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不嫁教书匠 > 第164章三年四班的后来

不嫁教书匠 第164章三年四班的后来

作者:姝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3:27 来源:笔趣阁

新学期伊始,学生还未开学,老师们也比较松散,大家又开始收拾多余的资料,卖掉。

红梅正在抽屉里筛选,只听小鲁提醒她:“喂喂,看看谁来了”?

她抬头之际,一双双胳膊把她环抱。

她的女孩们来了,男生站在后面,女孩们放下身为学生的拘谨,热情地把她一顿搂抱。

一番见面礼后,女孩们站在她面前,她理着被揉乱的头发,笑着打量他们,对比着三年前的模样。

冰琼亭亭玉立,穿件白连衣裙,长发终于飘飘,好有气质的女孩;

小月没长个头,总是不急不躁的样子,相面的话自带天生福气;

汉超长高一大截,假小子款短发没变,依然大玩大笑,女汉子一枚;

小旭依然灵动活泼,她甩了一下头发说:“老师,咱俩都不许剪短”;

炉长小乔也长个了,不太高,做男人够用,好奇他如此木讷将来怎么娶妻生子?

老冯个头窜到一米八,初具男人派头,在哪里都是领导别人的气度。

她激动地说:“你们的成绩我研究过,你们四个能进实验高中尖子班”。

她对小乔说:“你的理科那么突出,有可能被选到竞赛班”。

她叫老冯习惯了,脱口而出:“老冯,你到一中后还当班长吗?”

“让我当就当”,老冯说。

小旭见缝插针地讥笑:“官迷”!

老冯脸一红。

李宝燕出落得反差最大,虽说谈不上惊艳,但青春少女的自信令她目光熠熠。

她拉过李宝燕的手,这个女孩最令她感动,三年前,这个女孩第一次站在她面前时,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没钱交学费。

以为她在学习路上走不远,没想到,她不但走到头,还走进了县一中。

他们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你还当班主任吗”?

“老师,高中老师和初中不一样吗?”

“老师,听说高中老师没有初中老师耐心”!

她又给她们上心理课,说:“上高中,就是大人了,凡事靠自觉,没人磨叨你们,你们要知道为什么努力”!

一群少年少女嘻嘻哈哈走了,他们的老师在楼梯口止步,目送他们远去,他们到更广阔的天空翱翔去了。

三年四班的后来:

三年四班上普高的最多,普高里其中五人考上大学,普高里其他人都没回家务农,高中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他们都走向城市,当起打工族,谁又不是打工族呢?

炉长小乔,清华大学,攻读数学专业,硕博连读,他一去不回乡,不与初中任何人联系,包括她这个班主任,他的情况转道了解的。

冰琼,厦门大学,后因感情受挫,旅居欧洲至今。

小月,在上海读的大学,定居上海,结婚生子,按部就班,生活平静顺遂。

汉超,海事大学,在海关工作,穿上制服的样子,英姿飒爽。

小旭,南京大学,她坐着火车越过黄河来到长江之滨,在南京长江大桥拍了张相片,寄给了她,信中说:老师,你曾随口一说,我就记住了,我实现了你的理想,信没读完,她已泪流满面。

老冯,在成都读的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自己创业,娶的娇妻貌美如花,生育一对龙凤胎,他的事业起起落落,总体不错。

老冯的梦中女孩是小旭,作为班主任她一清二楚,但他们没有走到一起,不知什么原因,也许没有原因,老冯的青春回忆里,小旭,绝对是美好的身影。

如果他们走到一起呢?人生没有如果,只有长大后的各自天涯。

李宝燕,本省师范大学,毕业后读研,后在省会一重点高中任教,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

春生,十八岁就娶妻生子,是班里结婚最早的人,当有一天,一个瘦小的中年模样的男人站在她面前,把一个瘦小的男孩推了推,扭捏着说:“老师,这是我儿子,他来报道”。

她惊吓不已,“你是春生吗?”

“嗯,我是春生”

“我这么老了吗?徒孙上初中了?”

她和春生之间,站个小春生,小春生很自豪,爸爸认识中学老师呀!

小婷,这个身心受伤的女孩,在街里开了个烧烤店,丈夫憨厚老实,小日子很幸福。

大高个体委,买辆私家车跑运输,路上遇到她的时候,坚持送她到目的地,哪怕几步,也必须上车。

她目睹了他的成长,他羞涩地说:老师,我处对象了;

他坦然地说:老师,我媳妇儿怀孕了;

他苦笑着说:老师,我儿子不爱学习啊!

四班,她抓阄有了58个兵,后来投奔她四个兵。

她像个不合格的将军,每往前走一步,就掉个兵。

三年中有人陆续离场,没人与她辞行,但她没忘记他们,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故事。

孙岫是离场最早的,那个诚实的孩子,从未再见面。

或许见到了,他躲避了,而她,在人海中不会认出他,一个成年人与初中时代,面貌变化太大。

62人,与她保持联系的不多,有的音信皆无,有的会偶遇。

或者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激动地对她说:老师,是我啊!

她只能在对方成熟的脸上寻找十多岁的痕迹,然后慢慢说出他们的名字,而他们曾经的样子也慢慢浮现,她最后感慨一番:你们都是大人了。

他们会解释:有一天,我遇到谁谁,还说呐,哪天回学校看咱们老师去,可是,忙忘了。

她,永远是他们的---咱们老师!

QQ时代,老冯提议:“老师,三年四班组个群,你做大家的群主,还当我们的老大”!

她说:“如果我在那里掺和,你们多不自在?我不当,群我都不加入”!

每次联系时,老冯都邀请她:“老师,你什么时候来深圳?我领你玩”!

她痛快地说:“我有机会一定去深圳,正好看看你的家”。

即使有一天,她真的去深圳,也会悄悄地去,悄悄地离开,不会打扰他。

她父亲曾说过:我的学生不计其数,我从来不求他们,少年情分,留在心里吧,用现实沾染就变味了。

父亲的这条信仰,深深地影响了她,用她这代的理解是:相见不如怀念。

所以,对于学生,毕业时,挥手之后,即是天涯遥遥,同一片蓝天下,愿我们,各自安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