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惊涛骇浪(6)盖伦船

第二天,商船上的东家得知昨晚的战时后,惊魂未定之下纷纷来到安**船

队这边。

船队自然由李春江出面接待,得知安**一个晚上几乎尽歼臭名昭著的田川船队后,这些人欣喜之余又有些担心。

由于有一些船只逃回去了,这些人可不敢再走岱山岛与大衢山岛之间的水道了,南下的还好说,北上的便准备先跟着安**水师的船队南下,准备接近舟山岛时再从明军控制的水域贴着海岸线驶向北方。

有的干脆不想去北方了,三麻子一旦得知此事报复起来彼等就是贴着海岸线航行也不安全。

俘获的海盗船只李安国让水师挑选了十艘尚还完整的大船,准备作为货船跟着船队,见到商船的状况,便向他们购买了一些粮食放在这十艘大船上,加上一些淡水及其它物资,勉强将这十艘大船装了一半。

俘虏的海盗大半是划桨的桨手,在海盗中也属于底层的人物,多半是刚加入海盗不久的,多是嵊泗列岛附近的渔民,李安国挑选了三百人,每艘大船三十人,加上部分安**水兵以及随船的陆师,装备虽然不如水师船只,不过跟着大队行走,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经此一战,李安国发现海盗的大船与自己水师的船只相差无几,有的还小一些,这初入大海颇有些忐忑的内心终于平复下来了。

用过食水后,船队出发了,原本陈文盛等人还劝李安国去嵊泗列岛趁对方空虚一举端了田川的老巢,不过被他拒绝了,端了老巢无非是缴获一些钱粮,不过被三麻子的大队船只黏上了就不好了,经过昨晚一战,他虽然自信能战胜三麻子的船队,不过如此一来必定会耗费大量的弹药,也会浪费时间。

他此行的目的是广东,而不是帮助朝廷剿灭海盗!

至于停泊在港湾里的其它海盗船,商船里的人需要的便带走,不需要的则被他全部烧了——这也是应有之意,如果就让这些船只停泊在这里,海盗或者明军必定会开回去,略事修葺一下便可以用了,如今的海盗与明军都是自己的敌人,自然不能便宜了他们。

这次海战他最大的收获不是那十艘战船,而是在田川的座舰里发现了一整套海上使用的东西:航海手册、星盘、指南针,他略略翻了一下那航海手册,是使用日语编写的,里面附有一张海图,上面画有纬度,还有如何使用北极星和南十字星来确定纬度,如何使用星盘和指南针,等等。

这些东西对于作为后世文科生的李安国来说如同天书,何况还是用日语编写的,不过李安国见这些东西都很新,估计像田川这样的倭寇也不懂。

他突然想到一事,按照他的记忆,这时的日本人已经向先期抵达日本的葡萄牙人学会了这些东西,并编制了图册,不过由于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一直没有用上,此时的日本应该是将闭关锁国政策彻底完成的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作为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浪人获得这些资料也不奇怪。

现在还没有经度的概念!

这是令李安国没有想到的另外一点,也可能是如今西方世界已经有了而日本人不知道。

不过作为后世的穿越者,还是一个网文作家,大航海一直是一个梦,当世李安国可是记住了地球上几个关键点的经纬度,最近的便是台湾,纬度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而经度却很复杂,他大概记得十七十八世纪的人应该是利用钟表加上航行的速度来初步确定经度的,不过如果已经知晓了某些关键点的经纬度,那就好办的多。

不过这依旧需要精确的计时器,如今的大明还是用滴漏、沙漏来计时,实在有些不方便,如果有了精确的钟表就好了。

李安国此次跟随船队南下,倒是在汪然明那里要来了几座大钟,再根据沙漏调好了时间,不过他一直不太确定到底准不准。

看来还是要尽快与西洋人接触才行,这份航海手册好是好,可惜自己也看不懂。

没有航海手册,就只能贴着岸边行驶,想要深入大海去冒险纯属想多了。

这日,船队刚刚驶过温州海面,已经有些厌倦了在甲板上看风景的李安国正在船舱里小寐,船外的一阵吵闹将他惊醒了。

“不知道本督在睡觉?”,他略有些不满地走到甲板上。

只见甲板上站满了人,都对着外海在指指点点,李安国咳嗽了一声,人群中的陈文盛有些不好意思地来到他身边,“大都督,外海上有两艘红毛夷的夹板船,大伙儿正在瞧热闹,打搅了大都督的休息,是我没有管教好”

说完向前大吼一声,“都各回各位!”

“慢着!”,一听到那“红毛夷、夹板船”字样,李安国也来了兴趣,他一把夺过陈文盛手里的千里镜来到船舷边。

只见离他们这支船队不远的海面上,一前一后航行着两艘大船。

都是四根桅杆的大船,中间两根桅杆挂着两张横帆,首位两根桅杆挂着一张横帆,都至少有三层甲板,船体比安**水师的最大的船只还要大上一倍,按照此时明人的估计,前面那艘较小一些的大船也有八百料以上,后面那艘更是千料以上。

都布置了两层火炮,此时彼等的火炮窗口都打开着,李安国仔细数了数,下层甲板的窗口至少有十个,上面的也有八个,船尾也开有两个炮窗,一艘船加起来就有近四十门火炮!

李安国猛然想到在后世资料上看到的,中等盖伦船的火炮配备都有五十门以上,而眼前这两艘大船不到四十门,看来也算是中小水平了,饶是如此,就这样的船只也不是安**水师能对付的,何况像他们的这样的大船配备的火炮只怕都在八磅以上,远不是自己的五百斤重的红夷炮所能比拟的。

只见那两艘船上也站着一些人,也举着千里镜在看向自己这边。

“大都督”,这时老吴也来到了李安国的身边。

“这两艘大船应该是大员的红毛夷去日本贸易回来的船只,如今这大明海域能去日本贸易的船队只有两家,一家便是福建的郑芝龙,另外一家就是大员的红毛夷了,不过听说,日本人对红毛夷每年进出其海域的船只也有限制,每年只允许进出五次,每次最多两艘大船”

“红毛夷都是七八月份趁着东南风盛行的时候北上,十一月份到次年一月份东北风盛行的时候南下,这两艘大船估计还是彼等冬季去日本的第一支船队”

“五次?两艘?”,李安国有些奇怪,想不到日本人对荷兰人还有这种限制。

“呵呵,大都督,听说这些外番夷人都信奉甚基督教,日本人很是防范这些,荷兰夷还算好的,彼等承诺只做生意不传教后才被允许在日本做生意,自然也不能让他们来往的太过频繁,听说以前的佛朗机人不同意这一条全被赶出来了,如今能到日本贸易的外番只有荷兰夷一家”

“那郑芝龙呢?”

“几乎没有限制,郑家的船队可自由出入日本,不过也指定了具体的港口,听说叫甚长吉港”

李安国一听心里一笑,这长吉港多半就是长崎港了。

“老吴,我问你,你可知晓无论是荷兰夷还是郑芝龙,运到日本的货物最多的是什么?运回来的又多是什么?”

“这个,我倒是略知一二,不过具体情形也不大清楚,若我估计不错的话,荷兰夷运往日本的大宗应是棉布和生丝,运回来多是现银,郑家的船队运过去的东西就多了,生丝、茶叶、粮食、木料等,运回来的除了现银,也有一些日本刀、折扇、海货等物”

“嗯”,李安国点点头,这与他臆想中的差不多,如今的大明白银的大部分多半是是从日本过来的,少许是从西班牙人那里过来的。

另外日本黄金产量少,白银产量多,而大明却相反,荷兰人多半也在两家之间做一些套利的贸易。

“棉布?”,他又想到一事。

“嗯,不是大明抑或南洋的出产,听说是从更西面的什么印度运过来了的”

李安国点点头,继续举着千里镜眺望。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远处的两艘大船上,有一人正是当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大员长官——弗朗西斯.卡隆。

此人亲自利用信风季节去日本,自然不是专门为了贸易事务,而是眼见着日本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对夷人压制得越来越厉害,而对福建郑家却网开一面,他刚刚上任才一年多,为了在东印度公司各大股东面前表现表现,便亲自去了一趟日本,本来想与德川家光好好谈一谈。

不过德川家光在收了他送的一百杆簇新的火绳枪后却在贸易的地点、时间、船只上丝毫不松口。

最后他只得败兴而归,这也是为何李安国能看到两艘配备了近四十门火炮的武装商船了,如果船上没有他这位大员长官的存在,估计火炮的配置还会再少一些,跑一趟不容易,自然要将舱位尽量腾出来装货。

对面的卡隆看到这一支船队也是吃了一惊,他身边也有精通汉人的人,听说是什么“安**水师船只”后不禁摇了摇头,“安**?没听说过”

那汉人水手说道:“大人,可不敢轻视这安**,听说彼等夹在清军与明军之间,陆上罕有敌手”

“哦?”,卡隆的神色变得复杂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