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狼王黑点 > 一 屈原得救(上)

狼王黑点 一 屈原得救(上)

作者:胡涂2018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7:05 来源:笔趣阁

公元前,汩罗江畔。

一位须发全白,形神憔悴的老人,用苍老、悲凉的声音,吟着一段诗句:

滔滔孟夏兮,

草木莽莽。

……

明告君子,

吾将以为类兮。

吟完后,老人在江边徘徊良久,最后怀抱一块石板,毅然跳入江中,溅起了一个民族,两千多年追思的浪花。

老人刚跳下去,岸边飞奔过来四匹骏马,其中一匹马上没有人。为首的男子,弱冠年龄,面如白玉,目光明澈,鼻翼英挺,仪容俊美,举止轩昂。一到岸边,他身后的两名男子,立即滚鞍下马,从老人落水的位置,跳了下去。

为首的青年,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也下了马。他捡起岸边的一卷竹简,上面原来是一首诗,题目是《怀沙》,于是草草地看了几行,将竹简收了起来。

很快,两个男子将投水的老人拉出水面,也不管他如何挣扎和呵斥,强行把老人捆在空着的马上,四人然后离开了。

投水的老人是屈原,听说秦国名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城(今湖北江陵)的消息后,万念俱灰,想以身殉国,一了百了。救屈原的年轻男子,是他的弟子宋玉,知道老师的倔强脾气,幸好及时赶来了,救出了师父。

三天后的清晨,四人来到了一片浩瀚的原始林海。眼前林木葱茏,溪水潺湲,峰林耸峙,峰上的苍松虬曲,俯仰参差,颇具神韵。他们在峰林和峡谷中穿行,身边流水如琴,鸟鸣如歌,呼吸轻松而畅爽。

屈原骑在马上,已被解去了绳子,由于心思郁结,他对眼前的美景视若无睹,表情非常冷漠。

林海是楚国的地盘,也就是现在的“武陵源”,莽莽苍苍的林海里,有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所建的山庄,四人是奔山庄而来的。

进入林海,小路崎岖难行,好些地方都得下马步行。四人好似来到了迷宫,每隔一百步左右,就有一个岔路口,两条路的第一棵树,在一人高的位置,树皮被削去了,上面刻着不同的楚国数字和文字。

准确的路径,均以屈原的《离骚》为准,每一编号,对应一句完整的诗,文字则为这句最后一个字。如第一句为“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对应第一个路口,准确的路,第一棵树上的编号为“1”,对应的字为“庸”,如果走错一步,很快就会回到入口的位置。

黄歇早已把进入的方法,告诉了宋玉,宋玉却不以为然,到此方才发现,步步都得十分小心。走回头路倒不要紧,但作为得意弟子,迷失在老师的《离骚》里,走不出来,那才会贻笑大方。

四人继续在峰林、溪流和瀑布中穿行。大的溪流,都设有城墙和护城河,当然也有高大坚固的吊桥和岗哨,岗哨往往分为两层,白天有四名武士站岗,每层为两个,都配有弓箭,通行前必须对口令,口令的内容,是上一棵树编号接下来的一句诗。

误闯者,如果说不出口令,必须马上返回,否则会被弓箭无情地射杀。岗哨内还有信鸽,岗哨一旦发现可疑或危险情况,立即会放出信鸽,林海深处的总部,很快就会收到消息,他们完全有时间,从容地转移人员。

四人顺利地来到第一个岗哨,河对面的岗哨旁边,矗立着一个楚国美人模样的石像。上一句结尾是“序”字,当哨岗武士要口令时,宋玉从容地对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听到口令,武士立即放下吊桥,四人顺利通过了。

第二个岗哨,矗立着一个老年奴隶的石像,佝偻的身影,沧桑的面容,让宋玉久久不能释怀,颤声地对出了口令: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听到这一句诗,屈原的表情,更加哀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