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不嫁教书匠 > 第303章 故地重游

不嫁教书匠 第303章 故地重游

作者:姝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3:27 来源:笔趣阁

我一生中最爱的人啊

我醒来梦中还是你的样子

可不可以再爱我一次

让我学会做你的爱人……

一辆车奔驰在国道上,司机开着车,动情地哼唱。

副驾座位上是一位静雅的女人,她穿件白棉T恤,米白牛仔短裤,淡蓝色帆布鞋。

一条柔软松散的大辫子搭在肩头,人面桃花带春风。

她把头靠在椅背上,扭着头看着司机。

听着听着笑了,看看前方,又扭头看司机。

司机的余光知道她在看他,更得意地唱。

他们去哪里?

他们要去江东。

顺路重访几个地方。

他们路过沙塘子,没有停留,前行十公里那样子,拐进一条乡镇大街。

他们进入家乡卧龙境内,正穿行的是卧龙镇。

她惊讶地往车窗外看,“我记得这条马路又宽又平坦,现在这么窄这么破?

我记得道北那些砖瓦房气派漂亮,现在这么低矮破败”?

他把车速放慢,进了卧龙主街,曾经去约会她,这条街是他必经之路,在这里赶集摆过摊,在这镇上拥有一个小院是那时一个奢华的梦想。

“卧龙七中搬迁到新区中部去了,乡政府合拼到沙塘子乡,卧龙被废弃了”,他们穿过萧条的街道。

很快来到丁字路口,“看,蒋家饭店还在,还在营业”,她激动地说。

这个当年的香格里拉,依然是座平房,依然老样子,它是卧龙镇的标志。

再往前走他们都知道是哪里,他把车停在路边,然后下了车。

那个铁网门是当年的吗?

他摇了摇,应该不是,大门紧锁,他们手攀着网格往里看。

卧龙七中人去楼空,当年的南北两排平房依然还在,南排很多年前废弃,但没拆除。

北侧办公室前又盖了一排房子,这样的新旧结合一直使用到一年前集体搬迁。

他们收回目光看向校门右手边,那个低矮的收发室还在,窗前垂柳依依,新叶鲜绿。

他们目光灼灼地看着那道门,走进那道门就进了收发室,收发室里还有个小门,推开,里面是个小教室,迷你教室。

六张课桌一台大彩电就是他们的大学课堂。

只有他们两个学生的课堂!

他们在那里读大学,在那里约会,在那里等待,也在那里分别。

那里留下了他们可爱的青春,如今,人到中年的他们回来了,迷你教室可还在?

要看的地方太多,他们离开了这一处,又上了车,按照老路,应该跨过铁路道口,但道口早已消失,他们又往前行驶二百米,拐进铁道下的桥洞。

桥洞很简陋,路面坑洼处存满积水,沿着上坡行驶到一条新路上,啊,到桥了。

又下车,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两只手握在一起,肩并肩走上桥。

不是原来的石桥,不知什么时候新建的,虽然是一座新桥,却看不出多新,没了老石桥的拙朴,他们不喜欢。

站在桥栏旁,雾开河没宽,没窄,依然蜿蜒之势,从光影浮动的南方来,流向绿野茫茫的北方。

他们耳畔回响着遥远的对话。

“你知道雾开河流向哪里吗?”

“不知道!”

“太平洋啊!”

“真的?那么桥下的河水有一滴就会到达太平洋吗?”

“理论上是这样的。”

这些幼稚的有趣的对话,只属于那个年轻时代。

想到这里,他们俯身向着桥下,他吐了一口唾沫,她也吐了一下。

两滴唾沫轻飘飘的,最后无声地卷进河水,不知所踪。

他们不约而同抬头向北,“向太平洋流去了”!

他们重温了那个幼稚,只有幼稚才会快乐!

走出桥,站下,目光向西。

眼前一切陌生极了。

不见当年土路,这个可以预料到,但新修的水泥路好像改变了位置。

比原来土路偏移了几米。

原来的土路下雨天泥泞不堪,但土路很宽,两侧的大白杨高大雄伟,树冠夹出一线天。

那条土路,她上学走三年,上班走三年。

那条土路,他第一次送她回家走过;送她回家后,他回家,他走过;多少回见她,接她,送她,走过。

黎明走过,黄昏走过,月夜走过。

那条土路,她最后一次走是出嫁;那条土路,他最后一次走,是骑自行车追,没追上,她跟别人走了。

闭上眼睛往事历历在目,太难忘!

路啊,你可知道一个人是怎么怀念你啊!

如今的路是窄窄的水泥路,像条灰色的鸡肠子,路两边依然是白杨,但纤细稀疏,树头顶着一簇绿叶。

当年的大白杨肯定作为木材奉献了,现在的白杨是新栽的。

曾经这条路行人络绎不绝,赶集日子特别繁华,现在连个人影也看不见。

除了路有变化,最惹眼的是前方一千米左右,一条高铁像架在空中的桥,在田野上像条巨龙不见首不见尾。

这才是巍峨的桥!

变了,旧的变新,坏的变好,他们由青春年少变成中年。

不变的是田野还有雾开河,还有他们的怀念。

旧地重游不仅仅只有伤感,也有令他们骄傲的,当年在那条土路上,她骑个新自行车都是奢侈,他骑辆破自行车追不上摩托车。

如今,他开上了自家车,带着她重坊故地。

看着新路,沿着它她能回家,回到出生的地方,去房后见大梨园子。

做梦她都想见梨园的梨花,但它们花开花落25年,她已经25年没回去了。

远吗?

离沙塘子才五六十里,但自从父亲搬出那个村,她再没回去。

父亲出来了,老屋塌了,她回去没意义了。

唯一思念的是梨花。

“哥哥说梨园近几年被砍伐得厉害,以前梨花开的时候,抬头看不见天,现在透亮了。

三年前上级来了一些人,把梨树定为三级文物,每棵树挂了标签,再砍伐就犯法了,梨园周围竖起了栅栏,随便进不去了”,她说。

“太好了,要不可惜那么美丽的梨园”,他说。

好吧,上车,去另一个地方。

他们返回卧龙主街,出了街口就是国道,国道东南方向一条小路通向一个村子,那里就是他的老屯。

但哪里有小路?

田野贯通了。

沿着国道往市里方向返回两千米,只见一条气派的柏油大街往东延伸。

他们上了这条大街。

“老屯被新区征用,变成新区边缘,那里现在是农田,将来变成什么不清楚,当年的村子和邻村集体搬迁,村子消失了”,他感慨道。

然后笑着说:“记得我们村那个分校吗?卧龙分校?与卧龙七中合拼后集体搬迁到新区中部,新教学楼特别漂亮不说,老师们工资比咱们每人一年多五万”。

“为什么多”?

“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他们的标准是省会公务员”,他笑着说。

她狡黠一笑,“你不从分校调出来,现在是不是在新区当校长?那多神气”!

他笑着点点头,又摇摇头。

社会命运决定个人命运,这些年发展太快,多少人的命运就变了。

而站在当初位置,谁能看到现在?

现在看当初,多少感慨只能笑笑!

车轮行驶在宽广的新区大街上,终点是哪里?

“到了你就知道了,导航告诉我们路线呢”。

“你真厉害!回你家乡还得用导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