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惊涛骇浪(1)黄蜚与徐尔显

芜湖到南京不到两百里,如今西北风正紧,船只快的话一日即到。

安**水师的突然行动,将南京城里的潞王君臣吓了一跳。

如今的潞王仍未称帝,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座下的位子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刚刚坐上监国之位的满腔雄心也化为了乌有,不过事已至此,他想卸下身上的千钧重担亦不可得。

渐渐地,其行事方式开始向以前的福王看齐了,将军国大事扔给了马士英等人,自己躲在后宫醉生梦死。

潞王返回南京后,由于黄蜚手下仍有几百艘大船,还有一万多跟随他南下的辽东水军,加上在江南一带搜罗的民间义兵,总兵力达两万之巨。

南京被多铎攻占后,从南京到松江这一段江面,就只剩下黄蜚这一支完整的水师了,故此,黄蜚的地位与日俱增,从原来的的芜湖水师总兵摇身一变为提督操江,而原来这一职位多半由熟知兵事的文官担任。

不过虽然如此,黄蜚能统管的还是自己麾下那些水兵。

驻扎南京城里的原降将卜从善手里握着两万兵马,心里却一点也没有“从善”的意思,经常与北岸的清兵沟通往来,满朝文武无可奈何,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城里虽然还有方国安的一万五千人,不过方国安自从在饶州败于安**,在安庆败于王得仁后,以往的浙东骁将完全变成了一只缩头乌龟。

虽然新近被朝廷封了荆国公的高位,不过却一直躲在后宅花天酒地,眼见得是准备过一天算一天了,估计无论是清军二次南下抑或安**东进,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投降。

另一名大将左梦庚倒是没有像在历史上那样投降满清,其麾下尚有马进忠、惠登相、马士秀三人,精锐加起来也有两万余,倒是满朝文武倚重的对象。

按照这样的一个局面,若是没有安**的话,清军再次席卷江南肯定是易如反掌。

朝廷最近倒是招募了一支新军,历经家国沦亡的惨变后,衮衮诸公似乎对这些尾大不掉的军阀失去了信心,最后在新近入阁的朱大典以及兵部左侍郎陈子龙的力劝下,启用松江豪族、原户部侍郎沈廷扬为镇江水师总兵。

沈廷扬家里是巨富,曾上书给崇祯帝,建议不过大运河,而是从海海路运粮。他家里既是大粮商,还是大盐商,同时还是大海商,沈家在松江、江阴等地都设有船场,沈廷扬得任水师总兵以后,立即散尽家财,利用沈家以前的十几艘大海船,将其改装之后变为自己的水师船只,又招募了几千水兵。

沈廷扬深感自己虽通于海事,对于兵事一途却不擅长,便奏请朝廷,将原江浦把总蒋若来调入其军中担任参将一职,负责具体的操练事宜,而沈家的船场也在不分昼夜地建造新船,一副只争朝夕、大干一场的架势。

同时为了吸引黄蜚部的将士到他那里去,他让原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的独子毛承祚担任镇江水师的监军,这一手倒是吸引了不少原东江镇的军将过来投奔,弄得黄蜚很是不满。

不满归不满,黄蜚对此也无可奈何,毛承祚的名头不是他区区黄蜚可以比拟的,据说满清攻占浙江后,原毛文龙的手下孔有德、尚可喜、耿忠明等人都专程赶到杭州拜见,并奉上厚礼,其父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最后,从黄蜚营中跑到沈廷扬那里的水师官兵不下千人,将他的镇江水师的架子基本搭起来了。

由于江北便是清军,左近又是安**,黄蜚也不敢怠慢,每日亲自带着水师船只操练不辍。

这一日,他带着十艘刚刚安置了像安**水师那样的佛朗机炮的船只正在江上操练——九江水战的具体情形最后还是传到了他的耳里,得知贼子水师是拥有“火炮”之利后,他便敦促南京兵部督造火炮,如今刚刚装配了十艘大船。

他学着安**水师那样,在大船上布置了两层火炮,每层八门,也是实弹、散子两用,不过南京兵部下面的火器作坊在南京失陷后,大部分工匠被多铎带到了江北,想要恢复作坊谈何容易?

最后兵部好不容易在江南其它地方搜罗了一批工匠,不过想要打造像安**那样的“利器”却非一日之功,如今黄蜚的佛朗机炮发射实弹自然没有问题,打散子却是乏善可陈,同时实弹的射程也远不如安**。

饶是如此,黄蜚依旧兴致勃勃地带着船队在试射。

明目张胆地在大江上试射黄蜚他自然不敢,朝廷已经三令五申让水师船只不得擅自驶近北岸,以免北岸的清军误判了形势。

不过南京左近有一处江心洲,叫七里洲,目前仍掌握在明军手里,黄蜚便让水师船只隔着七里洲在长江上操练、试射,饶是如此,火炮的轰鸣声也传到了对岸。

由于尚可喜以前在东江镇担任过水师副将,清廷便让他兼任长江一带的水师提督,统管我大清的水师。

清军撤回江北后也搜罗了不少水师船只,不过从芜湖到夷陵,都是安**水师的天下,清军的水师远远不是对手,如今湖北的水师全部缩在汉水上,九江到芜湖一带几乎没有清军水师船队的身影。

不过芜湖到松江这一带的江面上,清军的水师船只倒是堂而皇之的在航行,还不时跑到江南劫掠一番,搞得南明小朝廷有苦难言。

尚可喜担任水师提督之后,便让自己的亲信大将徐尔显具体操办水师事宜,而另一大将班志富统领陆路的中军。

徐尔显的水师衙门就设在南京对面的浦口,甫一听到对岸的炮声,他立即带了二十艘大船赶了过来。

“黄大人,你这是何意?”

双方的船只很快就在七里洲附近碰面了。

作为东江镇的老人,黄蜚也认识徐尔显,以前尚可喜是广鹿岛副将时,徐尔显便是他手下的游击。

“老徐,我等正在操练呢”

黄蜚心中一腔怒火没处发泄,强压着回道。

一听“老徐”两字,徐尔显不禁皱了皱眉头,他以前是东江镇的夜不收,转到水师之后屡立战功,一路升到游击的高位,跟着尚可喜降了满清后更是高奏凯歌,如今他可是我大清的江南水师总兵,前不久还刚刚被主子赏了半个前程,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怎容得下黄蜚的套近乎?

不过终究是东江一脉,左近又有气焰嚣张的安**水师,他也不想将事情闹大。

“黄大人,按照你我朝堂的商议,一方但凡有任何行动,必须知会对方,你现在在江上放炮,为何不提前知会我等?”

黄蜚恨不得拎起身边的火铳一铳杀了这厮,他是水师统领,不在长江上操练,难道躲到玄武湖去?

最终为了大局着想,他也不得不拉下脸皮,“徐大人,您说的是,我这就返回码头”

“慢着!”,没想到徐尔显却发现了端倪,这明军水师的船只上面架的火炮都是簇新的,难怪彼等要出来试炮,敢情是新铸造的火炮,他的眼睛立即大亮。

“这是你等新造的火炮?”

黄蜚闻言心里一凛,他硬着头皮答道:“是的”

徐尔显笑道:“好你个老黄,有了好东西也不想到兄弟我,怎么样,送我十门?”

“这……”,黄蜚一时语塞了,明清双方虽然“罢手言和”,双方这一段时间也是相安无事,不过终究分属敌国,这军国利器怎能随便送人,何况前不久还是敌军?

“徐大人,不瞒您说,若是我黄蜚的私人东西,莫说十门,就是二十门也送得,不过这些火炮都是在兵部登记造册过的,都是朝廷的东西,本将也不能私下送人”

“哈哈哈”,徐尔显大笑一声,“好你个老黄,又来诳我,谁不知晓如今这江面上都是你说了算,什么兵部礼部,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这……”,黄蜚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对付眼前此人的法子,这时他身边的一个千总在他耳边说道:“彼等船上只有很少的火炮,干脆将彼等灭了,然后趁势开到浦口,一举灭了鞑子的水师,今后我等在这江面上便任意施为了”

“万万不可!”,黄蜚赶紧打断他,“如今鞑子强盛,我等势弱,岂能擅自挑起边衅?一旦酿成大祸,我等都是国家的罪人!”

“边衅?”,那千总心里却不以为然,“大人,前不久是彼等主动打过来的,就在几个月之前江北还是大明的土地!”

“你不用说了”,黄蜚止住他,转身对徐尔显说道:“徐大人,确实对不起了,这些火炮都是朝廷的物件儿,我没这个权力送人,不过既然徐大人来了,我这里正好有上好的玉马一匹,就送给大人了,你看……”

徐尔显正要发作,听到“玉马”两字心里也是一动,过几日便是平南王尚可喜的四十一岁寿诞,自己正愁该送什么礼物呢,如果黄蜚这玉马还瞧得上,也不妨先放他一马,火炮嘛,有的是时间找他讨要。

“哦?拿来瞧瞧”

黄蜚正欲返回舱内去取玉马——这物件儿还是沈廷扬为了弥补他送给他的,他接到后便一直扔在自己的座舰上没有动过。

“大帅,不好了,安**的船只来了!”

黄蜚还未进入船舱,甲板上的亲兵便大叫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