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梦入大唐 > 第二百章 君臣相得两仪殿,百年大计自此出

自己手下的唐人太多,被朝廷渗透得太厉害,谁都有可能。连那些红胡子和突厥人,都特么大多数心向大唐。

当初义儿军上课的时候,地理课就用原版的地球仪,就是李仁辅亲自看到了,汇报过来,也是有可能的。

这其实是小事,小帅也并不太在意。连铁路、蒸汽机车和海船的技术小帅都不藏私,何况一个区区世界地图?

小帅既然早就下定决心,要一直披着大唐的虎皮,只要自己家有生之年能驱策部下,独断专行,实现自己唐土万里的愿望,那就足够了。

想必自己有生之年,铁路也修不到英吉利海峡。自己的后代没有自己穿越的本事,还是不要当独裁者安全,反而能长保富贵,免得掉脑袋。

世间有千年的家族,哪有千年的皇朝?皇族看似风光,里面全是一颗颗人头和一片血腥。

想必华盛顿和其他自己想得到的伟人,也是想明白了这一点,才不向当皇帝的方向努力。袁大头想不明白,就是前车之鉴啊。

君臣统一了思想,小帅表示了自己愿意为王前驱,为李治平天下的想法儿。至于实际操作,肯定是还得不停地互相试探和斗争,反正至少现在,李治是比较满意的。

谈话间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李治宣布赐宴,要款待小帅。

这时候才是申时,不到下午四点。不过皇帝要吃饭,是不管时间的,就是李治和小帅两个人,君臣相对而饮而已。

这御宴就是种荣誉,都没有小帅平时自己吃得好。李治喝了一杯,“苏卿啊,这天下各国,你给朕讲讲,都大体是怎么回事。”

这一讲可就时间长了,从波斯讲到大食,从天竺讲到东南亚,从君士坦丁堡讲到罗马,从不列颠讲到玛雅人,等到东瀛、白令海峡和澳洲、太平洋航线都讲完,天色渐晚,已经六点多了。

这一顿饭吃了两个多点儿,其实没怎么喝酒。

上了茶,李治红光满面,“妹婿啊,咱们这铁路可得马上修,舰队得马上造,岁月不待人啊,你我君臣年轻,希望咱们有生之年,能有一统环宇的时候。”

小帅劝谏,“陛下,舰队也还罢了,远洋航行有贸易之利,远征有获利的可能。这铁路可是极其耗费人力的行为,每一根枕木下面,都躺着奴隶的尸骨。

我大唐正是需要繁衍生息的时候,不可将国力过分地消耗在这上面,修可以开始修,此百年大计,不可操之过急。”

“朕知道,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那帮人要是知道了,肯定拿隋炀帝的大运河来劝谏朕。不过妹婿你方才不是说了么?东南亚和东瀛有大量的土人,东瀛还有银山之利。

咱们先造船,平定这些地方,帮助这些地方享受大唐的文明。那些抗拒大唐天威的,就捉来修铁路。

何况,高句丽还没有平定,这奴隶的来源是不缺的,朕绝对不会拿大唐自己的子民去填这个无底洞的。”

李治这个封建军那个国那个主义分子,小帅是管不了的,这不关小帅的事,不过小帅忽然心中一动,“陛下,若是有意远征东瀛,臣举荐一人。

臣在西域起家的时候,受过焉耆兵马留后孙霸孙十将的恩惠,一直无所报答。

孙十将此人兵练得没问题,大局观也是有的,就是这个对属民暴虐了点儿,不适合去大月氏。若是去东瀛,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治大笑,“果然没有没用的人才,只有没用对地方的人才。瑞安,拟旨,升焉耆兵马留后孙霸为泉州都督,持使节,兼东海安抚使。

王文度戴罪立功,为权广州都督,持使节,兼权南海安抚使。这两个人先去督造战船,训练兵马。

妹婿啊,你这战船的图纸可要早日给朕啊。”

“没问题,明天臣就将技术资料送进宫内。”

自己的恩人孙霸升官发财,有了大展身手的地方,小帅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夙愿。这安抚东海南海不像征高句丽,难度要小得多,获利却不少,是个能增加国力的战争手段,值得一打。

李治喝了口茶,“妹婿啊,这邵树德一到大月氏,你手下的战力大增,才能平灭吐蕃,朕欲再给你一员大将,想将薛仁贵派给你,你意如何?”

薛仁贵!小帅一冲动当时就想答应,好不容易辛苦地忍住了。

这可是大唐的绝世名将之一,要是到了大月氏,肯定是能东征西讨,立下大功的。

不过,不能驾驭的名将那就用不得。薛仁贵跟着李世民征过高句丽,已经名声鹊起,对大唐那是绝对的死忠。他要是去了大月氏,小帅多半很快就不说了算了。

小帅思考了会儿,婉拒了李治明晃晃的掺沙子行为,“薛将军是绝世名将,将来征高句丽若是没有他,恐怕多有波折。大月氏确实需要朝廷的帮助,臣想要左屯卫参军裴行俭。”

李治悄悄叹了口气,不过并没有气馁。看来小帅还是不想放弃军阀的身份,这也是人之常情。

邵树德是小帅的把兄弟,大唐派过去,你看吐蕃归了大唐了。裴行俭是苏定方的弟子,不过也是大唐的军人,他裴家全家可在大唐吃饭呢。

像邵树德和裴行俭这样,双方都认可的人,派过去虽然不能削掉小帅的兵权,却可以保证小帅不叛唐,正是保持现在大唐和大月氏平衡的合适人选。

当即命瑞安拟旨,调左屯卫仓曹参军裴行俭为大月氏大都护府长史,着门下省执行。

李治召见苏小帅,整整谈了一下午,圣眷之隆,无出其右者。吃了顿饭的功夫,就连下了两道圣旨,涉及到了大唐东、西、南三方面的政治军事形势,可谓收获满满。

这顿饭吃完,小帅该告辞了。李治一指起居郎和瑞安,“这次召见已经结束了,你们俩出去,朕要和妹婿说两句家里的私事。”

天子无私事,可是起居郎和瑞安不是魏征,悄悄地退了出去,殿里就剩李治和小帅两个人。

李治拉住小帅的手,“妹婿啊,关于武才人的事情,这中国历史里语焉不详,你能给朕一个更详细的资料么?朕现在还有难处,不能没有她啊。”

小帅早就知道李治需要和门阀争斗,真正掌握大权的事情。这个自己也帮不上忙。涉及到武才人,自己不便参合,但提供资料帮帮李治是可以的。

当即答应,“臣明天回头就把《新唐书》和《旧唐书》里相关的资料给陛下送来。不过史书是后人写的,多有避讳之处,未必都属实,还得陛下自己圣裁。”

“史书是怎么回事,朕当然理会得,这个朕心里有数。不过你派的人朕要亲自接见,资料连瑞安也不可以交给。”

“臣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