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江海潮 > 第八十三章 正光回家

江海潮 第八十三章 正光回家

作者:辉荣珍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5 来源:笔趣阁

正光、兰芝敌特嫌疑因为找不到证人而长时间未能排除,办案人员因调查取证没有任何进展而一筹莫展。他们去柳桥公社再次走访调查了老洪的儿子洪广志,拍摄了老洪亲手所书的“为人民服务”的书法作品的照片,这是有可能找到老洪的有力证据,办案人员为此制订了新的查找方案。

革命“烈士”老赵的出现让办案人员惊讶不已,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忙乎了几年都没有任何进展,可冷不防一下子革命“烈士”老赵这个重要证人归来了,这真是一件奇事,又是一件喜事。这样,完全可以排除正光、兰芝敌特嫌疑,确认他们是我党地下党员的身份了。

很快,江浪县公安局作出了关于步正光和兰芝的平反决定,并经上级批准安排他俩在公安局工作。

而正光和兰芝商量,觉得年龄已大,长期当社员而对公安工作不熟悉,就不给组织添麻烦了,毅然决定回到韩桥大队务农为生。

海通日报头版头条以《含冤受屈无怨无悔的**地下党员》的长篇通讯,报道了正光和兰芝的光辉事迹。

一辆吉普车从江浪县城驶出,迎着灿烂的阳光,途经三〇四国道,穿越克信大桥,径直驶向韩桥大队。

听说正光、兰芝平反归来,乡亲们闻风而动奔走相告,很快就自发形成了欢迎的人潮,锣鼓喧天,有的人家还放起了鞭炮。

吉普车徐徐停下,正光、兰芝走下车,见到这么热烈的场面,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激动不已。他俩做着道谢的手势,大声说:“谢谢乡亲们!谢谢乡亲们!”

父母平反归来,这是应声梦寐以求的心事。正光、兰芝坦然自首时,他才上小学三年级。父母的牢狱之灾和自己孩提时代的艰难岁月,那种心酸就像江海潮涌,让他难以平静,他想大喊,又想大哭!是啊,从小学三年级被学校开除,到初二复学,这是一段怎样的不堪回首的苦难经历!他竭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携应梅迎接父母回家。

应声和应梅早已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而正光、兰芝进屋后,却打开厨房后门直接去了屋后的草菑。他俩站在草菑旁,目不转晴的盯着藏黄金的地方,为黄金已安全的交给国家而庆幸,那激动、兴奋、欣喜之情溢于眉梢。

应梅和一芳一样心灵手巧,做了一桌好菜。看了这满桌的酒菜,他们久久没有入座,不禁想起了当年自首前的最后一顿晚餐的情景:

正光、兰芝加了几道菜,买了一瓶酒。正光端起斟满酒的碗,站起来毕恭毕敬的敬会民的酒,深情的说:“……今后,恳求你更多的关心应声!”说完,把满碗酒一饮而尽,站在一旁的兰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是正光、兰芝不放心应声将来的独立生活,在向会民深情相托啊!

而耿会民不负重托,当年虽然被施步仁等人赶出社教工作队,无法直接照顾应声,但他始终时刻挂念着他,关心着他。会民已当上县农业局局长,对应声仍然关照如初。就连应声走出低谷,步入大学后,在关键问题上他还起着重要作用。会民一直没有忘记把应声当作“亲侄儿”的承诺。

“父、娘,你们看,谁来了?”应声兴奋的喊。

水波陪着赵雄来到应声家。正光、兰芝仔细打量这位白发苍苍的干瘪老头,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即时浮现在他们眼前:

为了迅速安全撤离,老洪把他们从家里推出门外,他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自己的家,离开了不满三岁的儿子,去寻找素不相识的上线老赵。

江浪县城离青蒲镇有四五十里路程,正光和兰芝秘密加入党组织后,一直在敌人情报机关工作,从来没有走过这么多路,更何况还带着电台呢,这对他们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信仰的力量,让他们战胜了困难。脚底磨破了,擦擦血继续走;脚踝崴了,揉揉伤忍着痛坚强的向前跑。

天刚蒙蒙亮,正光和兰芝从江浪县城来到青蒲镇,按照老洪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老赵的住所保芝药房。

“咚咚咚……”兰芝敲门。

“来啦来啦!”老赵一边答应一边很警惕的打开门。

老赵打量着来人,一位女子貌美如花,一位男子英俊潇洒,他看了看男子手提的箱子,估计是电台。他判断这两位应该是从江浪县城秘密来接头的地下党员。

前不久,他已接到上级指示:要为一对年轻情报员夫妇潜伏做好准备,他已经事先通过韩桥的地下党何水波作了周密安排。

老赵嘴里念着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深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正光朗读白居易的《夜雪》诗句与老赵接头。

“同志。”

“老赵同志。”

刚刚接上头,外边就有人猛烈敲门,而且有很多人在嚷嚷着“开门,快开门”。

老赵敏锐的意识到保芝药房已经暴露,而且敌人来得这么快这么准,这与叛徒出卖密切相关。他真庆幸啊,好在安排情报员到韩桥潜伏的计划没有向上级报告。也就是说叛徒并不知道这一情况,这样敌人就不会掌握正光和兰芝的去向啦。

老赵迅速领着正光和兰芝从秘密通道逃跑。安全离开保芝药房后,老赵指示:

“从现在开始布震广和郝兰芝同志化名为步正光和兰芝,到韩桥钱家园租地,以佃户的身份隐蔽起来,等待南下的命令,电台交由我们保管。”老赵强调:“你们目前的任务就是隐藏身份,等待组织南下的命令。”

老赵携着电台,奔向了三斋香茶干店,正光和兰芝安全离开了青蒲镇。然而,青蒲镇还不时传来稀疏的枪声,他们真为老赵的安全捏了一把汗啊!

正光和兰芝瞅着这位白发苍苍的干瘪老头正犹豫。

“正光同志,兰芝同志,不认识了吧,我是老赵,赵雄啊,三十多年了。”

四个人紧紧的抱在一起,眼中流淌着既复杂又激动的泪水。战友重逢,百感交集,这时还有什么语言能够表达他们的这种心境呢?只有无声才是最有力量的。

应声抓着应梅的手站在一旁,看着这四位久经考验的**地下党员,对他们敬佩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