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江海潮 > 第一百四十章 转包示范

江海潮 第一百四十章 转包示范

作者:辉荣珍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5 来源:笔趣阁

丽艳领着应声和厚强跨过水渠,踏上田埂,一大片水稻让应声眼睛一亮。秋风习习,那沉甸甸的稻穗起伏,金浪翻滚,好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这里,虽然没有一望无际的壮观,但是与东一块西一块高一块低一块的农田相比,上百亩连片种植的水稻也堪称慎修乡一道美丽的风景。

原来这里是千亩丰产方的一部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胡子家分得五亩责任田,他还承包了集体的手扶拖拉机等机械。他相信科学种田,丽艳是他经常请教的老师,他长的庄稼都比别人家收成好。每到收种大忙季节,他家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收种完毕,剩余时间他就用手扶拖拉机等机械为农户收割、脱粒、耕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们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在一大片承包地里的种植品种五花八门,相互之间的矛盾渐渐的多了起来,这成了常态。

但是,丽艳到胡子的庄稼地里给他指导种植技术时,发现了另一个“懒种”的怪现象:有一些地块只种不管,禾苗瘦黄,杂草随处可见。丽艳纳闷的问:

“胡子,这些田块怎么没人管?”

“施领导,这几户就剩老人在家,做不了活计。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有的几年都不回来。”胡子告诉她。

“你既有机械又重视科学种田,什呢门儿不帮帮他们。”丽艳不解的问。

“我也不是不帮,他们只要请了我我就帮忙,主动做是会吃力不讨好的。”胡子解释道。

“给你报酬吗?”丽艳问。

“收种时我用机械,按标准收费,平时帮忙不要钱,乡里乡亲的。”胡子回答。

“你有没有想过,把那些地转包给你种?”丽艳试探着问。

“这………上面没有政策,违法的事不能做。”胡子心有余悸的说。

“看来你是个**守法的人。只要两家自愿,签好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这个不违法。”丽艳解释说。

“还能这样做?”胡子既兴奋又惊讶的说。

“当然能。”

其实胡子早就希望把那些“懒种”的地转包到自己手里耕种,但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大政策,每户一份合同三十年不变,他哪里敢想去改变这个三十年不变的合同?

丽艳知道胡子的想法后,就走家串户的访问群众,谁知道,这些没有劳动力的承包户求之不得,老人们抓着丽艳的手请她帮忙。丽艳看着老人们求助的目光,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好事做好。

村民小组长是老队长继任的,农业学大寨时,种什么怎么种,何时施肥何时治虫防病,都由他说了算。现在看了这“懒种”的黄不拉几的田禾真心痛,当丽艳提出土地转包的事,亦非常赞同。他立即找村书记汇报,可是书记却说,上面开会只说联产承包,没有让联产转包,宁可土地荒掉也不能冒政治风险。组长听书记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但是他转念一想,这件事是乡干部丽艳提出的,哪有政治风险?于是,又和书记磨了半天嘴皮,但是仍未有什么结果。

村书记想,丽艳为何提出转包?肯定是有人给她送了好处。自己一点好处没有捞到,还要承担政治风险,谁愿意干这种傻事?

丽艳对这位既想贪点便宜又怕承担责任的村书记的为人早有耳闻。土地转包的事村里不同意还是有麻烦的,万一闹到乡里也许就搞不成了。土地承包后,分管副乡长姚关就不愿意管群众的这些闲事。

作为农技员的丽艳心中就像点燃了一团火,她就是想搞出一大块像模像样的科学种植的样板田,以此为示范,提高农户科学种田水平。于是,她从自已皮夹子里掏出五斤粮票,让组长以他个人的名义送给村书记。组长既为丽艳的行为而感动,又为她自掏腰包而不舍,唉,为了几户人家值得吗?

村书记从组长手上接过粮票,心想:能给我送五斤粮票,组长也一定捞到好处,得让他多承担些责任。“关于土地转包的事,由农户双方签份合同,你们组里和乡里的丽艳做个鉴证,报一份村里备案。”村书记能把转包的事想得这么周全,也确实费了一番苦心。既收了好处,又撇清了责任,倒也老道!

就这样十户人家四十多亩土地,顺利转包给了胡子。可是问题又来了,这十户人家的地都不挨在一起,不便于统一连片种植,示范效应很难显现。丽艳和组长商量出一个土地调整方案,涉及二十多户,她们就挨家挨户做工作。群众虽然有些想法,看在丽艳平时风里来雨里去,不辞劳苦精心指导农民种植的份上,也就给了她的面子。胡子知道丽艳做工作很艰难,也就放了个响爆竹说,这一熟稻坂田免收拖拉机耕地费。

丽艳十分开心,转包的加胡子家的共有五十亩,这么一大块地作为全乡的科学种田基地,估计全县也很难找到了。

由于丽艳的精心指导,胡子家的悉心管理,小麦大丰收,产量比其他农户高出两成,而且由于机械化集约化耕种,用工和农药化肥等单位成本还比其他农户低得多。

土地转包出去的农户虽然不种地,但是收益比种地的少不了多少。这让辛辛苦苦自己耕种的农户眼红了,他们纷纷找丽艳找村民小组长,有的还找到村书记,要求把土地转包给胡子。

本来以为有政治责任的,转包后上面没有疑异,群众还很拥护,这是件好事啊。村书记又打起了主意,他规定土地转包都要经过村里批准,于是他成了香饽饽,门庭若市。就这样,整个村民小组的一百五十亩土地都转包到了胡子手中。

丽艳手指着百亩示范田尽头的房子说:“那里原来是生产队的晒场、仓库和猪牛舍,田分到户后就闲置了。胡子在我的启发下,建养猪场,筑沼气池,开洗澡堂,事业红红火火。”

应声问:“怎么想起来搞洗澡堂呢?”

丽艳回答:“是这样,一百五十亩土地流转到胡子手中后,他可操心了,这么多地有机肥哪里来?秸秆又哪里去?这也成了我应该回答的问题。”

过去千家万户收割脱粒后,把秸杆卖给土窑烧砖制瓦,胡子也就想沿袭这一做法。可是土窑改用砻糠烧火后,就再也不用桔杆了。无奈之下,他没有选择,只有把秸秆焚烧还田做肥料。

丽艳为了把胡子的一百五十亩地搞成示范田,她觉得产量再高,秸秆焚烧破坏环境,这还能叫示范?她向老同学请教,向书本学习,终于找到了良性发展的路径。

秸杆粉碎后做猪粗饲料,猪粪进入沼气池发酵后是农作物很好的有机肥。这既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庄稼又有了有机肥。

产了很多沼气干什么用呢?除了照明和煮猪食外还剩余不少。胡子说,我现在富起来了,全托的土地转包的福。但是,他一想起群众过年洗澡的事就揪心。

春秋冬三季大多群众平时不洗澡,脏了就用一盆热水擦擦身子,只有到过年才洗一次热水澡。过大年前家家户户都有蒸馒头的习惯,谁家晒的馒头干多,就说明谁家境况殷实。蒸馒头的开水可舍不得浪费,正好用作一家老小洗澡。

地上放一只缸,把被褥中间揪个小球,用绳子扎紧吊挂在屋梁上,然后像降落伞一样把它打开,罩在缸口防止散热。将蒸馒头的开水倒入缸中,兑些凉水后,一家老小就依次进入缸中洗澡。

胡子自费将三间仓库改成了男女澡堂子,用沼气烧水,春秋冬三季开放供村民们洗澡。

丽艳介绍得眉飞色舞,应声和厚强听得入神。胡子为村民办澡堂子的事,感动了他俩,他们很想见见这位胡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