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狼王黑点 > 十二 猎狼比赛

狼王黑点 十二 猎狼比赛

作者:胡涂2018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7:05 来源:笔趣阁

这里的哈萨克人,春天赶着牛、马、羊、骆驼等草原五畜,逐水草而居,不断更换地方放牧,过着游牧生活。

冬天下雪前,他们将牲畜赶回居住地,也就是所谓的冬窝子,用干草将牲畜圈养起来,只有天气暖和的时候,才将牲畜放出去活动四肢,让它们刨开积雪找草吃。

之所以称草原五畜,与蒙古人的传统一样,羊包括绵羊和山羊,加上牛、马、骆驼,刚好是五畜。

其中,马是哈萨克人,同时也是其他游牧民族主要的交通工具。牛和骆驼,则是他们的运输工具,在运输货物、搬迁转场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绵羊可以剪羊绒,山羊可以提供毛皮和肉食,用山羊肉做的手抓羊肉,是哈萨克人最喜欢的食物。

冬春两季,大雪覆盖草原时,这放牧还得有讲究。他们将马群放在前面开路,无数的马蹄,足以把雪踢散,让草裸露出来,后面跟着的牛、羊、骆驼,才可以吃到埋在雪下的草。

羊群的比例,同样也有讲究,山羊与绵羊的比例,大约为七比三。山羊多的原因,是这里的草场,多粗硬的草和灌木,很适合山羊的口味。

长着胡子的山羊,活跃而机警,遇到狼袭击等危险时,会及时发出报警声,并带头逃跑,这是它们的优点。当然,山羊也有缺点,为了避开蚊子、苍蝇等讨厌的虫子,喜欢顶着风走,且各走各的,一旦走远了,由于记忆力不好,就不知道回家了。

绵羊胆小谨慎,喜欢待在一个地方吃草,就算将附近的草啃光了,也不会主动去找新草场,这样一来,单独放养绵羊的话,则会越养越瘦。

山羊和绵羊混群放牧,长着胡子的山羊,可以带着绵羊,去寻找新草场,从而扩大吃草半径。即使走远了,绵羊也可以带着山羊,找到回家的路。

到了冬天,山羊怕冷,喜欢钻进绵羊堆里睡觉,绵羊那厚厚的皮毛,可以为山羊保暖。

山羊和绵羊混群的羊群,两种羊优势互补,这才是完美组合。

冬天,适合放牧的天气很少,猎人们空闲时间很多,便经常带着猎雕、猎犬打猎。其中,骑着马,擎着雕去猎狼,是哈萨克猎人最引以为自豪的打猎活动。

狼王黑点的横空出世,使当地的猎人,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其中,使大家最为震惊的,当然是老猎人阿克勒家中,竟有两只猎雕被咬死,曾经的“猎狼英雄”铁爪,更是折戟沉沙,被黑点咬断了一条腿。

回家以后,阿克勒用马驹油处理了铁爪的伤口。哈萨克人在治疗骨折、脱臼方面,独树一帜,他们使用马驹油,能使患者的骨头软化并重新愈合,甚至有些陈年的骨折患者,也能治愈。

断爪还在黑点那里,阿克勒当然无法治愈铁爪了。

失去了一只利爪的铁爪,再也不是名副其实的“铁爪”了,它的平衡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单凭一只利爪,再也没有一击得手的能力,也不能参与猎狼了。

猎雕山中死,将军阵上亡,曾经风光无限的铁爪,只有谢幕了。阿克勒每次想到这里,胸口就隐隐作痛。

三天过后,阿克勒振作起来,带着两个儿子,拿着两幅羊毛绳网,准备再捉几只野生金雕,从头开始训练。

他们找到一块视野开阔的雪地,把绳网斜挂在前高后低的四根木桩之间,低的一端着地,绳网平面与地面大约成六十度,再把用陷阱抓到的活野兔,一头用皮绳系在颈上,另一头系在着地的网绳一边。

然后,三人躲到远处的灌木丛,耐心地等待野生金雕俯冲下来,捕捉绳网下面活蹦乱跳的野兔。

金雕的视网膜,有为数众多的感光细胞,视力是正常人的八倍左右,在高空盘旋时,能清晰地看到地面上的东西,从洁白的雪地上,很容易辨认出灰色的野兔。

不一会儿,一只金雕俯冲下来,由于速度太快,没抓着野兔,爪子插入到网眼之中,无以自拔。

金雕的性情暴躁,爪子陷入网眼中,用不上力,为了保持平衡,只好拼命地拍打翅膀。

阿克勒和两个儿子,怕金雕弄伤翅膀,赶紧跑上去取雕。金雕见有人靠近,翅膀拍打得更厉害了,甚至将巴特尔汗的帽子都拍掉了。

喀海尔曼用戴着熟牛皮手套的右手,握住金雕的尖喙,巴特尔汗趁机抓住金雕的双腿,然后将金雕抱在怀里。

阿克勒则用戴着熟牛皮手套的双手,小心翼翼地从网上取出爪子。取爪子时,他已知道这是一只雄雕,取出以后,就把它放了。

他们的目标是雌雕,雌雕的体形比雄雕大,体格也更加健壮,更适合作猎雕。

三天以后,经过漫长地等待和筛选,阿克勒和两个儿子,捕到了十只金雕。它们都在两至四岁之间,全戴上了眼罩,两腿之间用皮绳系住,一只脚还拴上了皮绳。

金雕被捕捉以后,还得一直饿着,不喂任何食物和水。

作为最凶悍的猛禽,金雕除了犀利的目光,强劲有力的翅膀,还拥有匕首般锋利的爪子。成年雌雕的爪子,张开以后,跟成年人的手掌大小差不多,爪距达到二十公分左右。

最大的金雕,体重足有八公斤,可以抓起自身体重好几倍的猎物,从高处向低处滑翔时,甚至能抓起自身体重十倍的猎物。

经过充分训练过的猎雕,可以在草原上,长时间、长距离地追逐猎物,等到猎物疲惫不堪时才冲上去,直接用锋利的爪子,抓住猎物的脖颈或眼睛,使猎物很快就失去了反抗能力。

刚捕来的十只金雕,羽毛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雄姿勃发,野性十足,非常的凶猛,阿克勒父子一旦靠近,它们就野性大发,扇动着有力的翅膀,拍得他们头晕脑涨,眼睛都睁不开。

为了消除金雕的野性,接着就是漫长的驯雕过程了,有的少数民族也把这个过程叫“熬鹰”,金雕也属于鹰,而且是块头较大的鹰。

首先,阿克勒要通过优胜劣汰,从这十只野生金雕中,选出最好的三只,作为驯练对象。

金雕除了奇异的捕猎能力,还具有高傲和桀骜不驯的品性,不是那么好驯服的。“熬鹰”的“熬”字,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了,驯雕的难度和残酷程度。

要让这些空中霸主,听从猎人的指挥,必须要有一套严格而残酷的方法,如果说不给它们喝水、吃食物,几天几夜地不让休息,还真有点悚人听闻。

驯雕的目的,一箭双雕:一是为了消磨野性,使桀骜不训的金雕屈服,二是使它们具有很好的平衡性,保证猎人骑马奔跑颠簸时,金雕也能够稳稳地,站在戴着厚羊皮套的右手腕上。驯养好的金雕,平时站在猎人家里,自动摇晃的圆木棒上。

哈萨克人善于驯雕,采用的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的做法。

捕回金雕,阿克勒和两个儿子,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先在毡房外面,找一块背风的雪地,并排扎十根木桩,木桩的列距三米,行距两米四。

接着,并列的木桩之间,各系上粗皮绳,绳子的中间,绑着三十公分长,手腕粗的一根圆木,以供金雕站立。

圆木的形状,类似于金雕以后站立的,猎人的手腕形状,上面还捆着细长绳,金雕在上面站立时,猎人需要不时地拉动绳子,使圆木不停地摇晃。

三人将戴着眼罩,两脚系着皮绳的十只金雕,分别放在十根粗皮绳中间的圆木上,为了防止金雕逃跑,还把腿上的长绳,系在木桩上。

然后,他们守在旁边,不时地拉动圆木上的长绳。金雕为了在圆木上站稳,必须不停地扇动翅膀,以保持平衡。

这个过程中,金雕除了不吃不喝不睡,还得应对不停摇晃的圆木。

猎人的摇晃动作,可能要持续几天几夜,直到金雕精疲力竭,摔在地上睡着为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