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卧龙军师 > 第四百章 重新立储,难以选择

大唐之卧龙军师 第四百章 重新立储,难以选择

作者:龙虎三条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7:49 来源:笔趣阁

李二扫了众大臣一眼,不紧不慢地让他们说出所支持的皇子各自有什么资格可以成为新储君。

“陛下,魏王才华横溢,聪敏绝伦!魏王住持编纂的拓地志更是恢弘,势必影响后世!”银青光禄大夫刘洎首先接话,替李泰说话,“魏王忠孝两全,曾拜礼部尚书王珪为师,魏王见到王珪也从不以亲王身份自居,不仅见师以礼,拜答如礼,还主动向王珪请教忠孝之道。魏王既有才华,又有仁德,实乃储君之选!”

“臣附议!”出声附和的是岑文本。

李二露出笑容,微微点头。

李在古看到岑文本也支持李泰成为新储君,双眸微微一缩,似乎想到了什么。

“陛下,臣认为吴王更是储君之选!”刚接任左仆射不久的萧瑀出声道,“吴王英武果敢,善于骑射!其出任安州都督之时,将州内治理得很好,深得百姓称道!”

“陛下,吴王曾于安州游猎过度,损坏庄稼,以致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并没有左仆射所说的深得百姓称道。”谏议大夫马周立即反对。

萧瑀瞥了一眼马周,甚为不悦。

李二沉着脸,眉头皱了皱。

“陛下,臣认为魏王也不是储君之选。”褚遂良也出列启奏。

李二随即盯着褚遂良,目光中带着疑问。

“陛下,魏王自持陛下宠溺,曾折辱贵臣,且太糜废,用度过大,难当大任。”褚遂良接着道。

“臣附议!”长孙无忌出声附和褚遂良。

“臣附议!”房玄龄也附和道。

“臣亦附议!”马周紧跟着道。

李二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正常,轻轻干咳一声。

李二的内心,正是希望立李泰为储君。

没想到,李泰在很多大臣中并没有什么威望。

“陛下,臣认为,晋王最适合储君之选!”长孙无忌又出声,“晋王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敬重贵臣!”

“司徒所言极是!”马周首先表示赞同。

房玄龄也点点头。

李二听了众位大臣的进言,沉思起来。

过了片刻,他的目光移向李在古和李勣。

李在古和李勣一直保持沉默,似乎不想参与到立储之事中来。

“二位卿家,有何看法?”李二看着李在古和李勣,表情严肃的说道。

“陛下,臣认为陛下可以先听听魏王、吴王、晋王对立储之事的看法,再做定夺。”李在古接话。

“臣附议!”李勣紧跟着道。

李二想了想,觉得李在古所言不无道理。

听一听这几位皇子对立储的看法,或许能够从中更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于是,李二对众大臣说,今日到此,明日再议。

翌日!

李二召集几名重臣于两仪殿,继续商讨重新立太子的事。

李二听从李在古建议,传召魏王李泰、吴王李恪和晋王李治进宫。

他首先传召李恪进殿。

行过君臣之礼后,李二问李恪:“恪儿,若朕立你为储君,你认为如何?你认为是否可以胜任?”

李恪听到李二这样说,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李二要立自己为新太子,但他仔细一想,觉得不太可能。

他知道,李二喜欢的皇子是李泰,而不是自己。

难道父皇在试探自己是否想争夺储君之位?若自己表露出对储君之位的觊觎,或许会引起父皇反感。看来,自己要小心谨慎的回应才行。

“回禀父皇,儿臣一切谨听父皇之命!无论儿臣是否成为储君,儿臣都毫无怨言!若儿臣有幸成为储君,定全力以赴,绝不会负父皇重托!”李恪小心翼翼道。

“好!”李二满意地点点头。

顿了一下,李二紧接着问道:“若日后你成为太子,待朕百年之后,你会如何对待兄弟?”

李恪眉头皱了皱,心里知道,李二这个问题充满着坑,一不小心回答错误,便会跌入万丈深渊的危险。

“回禀父皇,儿臣日后若有幸继承帝位,定会好好对待诸位兄弟,绝对不做有损兄弟情义之事!在场所有大臣能替儿臣作证,若有违背今日誓言,他日天打雷劈!”李恪信誓旦旦道。

李二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扫了众大臣一眼,看到众大臣没有话要说,便命令李恪先行退下。

李恪退出后,李治被宣进殿中。

李二对李治说的话,与对李恪说的话基本一样。

李治的回答,与李恪的回答也基本一样。

不同的是,李治在回答李二问他日后继承帝位会如何对待兄弟之时,李治的答复是:“回禀父皇,儿臣日后若有幸继承帝位,绝对不做有损兄弟情义之事,但儿臣也不会因为兄弟做错事而放任不管。若有兄弟做了违背仁义道德、违背大唐律法、损害国家之事,儿臣会秉公处置!”

李二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正常,他眼珠转了转,仔细想了想,也满意地点点头。

李二扫了众大臣一眼,看到众大臣依然保持沉默。

有个别大臣嘴角动了动,像是有话要说,但还是忍住。

李二正要叫李治退出去的时候,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治儿,朕问你,如今你贵身为皇子,什么是最重要?假如日后成为储君,又是什么最重要?”

李治想了想,不紧不慢道:“回禀父皇,儿臣认为孝道最为重要!无论儿臣日后是否成为储君,都必须侍奉父皇,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儿臣若成为储君,到了庙堂之上想着为国尽忠,退居在家之时想到是劝谏父皇的过错。儿臣若无法成为储君,依然到了庙堂之上想着为国尽忠,退居在家之时想到的也是劝谏君上的过错,纠正其恶。

儿臣认为的孝道,不但忠孝于父母,还要忠孝于君上、忠孝于国家社稷!”

李二听闻大喜。

李治一退出去,李泰就立即被宣进殿中。

李二对李泰所说的话,与对李恪、李治所说的话基本一样。

在问到李二百岁之后,李泰若继承帝位,该如何对待兄弟的时候,李泰没有多想,就冲口而出道:“回禀父皇,儿臣日后若继承帝位,必将好好对待诸位兄弟。若儿臣百年,定会在儿臣百年之前杀了自己的儿子将帝位传给晋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