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自成来了!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自成来了!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大都督,闯营已进入湖北!”

……

“大都督,闯营已全部进入承天府”

“哦?可探查清楚了旗号?”

“探查清楚了,有五面大旗,分别为黑色、黄色、白色、红色、青色,按照

大都督之前跟我等的说法,闯营前、后、左、右、中五营人马应该全部到了承天府。”

……

“大都督,闯营已经来到沔阳州附近!”

“哦?具体部署如何?”

“如今闯营的大队人马全部堆在荆门州、潜江县、沔阳州三地,根据旗号来看,驻扎荆门州的旗号是白色,又有‘刘’字样,应该是闯营的左辅营刘芳亮部”

“左辅营的人马大约在两万左右,中有大约五千骑兵”

“驻扎沔阳州的旗号是黑色,又有‘袁’、‘谢’、“田”字样,应该是闯营的前锋营袁宗第部,谢字多半是谢君友部,田字应该是田虎部”

“前锋营的人马也在两万左右,亦有骑兵近五千”

“其它人马全部堆在潜江县附近,各色旗号都有,以青色为主,应该就是彼等之中老营了,总数约有六七万,其中骑兵也有一两万,具体数目尚不清楚”

三月底,李安国已经将大都督府搬到了了武昌,他每天都要接到燕厥中的信报。

来到武昌的同时,他将九江营的全部人马也调到了武昌,九江则由凌风的原南昌营驻守,同时在宝庆营、衡州营各抽调了四千五百人马分别补充到常德营、岳州营,李思文也带了三千雪峰营进驻到宜都县。

他同时将辖内所有骑兵抽调到了武昌,由于南方天气以及缺少草场的原因,战马病死不少,原本有上万骑的安**如今只有剩下八千骑左右。

如此一来,聚集在武昌附近的安**就有近三万人马,加上从鄱阳湖水师抽调过来的陈文盛一百艘大船,武昌附近便有汤志、陈文盛的大船两百五十艘,小船一百艘。

这日,李安国又在大都督府听按察司燕厥中的汇报。

一听闯营的布置,他心里暗暗有些兴奋!

与历史上一样,按照闯营目前的情形,彼等必定准备在沔阳州附近的沙湖以及嘉鱼县的篺洲镇一带渡江,那里的长江先是向东奔流,到了篺洲镇附近又掉头向西,接着又向北,最后折向东去,是长江上唯一一处向西奔流的地方。

由于此地长江突然转向,两岸堆挤了大量的泥沙,造成坡势平缓,有一处约莫五里路长、最适合小船冲滩的河岸。

“有什么发现没有?”

“大都督,闯营很是狡猾,在夷陵州到武昌一带都派了大量的探子巡视河岸,不过按照彼等兵力集结的情形来看,必定是准备在沙湖-篺洲镇附近渡江无疑”

“白旺那边呢?”

“彼等已经放弃大的城池,开始向靠近黄州府东边大山的方向转移,昨日白旺手下的威武将军王体中已经率领两万步骑击破了驻扎在黄梅-太湖-宿松一带的左梦庚部,正向安庆方向攻击前进”

“哦?”,李安国一听眼睛一亮。

这应该是自己以前对宋献策说的话起作用了,李自成从西安带来的主力部队肯定是想从篺洲镇过江,一来准备找自己“算账”,二来可以从武昌、九江一线杀到南京去,同时也留了后手,万一渡江不成,有白旺的七万劲旅在江北,如果占了安庆、庐州一线,还可以从那里过江。

不过这万一渡不成江,他这近十万人马岂不是憋死在长江、汉水之间不到两百里的狭窄地带?以闯王的智慧,他必定留了后手!

“还有呢?”

“大都督,就在前日,突然有几十万人丁从汉阳府来到了黄州府附近,其中军卒约有两万,骑兵加起来也约几千骑,旗号是红色,字号都是刘字,按照大都督此前跟我等的说法,不出意外的话,这红色旗帜应该是闯营右翼营刘体纯部”

“其他几十万人丁多半是是闯营从陕西带过来的家属,彼等在黄州府,一旦白旺部攻占了安庆、庐州一带,彼等就可以继续向东走”

“那闯王呢?”

“大都督,我等探子在沔阳州见到了金龙的旗帜,不出意外的的话闯王应该在跟着中老营在沔阳州,准备从那里渡江”

“啪!”,李安国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将正在汇报的燕厥中吓了一跳。

历史已经大大改变了!

原本历史上,李自成的所有人马,包括白旺部在内在江北与阿济格部大战数场后就是从篺洲镇渡过了长江,接着便占领了武昌,最后在兴国州至瑞昌一带被阿济格手下的悍将鳌拜打败,部下星散到附近的幕府山上,被封死东进南京的路线后,李自成带着少数人马辗转来到九宫山附近,最后被当地团练杀死。

如今有了安**这个异数的存在,李自成虽然自山海关之败后一直冲动嗜杀,不过在现实面前,总算保留了几分理智,他的二十余万人马如今一分为二,白旺的人马在前面猛冲猛打,家属继之,自己亲率大军寻机过江,南北两路齐头并进,一路遭遇不测,还可以投奔另一路,这也是他当下最好的选择了。

“满奴呢?”

“其大队人马刚刚拿下襄阳,据探子的消息,彼等已经任命已经投降满奴的原朝廷郧竹总兵王光恩担任湖广总兵镇守襄阳,抵达襄阳后,其大军也分成两路,东路去承天、德安的人马约有六七万,旗号驳杂,不过从字号来看,好像是以汉军为主”

“按照大都督之前给我等的说法,这为首的将领应该就是吴三桂、尚可喜这两人,不过也有两路小股的真鞑子,一路旗号镶红,人数不多,约莫千骑左右,一路镶白,约莫三千骑”

“汉军人数众多,骑兵总数在五千左右”

“这么说鞑子的大队已经知晓了闯营主力的去向?”

“应该如此,其前锋约莫三千骑已经抵达荆门州附近,旗号镶黄,大队人马仍在襄阳至荆门州之间的路上,总数在四万左右,骑兵至少占一半”

听到这里,李安国不仅沉思起来。

根据自己的记忆,阿济格带的这一路有谭泰的正黄旗一万左右的人马,陈泰的镶黄旗一万人马,加上伊拜率领的一万蒙古骑兵,以及老牌汉奸李国翰、刘之源、金砺的汉军,总数在四万左右。

吴三桂、尚可喜带领的本部兵马加上从宣大、陕北投降过来的明军,总数也应该在五万左右。

看样子,鞑子是准备让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带领少量满洲八旗兵以及多数的汉军旗去追击白旺部,而阿济格本人这带领满洲八旗主力追赶李自成。

“南京方面有何动静?”

“彼等能有何动静?战战兢兢紧守城池罢了,南直隶境内尚未有鞑子的消息,据我等安排在亳州的探子的消息,听说最近河南归德一带大军云集,估计就是大都督所说的另一路鞑子大军了,不过归德方面安**没有派驻细作,尚没有具体的消息”

李安国点点头,心里却在不停地搜索隐藏的记忆。

大的方面来说,鞑子在这一路是豫亲王、定国大将军多铎率领的,占领陕西后,多铎便与阿济格分兵,多铎亲率主力出虎牢关,一路出龙门关,一路趋向南阳,三路同趋归德,南下后在泗州附近汇集了从山东南下的佟图赖、石廷柱的人马,最后几路大军直驱扬州。

而驻扎在淮安、寿州一带的刘泽清、刘良佐不是逃跑便是投降,多铎这一路受到的阻击远不如阿济格那一路,最后只是在扬州城下稍稍受挫。

而阿济格这一路作为鞑子的主力,其中更有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满洲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的侄子鳌拜,可别小看这鳌拜,历史上在山海关一片石作为满奴前锋击破闯营,在湖广兴国州富池口再一次作为前锋击破闯营,逼得李自成上了大山,最后被团练杀死,在四川西充又亲手射杀了张献忠,可以说明末两大农民军领袖都是直接或间接死在他的手里。

而闯营里威望最高、最勇猛的将领刘宗敏就是从山海关对上了鳌拜便一蹶不振,最后则是屡败屡战,最终在富池口一战兵败被俘身死。

按照历史记载,鳌拜时常带着正黄旗、镶黄旗一千五百巴牙喇精锐作为先锋,加上一千五百精骑,以区区三千骑,或骑战,或步战,在南下追击李自成的战斗中,常常以三千骑便直攻闯营几万大军,而无往而不胜,令闯营闻风丧胆。

满奴的巴牙喇精锐一个牛录(三百人)只抽调十人,全部是重甲、重骑、重型武器,战力、装备、待遇为全军之冠,三千骑都是一人两骑,整个正黄旗、镶黄旗的巴牙喇精兵加起来才两千人,鳌拜就带了大半,而另一路多铎麾下的巴牙喇精锐多是两白旗的人马。

李安国沉吟半饷,“池州的黄得功部有什么动静?”

“禀大都督,尚没有,不过芜湖的黄蜚部已经将一半船只调到了南京附近”

“哦?”

李安国心想,南京朝廷必定是收到了多铎部大军云集归德的消息,将黄蜚的一半船只调到南京,也是加强护卫之意。

“嗯,继续密切关注湖北、南直隶方向,对了,也要密切留意施州、巴东到夷陵州这一带,若我估计不错的话,闯营还有一路大军正在川东,也不能让彼等从那里渡过长江!”

“是,大都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