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族长的悠闲日常 > 第七十二章 分组

族长的悠闲日常 第七十二章 分组

作者:长河里的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6:25 来源:笔趣阁

十月八日,各县区的郭记精品蔬菜店不出意外的把限量的10000公斤蔬菜全部卖光了,其中很多都是大企业食堂批量购买的,郭记精品蔬菜店在莱州已经有了一定名气,随着三天免费期的火爆,不少人纷纷打听,得到一众好评之后,正式售卖时被抢购一空再正常不过。

不过郭记精品蔬菜也对得住他们的信任,当天很多企业食堂管理层都表示了对郭家庄蔬菜的赞美。

限量的10000公斤蔬菜基本上都被卖光让郭书喻和罗永胜都松了一口气,有这么一个成绩,也算是给上面一个交代,大领导审批时可能就能多批下来几千万。当然,这些只是罗永胜他们自己想的,给多少那都是领导们最终商量的结果,现在郭书喻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成绩”报上去。

因为新村主要是楼房,自然需要有资质的施工队,又因为新村的建设郭家庄村委也会出一部分钱(以村委的名义向郭记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拆借),而且还可能是大头,所以施工方由村委说了算,至于会不会有领导打来电话,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罗永胜要忙成立公司的事情,施工队招标的事情自然就交给了郭书喻,突然接下这么一档重要的事,郭书喻还真有点不适应,但没办法,他不干谁来干?而且罗永胜选择让郭书喻忙这件事也有原因,那就是有些关系他没办法推脱,可是郭书喻却没问题,这些时日罗永胜也算是瞧出来了,郭书喻在领导们心里的地位很特殊,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误,基本上谁也不会招惹他。

看看大领导就知道,对待自己什么态度,对待郭书喻又是什么态度,罗永胜总觉得这和郭氏一族的秘密有关,只不过这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郭书喻应下差事,但随后就发起愁来,这件事怎么做?自己也不认识什么施工队啊!

要不然,登报上广告?

郭书喻发愁,一些小建筑公司也发愁,他们已经听说了郭家庄要建新村的事情,甚至他们还知道更详细的事情,比如郭书喻都不知道的省里会批多少钱、市里多少钱。

一般来说,这样几个亿的项目,就是大公司瞧不上眼一般也轮不上小建筑公司,也就是这穷山僻壤的人家嫌过来麻烦,这才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但,他们高兴了一场之后,突然发现自己没有沟通甲方的途径。

找到县里的领导,县里的领导表示,这次跟往常不一样,县里虽然拨款,但做主的却是郭家庄村委,主要是那位村主任,你们如果想要接工程,最好还是找他沟通。

大部分人得到的答案都是这个,既然只是一个村主任,那么就想办法沟通联系吧!他们倒是都听说了剃头主任的名头,也没敢仗势欺人,就想着正规渠道沟通一下,但谁曾想,找到的人要么不认识,要么不愿意牵线搭桥。

最终就演变成了现在这幅模样,郭书喻不知道怎么找施工公司,而建筑公司根本就没有渠道联系郭书喻。

不过这件事最终还是解决了,不是报纸媒体,实际上郭书喻也还没有来得及登报,是一个建筑公司老总突然琢磨,要不然我亲自登门试试?

托关系找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谁也不会贸然登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公司都没有想到这一点,然后让一家新公司捷足先登了。

来到郭家庄,那位老总非常的客气,大包小包带了不少的礼物,不过让他意外的是,郭书喻似乎比他好像还要高兴。

能不高兴么,正琢磨要不要登报纸,结果就有建筑公司的人来了。

前面就说过,这是一家新公司,老板实际是一名设计师,在国内某知名企业任职,不过前年有了创业的念头,便回老家弄了一个小型的建筑公司,不过当了老板之后才发现,这老板特么的也不容易干,才两年的时间,脑袋上就多了不少的白头发。

建筑公司的生意实际上也还可以,两年的时间里也接了一些项目,但因为实力人脉的关系,都是几百上千万的小项目,到现在几个项目加起来也还没有1个亿。也因此,来时老板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真的就是试一试,但很明显,郭书喻的态度出乎他的意料。

郭书喻的性格很多人都知道,有点任性、易怒、易激动,还特么的相信缘分。

毫无疑问,现在这一幕就是缘分,要不然人家怎么可能在这时候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而且对方的态度也很让郭书喻满意,所以,说了没两句话,郭书喻就心里暗下决定,只要对方给的价格可以,这个项目基本上就给他了。

那凯辉建筑公司的老总林凯辉自然不知道郭书喻此时心里想到什么,他只是觉得自己从丁点希望变成了有很大希望能够拿下这个项目,所以态度极度认真。

“直奔主题吧!我们的要求是,差不多能容纳3000人左右的社区,社区内的绿化要多一些,此外还要有养老院、幼儿园和小学、小型的门诊急救医院和酒店、村委办公楼。”

没错,就是村委办公楼,今后那边才是主要的办公室,而这边则是一至三组的办公地点,村子规模大了,自然要分组,基本上就是1000户一个组。

这样的分组族人们自然不高兴,他们希望能够成为两个组,这边一个组,新村一个组。

实际上一开始郭书喻也是这样想的,但罗永胜劝郭书喻说道:“这不利于团结,很容易激化矛盾,不过就是名义上的分组而已,没必要太较真。”

郭书喻后来想了想,也的确,真分成两个组,那新村那边的人会怎么想?本来因为成立公司的事情,族人们注定分钱会比新村那边多分甚至几倍,现在名义上也把他们区分开,今后这也许就是大隐患。

所以考虑再三,郭书喻还是同意了罗永胜的建议,分成五个组,郭家庄这边三个组,新村那边两个组。

组长方面,郭书喻本来准备让各组自选,但罗永胜和周桐都表示,最好还是郭书喻委派,委派郭氏族人过去。

这郭书喻就不太懂了,我安排郭氏族人过去,人家岂不是要说我霸道揽权?人家新并过来的村民会愿意?当然愿意!有一个郭氏族人当组长,他们更安心,如果你愿意让一部分族人搬到新村去,那他们更高兴。

郭书喻也是后来才知道,自己这样做,固然有点揽权的意思,但对那些新来的村民来说,他们不怕郭书喻揽权,就怕郭书喻不搭理他们,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现在郭书喻虽然还不懂这些,但也同意了罗永胜的建议,准备委派两名族人过去当组长,但是安排一部分族人搬到那边居住的事情有点难,族人们相比较楼房,还是更喜欢这种仿古四合院(最重要的还是想要跟自己的族人住在一起)。

话题偏了,回到郭书喻的家里继续说工程的事情。

郭书喻说了自己的要求,林凯辉很认真的都记了下来,然后询问道:“绿化面积达到多少?养老院、幼儿园、小学这些的规模?”

“养老院不用太大,300多人的规模就行,但设施一定要齐全,而且环境要好。此外,我见到莱州很多高档小区有免费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我觉得那挺不错,能不能和养老院建在一起?”

即将并过来的60岁以上老人很多,但基本上都还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养老院并不需要建的太大,相比较养老院,郭书喻更喜欢那种老年人活动中心。

白天的时候有人专门照看,晚上的时候各自回家!主要是,很少有老人愿意住在养老院,现在养老院火爆,那也是没办法,孩子没办法照看老人,但是扔老人一个人在家又不放心,只能送养老院。

郭书喻的设想是,那些没办法独立生活的住在养老院,有能力独立生活的则白天跟一堆老头老太太们在活动中心玩,雇几个年轻一点的照看着,晚上的时候则回家,愿意在活动中心吃饭的也免费管三餐。

不过年纪过70的人家里会安装紧急救援按钮,这个会和家里的烟感报警器一起连接到控制室,有什么问题,一旦按下,控制室人员迅速前往查看,有问题则联系门诊值班的大夫前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