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江海潮 > 第一百零三章 引才之路(1)

江海潮 第一百零三章 引才之路(1)

作者:辉荣珍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5 来源:笔趣阁

三顾专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一个个都忙乎起来了。言骏带着纪术昼夜设计绘制图纸,应石暗暗的按照测绘的图纸在捉摸生产工艺,老赵在指导赶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而应声则忙于打通引进人才的通道。

应声从天津回来就没有着家,而是直接去了海潮县人事局。人事局在县政府大院内的二层小楼办公,大多房间门前都有一个标牌,告诉群众这个房间是干什么的。他分析着,干部调配股应该负责人才引进吧。股內工作人员都在忙碌,为调进调出人员办理调动手续。应声在靠门的飞来椅上坐下等候。有位工作人员问:

“同志,你有什呢事?”

应声回答:“关于企业引进人才的事。”

“噢,过来,过来,这事由我负责办理。”一位靠窗户的工作人员说道。

应声连忙来到他办公桌旁边,在单人小方凳上与他相对而坐。

“我叫张祥,企业干部调配由我具体负责。你说说情况。”张祥爽快而简单的介绍。

“我们想从天津调进一位高级工程师,搞新产品开发。”应声说。

“哪个单位进人?”张祥问。

“柳桥乡白龙港村。”应石回答。

“你们村算什么呀?我工作这么多年,还没有听说过村里调进工程师唻,更不要说高级工程师啦。”

张祥一盆冷水把应声的心浇得冰冰凉的,为啥对村里这么蔑视?没有村哪有乡,没有乡又哪有县?真气人!气归气,还得和人家好好说嘛。

“张股长,”应声很客气的称呼张祥,而他却没有表情的说:“我不是股长,今天股长不在。”应声连忙打招呼说:“老张同志,对不起!能不能为我们村里网开一面?”

“你这个人怎么就不明白呢,国家干部只能进全民单位,当然大集体单位也可以,地方国营嘛。你说,你们村算什么,连小集体都算不上!”张祥没有好气的说。

应声心里很难受,怎么想发展经济就这么难呢?村里要发展,没有人才怎么行;人才进不来,又怎么发展,怎么带领群众致富,建设美丽乡村?人家瞧不起村不要紧,关键是自己不能瞧不起自己,我们毕竟有几百户人家和一千多亩土地,只要我们自己争气不怕办不成事。眼下,马工调不进来,空调项目肯定泡汤。在应声的脑海中,他就不相信没有解决的办法。

应声知道,以后少不了与张祥打交道,他对张祥说:“老张,我知道你懂政策,是个行家。”老张笑笑,“我一工作就干这个。”应声凑到他耳边附和的说:“对对对,要多向您请教。中午请您喝杯小酒,帮我们出出主意好不好?”

张祥愣了一下,再看看应声,觉得挺有诚意的,便答应了。

张祥带应声来到一家饭店,这家店也不算高档。应声要拿瓶好酒,张祥却说,不用,海潮大曲就行了。看来张祥不是讲究人。推杯换盏,两人喝得痛快,聊得也开心。

“老板,帮我切二斤牛肉,红烧一条鳜鱼,要大点的,打好包,我晚上下班来拿。”张祥说。

“好的,领导!”老板高兴的答应。

“老板,这个菜钱记中午账上。”应声爽快的说。

“兄弟是个爽快人,你这位朋友可交。”张祥称赞的说。

“唉呀,你们村调工程师的事,确实不好办。看你兄弟面上,我帮你出个注意。”张祥又说。

“谢谢张哥指教。”应声不无感激的说。

“老弟,我可以与县风机厂厂长打声招呼,你说的这个工程师就调这个厂。然后村里和厂里签个协议,工程师就到村里工作;他的工资等一切费用由村里承担,村里把钱按时汇到工厂,由厂里代为发放;村里还要象征性的交点管理费,多少好商量,不是有我周旋嘛?”

“这个办法好。”应声很兴奋,他真感到这是个曲线引才的法子。

“但是吧,人家调进一个人,又不在本厂工作,难度大呀。”张祥略显为难的说。

“那么怎办?”应声问。

“老弟呀,人家要承担责任的,你得表示表示。”张祥直言不讳的说,“厂长家刚分了房,你们村里不是方便吗?弄一套组合式家具呗,这事我来联络。”

“明白!”应声嘴上似乎是答应了,但是心里在想,胃口可不小啊,一套组合式家具多少钱?从哪儿列支?

“领导,你打包的菜备齐了。你姐夫今晚也在这儿,风机厂办公室刚打的电话,说厂长来。”老板说。

应声这才明白,张祥说的厂长是他姐夫。他怕张祥知道他听到了老板的话而不高兴。便装着酒多了的样子伏案打呼噜。张祥看看应声醉酒的样子,拍拍他的肩膀说:

“老弟,还行不行?”

“啊,不好意思,我出差没有休息好,都睡着了。”应声打招呼的说。

“再来一杯就结束吧。”张祥说。

“行,听大哥的。”

两人分道,张祥握着应声的手说:“咱们是兄弟了,有事直接来找我。你们引进人才挂县风机厂的事好说,刚刚说的家具的事,不一定的。当然你们真心想表示,厂长肯定会如数结账。另外,还可以把人才挂乡里呀,你好好和乡书记说说。”应声激动的点点头,“太谢谢张哥了,今后一定少不了麻烦您。”其实,张祥热情直率,大大咧咧,乐于助人,又有爱占点便宜的德行,应声立即搭准了他的脉,眼下世风浇薄,不打进这个突破口,还有二门?

应声很开心,虽然花了点小钱,但收获挺大的。他想,马工有三个渠道可以到村里来工作。既可以调董厂长所在的海通市交通机械厂,也可以调张祥姐夫所在的海潮县风机厂,还可以调乡政府,然后驻村工作。到底选择哪条路可行可靠,他还得好好斟酌一番。

应声大脑中在斗争,马言骏到底调到哪里好呢?他虽然有了主意,但作为村里来说,第一次引进高级知识分子,这么大的事还是要放到支委会上集体研究才行。

“交通机械厂虽说是村里机械分厂的总厂,但毕竟是市里的厂,中间还隔着一层海潮县,万一人家卡我们的脖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刚认识张祥,由他介绍挂县风机厂,可能不靠谱。”自途分析说。

“董厂长为人不错,卡脖子到不至于。但是干部的任命都是组织决定的,万一他调走了,与新厂长协调是不是就比较困难啦?挂县风机厂不太合适,具体问题很难协调。”柏青说。

老赵说:“两位的意见我都赞成,还是把马工的人事关系放在乡里为妥,有什么事都是乡内的事,好解决。”

其实应声自己也是这样想的,“既然意见高度一致,那就把马工调到乡机关吧。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必须乡里同意才行。”应声最后说。

人往往考虑问题都是立足眼前,再过若干年也许会觉得这个决策是错误的。但是,又有谁能预见到若干年后会出现什么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