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不嫁教书匠 > 第96章 那些寻常

不嫁教书匠 第96章 那些寻常

作者:姝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3:27 来源:笔趣阁

太阳在朝升暮落中把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送来带走,时间在一个孩子身上体现得最明显---那就是成长。

云飞已经七个月了,他依然不胖,吃不饱,对辅食也不感兴趣,真纳闷他靠什么活着。

他白皙颀长,头发黑,眉毛黑,睫毛黑,他完美地把闻立的刚与红梅的柔进行二次分配,他特别爱笑。

婆婆家玩麻将的人进屋都愿意逗逗他,真喜欢也罢,礼貌也罢,云飞得到万千宠爱,他不怕生。

厨房墙上不是有个窗户吗?从那个窗户可以看见婆婆屋里。

云飞经常站在那个窗户下面,她在厨房做饭,当看见一撮头发在晃来晃去时,就知道她的儿子在那里扶墙走来走去。

那是她在辛苦的劳作中最大的安慰。

有时婆婆把他举起来,他看见了厨房里的妈妈,好奇妈妈为什么出现在那里?

他张大嘴巴看着妈妈笑,拍打着窗户。

厨房里的妈妈缕一下头发,也看着他笑。

那个窗户由只露出他的头发尖,到露出头顶,到露出眉眼,到露出半张脸,她的云飞在一天天长大。

孩子长大了,她的产假当然也结束了。

她在十一后就上班了,到雾海中学上班。

每天骑着她的紫色自行车走一段二里路的白杨大道,那一阵的心情特别爽。

她重返课堂的第一天,好胆怯,刚毕业时都没那么忐忑,她感觉已经阔别讲台一辈子了似的。

几天后,她就熟悉了校园气氛,这里是她从没远离的地方,这里是年轻的海洋,这里是她心灵的家园。

雾海中学和卧龙七中差不多,但松柏参天,很有沧桑感。

她是幸运的,接手的两个班孩子都很安静,她教初一,教材换成了大本,李雷韩梅梅时代开始了。

她有回家“送奶”时间,所以在办公室呆的不长,大家对这个新来的小老师都不熟,只知道她来去匆匆。

她对大家更不熟,人名与人脸对不上号。

一天,她匆匆批改作业本,同时和旁边一位新妈妈聊孩子辅食。

她说:“书上说用胡萝卜熬粥最好,可惜,秋天时我没有储存”。

批完了作业她忙忙地回家了。

又过了几天,她上完课回办公室,路过初三组的门口,里面有人叫她:“红梅,你进来一下”。

她教初一,初三组她谁也不认识,什么事呢?

当她疑惑地走进去时,在靠窗那张桌边,一位中年女老师从桌下拎出来一个四方小纸箱,她笑着说:“我听她们说你要胡萝卜,要给孩子熬粥吃,我家正好有,还是黄瓤的,更适合孩子,就给你装了一些”。

老师说到这里,脸红了,她倒不好意思了。

红梅感动极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接过来连说:“谢谢老师”!

足足一箱子胡萝卜,用麻绳捆得整齐结实,贴心地留出了手提的环扣。

纸箱缝隙露出胡萝卜,又粗又直,金黄色的,粘着湿润的泥土。

遗憾的是,胡萝卜熬粥,云飞没吃几口,那些胡萝卜很快发芽,烂掉了,好可惜。

她上班时,婆婆照看云飞,婆婆把他往掖下一夹,腾出另一只手打麻将;

有时坐在窗前,把云飞拘在胸前往窗外看,望眼欲穿等红梅回来,红梅刚把孩子接手,婆婆已经没影了。

一天下班时,她一进门,隔着那块玻璃窗,看见婆婆笔直地坐在炕中央,她的云飞呢?

再一看,屋地上站着一个青年男子。

他比闻立还高些,眉眼比闻立柔和,也更白净。

他正亲昵地抱着云飞,脸贴着脸。

她推开屋门,婆婆介绍说:“闻波呀,这是你二嫂”。

然后满脸自豪地说:“这是你弟弟,闻波”。

哦,小叔子回来了!

小叔子闻波礼貌地颔首,说:“二嫂下班啦?上班辛苦吧”?

他说话慢悠悠的,言语间带着书卷气。

婆婆又说:“你弟弟退伍了,过几天行李邮回来,他人先回来的”。

红梅要接过云飞,云飞却腻在叔叔身上,这把婆婆乐坏了,说:“看看,第一次见面就知道和谁亲”!

小叔子对红梅说:“你和我二哥结婚时我请不下来假,没能参加你们的婚礼,当时我急够呛。

二嫂已经在咱家辛苦这么久了我才见到,我二哥能娶到二嫂这样的人民教师是他的荣幸,也是咱家的光荣。

我听咱妈说二嫂比我还小两岁,却在家任劳任怨,我心里很感动。二嫂,你辛苦了”。

这个小叔子一表人才,口才也是呱呱叫,这是客套话,但她头一次听闻家人如此说,她心头热热的。

云飞张着手向她扑来,她抱过了他。

她对小叔子说:“我还太年轻,有些事不懂,做的不好”。

她把云飞交给婆婆到厨房做饭去了。

闻立下班回来后,他们哥俩聊到夜深,闻立回她们屋时,他意犹未尽地说:“咱家老弟是有文化的人,他念了好几个高三,没考上大学才去当兵的,不像我初二没毕业就当兵去了,所以老弟当兵时年龄不小了”。

原来他家也希望能出个文化人,但最后还是当兵谋工作

小叔子在家住了下来。

他真心喜欢云飞,经常把云飞举高高,云飞发出惊讶却过瘾的笑声。

经常,婆婆出去玩麻将,闻立当班,她在厨房做饭,小叔子抱着云飞在那屋晃,他一个大小伙子哄起小孩来那么耐心,这是她没见过的。

她经常杵着烧火棍出神,耳畔是云飞一惊一乍的声音。

婆婆家人来人往不出奇,但有一伙人很出奇,他们是六七个小伙子组的小团。

他们和小叔子一样,刚退伍,正等待分配安置,他们是粮库子弟,和铁路子弟。

他们衣装光鲜,满脸朝气,同时也游手好闲。

这伙人滚雪球般出了这家进那家,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按照惯例,他们不出几个月就会到各自系统上班,成为一名正式工人。

轮到小叔子请他们吃饭时,小叔子动手做菜,弯腰在菜板前当当当一阵切,架势还挺有模样。

最后他客气的对红梅说:“二嫂呀,炝拌个土豆丝吧”。

红梅满口答应,他在屋里抱着云飞,她准备炝土豆丝。

她挑选最完美的土豆,使出最看家的本领切土豆丝,边角余料切不出好丝被她偷偷扔掉了。为此她浪费了很多土豆。

当淡黄色的土豆细丝在水里慢慢匀开,她很满意。

第二步是煮,一定要沸水,把土豆丝烫一下,搅动一圈就得捞出,浸在凉水里,多换几遍凉水。

第三步,控干土豆丝水分,越干越好。

最后,将陈醋,白糖,味精,食盐,辣椒油,一次加足,充分搅拌均匀。

装盘。

上桌。

这盘炝土豆丝立即引来惊叹,小伙子们都油嘴滑舌,夸赞说:“切土豆丝容易,切这么细不容易,切这么细又炝拌这么好吃的更不容易”。

她微笑着从小叔子手里接过云飞,退回到自己屋里,耳边传来小伙子们的喧闹,她与他们是同龄人,她却如看下一代似的旁观那群年轻人。

小伙子们的父母也是婆婆家常客,他们和婆婆聊天时会说:“工作稳定下来就给他结婚,也找个老师得了”。

别人附带一句:“也行,老师工资低,但老实听话”。

在她们看来,娶个老师是探囊取物般容易,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般随便。

而事实确实如此,学校那些毕业生,不管中专生,还是大学生,年年都有新分配。

年轻的女老师们,依然有不少打着“不嫁教书匠”的口号,前赴后继做铁路工人,粮库工人媳妇。

她章红梅不就是吗?

就像同一个班级里,学霸走了一圈后又嫁给了学渣,然后被学渣时不时地踩一脚。

空凭文章点点墨,与区区几块大洋比,一文不值。

生活,幸与不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天下午,天气阴沉,似乎大雪欲来。

她听见大门外有人在叫门,大门没插,这引起她的好奇。

在大门旁站着一个女孩,背着书包向院里探身看着,她一步跳出去跑向那个女孩,那个女孩看见她笑了。

来人是妹妹,妹妹说:“我还以为走错门了”。

她牵着妹妹的手走进来,妹妹说:“我先到那屋”。

她大方地进了婆婆屋,打了个招呼后进了姐姐的屋。

妹妹放下书包说:“我们考试了,没有晚自习,我就寻思到你这来,我可想你了”。

她高兴地说:“你都初三了!多块啊!还有一学期就中考了,走,到那屋吃饭去”。

妹妹作为客人坐着,默默地看着她出出进进,保姆似的张罗一大桌子碗筷,饭菜。

大姑姐一家依然来大食堂开伙,吃完饭,带着嘴巴一溜,她再把那些碗筷倒腾回厨房。

妹妹来回帮她运,忙完后,把那屋门一关,姐妹刹那相顾无言,

那天很巧的是闻立上班去了。

很快云飞也睡了。

她和妹妹钻进被窝里并排躺在小热炕上。

妹妹说:“看会电视吧,看看你家大彩电”。

她打开电视姐妹俩趴在被窝里看起了电视。到了八点多,妹妹说:“闭了电视吧,咱俩唠唠嗑”。

她们并排躺在枕上,看着天棚聊天。

妹妹说:“记不记得?大哥他们还在内蒙时,你刚参加工作,咱俩住在里间屋,那时天天晚上并排躺着。

睡前我给你织毛衣,你看书,咱俩经常讨论喜欢谁的歌,我让你听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你听了吗?

有一段时间你也织东西,你织了个围脖,笨手笨脚的,织了好久才织完,最后围脖呢?”

妹妹说的是红梅清贫却平静的少女时光呀!当然也有妹妹的少女时代!

她不说话,妹妹幽幽地说:“一个月前,我们数学老师请假了,一个年轻的男老师给我们代课。

他长得不帅,但又很帅,是那种感觉上的帅。

有一天他小考,他当堂批完了。

他对我的名字很感兴趣,问我:‘你叫章黄梅,你认识章红梅吗?’,我说:‘我三姐叫章红梅’。

他又问:“你们房后是不是有个梨园”?

我说有。

有一天,他对我说,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随时可以找他。

第二天他就不给我们代课了,数学老师回来了。

但大家都喜欢听那个老师的课,他尊重学生,书法漂亮,讲课也幽默。

我打听了,那个老师姓林,叫林森,是初一班主任。

他结婚了,媳妇儿也是我们学校老师,怀孕了,快生了”。

她默默地听着,原来他也不在卧龙了,也结婚了,媳妇儿也怀孕了。

无外乎这三信息,这三信息早晚他都会发生,可是亲耳听到那么刺激啊!

妹妹好像要抓住难得的机会和姐姐谈心,也是她心里要了解答案。

她问:“三姐,那年你织围脖,你趴炕上写信,你偷发糕带梨园去,我给你打掩护,还有咱家过年时别人送的两只鸡和爆竹,是不是和同一个人有关?

我一直想知道那个人是谁?可是他后来就没信了,后来咱家就没有消停日子,咱们就没有像今天这样说过悄悄话,三姐,那个人去哪里了”?

两串泪向她的两侧鬓角无声地流,浸湿了头发,变凉了,而眼角依然在涌,她把被角盖住了脸,在被子里说:“丢了,我把他丢了”。

妹妹缓缓地说:“是不是他?是他吧?我猜是他”。

许久妹妹说:“好可惜啊!闻立我三姐夫也不错,为大姐,为我转学挺热心,但是,闻立三姐夫太粗糙,三姐,你是个多么细致的人啊,林老师更适合你。

咱们爸是老师,家里穷是因为孩子多,爸一个人挣钱。两个年轻老师结婚,白手起家慢慢过呗。

你和闻立也没说多有钱啊。”

她对妹妹说:“路是我自己走的,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你要好好把握,将来谈一场心心相印的恋爱,结婚过相亲相爱的生活”。

天棚上的风铃忽然晃了一下,撞来一片轻音。

她猛然想到,好久好久,她都没听见风铃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