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荒野的黑客 > 第二十八章 水道

荒野的黑客 第二十八章 水道

作者:云外一声鸡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8:08 来源:笔趣阁

谷雨被这齐刷刷的眼神看得咽了一口唾沫,赶紧用大拇指朝后指了指,说道:

“那咱们要往回走,后面五百米左右,有一个乱石堆,下面有进入暗河的洞口。”

腿姐一摆手,谷雨打头,队伍立即出发。

很快来到一片杂乱的乔木林内。

在林子中央,有一堆乌黑的乱石堆,走进了细看,会发现有些石头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纹理。

神经刀用手摸了摸那些石头,说道:

“不是天然风蚀的纹理。”

言外之意,这些断续的纹理应该是人工雕刻。

毛眼吹着胡子笑道:

“有啥奇怪的,没准又是那不可考年代的东西,是文明但不载与史册的东西。”

他们不是考古队,对这些东西兴区不大。

按照谷雨的指点,众人开始搬开这些大小不一的碎石,谷雨听毛眼的意思,这些石头上的雕刻,很可能是史前的某些文明遗留,心中难免好奇,不由得多看了几眼那些纹理。

在这里,他发现出现最多的图案,也是雕刻最深的纹理,是一个三叉戟的脑袋。

于是他疑惑道:

“这个文明有意思了,对鱼叉很执着啊。”

费仁美看了一眼谷雨说的那个图案,说道:

“这个图案在阴墟最常见,还有就是眼镜蛇雕塑,别大惊小怪的。”

阴墟常见三叉戟雕刻?

谷雨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很显然现在不是问的时机,而且这些人似乎对“为什么”并不好奇。

神经刀就在谷雨身边,扔掉手里一块石头,说道:

“全世界各地各族文明的传说里,三叉戟的地位都非同小可,尤其是在最古老的年代,地理文明之间无法互通,但是在不同的地域,却几乎同时记载了三叉戟这种东西。

而且无一例外的,三叉戟都是很强大的神和魔的武器。

印的湿婆,北欧海王三叉戟,路西法的恶魔三叉戟,还有华夏共工的水神戟。

如此共性足以证明,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一种必然,那么我们在阴墟里看到三叉戟的雕刻,就丝毫不奇怪了,不是吗?”

谷雨点了点头,继续搬石头。

他有些慨叹,如果神经刀之前不和他说地平论,不和他聊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谷雨觉得,这个神经刀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个博学之人。

但,现在是个不靠谱的博学之人。

石堆不小,众人忙活到天将亮,才看到谷雨所说的入口。

这是一个垂直向下的深洞,黑幽幽的冒着凉气。

站在洞口处,已经可以听到里面传来闷声闷气的隆隆声,可见水流比较湍急。

拿起探照灯向里面照射,可以发现残留的石台阶,虽然已经崩塌了大半,但是还能容一人安全爬下去。

神经刀没用人说,直接顺着石台阶爬下去,这里面就他对水利工程有所了解,需要他去判断水深水流速度,然后确定如何渡河。

不大一会,神经刀爬上来,说道:

“水很深很急,最主要是太过冰凉,游过去难度不小。”

太阳在东边露头,刺目的光,让一夜未睡的人有些恍惚。

但这个时候,佘少男却来了句:

“不管怎么样,咱们要抓紧了,一会肯定有大雨,非常大。”

谷雨抬头看向万里晴空,对于佘少男的关节炎天气预报产生怀疑。

不过,队伍里腿姐他们,却似乎丝毫没有怀疑,而是当成了定论和必然。

腿姐皱眉道:

“要是下了大雨,地下暗河会更深,水流会更急,少男大约还有多久下雨?”

佘少男锤了锤膝盖,呲牙道:

“三个小时五十二分之后降雨开始,四个半小时后,雨量达到极致,最少持续六个小时。”

这~~比天气预报牛批太多。

腿姐看向谷雨,问道:

“水道长吗?三个小时咱们能不能通过去。”

谷雨摇了摇头,说道:

“过不去,拐弯的地方太多,而且这里的水流不是最急的,进入山环底部,水流才开始真的湍急,游过去的话,挺危险的。”

朱莉指了指旁边的乔木,疑惑道:

“我们为什么不扎个大木筏?那样岂不是安全又省力?”

神经刀道:

“咱们七个人,实心的木头肯定不成,载不动。”

谷雨摇头道:

“不是实心的,是空心的,那些倒在地上枯死的乔木,都是空心的。”

“啊?”

一群人疑惑的看着谷雨。

除了竹子,他们还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它够粗的空心木头。

毛眼走过去,用手抚摸倒在地上的一根乔木,摸索片刻,突然笑道:

“嗯,是泡桐树,难怪谷雨听里面是空心的。好了,大家准备扎排吧,就找这些倒地的枯木,足够承载咱们了。”

费仁美疑惑的拿起一个细的枯泡桐,撅折了一瞧,里面真的有空心,也是啧啧称奇。

毛眼则解释道:

“这种木头本来不是空心的,但因为是速生木,髓心比较大,所以干燥后,会留下很大的空洞。这种木头常用来做音箱,体轻共振好,虽然不是做排的好材料,但是临时用用却足够了。”

说着,他转头问谷雨道:

“水道宽度多少,均匀吗?”

谷雨内心里测量了一下,说道:

“宽度接近四米,非常均匀,水面距离水道棚顶高矮不一,水深不平均,与激流有关。”

毛眼点了点头,对着众人道:

“扎排,宽度三米三,做短排三个,彼此蜈蚣体相连。”

这个宽度,在四米宽的水道内行走,既保持了安全距离,又能让众人依靠双手和工具,利用水道墙壁控制木排行走速度。

而蜈蚣连的方式做短排,则是预防木排过长容易在拐弯的地方与石壁撞击损毁。

这些人带着碳纤维绳,足够的铆钉还有每人一把的歼灭者工兵铲,制作三个小木排,不要太简单。

反正也不需要造型好看,只需要暂时足够结实就可以了。

经过一番忙碌,三个短木排终于制作完成,分别用纤维绳交错连接结实。

当木排被他们用绳索顺到暗河内时,身后传来了轰隆隆的雷响,震彻万宇。

大雨倾泻而下时,众人刚好坐上木排,顺水而下。

哗啦啦的水响留在身后,越来越远。

腿姐和费仁美头排掌舵,木排头部架起了一个探照灯,四周漆黑的墙壁吸收了大部分的光线,只能让大家看到身前不远处暗沉沉的水面起伏,很难看到更远处。

就近借着灯光可以发现,这水道绝对是人工完成的,因为可以看到组成水道的,是一块块巨大的石砖,严丝合缝的堆砌而成。

河道只有四米宽,木排三米三,伸手很容易触碰两侧石壁。

众人在竹排上,需要利用手里的工兵铲随时刮动石壁,控制木排的流速。

朱莉看着前方水道轮廓,惊叹道:

“天呐,这么宽阔规整的下水道,除了近代以外,恐怕只有古罗马才有这样宏伟的地下工程吧。”

说到城市排水文明史,古罗马是名副其实的元老,甚至有些古罗马时期建造的下水道,现如今还在服役,福泽几千年。

神经刀瞄了一眼水道轮廓,作为一个建筑工程师,他对建筑史的了解自然更加专业。

他摇头道:

“看轮廓不像古罗马的制式,古罗马的下水道都呈慢圆形,弧度并不均匀,而这个下水道整个是圆的一部分,弧度无变化,更像是华夏商代的拱桥圆,所以不好判断到底是哪个文明的产物。

整个下水道现在看来,没有看到木制结构和陶管结构,可以断定,这个下水道必定是非常古老的,而古老的年代,可考的,恐怕只有华夏的商和古罗马有这样的能力建造如此巨大的地下水道工程。”

神经刀所言基本是没错的,但这里面华夏文明的下水道演化有点奇怪。

因为华夏文明在石器时代,就已经使用烧制的陶管作为城市下水道,甚至早在夏朝的二里头遗址内,也都是陶管下水管道。

但是这种形式在商代完全被放弃,到了商代,从偃师商城来看,那里的下水工程已经全都是石头结构,没有使用陶管,这也是个谜团。

不多时,水流开始加速,众人不得不靠着工兵铲使劲摩擦墙壁,给木排减速。

工兵铲与石壁的交界处,火花四射,刺耳的声音在狭窄的空间内回荡。

突然,谷雨猛地大声道:

“全都卧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