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零四章 意外的收获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一百零四章 意外的收获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李安国在马垱镇留了三千人驻守,随后便带着大队和俘虏回到了九江。

当天晚上,张世勋又派人过来了。

徐以显。

李安国见此人脸上还有伤痕,走路一瘸一拐的幅度比以前更大,心里冷笑道:

“你就继续装吧”。

“军师,此来有何贵干?”,李安国没好气地说道。

徐以显上下打量了他半晌,最后才说道:“二娃,真的是你?”

李安国听了心里一凛,不过却不动声色地说道:“军师难道认不出我来?”

徐以显长叹一声,“没想到啊,没想到,二娃你以区区后营竟然打下了偌大的江山,这一点连西王也比不上,你能否跟我讲一讲你是如何做到的?”

李安国道:“从何处讲起?”

徐以显讪讪地笑了一下,“前不久是不是有一个与我长得相似的人与你接触过?”

“哦?那人难道不是你?”

徐以显摇摇头,“二娃,我自从在岳州落水之后,辗转来到了九江,除了在张世勋府上短暂过了一个月的好日子,剩下的时间便是在大牢里度过的,如何能过来见你”

“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娃,此事说来话长,我本是谷城人,一心想辅佐西王成就大业,若要荣华富贵,绝不会加入西营,凭我贡生的身份,在大明任何一地都能过得很好”

“我落入长江后,一直到在九江醒过来,期间发生了何事,并不清楚,只知晓途中有人救了我,后来又阴差阳错进了张世勋的府里”

“途中我有几次想趁机离开,在九江我也打听了,西王已经攻下了整个湖南,挨着九江的武昌府又是在你手中,可惜或许是张世勋处于防备的心思,并没有给我置办身份腰牌等物,我想出去亦不可得”

“直到有一人的出现,我逃离九江的谋划便中断了”

“二娃,你可能不知道,我还有一个兄弟,叫徐以赫,与我同一日出生,三岁时便被抱到舅舅家抚养,后来舅舅有了亲子,不过此时以赫已经长大了,并考上了南直隶的举人”

“以赫与我也有些来往,双方也算熟悉,我流落到九江之后,很快碰到了以赫,此时他正在袁继咸幕中做事,甫一见到我也是吓了一跳,你也知晓,我谷城一家子由于我参加义军的缘故,被官府杀了个干干净净,以赫由于随了舅舅家的姓,并没有受到牵连”

“对于造反的人,朝廷一般不是都要株连九族吗?”

“这一节我并不清楚,兴许是舅舅家使了什么手段也说不定,再说了,在谷城时,八大王可是朝廷正经的武官,自从重新起事从四川一直杀到湖广,我等最多也是被贼胁迫,朝廷也管不了这许多”

“以赫自然知晓我在西王幕中做事,他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经常到张世勋府中与我交谈,张世勋得知我以前在西王手下做过事后,便以为奇货可居,先是让我去武昌做内应,被我拒绝了,估计是考虑到武昌府近在咫尺,便让我将后营诸将的特征一一写下来,特别是你的”

“后营诸将,我尚还熟悉的只有你和自羽,我便写下来了,二娃,你不要怪我,这些东西写下来也没甚用处,何况你自在庐州死过一次后性情大变,早已不是以前的二娃了,至于自羽,他当时在后营只有一百条小船,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只写了两人,张世勋自然不满意,一怒之下便将我投入大狱,估计是想到你的后营就在左近,指不定何时我还能派上用场,故此一直没杀我,直至今日”

李安国点点头,“此事袁继咸一直不知晓?”

“应该不知,以赫应该没有禀报他,如果他知晓了,我断无生还之理”

“你将岳州的事说给你兄弟听了?”

“嗯,当时我想到我俩是同胞兄弟,还是同日出生,以赫多半会帮我隐瞒……”

“军师,你当时是如何落水的,能否说给我听?”

一听此言,徐以显脸上瞬间便流露出怨恨、后悔的模样,半天没出一声。

李安国明白此中必有蹊跷,便没有催促他,静静地等着。

最后李安国说道:“军师不愿说就算了,今后你想说的时候再说吧”

徐以显抬起头,眼睛隐隐有些泪花。

“二娃,自从我九江醒来后,心中一时还起了自此隐姓埋名一生的打算,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机会,我还真准备在九江过一辈子了”

“可惜遇到以赫以后,我这想法就不可能了,得知我以前竟然从过贼,张府上下看我的眼神……,于是我又起了回到西王身边的心思,可一想到西王身边的那人,我……”

李安国突然好想明白了什么,“军师,莫非当时在船上有人将你推到水里……”

徐以显点点头,“这也是我一直在九江首鼠两端的原因……”

“好了,军师,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我大致知晓了是何人将你推入水中,军师,此次张世勋派你过来……”

“二娃,张世勋准备献城了,他让我过来与你商谈一下条件”

“条件?你回去告诉他,我的条件很简单,城里的军卒放下武器到城外接受改编,我军认为合适的便收入军中,不合适的便放回去种地,让他将城里所有的文官都扣起来,等候我的处置”

“那张世勋……”

“他想做什么?”

“像徐勇那样,掌管一府的军政大权”

“行,先答应他”

……

次日,张世勋果然将城里的五千步军开到了城外,还将袁继咸、湖东分巡道、九江知府等人押了过来。

李安国让杨天星带着岳州营的新兵进入城池接管城防,让李振国带人去挑选适合加入安**的军卒。

最后他走到那群文官面前,除了一人外,其他人吓得都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

“此人便是袁继咸”,一旁的张世勋介绍道。

李安国笑道:“袁大人,久仰了”

袁继咸一口浓痰飞了过来,李安国眼疾手快,侧身一躲,浓痰正好飞在一旁张世勋的脸上,张世勋大怒,袁继咸却哈哈大笑。

李安国止住了正欲发作的张世勋,对着袁继咸笑道:“袁大人,何必如此?你以为我来此所为何事?”

“哼!”,袁继咸冷哼一声,“无非是想劝降我等,别人我不知晓,想让我从贼,趁早断了这份心思!”

李安国继续笑道:“你是大明的忠烈,自然不怕,不过你就不怕你死后一家老小的下场……”

袁继咸听了面色一变,不过很快便恢复了正常,“为国尽忠,乃臣子本分,死得其所,幸甚至哉!”

李安国笑着对其他人说道:“你们呢,都准备像袁大人一样为国尽忠吗?”

没想到这些人都跪在地上拼命磕起头来,“我等愿加入义军,望大都督接纳!”

李安国哈哈大笑,他对着袁继咸说道:“袁大人,你看,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这样”

说完也不理袁继咸他们,“带下去押着!”

当晚,在原总督府衙门,一场盛大的宴会召开了,李安国对包括张世勋在内的有功人士进行了褒奖,宴会结束后,李安国趁着酒兴,非得要到南门湖上去泛舟,还把张世勋也拉上了。

第二日,城里便传来刚立下大功的张世勋由于酒后不支,不慎跌入湖中,最后不幸溺亡的消息,大都督伤心欲绝,还为此辍宴一日。

总督衙门后院。

李安国、李振国、杨天星、王自羽、杜虎、徐以显等人齐聚议事厅。

“第一件大事,立即将俘虏的高杰部军卒编入长沙营,将张世勋的部下编入岳州营”

众人一听不禁有些意外,以往大都督习惯于在农户中招募士卒,怎地如今将高杰部的士卒不经遴选便全部编入长沙营?

长沙营加入高杰的降卒后,就超过两万人了,绝对是安**第一大营头,不过长沙营是由李安国亲领,大家也没什么异议。

“高杰的士卒都颇为精锐,按照三千长枪兵、三千刀盾兵、三千火铳兵、两千大铳兵、一千五百骑兵的法子挑选,优选挑选大铳兵、大枪兵、骑兵”

“高杰部多来自北方,会骑马的很多,除了投降的家丁,再选一些骑兵出来,大铳兵、大枪兵的挑选还是按照长沙的规矩来,此时由李振国、何万强、靳统武负责”

“高杰部剩余的人员也并入到岳州营,张世勋的营头虽然不如高杰的精锐,不过挑选三千人还是没问题的,加上高杰部的两千人,加起来也有近万人了,新增加的五千人还是按照三千长枪兵、两千火铳兵的规矩编制”

“挑选完毕之后,立即展开训练,主要操练队列,武器不够的,先用原本的武器练着吧”

“水军方面,安**如今有了大量的船只,现在的大船加起来已近五百了,我决定,正式成立鄱阳湖、洞庭湖、武昌三大水营,鄱阳湖水营两百艘大船,由王自羽兼着,洞庭湖、武昌各一百五十艘大船,洞庭湖由宋江负责,武昌仍由汤志负责”

“无论陆师还是水师,都训练、磨合五日,五日之后,兵发南昌!”

“五日?”,大家一听倒吸一口冷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