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十章 女秀才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二十章 女秀才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老回回一万多人没有攻下的梅家堡被李安国区区一千余人拿下了。

拿下梅家堡后,李安国约束军纪,对包括梅家在内的人秋毫无犯,不过钱粮、军械自然少不了搜刮一番。

由于供养了大量的军卒,梅家堡的收获并没有李安国想象的那么丰厚,不过一千五百多杆质量上乘的火铳,一百多把佛朗机铳,五十门三百斤重的佛朗机炮,几百担火药、铅子却让他大喜过望。

更令他高兴的是,堡里竟然有打制火铳和佛朗机炮的工匠五十多名,还有打制刀具、铠甲、矛头的工匠五十多,加上相关的木匠、皮匠、石匠,这小小的梅家堡竟然拥有一个完整的军械制作作坊。

当然了,这些工匠也不可能全心全意跟着李安国走,不过一来李安国宣布解除他们的奴籍,二来半带着强迫,最终还是将所有匠人带走了。

堡里还有一千多套齐腰甲,铁制的铠甲不多,只有十几套,还有一千多把上好的雁翎刀,长枪也有两千多根,木制盾牌五百面,弓箭三百副,箭只近十万只。

加上俘获的战马,一共缴获战马五百多匹,大车三百多辆。

银钱不多,只有区区一万多两,李安国没有拿,还给梅继荣了,粮食拿了五千石,布匹一千匹,食盐三百石。

李安国将多余的粮食分给了堡里的奴仆和佃户,一时欢声雷动,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人愿意接受梅家的粮食,接受了的也在梅家待不下去,干脆加入了义军,最后包括梅义在内,一共有一千多户加入义军。

在梅家堡稍事休息后,李安国带着缴获和新加入的人穿过东城门,直奔麻城而去——就在拿下拿下梅家堡的当天,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了,贺小石他们与里人会、直道会的人纠集了两万多人正在山脚下的梅家大屋等着他!

走在下山的路上,李安国心潮澎湃,历史上的一幕终于出现了!

一旁的汤志也是感慨良多,这位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少年”竟然一日便下了梅家堡,更难得的是其军纪严明,除了部分钱粮以外,对堡内的军民完全没有骚扰。

不过令他最为佩服的还是李安国的那句话,拿下梅家堡后他建议将梅家的田地分给没有土地的佃户和奴仆,李安国却拒绝了。

“现在西边的闯营势大,西营能否在鄂东站住脚还是一个未知数,就算分了地也是为他人做嫁衣,何苦呢?”

其实李安国的真实想法是,再过一年多鄂东将会纳入满清的囊中,按照满清的政策,无论是闯营的还是西营的政令,这些失去土地的士绅将会收回自己的土地,届时当时积极配合义军的民众将会受到清洗。

对于汤志,李安国也起了收纳的心思,历史上张献忠任命他为主管麻城一带防卫的游击将军,最后在当地士绅的反攻中牺牲,以张献忠的眼光,此人必定有独到之处,又是麻城人,自己将来在麻城招兵买马,光用从西北来的人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些当地人出面当头领,否则军心也不会稳定。

二人正各怀心事在路上走着,前面突然出现了骚动,半晌,一个传令兵跑过来禀道:“总管,现在路上化雪,比较湿滑,抬担架的人跌倒了,伤员也倒在地上,由于是小腿骨折,夹板松了,正在处理”

李安国点点头,心里却想到了一件事情,他转身问汤志:“汤先生,听闻这鄂东一带出过一位名医,叫李时珍,不知此人是否健在?”

李时珍是明朝鄂东人士他是知道的,不过其生卒年月,具体籍贯却不知道。

汤志道:“总管,李时珍李公仙去已几十年了”

“哦?可有后人仍在行医?”

“有,李公有一个外孙,叫胡慎斋,黄州人,今年三十许,在鄂东一带医界颇有名声”

“哦?”,李安国一听便起了招揽的心思,心想等拿下麻城后可得好好寻访一番,今后打仗,免不了伤亡,有一个水平高的医疗团队将事半功倍。

“总管,这鄂东一带人杰地灵,人文昌盛,乃湖北之冠,医者也是名者云集,你刚才说到李时珍李公,其实在鄂东人的心中,历来万、李并称,这姓万的还在姓李的之上,这姓万的便是罗田主簿万元慧的叔祖父万密斋”

“当时就流传着‘万密斋的方子,李时珍的药’,论起行医治病,万密斋万公尚在李公之上”

“哦?”,这一节李安国却不知晓,“那这万公可有后人在世?”

“哈哈,总管,这万公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孙子叫万机,年才二十许,孙女叫万宁,年才十七八,都是鄂东一带的名医,尚在胡慎斋之上,特别是那万宁,堪称女中翘楚,十二三岁便跟着自己父亲行医,如今在鄂东一带,但凡妇、儿的疑难杂症,没有这万宁万小姐看不好的”

“哦?”,这下李安国有些喜出望外了,没想到这鄂东除了人文荟萃,还医者辈出,更有妇科、儿科的名家,还是一个女的!

“说来这万小姐确实是鄂东的奇女子,十五岁时曾顶替兄长去应试,最后竟高中秀才,最后当然被发现了,万机也终身被禁止踏入考场,不过鄂东女秀才之名便蜚声鄂东、安庆、九江一带,万机虽然绝了官场的途径,反而沉心医学,现在也与胡慎斋并称了”

这下李安国坐不住了,他勒停战马,“这万机兄妹在何处?”

汤志笑道:“总管,在罗田县城附近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座院落,名曰密斋医馆,就是万密斋万公所建,现在万机兄妹继承了先祖的衣钵,一边行医,一边带了十几个男女徒弟,总管,万密斋一族便是土生土长的罗田人啊”

李安国一听狠狠地拍了自己前额一下,这样的大才近在眼前而自己却不知,简直是罪过,赶紧将杨天星叫过来,“你等继续向山下走,到了梅家大屋时告诉贺小石,让他们继续收拢各处义军,在大屋等我,我明日必到!”

说完带着汤志、张六虎的两百多骑扭转马头向回跑。

由于是骑马白天行军,他们这两百多骑半日便到了罗田,李安国换上了那套镶蓝袍,戴上大帽,又梳洗打扮了一番,带了张六虎、汤志等二十骑午饭也没吃便来到那密斋医馆。

密斋医馆就在罗田县城的西边的山上,来到山脚下后,他让张六虎等人在山下等着,自己和汤志二人拾阶而上。

来到半山腰时,大片的药田、花圃便出现在二人眼前,眼下已是春季,随着微风四起,浓烈的药香味、花草香味不时传来。

越过药田、花圃,前面出现了一座牌坊,“密斋医馆”四个大字赫然在目。

不过眼前的另一幕却让李安国恼火不已,只见牌坊面前围着几十个兵丁,正是后营李汉堂的手下,牌坊下面站着一男一女,年纪都不大,正在和兵丁争吵。

“让开!”,李安国大吼一声,兵丁见是总管大人到了,赶紧闪开一条空隙。

“怎么回事?”

为首的那兵丁见李安国一脸怒色,还以为是总管大人责怪他们办事不力,吓得“扑通”一声跪下了,“总管大人,他们不肯出粮……”

“啪!”,李安国一巴掌扇在他脸上,“谁让你们来催粮的?我不是说过吗,罗田县除了万、周、候三家,其余各家一律不准肆扰,这三家的钱粮不是已经缴上来了吗?”

“这……”,那兵丁捂着脸心里有苦说不出,李安国一见便知道不是李汉堂便是花小山干的好事,“回去告诉李汉堂、花小山,在罗田除了募兵,扰民一事赶紧停下来,等会儿我回去之后自有计较!”

将兵丁赶走后,李安国赶紧过来与与那二人见礼。

“西营前营总管张安国见过二位,刚才多有冒犯,还望二位见谅”

这时他才仔细打量起这二位来,只见两位都是男装打扮,一位自然是男子,约莫二十四五岁,相貌清秀,颌下留着山羊胡子,一位约莫十**岁,一看就是一位女子,杏眼圆睁,柳眉倒竖,银牙紧咬,一副怒气冲天的模样。

形势比人强,二位虽然义愤填膺,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半晌那女子说道:“请吧”,说完还仔细盯着李安国看了一会儿。

李安国跟在二人后面,见那女的还挎着一个竹篮,竹篮里面装满了药材,赶紧将竹篮夺过来,“此等重物,怎能由先生劳烦”

那女子见李安国如此行事,也没有说什么,便由他去了。

越过牌坊之后不多远便是一大片宅院,估计这就是万密斋的住所了。

三人来到厅堂,宾主坐下后,李安国见厅房的角落放有两大株梅花,一红一白,大部分还是含苞待放,不过有少数已经张开了花瓣,他不禁有些疑问,这梅花怎么放在屋子里?

那女子见李安国盯着梅花看,调笑道:“义军中人也有此雅好?”

李安国笑道:“义军也是中华子弟,也不都是泥腿子,梅乃四君子之首,自然知晓,不过在下却有一事请教,这梅花为何放在屋子里?”

那女子淡淡一笑:“照常理,梅花在春节时分便盛开了,不过如果将此物放置屋内,没有阳光的照射,其花期便会推迟一两个月,届时将此物再放到屋外,便会怒放于众花丛中,岂不妙哉”

李安国心想,没看出来眼前这位还是一位植物学家,心中的好奇就更强烈了。

“还未请教二位……”

“我是万宁,这位是兄长万机”,那女子落落大方地说道。

果然是这二位!

“久仰,久仰”,李安国又各施一礼,“贤兄妹二人蜚声鄂东,在下可是神往已久了”

看得出来,这密斋医馆名义上是万机当家,实际上做主的还是这位万宁。

“在下之所以提到这梅花,是想起了一事”

“哦,何事?”,此时的万宁也被李安国那惊人的“美貌”吸引到了,更难得的是此人竟然谈吐风雅,浑不似传说中狰狞的“义军”模样。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先生,放翁此诗,在下觉得,秒就妙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雪化春开之际,梅花零落雪泥才有此景,先生藏在屋中,等春暖花开之际搬到屋外,自然可以一争众芳之长,到底是少了些意境……”

“说得好!”,只听得外面传来一声叫好声,众人都回过头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