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族长的悠闲日常 > 第二百一十七章 郭记私塾

族长的悠闲日常 第二百一十七章 郭记私塾

作者:长河里的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6:25 来源:笔趣阁

市领导的行程都是有安排的,时间卡的也比较紧,不过这对郭书喻来说是好事,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省去郭书喻不少麻烦。

第一站自然是影城内投资比较大的建筑,比如皇宫、比如几个奢华点的府邸、比如主街和大雷音寺、三清观等等。

因为很多建筑内部还没有装修,只能先到郭书喻的家里坐一坐,实际上郭书喻的行为有点过分,毕竟这建筑们都是商用,郭书喻直接霸占了一栋,哪怕影城就是郭书喻投资的也不太合适,不过还好,市领导们都当作没有看到。

郭记也是为莱州做出了重大经济贡献的企业,对郭书喻这位企业老总,这点事情市里还是能够容忍的。

郭书喻结婚的时候,市领导们只是安排了人过来,还没有亲自到郭书喻这“家里”逛一逛,现在瞧一瞧,弄的真不是一般的好。

随后就是大雷音寺和三清观,看着那些手抄的经书和杂役介绍的古董,市领导忍不住感慨一句:“要不是提前知道这里是影城,我还真以为来到了真的寺庙。”

“领导,这里将来就是真的寺庙,我们正在联系一些高僧,希望能够进驻到这里,还有那边的私塾,可以容纳3000名学生,今后那里也是真正用于启蒙教育的地方。”

市领导知道郭记创办了教育企业,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应俱全,不过他没想到影城里面竟然还有一所学校。

“会不会影响孩子们学习?”

看看之前的古镇区就知道,今后这里的游客肯定不会少,熙熙攘攘的是好事,但是对学校来说,对孩子们来说也许就不太友好了。

带路的那位族人大掌柜听到市领导的担心,急忙解释道:“私塾实际上就是幼儿园,从三岁开始,一直到六岁,学的也主要是国学,附近会种一圈树,多少能挡住一些噪音。”

族人大掌柜没有直接回答,不过市领导却明白他的意思,都是三岁到六岁的孩子,能影响什么学习,幼儿园主要还是玩。

同样陪同的还有郭书元,接下来他将会担任私塾的负责人,这时候他也开口说道:“外面热闹肯定会对孩子有一些影响,不过我认为这对孩子们读书也有好处。”

听到郭书元的话,市领导有点奇怪的问道:“也有好处?”

“读书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吵闹的环境中尚且能用心读书,对他们今后……”

郭书喻没有注意到郭书元说的是什么,他的注意力都在郭书元的身上,有一段时间没见,郭书元清瘦了很多,不过精神状态挺好。

前两天周桐还说起郭书元和孙招娣的事情,孙招娣在郭书喻和周桐结婚的时候就来了郭家庄,两人见了一面,随后相处的挺好,也算是确定了男女朋友的关系。

随后去了一趟首都,协助京城郭记老街创建的事情,但半个月前来了郭家庄,然后就一直没有离开,别说郭书喻,就是周桐都不知道这件事,还是偶然的机会才知道,她竟然已经跟郭书元住在了一起,还领了证。

这也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小姑娘,跟郭书元领证还是偷得家里的户口本,毕竟她还有一个弟弟,从她的名字就能猜出来他们家的一个大概情况。

户口本如果不偷出来,家里不一定会拦着两个人,但彩礼什么的必然不会少,这跟周桐完全不一样,毕竟周桐家庭条件好,而且父母相对而言也豁达,对周桐更是相当的宠爱。

话归原题,既然说起了私塾,领导自然要到私塾瞧一瞧,相比道观和寺庙,私塾里的古董毫无疑问更多一些,这都是近期郭义杰想办法搜集的,虽然不少的都是仿品,但真品的印刻扫描件也在旁边,能够形成一个对比。

说起这些古董,郭书喻直接把周桐推了出来:“这还是周桐的意思,她说多一些字画文学类古董,不仅能够增加孩子们的眼界,也能熏陶他们对国学文化的喜欢。”

市领导看一眼周桐,笑着点点头:“挺好,对国学文化这一块,你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这话说得自然是族人们的来历,虽然郭家庄已经创办两年的时间,但是官方的人在说起郭氏族人的时候,好像依旧还有些顾忌。

郭书喻和族人也都知道这一点,因此市领导随口一说,族人大掌柜也急忙找个话题岔了过去,介绍起郭记教育的一些特点,比如私塾一位老师最多只能有30名学生,课程也是德智体同时发展。

国内虽然一直倡导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实际上还是以数语外为主,体育老师的课程被占那是再经常不过的事情。

品德、音乐、历史这些科目也不用多说,都不是特别的被重视,不仅学校不重视,老师自己也不重视,基本上都是以自习为主。

“郭记的教育体系可能跟外面的不太一样,我们都有自己的规划,从私塾启蒙到小学堂、中学堂、大学,我们都规划的非常严密,如果中途转学,可能会有点不适应。”

课本实际上还是那些课本,只不过学校的时间分配不太一样。

郭记的私塾主要是以识字、九九乘法、基础拳法为主,中途还会夹杂十分钟的冥想,这十分钟的冥想可不仅仅只是闭着眼睛养神那么简单,而是正八经能够益智养神的功法。

孩子们都很聪明,但是不宜过度用脑,这也是幼儿园的教学都非常简单的原因,实际上仅仅只是识字、九九乘法也不会用脑过度,郭记这样做也是以防万一,而且冥想也能够提高智力,起码能够让一些有点笨的孩子变得聪明一点。

郭记私塾一般是三年,三年的时间基本上就能学到小学二年级的知识,这样一来,等小学的时候,只需要半年巩固,其他时间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多分配到其他的事情上,比如一些爱好。

郭记从小学堂开始,就会有兴趣班,兴趣班是自愿参加的,兴趣班从小学堂二年级开始,一直到中学堂六年级,整整11年的时间,这时间足以让一个普通的孩子有一技之长。

这也是为他们的未来做准备,即便学习不好,但至少能够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养活自己。

负责教育的那位族人大掌柜很认真的同市领导说道:“郭记的教育不仅仅只是让孩子们得到知识,还需要照顾到他们毕业之后,他们的未来。”

对这样的制度,市领导没有开口说话,因为现在的教育制度不知道多少人完善改进而来的,不一定适合少部分人,但绝对适合大部分人。

族人大掌柜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开口说道:“当然,这样的制度也只适合我们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族人大掌柜没有解释,市领导深深的看他一眼也没有询问,郭记神奇的东西很多,外界没有报道不代表他们这些领导就不知道,只不过现在一切都是往好的方向走,因此他们都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这件事,即便族人大掌柜没有说,实际上市领导也能够猜出来一个大概,八成就在那冥想上。

影城逛一圈,本来接下来应该去机场那边再看看,但是市领导突然来了兴趣,想要到郭氏族人的生活区瞧一瞧,也就是之前的古镇区。

“那戏台还有没有?酒楼还有没有营业?如果营业,今天中午就安排在那吧!”

市领导的请求郭书喻自然不会拒绝,只不过戏台已经拆了,不过影城内会建造一个戏楼,可容纳500名客人的戏楼。

古镇区改成了郭氏族人生活区,现在没有游客,因此厨师们做餐自然更是用心。

市领导虽然只来过一次古镇区,但是莱州的郭记老街他可没少去,但同这里的饭菜想比,莱州的郭记老街毫无疑问要差不止一个档次。

“书喻,莱州的郭记酒楼没道理比这里差这么多,你应该往那边安排几个好的师傅。”

这自然是玩笑话,郭书喻笑着急忙应下。

当然,应下归应下,族里的大厨就这么几位,肯定不能去莱州,不过这倒是提醒了郭书喻,首都的郭记老街可是标志性的,多少应该安排一位族人过去坐镇。

莱州的市领导可没有想到,自己一句话,莱州没有拿到什么好处,反而给首都送过去一位厨神级别的大厨。

吃着饭,市领导又说起学校的事情,不过这一次并不是学校的制度,而是艺校。

“我听说你们要跟京城相声大会合作?今后的郭记老街也要增加一个剧场?是每一个郭记老街都加一个剧场还是……”

“地级市的郭记老街增加,县级的郭记老街准备把茶楼改造一下。”

郭书喻简单的解释一句,随后负责教育的那位族人大掌柜则把郭记关于艺校的剧场的方案简单的说了说,市领导听的很认真,神色间也有点激动,最后直接表态这件事市里面绝对支持。

虽然这件事郭记并没有需要支持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