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梦入大唐 > 第三百一十九章 搏命

一梦入大唐 第三百一十九章 搏命

作者:胖哥老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9:15 来源:笔趣阁

小帅和陈诚站在大营里搭起的高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上的这场面子之争。

对于陈诚派亚美尼亚人上阵,小帅没有意见。他对手下部队的战斗力的理解远远不如陈诚,陈诚是他任命的统帅,他只是个看热闹的而已,肯定要尊重主帅的意见。

在小帅心目中,两万亚美尼亚附庸其实应该是摇旗呐喊的,战斗力应该比不上萨比突厥人的正规军,阿兰人也一样。

正式的战斗应该是大月氏主力打败萨比主力,然后附庸们跟着追击敌人,收割人头。

不过,那是决战时候的事,现在难道陈诚要玩儿什么"只许战败,不许战胜"什么的路子,骄傲敌人的心?

似乎小帅听的评书里,智谋无双的军师们都是这么干的。可是经过几年的实际战斗洗礼,小帅至少知道,评书里讲战争,基本是纯属瞎掰,就是让听众图一乐呵。

陈诚应该没听过评书,大月氏也没有故意打败仗的必要,只要不把敌人吓跑就行了。

马跃带的是亚美尼亚军队里的精锐,应该...能和萨比突厥的正规军打个不相上下吧?

这个小帅心里完全没底。可是双方轻骑兵一接战,这亚美尼亚轻骑只挨打不还手是什么意思?

马跃啊,看你挺大个肚子,大将军八面威风,你打败仗我不怪你,可是也不能打得这么难看啊?这样我很没面子的啊。

看旁边的陈诚并无惊慌之色,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小帅明智地决定暂时不发表意见,看看再说。

突厥人的左右翼两个旋转的车轮已经成型,不断奔射,每人至少要射八箭才能罢休。

亚美尼亚轻骑顶着箭雨前进,不断损失,始终不还手。轻骑兵前进很快,双方的距离很快靠近到了三十步,这个时候亚美尼亚轻骑终于发力了。

前排的轻骑从马鞍旁拔出一根标枪,齐齐地向突厥轻骑投去。

亚美尼亚人从小是种地的,没有突厥人骑射的本事,这玩意是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的天赋。为了迅速形成轻骑兵的战斗力,只好选择了标枪作为远程攻击武器。

标枪的攻击距离比弓箭近得多,亚美尼亚轻骑要顶着损失靠近敌人作战,也是不得已。

不过标枪的杀伤力要比弓箭大得多,基本上只要被投中,就是落马完蛋。突厥人的弓箭受到亚美尼亚轻骑身上轻甲的阻挡,并不是每箭都见血,攻击力就相形见绌了。

标枪一出,局面立刻扳了回来。要是亚美尼亚轻骑还是以前的装备,在靠近敌人的时候损失过大,是打不过突厥人的骑射的。

有了轻甲的辅助,现在在近距离对战中占了优势,突厥人轻骑迅速损失,亚美尼亚本来落后的人数差距,开始一点点被抹平。

亚美尼亚轻骑投出手里的标枪,也和突厥轻骑一样玩儿起了车悬。

这不过是一种轻骑兵的常用战术而已,大陆上的骑兵基本都会。

不过东瀛人偏居小岛,骑兵数量非常少,倒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进化出这种战术。

直到后世的扶桑战国时期,有个叫上杉谦信的大名悟出了这种战法,扶桑骑兵打仗终于不再是一窝蜂的马匪水平。

小国岛民,见识浅陋,狂妄自大,一个个的自称什么战神、名将,将车悬战术吹得神乎其神,似乎是他们的独创,其实,连亚美尼亚人都会...

扶桑统一后,他们觉得自己行了。名将如云,战法先进,什么车悬战术,赤备突击,钓野伏,三段击,我已经天下无敌啦,准备向中华挑战。

直到木下藤吉郎那个猴子在朝鲜碰到了我大明的李如松将军,被一顿海扁,才认识到世界是很大的,中华是牛逼的。

他们那些"绝技"都是中华玩儿剩的,冷兵器时代还没结束,这小弟还得暂时先当下去。

小帅看亚美尼亚轻骑兵渐渐扳回了劣势,松了口气。两翼的轻骑兵在缠斗,目前处于胶着状态,双方战阵中间的主力终于碰撞到了一起。

中间的战斗,和两翼的轻骑兵战斗正好相反,冲锋的突厥人伪重骑要先经受步兵阵的远程打击的洗礼。

亚美尼亚的步兵阵没有遭到轻骑兵骚扰,阵型完整。敌人骑兵距离三十步的时候,第一排的青年兵就投出了手里的标枪,随即退入了阵中,拔出后背的第二根标枪待命。

第二排壮年兵也投出标枪,跟着退到了后面。

原来亚美尼亚人把青年兵和壮年兵摆在前面,是为了远程攻击方便,不是要拿肉身去阻挡重骑兵,这是标枪作为远程攻击武器的特殊战法。

随即拿着大盾和长矛的成年兵就顶到了最前面。

大盾摆成了盾阵,长枪支在盾上,枪尖儿朝向冲过来的敌军,严整的步兵阵,本来就是骑兵的克星。

头排的重骑兵遭到标枪的痛击,这玩意攻击披甲的重骑兵比弓箭有效得多,重骑兵纷纷落马,随即后排的轻步兵抛射投出了手中的标枪。

重骑兵遭到三波标枪的投射,损失不小,撞到成年兵的大盾上的时候,数量已经大为减少。

成年兵都是战场上的老手,枪尖对准冲过来的骑兵,不断调整,骑兵撞上大盾的瞬间,立刻松开手里的长矛,让骑兵的冲击力由大地来承受。

大盾有长矛支撑,形成了个稳定结构,被撞到的大盾顺着地面后退,阵型出现了凹陷,却没有被撞翻,敌骑的战马却被枪尖扎伤了。

这个时候退到后面的青年兵和壮年兵投出了手里的第二根标枪,重骑兵的锋锐遭到第四波标枪攻击,攻势为之一顿,重骑兵最可怕的冲锋优势终于被阻止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情况都这么完美,也有大盾被撞翻,重骑兵冲入步兵阵的情况发生。不过这是少数,原本站在最后一排的轻步兵就是应对这种情况的。

轻步兵并非亚美尼亚人,而是以前的战斗中捉的俘虏,有大食人、库尔德人,也有波斯伪军。他们相当于大夏军的跳荡军敢死队,只有少数的穿了皮甲,大多数只是皮袄而已。

他们不披甲,手里只拿着小圆盾和短刀,身手就灵活得多。

轻步兵只配发了一根标枪,扔出去后,在阵内快速穿梭跳跃,扑到冲进来但已经没有冲击力的的重骑兵身边,好几个人招呼一个,干净利**解决了冲进来的骑士。

骑士们临死前狼牙棒挥击,把一个轻步兵打得脑浆崩裂,一同带走。轻步兵敢死队对同伴的牺牲视若罔闻,随即向前,从大盾的空隙钻了出去。

步兵间隔两米,大盾一摆,中间的空隙骑兵进不来,轻步兵却可以钻出去。

这个时候敌骑的冲击力已经没有,变成了肉搏,大盾用处不大,被单独立在那里作为对付骑兵的障碍物,成年兵抄起长枪,和不断攻击过来的重骑兵对攻。

前排的突厥重骑兵拿的是**,他们穷,用不起马槊,**也很简陋,刺入步兵身体后,枪尖折断,只能抛弃,拿起狼牙棒攻击。

可是防守的步兵是立体攻击,骑兵们不但要和成年兵的长枪对攻,还要防备手持短刀在长枪下近身的轻步兵,一时间手忙脚乱。

骑兵肯定要先解决威胁最大已经近身的轻步兵,往往砸死一个轻步兵,身上就已经挨了成年兵的一矛。成年兵的长矛是大月氏制造,锋利精良,用料足,杀了人,拔出来还可以接着用。

这种重骑兵和轻步兵的一比一交换亏得要死,不过主将只求取胜,不计伤亡,重骑们也只得拼命。战场仿佛一只吞噬人命的怪兽的巨口,不停收割着双方战士的性命。

重骑兵前仆后继,轻步兵们迅速就几乎被消耗光了,这个时候青年兵和壮年兵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代替了轻步兵敢死队的角色。

中间战场打得血肉横飞,惨烈之极。小帅现在算得上久经战阵,已经没有了不适的感觉,转头看向两翼的轻骑兵缠斗,那里的形势又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