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江海潮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就外避内

江海潮 第一百八十三章 就外避内

作者:辉荣珍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5 来源:笔趣阁

应声、于春和丽艳三位老同学聊得正欢,柏青和老赵借机出来到食堂安排午餐。

郝爱梓和布金山老两口子听说应声到村里来了,想着给儿子弄点好吃的。也想通过送菜的形式告诉他,当了官可不能揩公家的油。他俩一个人提着活鸡活鸭,一个人拎着鲜鱼鲜蟹,朝村部食堂走来。爱梓一见柏青和老赵从食堂出来就说:“给村里食堂送点菜,帮告诉应声,多吃点,都是家里养的。”

“一定和应声书记说,谢谢二老。”柏青不无感激的说。

“柏青,你看看爱梓和金山,咱村里像他们这样的老人可不少,他们对村级经济发展做过贡献。当年村里集资一百万投资昆仑山公司时,集资的对象以老人为主。你还记得吗?当时年轻人都在搞加工搞经营,把钱压在生意上。有不少老人说,要相信村党支部,把养老的钱拿出来。我和应声眼睛都湿润了,自途就站在应声旁边,你正在忙着记账。他们是相信党支部,你现在是支部书记啊!”老赵语重心长的说。

“赵老,您说得对,我现在真感到压力山大。”柏青心事重重的说。

“你可能不知道应声对昆仑山公司问题怎么想,心中总是在打鼓,对吗?他能来就说明了问题,你以为他相信你说的谎话。今天告诉你吧,我已陪他到县城找过张祥了解情况,在公司的归属问题上他考虑得比你早想得比你远。他不想和你直说,是担心你不冷静容易冲动。”

“赵老,我明白了,今后怎么处理我一定三思而行,你老一定要帮着拿稳舵啊。”柏青点点头,心领神会的说。

“于律师,让柏青向你汇报汇报昆仑山公司的情况吧。”老赵随柏青刚进会议室,发现他们三位老同学正在喝茶,便趁着语隙插话。

“我和柏青是从小的兄弟,谈不上汇报,说说情况。”于春客气的说。

应声这才明白,柏青和老赵是专门请律师来商量昆仑山公司的事的。

柏青详细介绍了昆仑山空调工业公司筹建过程、联营双方的投资比例,以及董事会名存实亡、高级管理人员由县政府任命、公司归机械工业局管理等现状。虽然村里在昆仑山公司投资三百万元(其中群众集资一百万),按协议应派三名董事,一名总经理,一名副总经理。但是白龙港村在企业没有一名董事,没有一名高级管理人员。

于春听得很认真,详细做了记录,还提出了好多问题。

老赵把白龙港村和二二○厂的联营合作协议和章程等文件交给了于春。应声瞄了一眼,是复印件。村里没有复印机,必须拿到店里复印,原来早有准备了啊。对此,应声是高兴还是烦恼,将来这个局势如何把握呢?

于春说:“白龙港村在昆仑山公司的问题上,是内外交困。”

“不太明白,兄台明示。”柏青不解的说。

所谓内,是县政府管着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而按照协议和章程是应该村里委派的。

县里对村里投入的三百万资产没有任何交待。根据国家乡村企业管理条例的规定,村办企业财产属该村范围内的全体农民集体所有,虽然与二二○厂联营,但企业财产的所有权不变,也就是说村里在昆仑山公司的三百万元投入仍属村农民集体所有。

然而,村里对上述两个问题即人和财的处置上没有任何办法,干着急。

所谓外,就是二二○厂不履行职责,没有把村里放在合作对象的平等位置上。撤点销号肯定要对拥有昆仑山公司的四百万元股权进行处置,转让或移交给谁村里全然不知。

一九八六年三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昆仑山公司完全适用本规定。目前,联合双方在履行协议方面发生矛盾,突出表现为二二○厂作为董事长方长期不召开董事会,这很不正常。因为这是跨省联合,按《规定》由国务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这个有关部门就是二二○厂的主管部门核工业部。

于春继续说:“你们一个弱小的村,面对的是县政府和地市级的二二○厂。”

柏青听了于春的分析,不寒而栗,没想到不知不觉自己被卷入这么可怕的旋涡。柏青央求道:

“兄弟,你帮出出主意。”

于春回答说:“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就事论事,采取避内就外的策略。”

从法律角度看,对村里的三百万资产,没有适用的法律,仅有适用的法规即《乡村企业管理条例》和《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

对内,县政府和机械局村里够不着。对外,二二○厂虽然级别高,在昆仑山公司的问题上,白龙港村是它的兄弟,完全可以以平等的恣态和他们协商。

二二○厂撤点销号这是国家战略,可以按照协议的规定,自愿退出,但也必须与村方协商,对其股权如何处置应让村方知晓。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村方也可以退出。如果双方达成一致,企业就要进行清算,当然这是后话。

于春强调:“村里完全可以找二二○厂甚至核工业部,要求召开董事会,变更董事和总经理,要求分红,要求通报撤点销号后对股权的处置。虽然达不到目的,但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做,并没有得罪县政府和县机械局,但是县里会敏感的意识到,白龙港村对昆仑山公司的现状意见很大,也许能推动村里三百万投入权益问题解决。”

三日不见当刮相看,没想到于春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真成了律师界的行家里手了。对昆仑山公司的分析彻骨到位,对政策法规的运用准确贴切,对处理问题的建议既温和而不得罪县里,又强硬而不伤害与二二○的感情。应声内心是认可这种做法的。

“柏青,我可是义务为你找律师咨询了,怎么做于春已讲得很清楚了。”丽艳接着于春的话说。

柏青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柏青兄弟,应声、丽艳两位老同学,尊敬的赵老,我只能给你们出这些主意,必要的时候可以请一名律师,他可以受村里的委托,办你们很难办到的事。”于春礼貌的补充说。

“你是知名律师,那我们就聘你,好不好?”柏青迫不及待的说。

“兄弟说笑,先不说上海顾问费昂贵,就是不收费我在上海怎么为你们服务呢?”于春为难的说。

“于春,先不要把话说死嘛,从我内心讲,还是非常愿意请你当白龙港村的法律顾问的。你说,我们海通市、海潮县哪个律师愿意卷到政府与村里的矛盾中,再说他们能为村里说公道话吗?”

应声亮出了心里话,柏青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于春也从应声的话语中看出了慎修乡对处理昆仑山公司问题的态度,于春心中正在盘算,以后如何帮助柏青,是不是受聘白龙港村法律顾问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