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不嫁教书匠 > 第286章 跃跃欲试

不嫁教书匠 第286章 跃跃欲试

作者:姝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3:27 来源:笔趣阁

在新区一座高层的12楼上,她看了一眼窗外,下面花园式园林令人心旷神怡。

她记得初次当家教时,教过叫粤溪的女孩,走进粤溪家小区,她像乡巴佬进大观园,要迷路。

当时想:这辈子我是住不起这样的地方了。

那时大约是2001年,刚到市里,如今2017年,她也住上了这么漂亮的地方。

这是她的新家,她又搬家了。

但这次搬家不是颠沛流离,是乔迁之喜。

老城区的房子整个出租出去,家具都留下。

她带出来的又是每次随她南征北战的家当,它们是家当里的必需品,也是她舍不得丢下的伙伴。

在那么艰难的日子里,这些忠实的伙伴随她搬这里搬那里,更远的一次是出城,去了县城。

它们很朴素了,甚至寒酸,但它们还能服务,就像当年一样,新扎营一处,埋锅造饭就用它们。

一个物件对于一个人,别人是无法理解其情的。

新家装修很朴素,购买了最基本的家具。

她住在这里后,初秋再开学时,上班会更近。

这里是北城,与北边的沙塘子近。

这里发展迅速,道路宽阔,绿化优美,她就搬过来了。

这里发展迅速还有一点,是房价翻番,她的工资又涨了,公积金也涨了,公积金还贷很轻松。

而且老屋还能出房租嘞!

她对当下的生活感到很惬意。

但随着生活安定,她也考虑一个问题。

老屋不光只属于她,她清楚,至少有一半他的份额。

当初他决定买那个房子时,把她惊讶够呛,十万元,对于她来说,是天文数字。

是他主张买房,买那个二手房,他借了一多半钱,也都是由他起早贪黑兼职还清。

后来存折上还有一些积蓄。

那个老屋他立下汗马功劳。

给了她在城市漂泊中一个栖身之所,一个家。

他不欠自己的,从来不欠,做的很好了。

一年前在十一汇演时见到他的背影。

他头发又稀疏不少,头发很短,卷毛看不出来了,岁月不饶人嘛,腰背依然挺拔,穿着她买的衣裳。

她是与沙塘子走散,随着人潮见门就出。

开始没注意到他,是经过他身边的刹那,认出了他,她是懵的状态,就在她决定停还是不停时,走过去了。

那一刻不停脚步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吧!

刹那间变成永远!

回来后平静下来她想,应该找个时间和他好好谈谈,不谈别的,只谈房子。

她会以现有市场价格分他一半,然后才是彻底两清。

总不见面,他以为自己是老赖,那就不好了。

但面对他,想想就激动,何时心平气和,再说吧!

现代社会,联系一个人,不像古代,车马很慢,家书路遥。

现在只需一个电话,一切近在咫尺。

而杳无音讯,只能说心已遥远,远的不想联系。

她听老佟说,他到江东不久就和老唐离婚了。

他总会心有所属的,就像当年她先结婚,他随后就结了。

生儿育女,与爱无关也可以。

中年陪伴,换个人也可以。

有的人,开始交错,这辈子怎么折腾都无缘。

她曾经喝过那么多汤药,是要忘记什么,来平复难平的心。

其实,最好的药是时间,不知不觉这么多年过来,该不该忘的,她已不想,不想就能平复。

她拾掇完刚搬家带来的凌乱,进入另一种模式。

学习,学习电子黑板的使用。

开学后她又要上讲台。

在阔别讲台五年后。

放暑假前,老佟找到她,严肃地说:“别呆着了,上岗吧,我亲自组班子,小鸿当班主任,我家蝈蝈都要退休了,也让我编你们队伍里,你们当年不是铁三角吗?

社会上一听是你们组团杀回来,好多家长都和我说,不把孩子送走了,在城里搭钱搭人陪读不划算。

有办法谁撇家舍业?想到这些,真是汗颜无奈”。

老佟的理想主义精神上来,谁都无话可说。

而她也跃跃欲试,就像当年他动员她当班主任,这回,她又是痛快地说:“好吧,上就上”!

她领命了。

老佟要退休了,尚且老骥伏枥,上讲台是老师本职工作,她何辞之有?

这学期学校发生了变故。

没有大张旗鼓,悄默声的。

大校长还有几个月就正式退休时,突然不见了,回家了,小道消息说,他被撸了。

而且高级待遇被取消,只保留一级待遇。

他上午还在学校嚷嚷,下午到县里开会回来就蔫了。

就像当年他勾结上层调理走布莱克。

同样的命运也发生在他身上。

他是咎由自取,提前退休也是对他的优待,否则就不是拿掉待遇那么简单。

虽然不光彩地拿掉高级,这么多年他也够本了。

他女儿在BJ买的房子就是他出资,别的老师谁能在BJ买起房子?

老佟对他的做派看不顺眼,他被排挤到权利边缘,这么多年郁郁不得志。

这下好了,上面认命老佟主抓全面,也就是大校长。

老佟在快退休的年龄又雄心大振,要振兴沙塘子三中。

他首先要保住生源,亲自到小学接洽,宣传新初一的配班情况。

把铁三角的招牌打出去。

承诺,通过考试,掐尖孩子由铁三角教,也就是重点班。

“不搞重点班不行啊,你这没有别处有,学生到别处去了,咱这里还搞平均?

不行,形势就如此,我们只有顺势而为,才能生存”。

这样一来,放假在家,她并没闲着,鼓捣电子黑板的使用。

现代化教学,不是一根粉笔就可以了。

她见过别人在课堂上使用电子黑板。

像电影,像电视,手指一点,浩瀚沙漠,手指一送,沙漠变绿洲。

好潇洒,好牛掰!

她在门后曾痴痴地看,看别人使,她却无缘。

这回好了,开学她也能使用了。

她还关心出练习题,这方面她是最勤快的人。

她曾经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字,自己用滚刷印题。

后来变成使用蓝色写字纸,正常书写便可,送到文印室,专门老师印刷。

她觉得好方便,出题积极性特高。

现在出题,可以这么操作:

把一页卷子送交文印室,扫描出来的卷子和原版一模一样。

还有更省事的,可以把习题直接放在投影仪下,白板上直接显示。

这一切现代化,她无缘使用,多遗憾!

所以,她决定重返讲台。

就是为了在讲台上那牛掰感觉!

但过去虽苦,可是她们年轻。

她们这群六零末七零后在九十年代时,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

是学校的年轻力量。

在他们之后,学校逐渐不分毕业生,后来索性一个不来。

沙塘子三中不是没人愿意来,是进不来。

因为学生锐减,老师不变,超编严重。

大学扩招,毕业生在校外游荡,通过特岗考进来的也都分到偏远之地。

她们这波人被岁月推到沙滩上,后浪无人,她们依然上岗。

在十二三岁小孩面前,他们就是老了。

面对学生,老龄化老师们特别不受待见,对学生也是灾难。

铁三角中她最年轻的,也47岁了。

她真怕孩子们嫌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