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卧龙军师 > 第四百零二章 储君已定,仍有烦恼

“恳请陛下早日立储君,以防再出现皇子为了争夺储君之位而斗来斗去!”

不少大臣也进言,其中包括李在古。

李二仔细一想,众大臣所言有理。

若不早日立下储君,诸位皇子都会认为自己有机会,到时非争个你死我活不可。

他已经在此事上犯过一次错,不能再犯。

李二又想到李在古对李泰杀子传弟的分析,决定立李治为储君。

李治此人宽厚仁慈,若立他为储君,待其继承帝位之后,将会好好对待诸位兄弟。

李泰连亲生儿子都能够杀掉,何况是他的兄弟?若立李泰为储君,其兄弟难以获得善终。

于是,李二命令房玄龄拟旨,立晋王李治为储君。

听到李二要下旨立李治为储君,支持李泰和支持李恪的大臣立即进言反对。

其中支持李泰的大臣反应得特别激烈,以岑文本、刘洎为首的李泰一派在朝中也有不少实力。

他们正好把持了谏议的要职,若他们鼓动其他谏议大臣一同闹事,恐怕会给立储之事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导致朝堂动荡。

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李治一派据理力争,与支持李泰的一派差点成了水火不容。

李二板着脸,任凭他们唇枪舌战。

李在古一副看戏的样子,没有加入双方的唇枪舌剑之中。

李勣虽曾经是李治的长史,但此时也保持沉默,试图让自己置身事外。

李二看到支持李泰与支持李治的双方大臣争吵得差不多,便提高声音,语气冷淡道:“朕累了,今日到此为止,明日再议!”

他说着,站了起来。

争吵的大臣唯有停下。

李二离开大殿后,大臣们陆续退出去。

李在古刚离开皇宫,就有一名内侍追了上来。

“禀告右相,圣上传召!”内侍躬身作揖道。

“好!”

李在古眼珠一转,刚刚才见过圣上,为何又要传召自己?

于是,李在古跟着那名内侍,来到甘露殿。

行过君臣之礼后,李二让李在古坐下。

李在古刚坐下,另一名内侍带着李勣走了进来。

李勣行过君臣之礼后,与李在古相互拱手,微笑点点头。

两人心里都有个疑问,圣上传召他们到甘露殿来,到底所为何事?

待李勣坐下,李二屏退左右。

李二看了一眼李在古,又看了一眼李勣,清了清嗓子道:“朕传召二位卿家到此,是要与二位卿家商议立储之事。”

李在古与李勣相互对视一眼,然后看着李二。

两人的眼神中,都带着疑问。

似乎在说,立储之事方才已经商议过,为何要专门传召他们二人到此继续商议?

立储之事,涉及到多方大臣利益,圣上应该与多位大臣一起商议才对。

李二看出了李在古和李勣的疑问,紧接着说道:“二位卿家方才已看到,朕要立治儿为储君,可很多大臣反对,朕担心因为立储之事,会导致君臣不和,导致朝堂上下不和。朕传召二位卿家来此,替朕想想办法,该如何更好的处理立储之事。”

略微顿了顿,李二补充道:“如今朝堂之上的重臣中,唯有二位卿家保持中立,因此二位卿家提出的意见不会偏颇于某一方。”

“谢陛下信任,臣自当尽己所能替陛下分忧解难!”李在古抢先出声。

“谢陛下信任,臣也尽己所能替陛下分忧解难!”李勣紧跟着说道。

“二位卿家当真认为治儿更适合成为储君?”李二看着李在古和李勣,神色严肃道。

“是的陛下!”

李在古和李勣不约而同道。

“可治儿软弱,若朕百年之后,让治儿继承帝位,恐其难以服众,难以驾驭朝中大臣。”李二若有所思道。

“陛下,在臣认为,晋王并不是软弱,而是仁慈。陛下若立晋王为储君,可安排朝中大臣进行教导,将晋王辅导为一名合格的储君。”李勣接话道。

“臣附议!”李在古赞同道。

顿了一下,李在古接着道:“臣知道陛下心中的人选是魏王,可正如臣之前所说,魏王心中无仁义,若让其继承帝位,恐怕诸位皇子难以得到善终。因此,臣还是支持立晋王为储君。”

李二眉头一皱,掠过一抹不悦的神色。

不管怎么说,李泰曾是他特别喜欢的皇子,听到别人这样评价,自然心里有些不爽。

不过,李二很快恢复正常。

他干咳一声,淡淡道:“朕方才仔细考虑过,泰儿所谓的杀子传弟之说确实过于虚伪。朕已决定,立治儿为储君。可是,正如朕所说,朝中有不少大臣支持泰儿,若朕没有更好的理由说服那些大臣,难以令其闭口。”

李在古没有立即接话,而是沉思起来,替李二想办法。

“只要陛下坚持立晋王为储君,反对的大臣也奈何不了。陛下不动摇,必将有更多的大臣支持陛下。到时候个别大臣反对,也无足轻重。”李勣出声。

“英国公言之有理!”李在古点头赞同。

李二微微点头,沉思起来。

“陛下若决定好立晋王为储君,臣有一计,只是……”李在古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李二双眼一亮,急问。

“只是会委屈陛下。”李在古谨慎道。

“没事,你但说无妨!”李二盯着李在古,目光中带着期待。

李勣也盯着李在古,目光中带着疑问,还带着几分期待。

“陛下可用苦肉计!”李在古不紧不慢道。

“苦肉计?”李二更加疑惑。

于是,李在古将他的办法告知李二。

李二听了后,没有立即出声表态,又沉思起来。

“陛下,臣认为齐国公的办法可行!”李勣道。

李在古与李勣当年在荡平东突厥的战役中有过合作,彼此观点比较一致,合作愉快。不过,回长安后不久,李勣便被李二派往并州镇守北方。

李勣在并州任职共十多年,令行禁止,颇为称职。

李二曾称赞李勣镇守北方,使得边塞安宁,其作用远远胜过筑长城!

在李勣镇守北方的日子里,李在古主要在西边活动,因此二人自从荡平东突厥之后,甚少有机会见面。

二人虽少交集,但很多观念相同。彼此在朝中所提建议,往往观点相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