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九州散事 > 第十二章 失和

九州散事 第十二章 失和

作者:南游北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1 来源:笔趣阁

徐通这一路向北,赶到了这瀚州目前的主城——息风城,安定下来之后就开始改制兵马,好在这瀚州还是有些底子的,那些矿产虽然有一部分是被夷族人给占据了,可大部分还是在徐通的统管之下,加上之前废弃的一些生铁矿,满打满算也能装备齐一支军队,锈剑林也派了不少工匠来到军中,帮着冶炼甲胄器械,一共七支新军十七八万人,还有一些后备军种,约莫有个三四十万军士,还有如今在役的军士,算起来足足百万之众。

而澄州之地,因为这盐商改制,也是有些忙乱的,这也算是一项益民的活计,毕竟以往这一小罐子盐少说也是四五十文钱,若是赶上那盐商哄抬物价,这盐价能涨到几百文一罐,而这盐商的成本,一筐精盐甚至不足二十文钱,而这一筐盐,足可以能装这几百罐盐,这一本万利的生意,自然是让那些盐商们赚得富得流油,这指头缝里漏出来的,这都是赋税的大头了,可见这盐商何等的阔气。

如今将这盐务收归国有,虽然是有些麻烦,需要大量的人员去官吏,可稳定盐价,让盐价归于低廉,也是一桩足以载入史册的事情了,况且盐这种东西,日常必需的东西,即便利润被摊薄了,可这收益却是不减从前,甚至要比以前所收缴的税款多了四五倍。

刘漠的这番所为,定然招惹了那些盐商们的不快,可他们再不爽又能如何?与他们又利益勾连的官员换去了大半,剩下的人也不敢与他们勾连,这些盐商想要闹出一些事情,却是没有掀弄出什么事情,想要造谣,却是被一早就盯上了,然后这造谣的人和那些还未来得及出去传谣的人一同被抓获,因此有七八家盐商被抄了家,一时间这国库充盈,银两无处所用。

之后刘漠不顾朝臣的反对,将半国赋税倾尽瀚州军伍,想要重现那瀚州昔日的辉煌,也确实如他的所料,有了钱粮,加上徐通所学的一切,这瀚州军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的兴盛了起来,那些朝臣们也没有了话语,在第七个年头,这夷族人也是察觉到了不对,进兵瀚州中部沙海,想要把这瀚州军伍的锐气给挫掉。

只是这次夷族人失了策,十四万夷族人大举进攻,看起来是浩浩荡荡的,这些瀚州军士也是摩拳擦掌的,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只是徐通下的命令是死守绿洲之地,他们也只得听命,可这般所为竟然有了奇效,沙漠之中这些夷族人是受不了这等的酷热的,粮草水源很难得到补给,一时间难以拿下,这攻城战他们虽然强,可耗不住这些瀚州军士用人堆出来的城墙,这等攻伐之下,这些夷族人迎来了一场大败。

尽尽在几方攻城之下,就损伤了三四万人,这些夷族人在撤退的时候,被重新组建起来的寒影甲骑和稍逊其一筹的赤沙骑追击,损失了足足六万人,逃一般的回到了那瀚州边境之地,而瀚州放面损失不足三万人,这场大胜鼓舞了这大周各方势力,也让这瀚州军士头上笼罩的阴霾彻底消散,瀚州军伍再次站了起来。

那刘漠借此褒奖了徐通,这半国赋税重新打造出来的瀚州防线,终于起来作用了,之后徐通没有陈胜追击,反而是稳扎稳打,这招来了很多人的不解,可徐通也没有费神和那些人解释什么,只是加紧训练新军,终于在两年之后,如约在十年内,将这瀚州军伍恢复到了鼎盛时期的战力,加之此时瀚州光复的呼声愈发的高昂,而徐通反而是有些迟疑了,最终徐通抵不过这多方的压力,出了兵。

这一路上势如破竹,与夷族兵士的战斗几乎是一边倒一般,徐通下令约束手下,让他们不要大肆杀戮,也因此,对夷族人只是驱赶,少有杀戮,这瀚州边境之地的归附几乎是探囊取物一般的收复了,然而徐通这等的善心,却是被一封密诏给毁了个七七八八,刘漠的密诏,诏书上狠狠的训斥了徐通,大骂他是妇人之仁,同时又对这瀚州的军伍下了一道重令,责令这瀚州军士前往摒州之地追击夷族人,否则有罚无赏。

这一则诏书,让徐通的心寒了大半,虽说没有抗旨不尊,可还是找了个由头,在摒州之地象征性的攻入了几十里,谎称入了这瀚州三百里之距,因为粮草不济才撤退了,起码明面上没有什么问题,徐通顺理成章的封了公,官拜上柱国,再然后徐通遵循了刘漠的令,重新整饬这瀚州之地的边关,将那月牙湖之地,重新开辟,将那残破的巨城,重新修建了一番,勉强是能个曾经的样子了,这一晃就是七八年。

这些年徐通一直未有子嗣,如今那吴子墨终于有了身孕,这等事情自然是好的,那些日子,徐通是真的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了这吴子墨分娩之时,血崩而亡,孩子是保了下来,然后这孩子也被人给暗害了,似乎是想要让徐通绝子绝孙的姿态,再然后,徐通手底下的人循着这蛛丝马迹,找到了暗害徐通妻儿的人,在那人断气之前从他的口中得到了一个让徐通心如死灰的答案,再然后徐通孤身一人前往了这澄州之地,要去找那狠心的帝君,讨个说法。

徐通抛下了这所有的一切,孤身一人前往了这澄州之地,路过云州之时,遇到了一个儒生,与之详谈一番,将自己逃过一死的儿子,托付给了那个只有这一面之缘的儒生,然后不顾阻拦,还是一意孤行的前往了那澄州天成之地,去讨个所谓的说法,就这么到了这天成之地,一路上并无阻拦,就这么径直入了皇城之地,也不知道这皇城大殿之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徐通殁在了大殿之上,手中的镇城矛也是崩断了。

没人知道徐通到底是因何而死的,只知道徐通死在了这大殿之上,第二日的早朝之上,徐通的罪状,被公示了出来,很可笑的罪状:勾结夷族、贪墨、违逆圣命、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十桩罪,一如当年武定王被下狱时的那般可笑,只是朝堂之上并没有多少人为这徐通伸冤,寥寥一两人,也被这朝臣的吐沫星子给淹没了,这消息毫无隐瞒的传到了那瀚州之地,一场动乱在所难免,可惜很快的被平复了,就这么,徐通被打上了罪人的标签,违逆圣命,狂悖之人、

主理此案的官员想要将这徐通的家产抄没,却发现只有那荒废多年的院子,还有那宁远城之中一个小小的农家院子,也没有什么产业,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甚至这么些年的封赏,都原封不动的放着,徐通的俸禄,大多用以一些军士遗孤的抚恤,那息风城的居所,也是租赁而来,这一切封在了卷宗之中,不为人所知。

再然后,徐通的事情渐渐过去了,刘漠迁都久安,一个澄川平原上靠北的巨城,想必天成之地,地理位置要先险要一些,这迁都之事也没有多少争议,毕竟已经筹谋了多年,自然是无人反对的,迁都的当年,刘漠册立了太子,他的嫡长子刘瑜,也算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物了,这些事情似乎都有些仓促了,只是没有多少人明白这其中的事情。

徐通死后二十年,刘漠也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突然之间,刘漠就暴薨了,这引得旁人猜忌纷纷,只是也没人说出个所以然,成了一桩真假难辨的秘史,外间传言最多的是这刘漠被人给刺杀了,传言有鼻子有眼的,似乎也是真的如此一般,只是这种言论很快被压了下来,不知真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