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状元是我儿砸 > 第441章心中的刺

状元是我儿砸 第441章心中的刺

作者:仙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1:17 来源:笔趣阁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当初他救了我,被北蛮那群蛮子给抓了去,生死不知,我这条腿就是在那夜被冰冷的河水给冻坏的,等我从死亡中回转过来,立刻找到边境守军,他们口头上倒是义愤填膺,可从来没有做出行动,我多次找到他们,然而他们却烦了,将我赶出了边城,我无奈之下一路要饭到上京,本以为有人重视这件事,但没有一人信我。”

乞丐当年那个胖墩,可惜他现在已经没有了胖的影子。

骨瘦嶙峋,沧桑无比。

黎清眼角有些湿润。

没想到礼越竟然吃了这么多苦。

“你且在此处安顿修养,我会差人打探,如果他还活着必定迎接归来。”黎清道。

“多谢娘子,还不知如何称呼?”胖墩在一路乞讨的时候,遇到个穷酸秀才,倒是跟着他学了点文化,连带着说话也不同当年了。

“我姓黎,你可唤我黎娘子。”黎清招来管事,让他好好安顿胖墩。

“难道你就是那个盛名上京城的黎娘子,哦,不对,整个天齐都应该听过你的名号,原来我竟然遇到了贵人。”胖墩扯出一个笑来。

“礼越是我乡人之子,我儿与之情意颇深。”

胖墩点点头,心里想着,我与礼越哥哥也是生死兄弟。

黎清见他满身脏污,说话还直哆嗦,恐怕冷得慌,干脆让他先去洗漱,而后再寻个温暖的房间休息。

“多谢黎娘子。”胖墩再次谢过黎清,管事差了小厮来带胖墩洗漱。

“唉,都是苦命的,好好招待,养着吧,给他寻个营生,去店里做个小伙计也行,总之不能亏待了。”黎清对管事道。

“尊照娘子吩咐。”管事恭敬的对黎清俯身一礼。

这么一段境遇之后,已经是后半夜了。黎清谢绝了管事的相送,一个人走在无人的街道上,她走着走着拐进了个偏僻阴暗的角落,瞬间消失。

当然不能直接进屋,她可是光明正大出去的,现在也该光明正大的回去。

敲响了侧门后,黎清迎上了姜氏探究的目光。

黎清心里一紧。

“阿清这么晚了,咋个从外面回来?”

姜氏能够站在这里,一定是知道她出去了,并且还带着几分不满。

“今晚莫名的烦躁,所以出去走了走。”黎清回答道。姜氏这才仔细端详黎清的面容,好似正如黎清所说的,带了点小情绪。

“以后可不许这样,你大晚上出去也不带人,外头拐子多,混混也多,一到晚上就不安全,你想想,你要是出了啥事儿,我和云及可咋办啊?”姜氏拉了黎清进门责怪似的说道。

黎清知道姜氏生气了,连忙柔声道:“知道啦,以后我带上春华如何?天还凉着,阿娘喝一碗姜汤之后休息。”

婆媳两个进了屋,春华端来了姜汤水。

黎清还是隐瞒了今晚的所见所闻。要是姜氏知道了王礼越可能还活着,只是不在天齐境内,云及那边也瞒不住了。

她可不敢保证云及会做出什么事儿来。

眼下正值非常时期,云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异动,否则将会引来杀身之祸。

“白天不出门,晚上夜猫子,在家待不住,总想着跑出去,要不是你有点儿本事,老娘早就把你拴在裤腰带上了。”姜氏喝了姜汤也没消气,若不是她起夜,也不会发现黎清不在家了。

黎清在家时,春华不会大半夜的站在院子里不睡觉。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黎清出门了,还把春华勒在家里。

“好嘞,娘也知道,有些事情在白天解决不方便,只能留到夜里,白天人多嘴杂,万一走漏了风声,将机密泄露给了对手,咱们家的生意不就黄了吗?所以我只能挑在夜里啦。”黎清搪塞道。

“就你嘴贫,就你理由多。”姜氏可不认为黎清是因为这个才出门的,分明是有鬼。之前还说什么烦躁,现在又说什么生意。

这不是明摆着撒谎嘛!

不过人安全回来了,她也就放心了。

“行了,老娘不听你说了,巧舌如簧,老娘还得睡觉呢。”姜氏带了几分宠溺,指着黎清鼻子说完,转身往自己房间走,三娘在旁边扶着她。

黎清喝了碗姜汤,亲自把碗端到厨房才去休息。

之前自己就有试验过,瞬移出不了边境。靠着瞬移只能在天齐范围之内游荡。就是不知道如果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到边境,出不出的去。

礼越一直是云及心中的刺,不解决掉他(找到他,哪怕只剩下坟墓),云及心中就会缺乏一丝安稳。久而久之,这就会成为云及的一个弱点,在关键时刻,可能会成为压死云及的最后一根稻草。

黎清舍不得呀。

所有不管礼越是生是死,都必须得到一个确切的结果。

按照时间算,礼越今年也该二十了。如果活着,也到了该成亲的年纪。

翌日,天竟然下起了雨,这雨持续了两天,最后化作毛毛雨。

看样子是春雨本雨了。

云及一大早就进宫了,是皇帝宣召。并发下了一块牌子,上面有绿色的标记以及云及的名字。

黎清知道,云及入围殿试前十。

殿试有一套完整的阅卷流程,从考试当日计算,试卷统一封存。第二日开始阅卷,五名阅卷官要阅完所有考生的试卷,并将其划分等级,等级共五等。再由主阅卷官进行审核,审核不过关者交由另一名检查官联合几名阅卷官共同商议之后下结论。

因为参加殿试的不过四十五人,所以三天就搞定了。

之后挑选出最优秀的十名,在阅卷官阅卷结束之后上呈至皇帝处,由皇帝定出前三甲以及其于七名考生应得的名次。钦定名次后,召读卷官入殿,以朱笔填写一甲三名次序,再书二甲七名,交下缮写绿头签,引见前十名。

并且于四月十五日在太清殿举行传胪大典,宣读皇帝制书,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并赐下敕令,也就是传说中‘录取通知书’,这分文书只有殿试前三甲才有。可以说是一份荣耀,将会发往前三甲的家乡,以供乡人瞻仰。特别是状元及第,那可是千古的荣耀。能和状元在一个地方呆过,那地方就算是粪坑也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