枪兵的突击之下,在隧发火铳的快速打击下,这两路的郑军也支撑不住了,也纷纷向后跑,很快跑到了大营附近,见到大营里杀声震天,又纷纷往东跑,也想从那里渡过鳌江回到东边去。

跟在两支队伍后面的安**自然也追着他们的屁股跑。

跑着跑着,两支队伍之间便分出了高下,经过长期跑步训练的安**很快便追上了郑军,这时的郑军一个个气喘吁吁的,莫说打仗了,就算走路也不可得,于是追着的安**便成了抓俘虏的队伍。

等他们追到鳌江边上那处适合渡江的地点时,先前从大营跑出去的郑军才开始渡江!

像这样的渡江地点肯定不会太宽,先一步跑到此处的郑军都涌在一处宽约四五丈的地方,争先恐后向江里跑。

“砰……!”

安**追兵的火铳再一次打响了,接着长枪兵端着长枪迅猛地冲了过去,逃跑的郑军在死伤了几百人后也纷纷投降了,最终能安全渡江回到对岸的郑军也只有几百人。

回到大营中,郑联眼见两股敌军都突入了大营,心惊胆战之下,从望楼上下来时差点摔倒在地上,在亲卫的护卫下刚刚慌不择道地回到自己的大帐,周围便被安**包围了。

最后郑联无可奈何地走出来投降了。

此役,杨天星、宋奎光两部以伤亡一千多人的代价,几乎全歼郑联的两万大军,杀死杀伤近五千人,剩下的除了逃到鳌江对岸的那几百人,以及慌不择道四处乱跑的几百人,剩下的全部做了俘虏。

“杨将军!”

“宋将军!”

杨天星、宋奎光二人见面后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的神色,由于杨天星是李安国任命的东路军的统领,宋奎光便抢先上去拜见。

“杨将军,这些俘虏……”

“大都督之前便交代过,一部分补充我军,一部分与彼等交换俘虏”

“哦?”

“尚可位等人估计被郑军俘虏了,还损失了几十艘大船,如今抓获了郑联,正好是一个筹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