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卧龙军师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可汗听封,各抒己见

阿史那咄苾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太极殿内。

数日不见,他整个人消瘦了一圈。

昔日的草原霸主,昔日的草原雄鹰,如今已经沦落为一只斗败了的公鸡。

“阿史那咄苾参见陛下!”阿史那咄苾右手放于胸前,微微躬身道。

“免礼!”李二脸带笑容道。

“阿史那咄苾,今日召你进殿,朕要任命你为右卫大将军,赐给良田美宅。日后不用再想着草原,与你家眷好好的留在长安生活!”李二亲自对阿史那咄苾进行封赏。

当然,这所谓的右卫大将军,只是有名无实的虚衔罢了。

“谢陛下!”阿史那咄苾又以突厥礼仪道。

他虽有不服气,但心里不得不佩服李二的宽宏大量。

李二此举,目的是为了稳定漠南各部,因此没有选择斩杀阿史那咄苾。毕竟,漠南刚平,需要恩威并施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理。

同时,也向草原各部释放出一个善意的信息,大唐不会秋后算账,让那些还没有归顺大唐的草原部落放下戒心,尽早归降。

阿史那咄苾领了旨意后,退了出去。

他当然不想留下来,看着李二对别人的封赏。

每一个得到封赏的人,就像是剜在自己身上的每一刀。

阿史那咄苾离开后,李二命令内侍宣阿史那什钵苾进殿。

这个阿史那什钵苾,就是原来的突利可汗。

“阿史那什钵苾参见陛下!愿陛下万福!”阿史那什钵苾以突厥礼仪,恭敬地对李二道。

“免礼,赐座!”李二脸带笑容道。

同是曾经的可汗,对待上完全不一样。阿史那什钵苾是主动归顺大唐,礼遇上自然好了很多。

“谢陛下!”阿史那什钵苾又以突厥礼仪道。

“阿史那什钵苾,朕特任命你为顺州都督,并授官右卫大将军,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继续管治旧部!”李二瞧着阿史那什钵苾,语气一肃道。

“遵旨!”阿史那什钵苾连忙站起来躬身道。

“阿史那什钵苾,朕之所以不立你为可汗,是考虑到以前你的祖父启民可汗亡失兵马,前隋扶助复立,而你的祖父却受恩不报。至于你的父亲始毕可汗,非但忘记旧恩,反成为前隋敌人。

正因为有此前车之鉴,朕今日对你的晋封必须慎之又慎。你今日困窘来归顺我大唐,朕希望华夏久安,也希望你宗族不会灭亡。故而任你为都督,不得再相互侵掠,永为我北方的藩屏。”李二沉声道。

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李二的话中带着威胁之意。

言外之意就是,阿史那什钵苾若不真心归顺大唐,还想着耍小聪明取代颉利可汗,那样的话,就别怪大唐到时候将其灭族。

“谨遵陛下旨意!”阿史那什钵苾行突厥礼仪,诚惶诚恐道。

他明白李二的意思,就是不允许他成为第二个颉利可汗,以免威胁中原。

阿史那什钵苾除了感恩戴德之外,不敢不服。

连曾经的草原霸主颉利可汗都成了大唐的阶下囚,若自己不识时务,最后落的下场不比颉利可汗好。搞不好,会被李二灭族。而如今自己被任命为顺州都督,也算是有一定的权力,总比颉利可汗好得多。

接下来,对其他归顺大唐的部落首领或封郡王,或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的,有百余人。而后入居长安的突厥人,不少于万家。

赏罚完毕,李二留下数名重臣和数名心腹大臣,其中包括了李在古。

其他文臣武将躬身退出太极殿。

李二扫了留下来的众大臣一眼,表情严肃道:“如今漠南突厥已亡,其部落中仍然不少逃散者,朕及众卿需想办法让其归顺大唐。但今日对此事暂且勿论,他日再议。

朕今日留下众卿,是要商议已归顺大唐的突厥各部。如今归顺大唐的突厥众有数十万人,众卿认为将如何处置?”

众大臣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有大臣认为应全部迁于河南兖豫之地,散居于州县,教之耕织,让其融入中原人士之中。

此建议,得到不少大臣附议。

魏征首先出列启奏道:“陛下,胡人人面兽心,反复无定,弱之时则会请求顺服,强之时则会不听从管治,发生叛乱,此是亘古之理。若将其留于中原,恐数年之后,蕃滋倍多,扰乱中原,昔日晋初诸胡与汉民杂居中原,郭钦、江统,都劝说晋武帝将胡人驱出塞外以绝后患,奈何晋武帝不听从劝告。二十余年后,在伊洛之间,遂成为异族之域,此是前事之明鉴啊!”

李二“嗯”了声,若有所思道:“依卿之所见,如何处置?”

“臣认为宜将其放之,使其回到故地。”魏征没有多想道。

“陛下,魏侍中言之有理!但臣认为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进行分而治之。”李靖接着启奏道。

“哦?”李二双眼一亮,期待地盯着李靖。

“陛下,臣认为宜将归顺大唐的各部落分其种类,各署酋长,使各部落之间不相臣属,从而分开其本来势力,让其相互抗衡,分而治之。在此基础之上,仍于定襄等地,置都护府加以统之。”李靖建议着。

“嗯。”李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陛下,臣也有建议,不知可否提出?”出声的是李在古。

“李将军但说无妨。”李二的目光移向李在古,疑问的目光之中带着几分期待。

李在古不紧不慢道:“将归顺大唐的突厥各部分散迁徙于兖豫之间,其民不适合生活习性,容易使其反感,更难以令其与中原人士融合。若让其相互抗衡,分而治之,反而会使其对大唐产生不信任之心,久而久之便会对大唐产生分离之心,对以后要归降的人也带来不好的印象。臣认为,应保全其部落,让其留于旧部,并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中原礼仪。”

略微顿了一下,他紧接着说道:“如今突厥各部来归顺大唐,不应赶走,也不应歧视,而应采取怀柔政策。若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都会成为大唐子民。再选其中几位酋长进入长安宿卫,一方面,可以将其扣为人质;另一方面,可以让其认为陛下对其信任。到时,突厥各部必然会畏威怀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