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族长的悠闲日常 > 第二百五十七章 附属医院

族长的悠闲日常 第二百五十七章 附属医院

作者:长河里的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6:25 来源:笔趣阁

周桐跟郭书喻的第一个孩子有点早产,但还好母女平安,只是周桐看着怀里的女儿明显有点不太高兴,当然,她并不厌恶这个姑娘,只是有点遗憾和失落而已。

郭书喻倒是不在意女儿,满脸兴奋的抱着走来走去,郭谨民夫妇虽然早就知道自己外面还有一个孙子,但那毕竟是见不得光的,比如这个可以天天瞧着,所以同样非常的兴奋,他们也不在意这是一个女孩,周桐才多大年纪,又不是不能生了。

郭家姑娘的面世毫无疑问要让整个郭氏一族热闹一番,哪怕郭氏族人们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这毕竟是主脉嫡女,他们依旧兴奋。

不过一些聪明人的族人现在也经常凑在一起聊起这件事,长子见不得光,周桐第一胎却是一个女儿,如果今后能够生一个儿子还好,如果不能……那时候必然会面临一些麻烦。

郭书喻并不知道下面人的想法,或者说他在刻意忽略这些东西,整天都在围着自己的小丫头转,族人里的孩子现在最大的已经2岁多,聪明伶俐的郭氏娃娃们不少已经能够清楚的吐字并且开始识字了。

进度有点快,但娃娃们就是聪明,总不能一直压着不让他们学习吧!

周桐的女儿毫无疑问是郭氏一族的小公主,不少族人都在教育孩子,不仅见到族长和族长夫人要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见到“小公主”同样要如此。

大部分的族人媳妇都能够理解,毕竟一开始就已经立了规矩,但总有一些族人媳妇心怀不满,21世纪人人平等,咱们恭恭敬敬的也就算了,怎么轮到下一代还要如此?

当然,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敢这样说,郭氏族人对婚姻还是比较看重的,只要不要突破他们的底线,而家族和族长就是他们的底线。

虽然不能说什么,但母亲总跟孩子们接触的时间长一些,她们的想法很简单,今后孩子大一些,一定要把孩子们引到正途上。

族人们并不知道这一点,不过即便是知道了估计也不会在意,因为孩子们的骨子里就继承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教育就能磨灭的。

如果他们真的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做了,也许非但达不到她们心里想的作用,甚至可能还会更糟糕一些。

周桐不是一个特别热衷于事业的人,但她的责任心很强,因此在家里躺了没有多长时间就重新回到了岗位上。

值得一说的是,周桐是在自家医院生的孩子,经过巨额投资,东王影城附属医院的规模医疗水平绝对能够在全国排在前列。

医疗设备方面郭记绝对是舍得投资的,郭记拟定了一个三年100亿的计划,也就是说三年内会对这家附属医院投资不少于100亿,而第一期投资就高达30个亿。

医师方面现在主要是中医为主,毕竟好的西医都有自己的事业,并不是有钱就能挖过来的,郭记对这方面的规划还是以自己培养为主。

外科医生,族人中医实际上就能胜任,当然,族里的裁缝和陇右旁系族人实际上做的也非常好,也为此,族人中医特意挑选了几位年轻的习武族人,让他们转行为外科医生。

而他们的第一课就是给小白鼠做手术。

为什么不先从大点的动物开始练习?主要是族人都有基础,从小学习经脉什么的,对人体构造都非常的清楚,另外就是手稳的问题上,天天练枪的人如果手还抖,那估计就没有合格的医生了。

附属医院属于中西结合医院,西医那边主要是检查,而中医这边则是开药外科手术,虽然附属医院没有什么历史底蕴,但因为数十位国手级别的中医,附属医院的名气很快被打响。

其实附属医院的名气能够打响也是必然的事情,毕竟附属医院还在筹建的时候,就跟很多单位达成了合作,负责各单位每年的体检和保健工作。

当然,部分距离较远的附属医院会安排人上门服务,距离比较近的则需要亲自来医院。

生活区的人口虽然很多,但岗位同样也非常多,其他的不说,光是清洁人员,那一次性就招了300多名,大部分都选的55-65岁的老人。

选这个年龄阶段并非不尊老,而是他们需要这份工作,至于55岁以下的,自然有其他的工作安排给他们。

65岁以上的老人?如果郭记连这些老人都无法承担,那就白瞎了这么大的名头。

生活区但凡60岁以上的老人,除去拿国家给的补助之外,郭记还会额外每月给300块的补助,可别小看这300块,要知道现在整个生活区70%以上都是60岁的老人。

光是这些人,每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还有养老院,生活区扩大,养老院的规模自然也要扩大,还是免费的政策,不过管理委员会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不会让养老院亏损太多。

新的养老院规模大概能够容纳3000余名老人,此外郭记还在生活区建造了大量的老年人活动区,反正不至于跟年轻人抢地盘跳广场舞。

老年人运动设施很多,加上经常会有免费的体检活动,可以预料到,接下来几年,影城生活区的老人寿龄会有相当大的一个提高。

新的郭记老街即将完工了,郭书喻自然不能一直待在家里,跟上一次一样,他至少也要一个省逛一圈才行,让那些员工们也认识认识他这位大老板。

其实现在过去也有点晚了,但是因为孩子出生,耽搁一点时间很正常。

随着生活区的完善,影城的旅客也越来越多,郭氏族人生活区域人口却开始变少起来,没办法,各地需要的人多,论值得信任,也就是族人值得信任,郭书喻只能把他们安排出去。

就是非三晋旁系的大掌柜,那些陇右旁系的也被安排了出去,江南旁系的现在基本上都在学校教学,还有那些糕点师傅族人、大厨族人等等,都有自己的事业要做,现在族人生活区里的族人超不过300人。

现在一进那边,随处可见的都是女人,带着孩子的女人。

郭记现在也已经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根据郭义杰统计的郭记员工总数,截止到上个月,员工总数量已经突破了10万,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当中。

10万员工可不是一个小数,不过仔细算算也很正常,一个郭记老街就按照300名员工来计算吧!整整六个省的郭记老街,那是多少?

此外还是郭记投资的那些工厂,影城这边的大本营、物流司机等等,真算起来员工数量并不算多,等真的完成国内外布局,也许员工数量突破100万也有可能。

这是一件很让人骄傲的事情,毕竟这意味着郭记保证了20万个家庭经济稳定。

也许郭记的薪酬并不算特别高的,但是胜在郭记给了他们保障,五险一金什么的从不吝啬,还有工作环境上,那也是相当的宽松。

有调查表明,很多家庭的不和谐跟家人在单位上的工作息息相关,单位工作轻松愉快,那么家庭自然也会和谐,毕竟你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带给其他人,每天微笑面对,家人自然也开心,如果天天冷着脸,家人能开心的起来?

这些东西都是一个教授在一堂课上专门讲给学生听的,同时狠狠的把郭记夸了一通,并表示如果不是家庭的一些因素,他肯定会到郭记应聘,毕竟那是一个值得向往的地方。

这堂课很快被学生发到了网上,并且不少人@郭书喻,说起来,虽然现在身价蹭蹭蹭上升,但是郭书喻更平易近人了。

大部分的@,都能把郭书喻召唤出来,闲着无聊,郭书喻也会跟一些粉丝聊天,且一聊就是十几条,而不是仅仅回复一下。

当然,@的人多了,自然不能一一回复,郭书喻也是随便挑选一个。

看完那堂课,郭书喻自然也@了一下那位教授,然后表示自己的感谢,并且私聊对方表示如果有需要自己帮忙的地方,请尽管开口,自己一定尽力相助。

外出巡视郭记老街实际上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事情,因为说是巡视,那里都是族人大掌柜,郭书喻能有什么不放心的,来实际上就是玩。

第一站自然是津门,毕竟这算是他谈下来的郭记老街,来过一次津门,对这里郭书喻也相对熟悉一下,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津门的领导远比想象中还要大方。

这一整条街可比首都那条还要大不少,最重要的是费用上,地方真的没要多少,不能说白给,但也差不多。

当然,郭记也只有10年的使用权,10年之后租赁费用就要翻番了,同样还是优先租赁权,毕竟郭记不可能巨额投资翻修建设,10年之后就没有郭记的事情了。

类似的老街,虽然租的时间不长,但都拥有优先租赁的权力,也就是说,只要郭记不开口不租了,基本上轮不到其他人。

根据市场租赁的价格,上涨20%或者下降20%自然也都在协议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