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状元是我儿砸 > 第148章作诗一首

状元是我儿砸 第148章作诗一首

作者:仙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1:17 来源:笔趣阁

“你倒是诚实,这样回答就不怕因此而失去我们对你能力的信任吗?”左青葵下坐的副考官丙说道。

云及微微一笑,道:“不怕,学生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很清楚,因此不敢辜负了官家的信任,自然也就不敢妄言。”

“可曾读过什么当世之书?”左青葵又问。

云及答道:“当世之书,读过一些,比如文正公所著的《诗论》,周夫子的《太极图说》,荣相所编撰的《四书经义》等,学生皆有所涉。”

“哦?学过诗,那便当场作诗一首如何?你看这屋里的陈设,或者就你来上京所见,作诗一首,本官不限你的韵,随意而成。”神童举中让学生作诗乃最基本,能写出来,说明其学识符合名分。若是写不出来,当然也不强求。

换在以前,先是要笔试的,笔试内容便是写经义、策论,若是诗不出诗来,只要策论做得好,也不会因此而失掉名分。甚至可能得到官家赏识。

“如此,学生便就前日游览上京所见赋诗一首。”云及双手负在背后,交叉相握。他挺了挺胸膛,头往上抬,作出要吟唱的样子。

偌大的房间内突然安静下来,左青葵终于忍不住点头了,小小年纪,身上的气势就已经初步显现,这样的人若是培养,必定成为天齐一大助力。

“淮水空对花灯烛,故人不见寒光驻。临边遥寄月中影,跨过山河九州途。江平万顷正墨色,上下静澈沉壁浮。景清境盛往不反,叹息此际寻梦游。”云及缓缓念道。

在坐的皆脸色一变,忽然觉得奇怪,小小的娃子,怎么就如此心事重重了?不过这诗着实写的不错。十岁就能够有如此文采,说一句神童也不为过了。大家心里的那块儿石头算是落下来了。

锦州虽然是南方蛮夷之地,比起上京和苏州十分落后,却也出大家,著名的洛阳书院便在锦州。

左青葵道:“诗可有名?”

“大人,学生还未曾命名。”云及恢复了双手在前交握的手势,半垂着头回答道。

“本官疑惑,上京繁华异常,为何你偏要写那悲愁之诗?”这么小就满腹伤春悲秋,可要不得。

“只是学生前日夜晚和母亲去淮水边放了河灯,一下子感念起去世的父亲和失踪多年的好友,才有感而发,写了此诗,这是学生这几日印象最深刻的事。”云及呼了口气,收回眼中的点滴泪意,暗暗掩藏起自己差点没控制住的情绪,看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的样子才抬起头来。

“原来如此。”左青葵摸了摸胡子。“你的父亲一定是一位贤能之人,才会有现在的你。”

云及道:“父亲只是一介平民,大人谬赞了。”

左青葵对身边几人道:“你们几人依次出题考察,本官在旁审视。”

“是。”四人异口同声。

这次的考核取消了笔试,而专门走面试,为的就是考察云及在人前的表现,不过虽然不笔试了,动笔还是少不了的。

“你可将方才那首诗写在这纸上。”副考官丁指了指一旁的桌案,上面放置好了文房四宝。

云及走过去,发现纸未铺,笔润了却没有磨墨,心想这怕也是考核的一项。

于是他就着读书人的习惯,开始磨墨。反正时间很充裕,他就细细的研磨,墨汁研磨的越好,字写起来才越顺。

过了一刻钟,云及终于磨好了墨汁,这期间没有人去打扰他,哪怕桌案周围站了四个人,左青葵依旧坐在主位上,喝着他的茶水。

铺好了纸,拿镇尺压了,云及方才用笔蘸墨。

这一次与以往不同,他要写的不是随便的抄录,而是写一副作品,必定就不能直接上纸了。需要预设与控制好字体的大小,还要留白落章。

云及这首诗的长度不短,他的书法是樗夫子和黎清手把手教的,练习了五年,已经有了一番风骨。云及看了纸张的长度与宽度,最终寻了个较好的位置,落下了第一个字。

万事开头难,写了第一个字之后,云及的紧张情绪就都消失了,接下来一片顺利,毫无疙瘩,也未曾出错。全文用楷书写成,落款处而行,最后留下一片红色的章印。

这印章是黎清给他刻的,用的隶书字体。材料来自于河边捡到的一枚白不透明却十分清凉的石头。当黎清把印章给云及看的时候,云及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而后看到黎清手上的伤口,心痛的逼着黎清不许动刀子了。

“这字写的还不错,工整有度,所用楷书,仔细看与旁人的绝对不同,看这边角的修饰,有了自己的领悟,自然中透露着一股子大气,看来方才那首诗不足以证明这孩子的气量啊!”副考官甲慨叹道。

一旁的小吏将云及写的字呈送到左青葵面前。

“确实写的不错,但是字体间的力道还有所不足,再写个十年八年,才能真正的成器啊。”左青葵的意思是云及的年岁还是太小,恐怕难以就此委任。

云及走出桌案,拱手称“是”。

随后小吏将纸晾干收了起来,这份纸是要呈送给官家过目的。

“如此,我们继续问答。”

副考官乙已经跃跃欲试了。这姜云及确实有些本事,他们好歹也是饱读圣贤之书的有名头的学士,姜云及若是成长起来,恐怕他们拍马加鞭都赶不上了。

接下来四个副考官对云及进行轮番轰炸,从诗词歌赋的背诵到经义理解,到口头策问都进行了一遍。

云及有些对答如流,有些磕磕碰碰,还有的直接说不知道。反正他就实话实说,一连两个时辰之后,众人都口干舌燥。

这场面像极了舌战群儒。

而云及答不上来的题目,不过两三个而已。这已经很让几人刮目相看了。

“听闻你有过目不忘之能,我这里有一本翰林院刚刚修撰而成的前朝史册,你拿去背,本官给你半个时辰。”左青葵从身旁的盒子里拿出一套书,那书被保护的很好,封面上写着“卫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