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狼王黑点 > 七 沙漠见闻(上)

狼王黑点 七 沙漠见闻(上)

作者:胡涂2018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7:05 来源:笔趣阁

出发时,狼山以西的荒漠草原上,黄色的黄戴戴,蓝色的马莲花,已开始绽放,拉开了鲜花怒放的序幕。

野马群,很快就进入了巴丹吉林沙漠。

为了避开高温,它们白天在水边的灌木丛休息,晚上才赶路。野马还练就一门特殊的本领,可以一边奔跑,一边进入浅睡眠状态。

饮水时,征服者总是让其它野马先饮,自己亲自担当哨马,在水边站岗,防止狼群的偷袭。

白天休息时,它也安排野马,轮流在灌木丛旁边担当哨马,野马全都采取站立的姿势睡觉,这是祖祖辈辈承袭下来的传统,时刻都得保持警惕,连睡觉时也不例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在危机四伏的严酷环境中,生存下来,野马只有站着睡觉,当危险来临时,才能立即撒蹄逃跑,瞬间将掠食者,远远地抛在后面,让它们望尘兴叹。

进入沙漠腹地,眼前是一片金黄色的,线条分明的沙脊线,像一把硕大而锋利的镰刀,将沙漠分割成一块一块的沙丘。

沙丘层层叠叠,像波浪一样,向远方延展,一直到天地相交的地方。

沙丘内,沙粒在风力作用下,形成规整划一的立体纹理,纹理清晰复沓,像凝固的潋滟水波,极具韵律感。

很多人认为沙漠是沉寂、单调的,除了荒凉还是荒凉。而丹巴吉林沙漠中,在背风的沙丘或沙窝里,分布着红柳、梭梭、沙蒿、白刺、盐生草、骆驼刺、芨芨草、猪毛菜,沙拐枣等植物。

红柳枝头紫色的花,特别引人瞩目,根部隆起的沙包,也为单调的沙漠,增添了几分亮色。

红柳是丛生灌木,沙漠上经常刮风,沙子被簇生的红柳阻挡后,和秋天的落叶一起,在根部堆积成沙包,年复一年地累积,沙包也随着红柳越长越高,成了沙漠上特有的红柳沙包现象。

一年之中,很多红柳会开三次花,它们也被称为“三春柳”。

梭梭,则被称为“沙漠卫士”。除了防风固沙的作用,还是当地居民重要的柴火,也就是梭梭柴。梭梭柴的木质致密,十分耐烧,一段就可以烧一个晚上,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至于沙拐枣,则经常用来设置人工防沙绿化带。这些绿化带,一般由沙拐枣、红柳和梭梭组成,在沙拐枣的挂果期,红色、粉色和黄色的果实,像鲜艳的花朵,使荒凉的沙漠,增添了不少亮色。

当然,沙漠上最高大的植物还是胡杨,它也是沙漠上唯一的乔木树种。

胡杨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是沙漠绿洲的守护者。胡杨幼树的叶子,尖细得像柳树的叶子;长成大树时,树干下部的叶子,依然像柳叶,上部的叶子,则饱满得像杨树的叶子;成为老树后,低处的叶子像柳叶,中部的叶子像杨叶,高处的叶子,则像银杏叶了。

老胡杨一树三叶,极具传奇和浪漫色彩。

霜降过后,胡杨金黄色的叶子,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点亮了整个沙漠,牵引着人们的视线,成为沙漠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它的树叶,富含盐分和蛋白质,是牧民家畜越冬时很好的草料,部分野马、野驴、野骆驼等动物,也将胡杨林作为冬窝子。

野马在沙漠上迁徙,稀疏分布的泉水,提供了水源。泉水边补丁似的小绿洲上,生长的沙蒿、红柳、芦苇、梭梭、胡杨、芨芨草等植物,则是它们的草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