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卧龙军师 >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为子报仇,李二班师

身于高句丽的李二收到李治的急报后,获知阴嫔和长广公主指派杀手,阴谋刺杀太子之事。

李二正为没能够攻下安市而烦恼,如今长安居然有人敢趁着他出外征讨而阴谋刺杀太子,这简直就是要谋反。

李二顿时火冒三丈,想要回复李治,命他立即捉拿相关人士,若证据确凿,可以谋反罪处置。

但他认真想了想,觉得李治所说的是否属实,会不会是李治找借口对付阴嫔和桂阳公主。

李二传召几名随军大臣商议此事,让大家一起分析。

长孙无忌认为,太子不是这样的人,若太子要找借口对付阴嫔和长广公主,便不会来急报告知圣上,并询问圣意。何况,太子与阴嫔、长广公主无冤无仇,也没有利益冲突,不存在专门针对其二人。

另外,朝廷有大臣协助监国,若真是太子找借口对付阴嫔和长广公主,一定会来信禀报。

李二听了长孙无忌的分析,认为有道理。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二回复李治,可先将相关人士下狱,待他班师回朝再定罪。

长安,东宫。

李治收到了李二的旨意,随即命令李在古率兵捉拿阴嫔和长广公主。

阴嫔和长广公主被抓住的时候,意识到事情已经败露,唯有束手就擒。

“阴氏,你为何要雇佣杀刺客刺杀太子?你可知道所做所为等同于谋反!”

李在古首先审问阴嫔。

“我要报仇!”阴嫔怨恨道。

“据我所知,太子与你无怨无仇!”李在古眉头略皱,目光中带着狐疑。

“没错,太子是与我无怨无仇,可李二与我有仇!”阴嫔咬咬牙,眼神中怨恨更浓,“李二下令处死我的儿子,我恨他!”

“你儿子李祐兴兵谋反,死有余辜,怨不得圣上下令将其处死!圣上是按照大唐律法处死李祐,并没有做错!”

“李二若真按照大唐律法处死我儿,那为何同样是谋反的李承乾没有被下令处死?这说明李二根本就想让我儿去死。”

“这……这根本就不能相比较。李承乾毕竟曾是太子,而且他在兴兵之前便已伏法,所造成的危害没有李祐大。”

“哼!你是李二的心腹,自然是替他说话。总之,是李二杀了我的儿子,我也要他的儿子下地狱陪我儿子!”阴嫔咬牙切齿。

李在古无奈的摇摇头,他明白阴嫔的思想已经走向极端,被所谓的仇恨蒙蔽心智,丧失了理智。

既然她已经承认了指使刺客试图刺杀李治,不需要继续问下去。

李在古命人将阴嫔押走,好好安置,好好看管,绝对不允许她找机会自杀。

李在古特别强调,若阴嫔有个三长两短,相关人员拿命来赔。

审问过阴嫔之后,李在古继续审问长广公主。

长广公主没有诡辩,招供出来,利用与阴嫔差不多。

因为李二下令杀了赵节,而李承乾没被处死,所以怨恨李二,想要李二试一试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

最后,李在古将长广公主关押起来,等李二回来后再定罪。

三个月之后,天降大雪。

李二带着遗憾班师回朝。

李二此次亲征高句丽,也算是打了胜仗,但是没有达到他的战略目的。

李二的目的是要攻破高句丽都城,擒获泉盖苏文,最终灭掉高句丽,收复辽东。

但是!

李二此次亲征,并没有攻破高句丽都城,也没有擒获泉盖苏文,更没有灭掉高句丽。

虽然李二亲征没有灭亡高句丽,但此次征讨高句丽,使得高句丽失守十余城,死伤五万以上,被俘七万以上,缴获高句丽的马匹、铠甲、兵器不计其数,已严重损害了高句丽的国力。

真正意义上来说,此次李二亲征高句丽是属于胜利回朝。

正如李在古一开始所预测的,此次唐军征讨高句丽之所以未能灭掉高句丽,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李二亲征。

虽说张亮和李勣作为海陆二路的行军大总管,但总领二路大总管的人是李二。

换言之,李二才是征讨高句丽的主帅。

在久攻不下安市城之时,李道宗与降将高延寿、高惠真献策:放弃安市,先取乌骨城,其余挡道小城必溃,平壤则不可守。

不少将领赞同李道宗与高延寿、高惠的计策,主张夺占乌骨城,直取平壤。

可是,长孙无忌认为,陛下亲征,绝不可冒险侥幸,应先破安市城,再取建安,才是万全之策。若不先破安市城,直取平壤,恐会被敌军前后夹击。

李二听了众臣建议,觉得各有各的道理,犹豫不决。

这个时候,还有一人没有出声。

此人正是李勣。

李二的目光落在李勣脸上,问李勣的意见。

李勣身为大总管,之前率军打败了薛延陀,此次出征高句丽,又领着军队所向披靡,一直打到安市城。

因此,李勣的意见很重要。

李勣思前想后,对李二说,越过安市城而直取平壤,恐被高句丽军截断粮道。他建议李二,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稳打稳扎比较好。

李二听到李勣也这样说,便放弃直取平壤的建议,继续围攻安市城。

遗憾的是,安市城久攻不下,后来天气变得寒冷,而军粮无法及时运到,李二唯有被迫撤军。

这与李在古预测的基本一样,李二亲征,使得众将领顾及他的安全,而不敢冒进,过于求稳,未能出奇制胜,错过直取平壤的时机。最后导致唐军首次征讨高句丽遗憾而归。

或许,这就是命。

或许,人生就是不完美的。

不完美的人生,或许才是真正的人生!

更或许,高句丽的国运还在,还没有到被灭掉的时候。

不过,此战也打得高句丽元气大伤,为以后的灭亡埋下伏笔。

李二虽然带着遗憾班师回朝,但从此以后李二吸取了这次亲征高句丽的教训。

他改变了策略,不再亲征高句丽,也不再派大军前去征讨,而是派少数良将精兵不断地骚扰高句丽,从而消耗高句丽的资源,削弱高句丽的实力,将其一步一步地蚕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