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长安不良帅 > 第一百四十二章:一枝独秀

长安不良帅 第一百四十二章:一枝独秀

作者:滇邪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8:33 来源:笔趣阁

叶寻还待思索唐梨雨和此间诸事到底有什么干系,回头一看,凤十娘搀扶着那叫雨荷的女子走到门口。

因为刚经历了产子之痛,面色苍白如纸的雨荷无法抬脚迈门槛,在凤十年娘的搀扶下倚着门,开口说话时,有气无力,怀中抱着那新生的婴儿。

叶寻从稻草堆上站起,笑道:“豆腐西施,你的这出戏还待演到何时,能帮的我已尽力啦。”

自己的伎俩被叶寻戳破,凤十娘面色一窘,但还是有些不甘心,死鸭子嘴硬,扬起下巴嗔道:“你怎知是我诓你?”

叶寻微微一笑,道:“女子怀胎,十月产子,纵然快些也得**个月,你可知**个月前我身在何处?”

“在何处?”凤十娘还是不松口。

叶寻摸了摸从屋内跑出来,已是一脸喜悦的小知了的头,笑道:“九个月前,我与你日夜挂念的无夕和尚受诸葛神机之邀,在塞外飞雪山庄做客,逗留月余,断然不可能与江南女子有染。”

缓了缓,接着说道:“况且,倘若我真与你表妹有染,惹下这事,按你的性子,当初就该打上我叶府,怎会到现在才去吵闹。哈哈,你说吧,设下这局想要我帮你做什么?”

“‘青衫纹白鹤,姑苏探花郎’,不愧是中了皇榜探花的鹤衣郎,果然心思缜密,原来你早已看穿,只是在顺水推舟而已。”

凤十娘终于松口,但那妇人却开始抽泣起来,哽咽着说道:“多谢恩公相救......”

原来,一切都是无夕和尚的鬼主意。

这妇人名为赵雨荷,双亲早故,丈夫也已在十个月前,被太湖上的水匪巨鲨帮所害,留下孤儿寡母,还有妇人肚子里的胎儿,身怀六甲的赵雨荷多次报官无果,又苦无生计,绝望之下,几度寻死。

这事被刀子嘴豆腐心的凤十娘知晓,素来热心肠的凤十娘,想要帮助赵雨荷母子,奈何自己的豆腐摊收入微薄有心无力,无奈之下,只好去求无夕。

只是寒山寺中清一色的和尚,不能收容赵雨荷母女二人,无夕计上心头,给凤十娘定下这一计策。

无夕这局设的,倒让叶寻无端喝上一碗不是滋味的“豆腐花”。

“好个不正经的和尚,果真是一支上上签。好了,你们母女三人,日后每个月,以这把刻有我名姓的玄铁飞刀为信物,去我叶家钱庄领十两银子,以作生计,待你身子康复,便去我母亲的云容纺学一些针线活,工钱照样支付予你,好为往后找条出路。”

叶寻将布囊中写有“豆腐”二字的竹签扔掉,掏出一把飞刀,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对把飞刀递到妇人手中。

这才重新开口道:“至于那巨鲨帮,待我一位朋友到来,我自有打算,此间事了,我还有要事,保重!”

说完,在妇人声泪俱下的感谢中,翻身上马,朝段缺拱手道:“段神医,待您老回城,再登门拜谢,亦有些杂事想要向您讨教。”

段缺只是一笑,挥手道:“鹤衣郎只管去吧,你我乃是忘年之交,无须多礼。”折身进了屋,他还得为赵雨荷开些调理的方子。

叶寻和家丁回到府中后,又将此事巨细与父亲叶归平,母亲陆雁秋一一道尽,二老一阵欷吁,只叹世有离合悲欢,人有旦夕祸福,平安团圆可贵。

至掌灯时刻,一家人开宴,尽享天伦。

用过晚饭,叶寻决定前去明月楼调查那流星耳坠之事,与二老和忠伯打了个招呼,便出门去。

他已从家丁口中得知,明月楼新来了两个妙人,与自己早年见过的那佩戴玉钗银坠的哑女多有干系。

明月楼高休独倚,姑苏风暖莫戚戚。

明月楼,处在苏州城最繁华的地段,楼高瓦绿,是苏州城最豪华的歌楼。

明月楼有五香,一是女儿香,二是酒香,三是菜香,四是书香,第五则是真香。

顾名思义,便是明月楼的姑娘们,人美歌甜,酒菜可口。

值得一提的是那“书香”和“真香”。

明月楼和寻常歌楼妓院不同,楼分四层,一层和二层当然就是些庄注对赌,皮肉勾当,登楼在此娱乐,是为“俗登”。

但第三楼,乃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们登台卖艺的地方。

第四层,则藏有无数书籍,囊括经史子集,名家名作,还有野史杂话,评书娱文,甚至还有一些各大门派允许外传的浅显武功籍谱。

这里分作很多厢房,各有雅号,来此楼层者,与厢房内焚香读书,好不惬意。

明月楼的香,那可是宝贝,是从岭南千里迢迢运来的榆树皮,还有各地采购来的花粉研碎成粉,加上海外购来的香料,与天生带有幽香的潇湘锦竹一起,制作而成。

这香名为“姑苏寻味”,每一盒都价值白银三百两,盒子里只有三截拇指大小的香块。

可谓是价值千金,不是寻常人家能够焚烧得起的,这便是明月楼的“真香”。

而登上明月楼三层和四层的,称为“雅登”,但即使登上第三层,也少有人能登第四楼,因为那实在是太贵了。

叶寻对于明月楼可谓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刚踏上楼前洒满花瓣的台阶,还未迈过门槛。

明月楼半老徐娘的鸨头九姨就挥着红色丝巾迎了出来。

“哎呀呀,今儿个吹得可真是春风,一大早就听得喜鹊儿叫门,这可不,探花郎就来了。”

体态丰腴的九姨挽住叶寻衣袖,眉飞凤舞,两张红艳艳的嘴唇,早就练得出神入化,人鬼难分。

说的全是些体面话,尽在恭维奉承叶寻,这也难怪,叶寻可是苏州城最大的金主,向来又出手阔绰。

“已有半年不曾来过,没想到九姨还心存挂怀呀,可惜,今日却无暇讨得九姨三十年的佳酿了,今早白马求香之事,多谢了。”

叶寻早就见惯了这些风雪场面,嬉皮笑脸道,任凭九姨将胸前的温柔,往自己的胸口乱蹭。

九姨这等人精,怎会听不出叶寻的言下之意,明白叶寻不想与自己多加纠缠,媚声笑道:“哪儿敢忘了咱苏州城的探花郎,公子爷莫要见外,那檀香不过小事一桩,况且取银交香,爷儿并未占了明月楼半分便宜,话说,公子爷今儿个还是雅登?”

叶寻以往来明月楼都是上的三层四层,九姨已经先入为主。

“先上三楼听个小曲儿,求幅画,听说明月楼新来个妙人儿,能以针带笔,绣得一手好画,不知可有其事?”

叶寻轻轻拂开九姨的手,挑明来意。

“原来是来寻琴儿、秀儿,公子爷来的可真是时候,恰逢琴儿、秀儿登台,您请!”

九姨作出一副请客登楼的姿态,与守住楼梯口的两个小厮使了个眼色,喊道:“叶公子,雅登,前排!”

两个小厮急忙退到一旁,让出路来。

“还是老规矩。”

叶寻抛下一句话,洒然抬脚上楼。

九姨喜笑颜开,吩咐柜台写下账记,又扭着腰肢出门迎客去了,她当然不会担心叶寻赖账或是开不起钱。

开什么玩笑,苏州第一富贾的公子爷哪里会开不起钱,和以往一样,只需拿着银票去叶记钱庄对账提银就行了。

轻车熟路,撇开一楼二楼的嘈杂,叶寻上得三楼,早有小厮为他在前排拖椅开了座。

叶寻坐下,抓住桌上早就备好的酒壶,顾自倒了一杯酒。

他身前三步开外,是一歌舞台,但台上此刻并没有舞女歌姬,只一女子上台道:“素琴与锦秀两位姑娘即将登台,可有贵客点曲购画?”

这少女,名唤萝儿,叶寻倒是识得,是明月楼的老面孔了,半年未见,面容却没有多少改变。

“我出一百两!”

喊话的是叶寻邻桌一个胖子。

“我出五百两,各位不要与我抢了,今晚三层的消费由我赵誊买单!”

胖子刚完话,前排最左侧的一个紫衣公子哥摇着白扇起身。

他一喊出话来,原本跃跃欲试的众人都止住了声,今晚有个冤大头买单,白吃白喝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叶寻微微一笑,缓缓抬起手来,笑道:“萝儿,我出一千两黄金,点一曲平湖秋月,求一幅春景。”

什么?一千两!黄金!只为听个曲儿,买幅绣画。

楼层一众宾客瞬间哗然一片,那赵誊也愣住了,待看清喊话的是叶寻,众人纷纷闭上了嘴。

苏州城坊间有一句话,叫作“不与蕃郎比贵贱,不同寻郎比富贫。”

意思就是说,不要和当朝内阁首辅严嵩的儿子,人称小阁老的严世蕃比显贵,不要和叶府的鹤衣郎叶寻比有钱,因为你都比不过,自会自取其辱呀!

萝儿识得叶寻,微微欠身,记下叶寻的话,退了下去。

不多一会儿,一个模样绝美的白裙女子,和一个模样与其简直一模一样的黄衫抱琴女子登上台,两个女子身后跟着四个婢女。

叶寻盯着两个女子的耳垂细看,却不见有耳坠耳环,心头不由升起一丝失望。

看来,那流星坠的线索暂时是断了。

萝儿再度登台,从黄衫女子身前拉起屏风,又提上一筐针线,走到白裙女子身侧轻轻放下。

白裙女子被婢女搀扶着坐下,几个小厮上台,在白裙女子身前支起衣架一般的木架,又在木架上挂一块洁白无瑕的白绢。

萝儿这才附在白裙女子耳畔道:“姑娘,诸事就绪。”

说完,朝台下的叶寻低声道:“爷儿,请听曲儿待画。”

琴声起,弦分轻重,声成远近高低,曲转悠扬,听之如同置身湖畔,赏天际满轮圆月。

而那模样清雅脱俗的白裙女子,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前方,手上却不含糊。

捻针引线,葱指如梭,在白绢上针穿线引,换针取线,又是指走线穿,或红或绿。

不到半盏茶时间,琴声重弦落定,余音旋耳。

绣作已成!

众人抬眼一看,那一块白绢,上绣蝴蝶翩翩,下绣落花残红,中间部分,灰蒙蒙的雨雾中,有一条小溪,显眼的是,小溪岸上,一只青蛙探出半个头,鼓着大眼睛。

“切!这等绣画,不过寻常耳!”

前排一抚扇秀才看着绣画,嗤之以鼻,夸夸其谈。

“是极是极,不过寻常耳,五岁稚童可为之~探花郎的眼光也不过如此,倒是被这女子诓骗了...”

与他同桌的几个士子打扮的男子,纷纷附和,言语之意都是嘲讽杜秀儿手法拙劣,又似在嘲讽叶寻人傻钱多,为这么一副作品豪掷千金。

台上那白裙女子,双眸平静,脸上神色坦然,似古井无波,不见喜怒,俨然宠辱不惊的神态。

叶寻只看了一眼绣画,点了点头,起身微微抱拳,笑道:“多谢姑娘大作,今日得获贵宝,感谢非常,不知姑娘可否赏脸焚香饮茶?”

那女子双目平静地看着前方,听了叶寻的话,并不回答,只莞尔一笑,起身在一个身穿绿罗裙的婢女搀扶下,朝屏风后走了去,方才抚琴的女子也跟着退了下去。

“不对,春有花开花落,上绣蝴蝶,下绣落花,正是春起春消,此绣画已绣尽春意!但更妙的是那青蛙,只露出半个头来,说明夏季也已即将到来!妙呀!”

这时,后排一个公子哥突然指着绣布高呼。

“咦,经赵公子一指点,倒真是妙手佳作啊!”、“然也,然也”.....

方才语带嘲讽的那几个秀才,满脸恍然大悟的神态,扶额大叹。

对此,叶寻只是笑笑,他方才早已看出了这一切,倒也懒得和这些附庸风雅的酸人作口舌之争。

在看客的议论纷纷中,一个少女走上台,将绣布整整齐齐地折好,冲台下横眉哼道:“你们这些穷酸,向来热衷于乱嚼舌根,哪识得其中妙处,可知方才两位姑娘,抚琴的是耳不能听,绣画的双眼失明。”

“什么?那姑娘竟然有目疾?双眼失明竟然能绣出如此妙作!”

“此乃天绣也!”

台下看客们,瞬间哗然。

少女跳下台来,走到叶寻座前,双手恭恭敬敬地将白绢绣布递给叶寻,低眉道:“鹤衣郎慧眼识珠,我家两位姑娘拜谢探花郎慷慨,有情公子爷移步明月阁饮茶。”

叶寻笑着应了一声,随萝儿让了四楼,走过长长的走廊过道,来到走廊尽头的厢房前,萝儿打开房门,请叶寻入内,自己却在门口停住了脚步。

叶寻进屋就看到白裙女子临窗而坐,手中捧着一块白绢,身前是四脚八仙桌,上有香坛,香雾渺渺,檀香四溢,却未在屋中见得黄衫女子。

“鹤衣郎出价过高,杜秀儿感激不尽,另以此作答谢。”

原来这女子名为杜秀儿,叶寻接过画布,故意在身前顿了一顿,盯住杜秀儿的眸子,以确认杜秀儿是不是真的双目失明,好一会儿,不见杜秀儿有何异样,心头笃定这女子果有眼疾,这才坐到杜秀儿身前桌子旁的椅子上。

久久不闻叶寻开口,杜秀儿淡淡问道:“鹤衣郎觉得此绣如何?”

叶寻展开白绢,上面绣的是一枝傲雪红梅,艳红如血的梅花栩栩如生,跃然枝头,赞道:“寒梅凌雪,妙,一枝独秀。”

“秀儿未绣雪,红梅何曾傲寒?”杜秀儿巧笑嫣然。

叶寻笑道:“这正是此作妙处,白绢为雪,不绣胜绣,自然而然,一枝红梅成天秀。”

杜秀儿报以一笑,接着道:“不负‘公子纵白马,满城红嫁衣’的美名,鹤衣郎是明白人,此刻也该说明白话。”

这杜秀儿几次三番以鹤衣郎称呼自己,这让叶寻感到有些奇怪,随即问道:“姑娘识得叶某?”

杜秀儿答道:“小女子虽然目不能视,但也听过‘青衫纹白鹤,姑苏探花郎’的大名,况且方才登台时,已听得萝儿呼唤求画者名姓,方才公子进屋时,脚步轻细,进屋之后,呼吸均匀坦荡,放眼整个苏州城的年轻一辈,也就鹤衣郎有这等深厚内力。”

好个心思玲珑细致入微的女子。

叶寻洒然回道:“秀儿姑娘看得却比许多人还要通透,明人不说暗话,叶某今日来此,实则想问姑娘,听闻杜姑娘与‘千手琵琶’花影乃是表亲?”

“公子所寻之人已远去,所问之事尽在画中,言尽于此,秀儿身体不适,不能多陪,公子请慢走。”

杜秀儿说完侧过了头,显然下了逐客令。

她不愿多说,叶寻也不好强求,收下白绢,道一声别,退出屋子,却在走廊遇到神色慌张的黄衫女子回来,差点儿撞了个满怀。

黄衫女子中抬头看了一眼,便挤开叶寻,跑进杜秀儿的屋子里,把屋门哐当一声关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