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江海潮 > 第一百六十五章 众辉竞标(1)

江海潮 第一百六十五章 众辉竞标(1)

作者:辉荣珍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5 来源:笔趣阁

丽艳兼任巩固村党支部书记后,在退还多收的商户摊位费中,弄得灰头土脸,还负了点小伤。但是,她在应声的鼓励下,在一芳和厚强的帮助下,不气绥、不畏缩,当年在农专上学时的朝气蓬勃的丽艳又回来了。她振奋起在徐桥村搞土地流转的那股劲头儿,拉开了韩桥绣品城(海潮县)一期工程的序幕。

她通过在海通日报农村部工作的同学,在报纸上打出了招商广告。韩桥绣品城(海潮县)一期已规划完成,土地全部拆迁完毕,村合作经济组织以集体土地投入,欢迎洽谈开发。

广告一经打出,前来考察洽谈的商家络绎不绝,报送资料的企业也很多。朱众辉以克信房屋建筑配合公司的名义递交了企业资料。

丽艳聘请了行家组成了评审小组,对企业报送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众辉公司的资料显示,在众多的企业中是属于有实力的企业之一,也开发过房地产项目。但是一个建筑和房地产兼而有之的企业,一下子转到开发专业市场上来,这让丽艳和评审小组的成员打了一个问号。

义武之行让丽艳大开眼界。一方面是受到了义武的启迪,使她的视野更开阔。另一方面就是在义武意外遇上众辉。这个人真怪,他递交企资料后就没有接触过应声和丽艳,更没有到巩固村现场考察过项目,似乎是可做可不做的样子。没想到,他住在义武,潜心考察研究专业市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规律,放眼全国以及世界,从理念上提升了韩桥绣品城的功能定位。还与义武市场建设开发公司共同投资注册赛城公司,向外地输出义武的经验。在丽艳的心中,绣品城一期工程非赛城公司莫属。

可是,半路上杀出个陈咬金。陈杰虽然没有实力也没有经验,显然开发韩桥绣品城(海潮县)一期是有难度的,然而他们有县委陈书记亲笔批示的金字招牌啊。

应声对陈书记的批示很重视,他约范乡长和丽艳来商量对策。

丽艳说:“应声,范乡长,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去找陈书记。我作为基层支部书记,还怕他撤了不成?”

“丽艳,别急,让我好好想想。”应声慎重的说。

“好吧,还是听步书记的,他考虑问题比较周全。”范乡长说。

“范乡长,乡里的事全靠你了,我最近和丽艳专门跑市场项目的事。”应声交待说。

应声坐上了丽艳的摩托车往海潮县城而去。丽艳的驾驶技术娴熟,车辆起步快,应声刚上车她就提了速,差点把应声甩在地上。

“搂住我的腰,你怕什么?”丽艳大声的说。

“我,我……”应声无言以对,但还是觉得搂着自己哥们的妻子不应该。

“我马上加速,安全第一,快,快搂紧我。”丽艳冲着应声喊。

两侧的树木、庄稼飞速向后倾倒,呼啸的风从耳边嗖嗖而过,丽艳的长发垂直的刺在应声的脸颊,还有什么犹豫吗?他眼睛一闭,一把搂住丽艳的腰。风呼呼的从裤腿上穿过,半过小时就到达了县政府。

张祥安排了个会议室接待应声和丽艳。因为刚从义武参观回来不久,互相间熟悉了,丽艳与张祥也不见外,就拿起水瓶倒起水来。

张祥急匆匆的来到会议室,看样子他很忙,唉,当办公室主任的都是这样忙忙碌碌。“还是先谈我的事吧,”他拿着一叠纸交给应声说,“你们的事等一等再说。”

这是一份鼓励和促进专业市场发展的文件稿,应声认真阅读起来。“这份文件写得真好啊?有义武的气魄。”应声看完把文件交给丽艳说,“你也看看。”

“不要只说好的,提提意见,有没有什呢补充的。”张祥认真的说。

“意见倒没有,是不是可以加一些内容。比如,税源经济。我们海潮县区位上没有优势,经济还比较落后,政府手中没啥钱,老百姓有钱的也不多。靠政府靠本地人投资办市场很难形成规模。要吸引外地有钱的人来投资市场,不管规模大小都给予支持,土地价格适当低一些,也可以入股,让人家赚钱不要眼红。只要企业注册在本地,政府就有税收,财政就有了收入。再如,政府和村组集体手中都有不少房产,这就好比市场里的众多摊位,不要事必躬亲,什么都自己经营,我们可以把房产出租出去,本地人外地人一视同人,这样的资产经营方式,既拿了租金,还有了税收。”

“好好,我叫秘书马上加上去。”老张说。

“现在,轮到我们向张主任汇报了。”应声客气说。

“哈哈哈,跟我还客套。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我也收到县委办的传真,陈杰这小子想插一杠子。这件事必须找陈书记啊,等碰了钉子再说吧。”张祥直言不讳的说。

“陈杰,你们工商局在慎修乡巩固村发通告、张贴我批示的办文单,你究竟要干什么?赶紧向我书面报告。”陈书记大声吼着非常生气的挂断了电话。

原来,陈杰约丽艳在总统套房相见,其内心龌龊目的未曾达到,心中很不快活,他就想给她点颜色看看,以显示权威。

于是就以县工商局的名义发布通告。通告称,经县委陈书记批准,海潮县市场建设开发公司开发韩桥绣品城(海潮县)一期工程,土地和项目即将打包抵押。请在工地上种植、养殖和堆放物品的农户,限一周内清运完毕,逾期损失自负。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通告旁边还张贴了一张陈书记批示的办文单复印件。

村民们看了工商局的通告就嚷了起来,情绪还很激动。

“凭什么用我们的土地抵押,没得钱就不要做这个大头儿梦。”

“凭什么赶我们走?”

“县里的书记就能欺负老百姓?”

吵闹声越来越大,聚集的村民越来越多。

海通电视台有位记者是县委陈书记的内弟,恰巧在韩桥市场采访。他听到对河巩固村的吵闹声就赶了过去。一看通告内容和旁边张贴的他姐夫批示的办文单复印件,火就上来了。“狐假虎威,拿书记的批示吓唬群众,岂有此理!”说着,他就把通告和办文单复印件都撕了下来。“乡亲们散了吧,我是海通电视台的记者,我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书记不懂这件事,不要误会。”

幸好这位记者果断,不然群众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

看了陈书记非常气愤的样子,张祥站在门外没敢进书记室,并做了个手势让应声和丽艳等一等。

陈书记余光看到了张祥,立马收起怒态,说:“老张,进来进来。”

“陈书记看您很忙,要不改日再约时间吧。”张祥礼貌的说。

“没事没事,进来吧。”陈书记摆摆手说。

应声和丽艳也跟着张祥进了书记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