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九州散事 > 第一章 大周三百年

九州散事 第一章 大周三百年

作者:南游北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1 来源:笔趣阁

这风云变幻的九州,一晃又是两百多年,大周自武定王死后,厉兵秣马,似乎有东进之意,果不其然,在杜抒怀离开以后的二十年,那在瀚州守将位置上坐了二十年的二皇子,整备了二十万大军,开1始东征。

彼时大商的帝君云解心病薨,嫡长子继了位,这云解心的嫡长子,刚刚入主东宫之时,便为那武定王翻了案,一时间朝野万众一心,人望一时无两,这外人眼中昏庸的商帝云解心,在这翻案之后不久起了急病,就此亡故,也不知是因何,但那新帝的种种作为,想必也不是他害的。

举国大丧,这周国来犯,一时间群情激愤,然后周**士就在雍州的了一场大败,二十万军士折损了七成,除此之外,这夷族也不安生,借着这周国瀚州军士大败,又是兵出三路南侵,于是乎,幽州和雍州两州因为相互照应,伤损的并不算太多,好在是将这夷族人打退了。

这周国则是惨淡的多了,瀚州军士伤损如此,还未来的及喘口气,这夷族就来犯边了,急急忙忙征辟了军士,只是这等的战斗力可想而知,那精兵良将尚且做不到一换一,这些征辟过来的又可想而知?三十万大军,在那三四万夷族人的面前,像是纸一般,被轻易的撕裂,瀚州之地,被祸害了一番,最终劫掠够了,就从那被打的残破的不能再残破的长城之地退去,那月牙湖之地成了一片焦土,城池被移平,那一汪清泉被填平。

后来这云州释祖派了十万僧兵,将将平息了这瀚州的动乱,可瀚州自此成了破了洞的衣裳,还是修补不了的那种,这之后二皇子也因此被下了狱,陛下被气的生了一场大病,后来这陛下所性将这朝政交给了权臣,好在那臣子忠心,倒是也没出什么乱政之事,自此为周国百年之后的乱政,埋下了祸根。

之后这陛下病好以后,褒奖了这权臣,又重新接管了政务,一晃又是十几年,因为劳累这周帝也是过世了,新帝也是勤勉,倒是也说的过去,又是两任帝王,所行之事尽皆说的过去,只是渐渐的开始专宠权臣,这些权臣们也开始结党营私,好在也只是在私下里,倒也是合礼法的,这司马家还有那杨家,祖上有殷封,但多是不愿出仕的,虽是不愿,但依旧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人渐渐隐于这庙堂之中,而杜家,或许是看不惯这庙堂之事,又或是因为没有大才,举家搬迁去了那偏僻之地,舍了这爵位,得了一些富贵,去那瀚州的东南,做了闲散的富贵人家,也算是就此没落了,不再被人提及。

终于又是一任帝王继了位,他初时勤勉了两三年,之后得了一个美人,不知是谁出的主意,他效仿起了当年的祖宗,学起了将政事托管与权臣之事,彼时他还未让这一众权臣死心塌地,贸然托付了证事,然后这权臣初时还记挂着几分皇家的威严,之后就愈发的没有了规矩,这周帝经过身边人的提点,也明白了过来,急急忙忙想要减除这权臣,然后这权臣干了一件惊天之事——废帝,一时间竟无人敢站出来说话,因为这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人敢言语了,尽皆是那权臣的家仆。

这之后又是三四任帝王,三四十年,尽皆被那姓孟的权臣把持着,之后他儿子也是如此,只是少了他父亲的几分敬畏,愈发的猖狂,这几任周帝之后,又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帝王和宫里的宦官合谋,在那姓孟的废帝自立之前,将孟家灭了满门,之后又勤政多年,将朝堂之中稍稍恢复了清明,但宦官也成了以后动乱的一个根结,又是两任帝王,这些人因为先祖的缘故,对宦官是极为崇信,甚至从一任帝王开始,宦官任了丞相之职位。

然后这宦官也是起了异心,一个权倾朝野的宦官,几乎险些倾覆了大周,后来这宦官死于了一场急病,本以为就此平息了事端,然而这只是个开始,除了宠信宦官之外,这帝王不知为何,开始迷恋了长生之术,拜访了这问天书院的院长和那释祖,只是两人都没见上,问天书院的院长在闭关,那释祖云游在外,这帝王不知为何被一个方士给诓骗住了,开始信奉香炉丹砂之术,然后服食了过多的丹砂暴亡。

可这宦官大胆的改了圣旨,把那原本的大皇子,改成了那七皇子,之后把持着这七皇子,又祸乱了几十年,朝堂之上乌烟瘴气,之下还好,但也是贪墨之事屡禁不绝,若不是这丰年多凶年少,加上这种种的粮食作物,这农户百姓,倒是也有个活头,赋税也算不得多,不过也是有不少的强吞土地之事,兼并土地引得民怨纷纷,大多去那烟瘴之地开辟土地,一时间,这澄州的田地赋税竟是能和荆州一争长短,之后荆州也是如此,土地产值倒是上去了,也算是活的下去了,这百姓一时间也活得下去了。

百姓活的过去,这士子皇帝倒是有些艰难了,宦官一个接一个的,皇帝也是一任接一任的,这诸多的事情,着实的乌糟,后来又是一任有宏图大志的帝王,假意安顺,与一个权臣结了亲,之后宫中兵变,宦官被诛杀了大半,朝堂之上又是安平了二三十年,然后外戚开始做大了,又是一个糟心的事情。

一如那般的祸乱,外戚之事又是动乱,只是这次还好,只是二三十年的时间,又是一任帝王,这周帝看着这朝堂之上结党营私的臣子,生了一计,以这党派来制衡这外戚,竟然是有了奇效,竟是令双方都安稳了下来,这般的决策被这帝王教授给了子孙。

只是这两相权衡又是一番麻烦事情,毕竟一方做大,则是满盘倾覆,有几人掌握不好度的,以至于一方做大,让朝堂之地又是一番祸乱,这种种之事,让旁人有些不快,也让那庙堂中人只学会了钻营,倒是没有了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只是谋私而已。

这两百年间纷纷扰扰,然后又是一任帝君,他想出了三方权衡的招数,让这宦官、外戚、臣子,三方权衡,倒是成了一种平衡的局面,有了奇效自然是又安定了些许年,然后又出了一个弊端,这三方势力皇帝得力还可以相互制衡,若是皇帝庸碌,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三方消耗,在这帝王过世之后,这新帝继位,便没了实权的,任人拿捏,三方消耗之下,损害的是这大周的国运和底子,旁人是眼见着这大周一点点的没落,土地兼并成风,却是再难开辟土地,于是这些活不下去的百姓,逃往了那大商之地,逃往了那问天书院,这大商和问天书院也是安然接受了这些百姓,给了户籍,分了些许的田亩,也活得下去了。

这庙堂中事倒是其次之事,还有的事,就是那瀚州之地的事情,瀚州的军伍一开始还是恢复了过来,能与那夷族人还有雍州人一番博弈,这诸多祸乱的牵连,让这瀚州的军伍也渐渐没落了,因为没钱啊!这粮草财帛,还有那甲胄器械老锈了也换不得,边防更是年久失修,这夷族人甚至南侵了瀚州,将边防彻底捅破。

这诸多的事情之下,又是一任帝王病逝,这新帝刘漠继了位,这所谓的平世帝刘漠,将大周的积弊彻底清除,他手下最得力的也是那征战四方,从一个校尉坐上来的大将军徐通,只是如今这刘漠刚刚继位,空有一番抱负,却不能施展,徐通也不过是一个浪子,父母双亡,日日为生计考虑,徐通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权倾朝野,和一个皇帝称兄道弟,刘漠不知道自己会失了本心,有那般凶狠的帝王心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