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族长的悠闲日常 > 第六十九章 十个村?

族长的悠闲日常 第六十九章 十个村?

作者:长河里的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6:25 来源:笔趣阁

县领导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张东王镇的地图,然后铺在茶楼的桌上,指着上面的几个村子说道:“县里和镇上的意思一样,既然是合并,那就干脆一步到位,10个村全部并过来。”

“按照现在的耕地面积,大概能够达到30000亩左右,县里准备把部分的林地也转交给你们村,算上这些村附属的,林地面积大约能够达到26000亩。”

10个村,几乎是整个东王镇的三分之一,看着地图上被圈起来的一大片,郭书喻如果说心里不激动那肯定是假的,可是再一想其中涉及到的人口,郭书喻脸色又不由的有点难看。

不过他也明白,自己的心态不对,总不能只要好处不要麻烦吧!

一边安慰自己,郭书喻一指那条河道:“我还有一个要求,这条河的归属权要在我们村。”

其他的事情都答应了,这一小条河道县里自然不会拒绝,领导甚至没有和水利部门沟通,直接答应了下来。

镇领导有点奇怪的问道:“你们要这条河道干什么?”

“建水库养鱼和修建水利发电。”

这没什么可瞒着的,只不过听到郭书喻的回答,镇领导觉得有点不靠谱:“这能出多少电?真想要发电,还不如上日光板。”

日光板实际上就是光伏发电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不少村里都有安装,郭书喻也知道,但是跟水利发电机组比起来,那成本就有点高了。

一套太阳能板可不少钱呢!尤其它远不如水力发电机组皮实,水库建好,几百万弄个小型的发电设备,多不敢说,供应村里的普通用电肯定没问题。

而且,水流慢可以想办法提高流速,科技手段花钱多,可以用玄学啊!

实际上不仅仅是水力发电,将来郭书喻还有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意思,毕竟风力用玄学更好操控,几个风水局,足以让风力发电机组所处的位置变成风口。

郭书喻没有解释,想着郭家庄很多怪异的地方,镇领导也就不再开口,既然人家准备这么做,那么肯定有解决的办法。

“实际上也不光是修建水库养鱼,我们更看重这一片河滩,准备种上苜蓿,然后发展畜牧业。”

“这一整段河滩加起来也就是1500亩左右吧!能养多少牛羊?而且还是放养。”

“2万头牛羊肯定没问题。”

怎么可能,这是镇领导的第一反应,县领导可能对这些不太清楚,可是镇领导天天跟村里打交道,一亩地的草能放养多少牛羊他能不清楚?一亩地多则5-6头,少的话也就是2-3头,按照这样算,1500亩也就是8000头牛,哪里来的2万?

“能养这么多?”

县领导虽然对农业不太了解,但也知道这个数字偏差有点大。

“我们有自己培育的肥料,蔬菜产量高,种植牧草也一样。”

听到这个解释,县领导和镇领导这才恍然,就说呢,1500亩放养2万头牛怎么可能,不过这时候县领导有了想法。

“你们为什么不建一个工厂卖肥料?”

县领导的询问郭书喻没有回答,而县领导说完之后也后悔了,如果自己有这样的好东西,肯定也藏着不让其他人知道。

当然,郭书并不是因为这个才不建这个天然肥料工厂,主要是天然肥料的主要原料就是粪便,郭家庄没有这么多的原材,而购买的话……郭书喻只能说,如果没有风水局,那么天然肥料也就是普通化肥的几倍效果,这又是管理、又是购买、又是制作的,味道还特别臭,新产品还要宣传,实在是没有必要。

这些自然就没必要解释了。

这时候镇领导又说起了东王镇人口的事情,东王镇人口27000余,不过常住人口只有8000多,而且大约有2000余人生活在镇上,计划合并到郭家庄的十个村,加起来常住人口可能也就在3000人左右。

3000多人,其中50岁以上在70%以上,20-50岁约700人左右,其余则是孩子,男女比例则基本上持平。

听到3000多人,郭书喻不由自主的皱起眉头来,这人可比他想象中多多了,虽然这3000人不可能团结一心,可万一呢?还是那句话,郭书喻并非舍不得一个村主任的位置,只是不想平白生出那么多的事端。因为如果真出现那样的事情,对方肯定不是抱着发展郭家庄的目的来的。

毕竟现在的情况一目了然,只有郭书喻担任村主任,依靠着3000郭氏族人,那郭家庄才会发展,若非如此,镇上何必并村?

镇领导说出3000多人之后也有点沉默,郭书喻担心的问题他也同样担心,县领导神色倒是正常,看着两人都皱起的眉头,忍不住笑道:“小郭,如果我没有记错,县广场好像搞了一个相亲的公示牌,那上面都是你们郭家庄的人吧!”

“效果怎么样?”

郭书喻瞬间明白了县领导的意思,眼睛不由一亮:“效果还不错,现在村里已经解决了700多没有对象的问题,今年年底的时候应该可以搞一次集体婚礼。”

“郭家庄你可要好好发展,郭家庄发展的越好,待遇越好,他们才更愿意把户口主动迁过来。”县领导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显,当3000个族人变成3000个家庭,郭书喻的地位自然也就稳固了。

这时候镇领导也开口了:“实际上最终能落到郭家庄户籍的也没有3000,这里面不少人都在镇上和县里打工,但凡有职工保险的,我都会和派出所沟通,把他们的户籍落到镇上。”

不过说完这话,镇领导又看向县领导:“领导,县里最好还要出一些政策,关于调地的。”

现在很多人都不以务农为主,但是偏偏还有土地,如果涉及到赔偿,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笔钱无论是镇上还是县里,自然都不愿意出。

县领导答应下来,随后镇领导又同郭书喻说道:“有职工保险的,镇上会补贴他们的房屋,但没有职工保险的,郭家庄能不能接纳?”

镇上也有企业,随着这几年的管控,很多私企也开始缴纳保险,有保险自然就有保障,因此镇领导说把他们的户籍转到镇上,很是理直气壮。

但是那些没有保险的人他们基本上就是临时工,如果没有了土地,那么……

郭书喻自然明白镇领导的意思,他不是一个商人,自然做不到对一些事情无动于衷,而且镇上已经把能做的全都做了,这点小事,郭书喻也不想讨价还价,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别看这都是村里,可实际上有退休金的人也不少,本地的学校老师、以前集体企业的退休工人、公社的干部等等,除去这些,再除掉一部分现在在工厂打工缴纳保险的,最终估计也能剩下2000多人。

镇领导不说,郭书喻自己都忘了这一点了,如果只是增加2000人的话,那就没什么问题了,只要郭书喻还坐在村主任的位置上,那郭家庄的发展就绝对不会有问题。

不过有些事情现在也要开始做准备了,比如成立蔬菜销售公司,把仿古街、精品蔬菜店等财产和村里彻底的分开,今后会由郭记蔬菜公司从郭家庄收购蔬菜,然后进行出售。

实际上郭书喻再狠一点,可以成立蔬菜种植公司,这样一来,公司只需要交给村委每年的承包土地钱就可以,新来的村民根本拿不到多少的好处。但没有必要,既然坐上这个位置,那就要为村民谋福利,其他人虽然是外来户,可既然挂上了郭家庄村民的名头,郭书喻还是不介意让他们多赚点钱的。

当然,如果你有点什么其他的想法,还想要更多,那么就对不起了,回头你的土地怎么入的股,那么再怎么退给你,你继续守着你那点土地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