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族长的悠闲日常 > 第九十一章 分房政策

族长的悠闲日常 第九十一章 分房政策

作者:长河里的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6:25 来源:笔趣阁

新村主体的建设这时候也已经差不多了,毕竟就是七层楼,施工难度没有高层那么大,而且10月份施工,天气开始变凉爽,搁在6月份,估计速度也就是现在的一半。

凯辉建筑公司的老总林凯辉现在也算是郭书喻的朋友了,虽然两人年龄有着差距,但是身份和财富足以抹平年龄上的那点差距。

林凯辉表示,主要也是赶上天气好,一直没有遇上什么大风下雨天气,要不然工期肯定会受影响,不过工期虽然没有受影响,但是这一项目他们真很难赚到什么钱。

郭书喻给的时间太紧,他只能找其他的工程队一起来施工,差不多一个施工队负责两栋楼,同时施工,这也是这么快就完成主体的原因,可这样一来,林凯辉的利润自然就少了。

好的一点是,郭书喻这里没有那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手续又是罗永胜在跑,因此也算是省了一大笔的公关费用,不过即便这样,估计这几个亿的项目最终下来利润也不会超过1000万。

林凯辉天天抱怨,抱怨的多了,郭书喻也只能退让一步,那你加快施工吧!早完成一天,我给你加50万。

三个多月也就是100多天的工期本来就非常紧了,就是提前又能提前多少?所以这话郭书喻说的非常痛快,对林凯辉来说,最多也就是能多拿个二三百万,不过聊胜于无。

按照郭书喻的要求,新村弄出来一个样板间,已经完成了简装,甚至放了家电家具提供参考,十个房间,十种装修风格,没花钱,是市里家具城和家电商场赞助的。

赞助的目的不言而喻,毕竟800多户家庭,每家就是只买两个空调,那还1600多个空调呢,相比较1600多个空调的利润,就这点投资又算什么,本来家电商场和家具城还想要给罗永胜、郭书喻提点,但那点钱郭书喻能看得上?罗永胜更不用多说,他从不是一个看重钱的人。

村里的两位领导不要,优惠力度自然就到了村民手里,加上下乡补贴,一台大品牌的空调也不过1899,柜机贵一点,但圆柱柜机也才3099。

当然,价格便宜,耗电量自然就要大一点,反正一晚上一度电肯定不够,不过空调这东西也就是卧室用一用,客厅的多半也就是一装饰,一年也开不了几次。

家具也差不多,反正净面积80平米的房子,二室二厅一厨二卫的格局,全套下来3万多一点,包括厨房和卫生间。

郭书喻也大气,直接表示到时候让村民出3万,多出来的那些村委出了。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新村的房子跟老宅并非按比例兑换的,而是按照家里的人口,本来罗永胜、郭书元他们都不建议这样做,毕竟漏洞太大,今后如果有村民起诉村委,村委绝对是没有理的那一方。

不过最终郭书喻还是选择坚持。

不按照老宅的面积而是按照人口,一人可分40平米,不过新村社区的户型只有80平和160平两种,所三口之家可以分得80平,多出三口的可以分复式,如果你家就是三口但也想住复式也没有关系,可以和父母住一起或者生二胎嘛!这样就满足条件了。

新村社区的房屋不允许出售,只能自家居住,这一点倒是和现在农村的宅基地政策一样,你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属权。

年纪大了,人没了,那么村委有权利收回房子,然后分给其他的年轻人。

楼层完全是抓阄决定,一切看运气,此外就是四口之家的复式问题,多一口人就能住复式,那岂不是大家都抢着住复式?

也不能这样想,首先复式都是顶楼,位置不太好,其次郭家庄的分房政策是结婚便可以分一套房,因为人均40平米,所以四口之家如果选择了复式,那么等今后孩子结婚的时候,肯定有一个孩子不能再分房,因为你们家的平方已经用尽。

社区一共是1500套商品房,但是只有800余户,剩下的那些商品房就是用来提供给即将结婚和将来结婚的年轻人的。

不同意这样的分配方式?不同意那郭家庄不欢迎你,你还是把你的户籍迁到镇上吧!

实际上一开始还真有不少人不愿意,毕竟他们的户籍在老家,儿女却没有,也就是说,那楼房他们就是住也根本住不了太长时间,等他们一死,那房子就收回去了,儿女一点好处捞不到。

可是心里不愿意归不愿意,真让他们放弃郭家庄的户籍他们还不乐意,尤其养老院的政策出来之后,他们更不愿意放弃了。

愿意赡养老人的,多半都已经把老人接到了城里,部分是老人自己不愿意过去,而不管哪一种,郭家庄的养老院政策无疑都很让他们满意。

不用儿女们操心,中午还管饭,如果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那么养老院就会把你接过去,起码到死不会遭罪,相比较而言,可比子女靠谱多了,主要是现在儿女们事情多、压力大,根本没有能力和时间照顾他们。

实际情况可能没有这么好?可是那何必呢?总要有一个理由吧!这养老院和门诊的政策也不是他们争取来的,而是郭书喻主动提出来的,如果不准备弄好,当时完全没必要说,而且现在村里年纪比较大,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的已经被送进了养老院,钱就是村委出的,甚至找的都是比较好的那种养老院,一个月就要一千多两千的那种。

12月份中旬,郭家庄完成了12月份的第二次庙会之后,周桐坐上了来郭家庄的火车,为此郭书喻提前一天就安排人把古镇区村委的妇女主任办公室给收拾了出来。

12月份的两次庙会,游客的数量都非常多,主要是郭家庄的很多某音视频号粉丝数量已经突破了50万,郭家庄官方帐号更是突破了100万。

随着郭家庄的名声渐渐起来,古镇区这边也开始出现一些网红,而就是这些网红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郭家庄。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本来郭书喻还在想要不要请几位网红,现在看来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

三晋旁系的大掌柜们能力不用多说,借着游客们数量的增长,郭记的营业额也直线上升,这时候就是不建厂都不行了,瓷器还好一点,毕竟太贵,大部分人都舍不得花钱,但是糕点……大几十位糕点师傅实在是有点忙不过来,哪怕他们都有助手。

不出意外的话,12月份郭家庄的收益能够突破一个亿。

每个月1个亿,那一年就是12个亿,即便不等明年扩张,也足够引起镇上的重视,广川县不能说贫困县,但也绝对不富裕,12亿产值的企业别说在东王镇,就是县里也足够引起重视了。

不过现在县里肯定也异常的悔恨,三年的免税,这是多少钱没有了?但悔恨也晚了,政策都已经下来,总不能出尔反尔吧!当然,来郭家庄调研的领导唠叨两句不可避免。

周桐急着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郭家庄即将举办集体婚礼,一共726对新人,毫无疑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郭义贞又促成了几十对。

不仅如此,后面谈得这些,姑娘们的条件明显比之前的要好很多,模样吧虽然没有太出挑的,但是专科生多了不少,甚至还有一位本科生。

那位本科生还是银行工作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人家就相中了郭书喻的一个年轻族人,这还不到一个月,两人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

不过有成的也有成不了的,毕竟彩礼不能超过10万,肯定会让一部分人打退堂鼓。

对这种自然也没什么好可惜的,族人们的婚姻大事郭书喻不想插手,他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品德必须过关,那种嫁过来当天,家门口要钱不下车的,绝对不惯着!从哪里来的就滚回到哪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