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不嫁教书匠 > 第278 人在江东

不嫁教书匠 第278 人在江东

作者:姝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3:27 来源:笔趣阁

从2006年那个清冷的早晨来到江东中学,布莱克已经在这里呆了十年整。

2016年九月刚开学,他就要迎接一群特殊客人---全县农村各校校长来江东参观。

参观宗旨是向他取经。

他三年内如约实现了还清上届留下的二十多万债务;

几年后,让江东中学实现“小康”。

当初他许诺:还完债给大家搞福利。

大家以为的福利是分大米分豆油。

其实不是!

是调动积极性,奖励积极性。

班主任是学校的中流砥柱,调动班主任积极性,是学校振兴的根本。

上级给的班主任费依然是12块,男老师都不够一盒烟钱。

班主任是最辛苦的,这12块钱能支使动谁啊?

他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那些希望别人无私奉献的人,那些认为别人谈钱就是卑鄙的人,说钱不重要时,先按按他的肠胃,里面鸡鸭鱼肉可否消化完?

饿他三天看他怎么说?

他把班主任费做了如下调整。

按班级人数,补助班主任每天每人一元。

不要小看这一元。

如果这个班有四十人,那么一周就是:1×40×5=200元。

一个月就是:200×4=800元。

而且,那一元钱会定期往上涨。

班主任的积极性立竿见影高涨。

这几年,各乡镇学校生源锐减,学生流失惨重,但一隅之地江东学生数保持全县农村校第一。

除了提高班主任的积极性,面向全体也有福利。

那就是采暖费。

他刚参加工作时,上级给采暖费38块钱。

现在啥年月了?采暖费依然是38块钱。

采暖费城乡是有区别的。

市里采暖费涨到一千多了。

农村不涨,那38块钱买不来两车苞米杆。

干嘛?

让农村老师都出门拾柴?

这38太搞笑。

江东出手霸气,每人采暖费一千元。

学校出这笔钱。

凡是上级不给,各人多到手的钱,都是学校出。

江东学校怎么就有钱?

所以局里率众来取经参观。

九点钟开始,校门外轿车云集,排到大街上。

各校一把手下车“参观”来了。

这里就有沙塘子大校长,沙塘子学生越来越少,他只要看不见招生是零就行,因为他要退了。

局长主持的参观,出了这个标兵,他脸上也有光,是他用人有方嘛。

参观的人谁不门清?

还参观什么?取什么经?

把学校当自己家过,都能过好。

自己家咋啥都有?---有楼有车有存款?

奇怪的是,有的学校越穷,那里的领导家越富,他们的孩子在BJ上海工作的,都给准备了房子。

你说奇怪不奇怪?

布莱克别说BJ上海没房,在江东依然没房,还住宿舍。

这更奇怪!

一上午闹哄哄终于结束。

参观者钻进车里绝尘而去,他坐在办公室,依然不得肃静。

贴着办公室这排房的后边,正在建教学楼。

教学楼旁边成直角建座二层宿舍兼食堂。

这是局里批复的,专门改善农村教学环境。

每年都有名额,江东成绩突出,先给了江东。

教学楼不大,三层高,建成后,现有平房推倒,拓宽操场。

学生们在有暖气的教学楼里上课,不必烟熏火燎守铁皮炉子了。

这是师生们的共同福利。

杂七杂八的事太多,他这几天在打点滴挺着。

从来不生病的他熬不住,毕竟快五十了,不服老不行啦!

这几天给她打针的是镇卫生院王护士,她快来了。

他刚出办公室,门洞里进来一人,一个中年女人。

她白皙丰润,中年妇女款短发,大眼睛自带笑盈盈,很有亲和力。

女人脆脆地打招呼:“林校长,今天好些吗”?

他也笑了,“好多了,嗓子不疼了”。

来人正是王护士,他们一同进了他的宿舍。

像每天那样,他把腿放在床上,肩背倚靠在床头,王护士麻利地给他配药。

她抓过他的手,俯身给他手背消毒,一圈圈仔细地擦拭着。

突然那阵刺痛竟然不觉得怎样,她站直了,调节点滴速度。

他也盯着药液一点点不慌不忙滴下来。

打第一针时在校长室,他躺在沙发上。

后来王护士说:“反正打针时你也不能动,回宿舍躺着呗,正好休息一下”。

他觉得大张旗鼓在办公室打针,像招摇似的。

尤其有一次小旗拍照说:我发朋友圈,让大家看看我们校长带病工作。

他赶紧制止。

于是,他就回宿舍打针。

王护士打完针,他说:“我自己没事,谢谢你”。

他说完谢谢,每次王护士就走了,他躺在枕上。

但这次王护士执意没走,而是在他脚边的床沿坐下来。

大方地说:“我给你看着吧,你还像昨天睡过去的话,可就惨了,打针怎么能不留人”?

王护士很健谈,他第一次见她时就有好感,觉得她像老邻居佟姐。

他和佟姐像亲姐弟那样,在他乡遇到长得像的人,他的好感没有过渡。

王护士笑着说:“林校长你是哪年出生的”?

他笑着答:“1968年,属猴”。

“哎呀,咱俩同年,你几月生日”?

交流下来,他大她几个月,是林大哥。

“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我属于工人编,五十退休”,她打开话匣子,“退休一个人在家不知道干点啥好,女儿在外地读大学,以后肯定不回来了,想想这生活怪没意思的”。

“你还年轻,找点别的事做”,他诚恳地说。

王护士莞尔一笑,被夸年轻是她这个年龄段的女人最爱听的。

“你也不老,比同龄人看着健康年轻”,她把夸赞及时送了回去。

“还健康?都病了”!他笑了。

“谁还不生点小毛病?”

她们对视一下,“你在江东是名人,学生家长都是活广告,整个江东谁不知道林校长”?

一遇到这种表扬,他就没话。

王护士看着点滴管说:“江东地方小,我刚参加工作那时,找对象可费劲了,镇上有工作的就那么几个人,我就选了个银行的,没想到,结婚后日子就鸡飞狗跳。

那个人耍钱,工资全耍钱不说,还偷我的钱,我挣几个钱不敢放家里,他四处翻钱,见到就拿出去赌。

我等于一个人养孩子,就那样我也没想到离婚,怕丢脸,怕孩子没爸,就那么将就着过了13年。

现在想想多傻?”

说到这里,她看了他一眼,他正认真倾听,她受到了鼓舞,继续说:“有一年快过年时,他坐车出去耍,半夜三更的,出车祸了,当时人就没了。

我给他体面地送走了,毕竟夫妻一场,是闺女爸爸。

然后这么多年就自己养闺女,没觉得难,一直我自己养嘛!

我闺女争气,从江东中学毕业到县里读的实验高中,考上了重点大学,在BJ读书呢。

我闺女说了,她还要考研究生,自己挣钱买房子,接我去养老。

哈哈哈,我哪里也不去,就在江东,有山有水习惯了”。

这也是个不容易的女人,为什么不容易的都是女人?

“哎呀,快打完了”!

她走过来,麻利地拔下针头,揭去他手背上的胶布,他刚要按压,她按下去了。

他缩回了手,刚才两手一碰时,都觉得不自然。

她就那样按着。

“没事了”,他提醒一句,她松开了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