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不嫁教书匠 > 第19章血色红梅

不嫁教书匠 第19章血色红梅

作者:姝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3:27 来源:笔趣阁

他们从大坝上下来,沿着一条小河沟边的小道骑。

她:“下来走着吧”。

他:“你怕吗”?

小道窄窄一条,羊肠子似的,“羊肠子”两边崎岖不平,翻了车就有可能跌进水沟里,他的车轮正好沿着“肠子”走,车轮平稳流畅。

她不敢往两边看,脸贴在他的后背上,闭着眼睛,手臂紧紧的箍着他的腰。

她坚定地说:“不怕”!

他腰杆骄傲地挺拔着。

这样走了大约五路里那样子,他把两腿撑在地面上,她睁开了眼睛,小心地蹭下了车。

她活动着腿脚,回头看来时的小道,崇拜地看着他。

他美滋滋的,指着河沟:“你猜这条小河叫什么名”?

她听着问得奇怪,突然回味过来,肯定地说:“南沟子”!

他:“脑袋瓜儿转得真快,这就是我家地南头的南沟子,你看”。

他向北指着,对面二三百米外坐落着一个村子,村子不小,大约六七十户人家。

泥墙草顶,也有几座砖瓦房,看不见阡陌纵横,却鸡犬相闻。

一串串红辣椒挂在窗前,一簇簇黄澄澄的苞米挂在树杈上,好一幅安居乐业的田园图画。

她好奇地问:“你们村吗?真的吗?”

他愉快的点点头。

她好奇地问:“能看见你家吗?”

他神秘一笑:“你猜,猜不到再告诉你”。

大同小异的院落好像一个样,她看了一会儿对他摇摇头。

他不提告诉她的茬,而是把自行车放倒。

走到河沟边蹲下身,低头仔细查看,突然向她招手。

她小心地走过去,也蹲下来,清澈见底的小河水缓缓地向东流去,在脚下这处草窝里水面似乎是静止的,细看发现它又时不时地抖动一下,旋转起小小的漩涡,荡开一道道细小涟漪。

他小声提醒:“你看草根底下”,她朝草根底下查看,见一尾淡黑色小鱼正抖动着尾巴,它的嘴巴一翕一合,嘴对嘴还有一条。

那条身后还有一条,越看越多。

她轻轻挪了挪脚,有一条警觉地摆了一下尾钻进草根里。

她声音小小的:“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他声音也小小的:“似与游者相乐”!

相视痴痴而笑。

他把衣袖又往高撸了撸,她小声说:“水太凉了”。

他:“嘘”!

抓团泥巴堵住了水草缝隙,草根那里形成个小池,一团团泥巴加高了池子,高出了水面。

接着他一捧捧往外兜水,池里水位下降了,露底了,成泥浆了,几尾小鱼浑身是泥在挣扎。

使劲地摆动尾巴,他的胳膊溅上了泥点。

脸上也有几点。

她仔细地帮他擦去。

他到这一步才想起来说:“没有东西装啊”!

她下意识的看看自己身上,什么也没带!

突然他连声说:“掏掏我这个兜,我的裤兜”。

她伸手在他兜里摸着,他痒了笑着说:“小笨蛋。一会儿鱼跑了”。

她终于掏出了一团东西,展开原来是那个食品袋。

她检查了一下,食品袋完好,面露高兴,撑开袋子口,他把小鱼捡进袋里,她数着:“一,二,三,四,五!哈哈,五条!”

他在泥浆里来回摸了摸,确认一网打尽了,又往袋里捧水。

小鱼立即在里面活过来,搅动着泥水来回游着,他捧了几把,说:“死不了就行,够喘气的了”。

他洗干净手,她拎着小鱼袋,他不经意地说:“都到家门口了,到我家坐一会儿吧”!

她痛快地点点头。

他蹦跳着去提自行车。

想要去他家,必须过小河,小河有的地方看着挺窄,但水草下是淤泥,倒不如选择两岸是硬土的,但也是最宽的,最宽处有一米半那样。

他找了个“硬帮”的地方,把自行车往对岸一搭。车子像桥似的搭在两岸上。

他说:“我把稳车子,你看能不能从车上过去”?

她看了看车子,哼了声:“That'snotagoodidea”,把小鱼袋子往他手里一塞,沿着岸边来回走着选地方。

他急了,连说:“别逞能,落水就糟了,水太凉”!

她不回答,选中了一处,往后退了几步,猛向前跑,右脚刚踩到河沿儿,左脚果断腾空,上身前倾,右脚紧跟,刹那间飞了过去。

落到对岸时向前一个趔趄,抢了几步站稳了。

她回头看着对岸的他,得意地一扬脸。

他捏了把汗,脸色慢慢转过来,满意的点点头,说:“好样的!能爬树,能过河”,突然加了一句:“就是不会上自行车”。

他也走到她飞堑的位置,没用助跑,原地起跳的方式落到了对岸,手里的小鱼安然无恙,她接过了小鱼。

他将自行车提溜出来,拎起来顿了顿,抖落掉车轮上的泥水。

然后特意打量了她一遍,笑嘻嘻地说:“看着文文静静的,内心野猫似的,我得多操心管你呢”?

她反唇相讥:“你还野狗呢”!

然后醒过腔,斜睨他:“你干嘛管我呢”?

他笑而不语。

在他们面前是一条田埂踩出来的小道,直通向村里。

小道很窄,田埂已经踏平,他依然单手推车,她走在旁边。

他们慢吞吞地往村里来。

他介绍说:“我们村叫柳家沟!记住哦”。

又问:“对了,你们村叫什么名?我猜猜,叫‘梨花沟’?肯定与梨花有关”!

他很有把握地说。

她:“不对,叫‘于家店’!”

他:“叫梨花沟多好”!

她:“先有于家店后有梨园,好不好?”

他们走出了小道,上了村里大道,正式进了村。

她觉得和她的于家店差不多格局。

但没有大梨园显得光秃秃的,此时她倍感她们的梨园是多么好。

村里大道倒是很笔直宽阔,大道南北两侧坐落满了房屋院落。

鸡鸣犬吠这回听真切了,她目不暇接地看看这家看看那家。

他在村中部停了下来,他们面前是一座道南的院落,土墙草顶,墙面抹着麦梗黄泥。

只要是草房都是这样的墙面,所不同在于,是不是每年都抹一遍,是不是抹得均匀用心。

这座小房很显然每年都抹,抹得很用心。

墙体因为总抹已经变成一座堡垒似的。

房顶覆盖着苇草。

这种房顶禁不住风吹,刮大风会“卷我屋上三重茅”。好多人家的房顶像波浪似的薄厚不一,就是大风吹的。

但这个房顶管理得很精心,房草平整均匀。

房后栽了一行矮柳,护着墙根。

他指着这个院落,羞涩地说:“到家啦”!

他推开右侧院门,笑着说:“寒舍到了”!

她对于他的住处特别好奇,每一处都令她感觉到新鲜,不禁仔细地打量起来。

院大门是木楞子钉的,结实稳固,一根根木楞间露出均匀的空隙。

从大门开始绕房一周垒着一米半高的土墙,土墙修成圆顶,这个圆顶每年需要抹一遍麦梗黄泥,这才能保护墙体。

院落不大,左手边一个猪圈,里面有头猪;

猪圈旁边一个鸡舍,鸡舍檐下摆一溜草编鸡窝,像一排整齐的摇篮。

有只母鸡卧在窝里警觉地倾听着动静。

他把自行车靠在墙边,接过小鱼,笑着说:“我陪你参观”。

她往院里走几步,感觉脚下那么舒坦好走呢?

低头看去,发现院里的地面竟然也是麦梗黄泥抹平的。

他见她低头看地面就解释说:“黄泥麦梗都不值钱,力气更不值钱,我抹墙时就顺带把地面抹了。

但下雨天舍不得乱走,得晒干了走起来才没事”。

她活这么大,第一次看见院里地面是抹平的。

从院门一进来就铺着碎砖头甬路,甬路两侧镶嵌犬牙似的边,她踩着甬路来到房门口。

房门口连接菜园也是条犬牙甬路,菜园很大,里面清理得干净整齐,黑悠悠的土地进入休眠状态。

院西侧的小厢房是仓房,檐下挂满了一串串辣椒,茄子干,豆角干,萝卜干。

仓房前面搭了个悬空苞米囤,里面装满了苞米。

她站在窗前打量房子,墙面经年累月总抹麦杆儿黄泥而变成腆着肚子的碉堡。

感觉墙那么厚,那么结实,住在里面那么安全!

窗框是天蓝色鉛油新刷过的,这种木框窗户不护理的话,风吹日晒会使油皮裂开卷起,特别难看。

但他家的窗框整洁醒目,配着明亮的玻璃,令她见识了什么叫窗明几净。

他打开房门,典型的东北农村民居式样:厨房通向外间卧室,外间卧室通向里间卧室。

她进了厨房,感觉特别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哦,豁然想起来,在小飞家见过。

这两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平凡日子过得精心有味。

他家的锅盖也擦拭铮亮,她终于忍不住了,问:“锅盖谁擦的”?

他笑了说:“老妈没空我就擦,做完饭顺便就擦了”。

他说着话找到一个空罐头瓶里,连同泥水把小鱼倒进去。

说:“一会再给它们换水”。

他擦擦手,打开外间屋门,她走了进去。

屋墙上糊着报纸,报纸四角对得整齐划一。

北墙从左到右,依次是一台缝纫机;

一个绘花柜子;柜子上一面一尘不染的大镜子;

最后一个家具是一张暗旧的方桌,方桌上放茶盘,暖水瓶之类。

里间房门开着。

他赶紧走到门口往里撩了一眼,回头说:“看看我的小屋”。

他的小屋里面什么样子呢?

她跨过门槛,进了他的房间。

这个小屋没有什么家具,墙壁和棚顶糊着报纸,依然大小边对得整齐划一,整体看上去就像一幅幅镶着白边的图画,把报纸糊到这样她真是服气了。

北墙的东北角一个柜子,准确的说是箱子。

一立方米大小,很古旧的箱面,似曾有过鲜艳的图画,后来随着岁月朱颜已改,但箱子旧而不破,上面摞着一个方块被垛,只有一褥子一棉被,上面盖块白色布单。

他介绍着他这个箱子,说:“里面是我从小到大的衣裳,也没几件,还没装满呢”。

然后神秘一笑,说:“还有我的宝贝”。

她没问什么宝贝。

西墙摆着第二个家具,也是最后一个家具,是一张同样古旧四方大木桌。

她站在桌边惊讶了:“被你摆的满满登登,都是些什么呀?”,

他:“你好好看看是什么吧”。

靠墙处码着两排书籍,她随便抽出一本是《李自成》,再看还有好几本《李自成》,原来是全套;

再抽出一本是《三国演义》,再抽出一本是《水浒传》。

他看着她一本本抽出来,在旁边解释:“我比较喜欢历史方面的,读着比较过瘾,厚重”。

她从书上撩起眼皮说:“你的意思我浅薄?只看莺莺燕燕的?”。

他:“谁说的?咱们这叫琴瑟和谐”。

她没理会他。

书籍旁有一个大笔筒,一个小笔筒。

她说:“这个大笔筒类似我地主姥姥家的青花瓷瓶,多么朴拙的圆柱体”,

他委婉地更正说:“这个大笔筒也可以叫笔海”。

其实它就叫笔海!

她看见“大笔筒”里面插了几支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毛笔,她抽出一个最大的毛笔在空中笔走龙蛇了一下,放回去。

他微笑着看她调皮。

小笔筒正好是一段竹节,里面插满了细小的毛笔,有的笔毛只一撮细毛,她听说过狼毫毛笔,不知是不是这个,为了不露怯,她没问。

桌面右边铺着一方毛毡,一页毛笔字写了一半,一个调色盒沾着五颜六色的痕迹。

她问:“你写的毛笔字都在哪里呢”?

他:“卷起来塞下面柜门里了”。

她:“你的钢笔字够好的了,又练毛笔字,你要当书法家”?

他:“没事写几笔,写着写着脑袋就空了,烦恼也就没了,只剩眼前的字了”。

她抬头往墙面悬挂的那幅画看过去。

她刚一进来就发现迎面挂幅画,浏览完整个房间她要好好看看这幅画。

他也想让她好好看看这幅画。

他握着她的手往门口退了几步站住了。

他准确的说:“这是竖幅!长1.36米,宽0.66米”。

只见朴素的云卷花边衬托一枝红梅。

红梅枝干斜上刺入空白处,花枝挺拔沉稳。

它像梅园一角,梅林一枝,几分雅静几分高洁,颜色不是很艳丽,但饱满鲜润,好似初绽时还带着矜持;

造型不是很繁杂,疏密有秩中流溢着洒脱。

她凝视着画面问:“你画的吗?”。

他:“嗯”。

他紧张地盯着她的脸,察言观色。

他:“照着大师作品临摹的”。

她:“我不喜欢什么大师的,我就喜欢你的”。

他暗暗舒了口气,说:“我取下来看”。

他蹬掉鞋子,上了方桌,两手小心地摘下了画轴,跳下地,穿上了鞋。

把画铺在炕上,离近了,她看见了一朵朵的精心润色。

赤心红梅,令她心动!

他站在她身后,探过头和她一同看画。

她的目光从上浏览到下,只见一行蝇头小楷:

一九九零年五月五日---五月三十日。

她疑惑地看着他,他声音极轻极柔:“想想今年五月初干嘛了”?

她想了想:“开运动会了”!

他:“算你有良心,还记得运动会上的事”。

她咬着嘴唇。

他:“我师范的时候总喜欢画梅。

但从来都不满意。

这回动真格的时候,不敢下手,在报纸上反复练手,所以画了差不多一个月。画的只是皮毛,但是我心中的红梅”!

他们的每句对话都清风似的,飘过耳朵刚好能听到。

像是怕惊动了梅花,怕她飞走。

他站在她身后,两手从她身体两侧托着画,她感觉他一点点往前靠,她只得往前挪。

直到她抵到了炕沿儿边不能再挪动了,他也贴在了她身后。

他一点点松开手,画轴轻扣着炕沿儿,垂下去。

她虚弱地推挡他,手被他的大手钳住了,他带着她的手往上游走。

他们那样拥着,他把她后脖颈的头发拨开,放到前面,他的呼吸一缕缕扑在她脖颈上,麻酥酥的。

他的唇沿着她的脖颈往前寻,呼吸变得急促,热浪游过她的脸颊。

气息里的味道带着不可抗拒的征服,消磨掉她最后的抵抗。

在迷乱中,她感觉自己的唇被火热的东西捉住了,正在野蛮地吮吸卷舔。

开始她惊慌失措地紧闭,后来情不自禁地回过头,刚一开启,他就占满了,她热烈地回应着。

她终于有点意识:

她被吻了!

这就是吻!

她一直抗拒他其实一直在等待!

他拥着软绵绵的她,她像朵初绽的蓓蕾,被蜜蜂采撷而变得战栗。

她的睫毛突突翕动着,他不忍用力,但又抗拒不了内心的狂热,就像在违心破坏一件易碎的宝物,明知道该轻拿轻放,却只想醉生梦死。

他粗鲁地搬过她的身,一把抱紧了,热唇雨点般落下来。

落在额头,脸颊,腮边,下巴颏,他把长久以来克制的想象都加倍补偿自己。

脑海里仅存一点点理智,提醒他:放手吧!停止吧!她早晚是我的!留着!先留着!

但他的身不听心的!

直到听见她含糊不清地连声“啊”,她开始不安地抗拒,他才停下来。

他含住她的耳朵呢喃:“怎么了?疼了”?

她:“嗯”!

他重新拥她入怀,她把脸埋在他胸脯上。

随着他起伏。

他颤抖着抚摸着她凌乱的头发,她也喘息着看见了他的头发覆盖了前额。

她喃喃地:“你现在好吓人!真的是个坏蛋了”!

他耳语着:“你也是个小野猫”!

他:“你别害怕!我会留着你的!留到揭盖头那晚”。

她往起欠欠身,他一把按回去了。

他:“我盖封印了。你是我的了!以后我喊你:‘老婆’,你不许说:‘谁是你老婆?’,你就是假惺惺!今天全露馅了。”

他拥着她坐在炕沿儿上。

他一低头,触电似的看了她一眼,

她低下头。赶紧用手揪住衣襟。

忙乱地系纽扣,低头一看还是系不满。

她满面红赧地抬起头,嘟囔着:“都怪你,扣子掉了”。

他如梦初醒,要扒拉她的手,“看看掉了几个”?

她揪着衣襟:“快找吧”!

他还要看,“什么样儿的”?

她抻抻衣襟“和剩下的这些一样,都是黄色的,像水滴”。

他弯腰在地面搜寻,搜寻一枚黄色的,水滴似的纽扣。

但是奇了怪,地面溜光光,一粒小小的纽扣钻地下去了?还是飞了?

他匍匐在地面,钻进了桌子底下,最后屁股从桌子下退出来,站起来时手指捏着一粒纽扣。

他在衣襟上蹭了蹭,说:“我找老妈针线去”。

很快他拿过来一个针线笸箩,里面各色线轴,他挑了一轴颜色比较接近的。

并且挑了一根最细小的针。

像模像样的穿针引线。

然后把针线递到她手上。

她接过来,低头看了看那个空缺,她抿嘴一笑,把针线往他面前一递,命令他:“你给我钉”!

他看看她,看看针线,飞快地看看她的空缺处,接过了针线。

他坐在她对面,上身倾过来,她松开了手。

他从她手里接过纽扣,险些又掉了,两人都吓了一跳。

这倒使得他全神贯注于钉扣子。

他又往前凑了凑,大手捏着那粒小扣子,抻过她的衣襟对齐了,找到该放扣子的位置,将扣子按在那里,然后把针扎进扣眼里。

他小心翼翼地往出抻线,外面怕扎到她的脸,里面怕扎到她的肉。

她看见他的睫毛又黑又密,半垂着,睫毛下的眼珠又黑又亮,此时聚精会神地都在扣子上,红润的嘴唇使劲抿着,一双大手分工明确,一个捏扣子,一个拿针线。

手有些不稳,有些紧张。

这个活对他算是惩罚。她偷偷抿嘴笑。

她轻轻拨开他垂下来的头发,在他额头印了个唇印。

他往上看着她,突然“哎呦”一声。

她紧忙低头看,只见他的左手食指肚沁出一粒鲜红的血滴,瞬间变圆变大,饱满鲜红的一滴血,即将流淌下来。

她正不知如何是好。

他低头要吸,却突然站起来,小心翼翼举着食指,走到那幅画前,在一个突出的小枝上,他把手指靠近了,微倾食指,那滴血吧嗒,落在了枝头。

枝头氤氲出一片花瓣,血色花瓣!

他把食指继续悬着,过了一会儿,又一滴落下去,又一片花瓣。

她心头一阵痉挛,尖厉地叫着:“你干嘛”!

他依然低着头,挤了挤食指,悬着,第三片花瓣绽开了,颜色有些淡,他似乎不太满意。

她从身后抱紧他,哀求说:“我怕”!

他这才回身,安慰她:“不怕!我不弄了!”

他的食指终于不出血了。

他锁好了扣眼上最后一个疙瘩。

低头在扣上把线咬断。

她低头端详着新钉上的扣子,抚摸着,说:“还不错”!

他:“还想钉”!

她白了他一眼。

她系好了衣扣。

她坐在炕沿儿上,他站在她面前,彼此对视,刚才那阵狂风暴雨似梦似真。

两人的脸都再次羞红!

不约而同的挪开了目光,不好意思地笑了,又不约而同的对视,又不好意思的笑了。

小屋静悄悄的,时光停止了似的。

他看了她旁一眼,说:“看看那朵梅花怎么样了”?

他们并肩端详那朵特殊的梅花,他说:“你看,就像半开的花苞”

她:“血滴干了,颜色就暗了”

他:“永远开在我们心里,永远鲜艳,你说,对吧”?

她很乖的:“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