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不嫁教书匠 > 第2章 心结

不嫁教书匠 第2章 心结

作者:姝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3:27 来源:笔趣阁

她还有个心结。

初三毕业前夕的冲刺阶段。

有一天,班里来了个特殊女生。

她鲜艳明媚,高挑丰满。头发剪的很短很时尚,穿一件黄色的蝙蝠袖夹克衫,一条蓝色带紫色斑点的弹力裤,弹性绷出大腿健美的肌肉,脚穿一双白色旅游鞋。

她叫小蝶,和红梅一个屯。

她辍学一学期了,那天午休时翩然而至。

她背把硕大的吉他,一进班就寻找自己的座位,走过去坐下来,把吉他摆在课桌上。

屋里几个男生呼啦一下都出去了。

教室是女生天下了。女生们好奇的围着小蝶。

朝晖邀请她:“你给我们跳一个舞吧!”。

小蝶也不扭捏,站起来扯扯衣襟说:“我学了很多舞蹈,但这里没伴奏,那我就比划一下得了”。

她走上讲台,在上面跳了起来。

一招一式确实像训练过。

跳到一半她笑着跑下了讲台。

她说:“刚才跳的叫《阿里山的姑娘》,我还会弹这首曲子”。

说着抱过吉他,歪着头,手指在琴弦上捻拂挑拨,一串美妙的旋律在她的手中流出来。

那姿势酷极了。

她这一亮相简直是衣锦还乡。

傻傻备考的同学们在枯燥的学习中耳目一新。

但她好像只会个开头,正在弹不下去时,进来个小男生,走到她面前,笑嘻嘻地说:“可不是我给你的。我是代人转交”。

说完把一封信扔在吉他上就跑了。

小蝶一点不惊讶,会心一笑。

她收到的这类信多了去了。早都见怪不怪了。

她毫不犹豫地当众拆开,女生们紧紧地聚拢过来,全班女生一起读这封专门写给她的情书。

信笺只有半篇,看起来是匆匆而就,但字迹却不因匆忙而懈怠。很工整很认真。

开头是:“小蝶你好:今天终于见到了你,有些话我不说就没机会了。谢谢你这么长久以来对我的帮助。我从来没忘记过,无数个点点滴滴……”。

红梅看到这里时,感觉窗外有人探头探脑,下意识地一抬头。

她愣住了。

窗外那个人也愣住了。

两个人都像被击中了般,她看着他,他看着她。

窗外那个人是小铎。

她的嘴角挤出一丝笑,但她的心却疼了。她低头继续看信。

后面说了什么她没看清,因为小蝶已经读完了。

红梅一眼看见了落款,是---肖铎。也就是小铎。果然是他!

窗外的人影闪了。

小蝶潦草地把信笺折叠好,塞进信封,把信封往衣兜里一揣,一笑置之。

她又抱起了吉他,拨弄起来。

下午上课铃响前,小蝶飞走了。

是不是也带走了某人的心,就不得而知了。

那年的秋天,红梅到县里读中专去了。

小铎和小蝶回初三复读。他俩又成了同学。再不怕没机会说话了吧?

这些红梅都无从知道了。

年底是新旧交替之时,中专同学们热衷于邮寄贺年卡。

大多数贺年卡两毛钱,最大众的图案有长城红叶,长白山瀑布,还有君子兰。

她选了几张两毛钱的,苏州园林之类;只有一张五毛钱的,是她一眼就喜欢上的。

那是一张西洋油画,一个女孩侧身站在收割后的麦田里,午后的阳光慵懒静谧。

看不清女孩的表情,却能感到她很惆怅。

就像她的心思,会莫名其妙的悲伤。

她把这张五毛钱的油画寄给了小铎。

为什么给他?她冥冥中想要个答案。

很快,她收到了他的回音。

就像送礼得到了丰厚的回馈。

他寄来了一个大大的信封。

里面有一张贺卡,是一株红艳艳的君子兰;四张精美书签,每张书签带条金黄色缨穗。四张书签正好是“梅兰竹菊”,这是一套。

最后是一封信。

因为时间充足,他的字更有型了。

信中他说:“我惹过你生气,对不起”

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其实,她并没生气,但他这么一说,她真的生气了。

她好像得到了答案,她不需要别的了。

她没回复他。

他们的联系只这一来一回,谁也不相欠,就这样断了。

转年的中考,小蝶依然名落孙山,把吉他挂在墙上,到市里饭店打工去了。

小铎考上了外县美专。

三年毕业后的大体方向是回乡镇学校当一名美术老师。

下学期他就毕业了。

他,会回母校吗?

如果那样,她和他就成了同事。

近四年未见,当初那个白雪少年怎么样了?

她不知在树杈上坐了多久。应该好久了。

红日晒在梨花上,花下氤氲着暖香。

她下了树杈,做了几个侧体扭转,感觉肚子饿了,就往家走去。

刚踏进厨房门,就听见外间屋有说话声。

她刚踏进外间屋门,只见炕沿儿上搭边坐位白发老头。

她敏感地意识到不妙,可是转身出去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硬着头皮进了屋。

老头和父亲同时停下了话茬,都笑眯眯地看着她。

妹妹经过她身边,小声笑了一声。

父亲介绍说:“这就是早晨大老远来的老同事”。

果然是他,这怎么还追家里来了?

白发老头没拿她当做小孩子,而是很谦逊地要站起身。

她赶紧说:“您坐吧”。

老同事这才安稳坐下来。

她坐在柜子前的椅子上。

一时都不知该说什么。

老同事先开口了。

他笑呵呵的模样很慈祥。

他开门见山地说:“咱们卧龙镇就像个麻雀,就那么小,作为基层就那几个单位。

银行里总是那几个人,派出所,政府,工商,这些衙门里的人都不靠谱。

年轻人最多的地方就是粮库和铁路系统了,我对这两地方也不待见。

粮库和铁路子弟上学时没一个正经玩意儿,有的初中都没混到毕业就当兵去了,在部队混两年后退伍就到粮库和铁路部门上班,摇身一变成了正式工人。

这些小伙子们穿的溜光水滑的,但真是不学无术啊!

可是人家怎么说?你猜?他们挂嘴上的话就是:‘娶个老师吧,老师挣钱不多但能辅导孩子,娶家里能当家教还能当保姆’。

你听听,多气人!可是更气人的是,咱学校里的姑娘们偏偏愿意嫁这样的人家。

图意人家工资高,福利好。

逢年过节能分米面油。

唉,有一次粮库一把手见到七中校长,你猜咋说,喊‘亲家’。啥意思?意思是女老师都嫁粮库去了。

车站站长看见校长也喊‘亲家’,女老师嫁铁路工人的更多。

唉,你们自己想想,你们上学时都是优等生,费劲吧啦地考上个学校,毕业了嫁给小混子?

这都怪咱们当老师的工资太低,没办法。

可怜学校里那些优秀的小伙子们了。瞪眼没有同行愿意嫁”。

老同事作为说客真合格,说的头头是道,可是这些红梅如何能听进去?

他拐弯抹角给她洗脑呀!

她垂着眼帘不说话。

他话锋一转,狡黠地笑着说:“我退休后这些年也不闲着。看见般配的姑娘和小伙儿就牵线,都牵成好多对了。凡是我介绍成的小两口日子过得都很好。

这好姑娘,好小伙儿,就得盯住,错眼神就被别人抢去了,过这村没这店喽!

嫁人要嫁人品,以人为本啊!因为是和人过日子啊!

老师工资是低,可是节省着花也够了,过日子是过人,过心情啊!小两口恩恩爱爱,那叫金不换啊!

哎,年轻人咋就不懂啊?可急死我这老头子了”。

他终于绕到了主题上。

父亲和老同事说相声似的,一唱一和。

老同事最后说:“小林那孩子就在我们屯,我今年七十三岁了,那小孩从光腚娃娃我就了解,金子似的好孩子啊!”

他看出了红梅一副敷衍的神情,气势很受打击。

她起身往茶杯里续了些水,双手端着,老头眼睛看着她的脸接过茶杯。

好像在说:“孩子,你就听我的吧”。

但她没有迎合他的目光。

他眼里最后一点星光暗淡了。

喝完了水,他颤巍巍站起身,父亲赶紧下地穿鞋,老同事忽然又像满血复活似的。

对她说:“丫头,你也别做什么决定,你和小林就当同学,同事那么交往着,你们年轻人就当做个伴”。

这位老同事果然是身经百战的月老,屡败屡战。

她笑了,不得不点点头。

否则实在说不过去了。

果然,老同事乐呵起来。

父亲挽留他:“要中午了,让孩子们做饭,简单吃口饭再走”。

老同事爽朗地说:“不用。我习惯了。溜溜达达就回去了”。

父亲看了红梅一眼,对老同事说:“来回四十里路,那可不是溜达就能回去的”!

但老同事执意要走,已经出了屋门。

大家送到院门,老同事坚决让大家止步,他沿着梨园边小路慢悠悠地走着,在拐弯处不见了。

父亲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但眼神很明显:“冲着老同事这股热心劲儿,你还不同意吗”?

她转身走在前头,心里说:“不同意八百次也白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