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九夜之被设定的世界 > 第74章 集体婚礼,花山八卦兮客千(一)

全花山面是由二十二块形状大小的布,在十一根骨架的支撑下,用紫线缠绕而成,在花山边沿十一根骨架的两端,分别吊着两串和花山面相似颜色的串珠。全面呈现淡淡的紫色,面上有许多相对于花山面颜色要深一些,并且凸起的手绣紫色牡丹花,牡丹花上还绣有栩栩如生的紫蝴蝶。再由二十二根短的骨架连接着一根花山柄和长的十一根骨架,即是这把美丽的花山。其中的二、二十二、四十四,均是表示有情人成双成对的意思,一、十一,则是表示选了成双成对的人,则要一生一世一心一意一双人。

水仙拿着花山离开之时,掌柜的还给她送了一句吉祥语“祝你成功”。她没怎么懂成功什么,只是笑了笑,拉着木天离开了。掌柜的看着两人亲密的背影,意味生长的笑了笑。

两人找了个客栈住下,水仙很喜欢这里,所以两人决定在这里呆上一两日再离开,看看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次日一早,两人还没起床,就听到外面的热闹和嘈杂声,木天推开窗户看向外面,天才灰灰亮,每家每户都张灯结彩,街道上已经有很多男子在行走,想着可能这些就是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多想什么。

吃完早饭,陪着水仙外出走走,水仙就看到街上很多女孩都拿着花山,还穿了很漂亮的具有当地特色的衣服。水仙看着那些漂亮的衣服,找了好几家商铺,才找到一家卖此种衣服的,水仙在种类繁多,鲜艳,丰富的几百种中挑选。从总体来看,有当地特色的织、绣、挑、染的手法在里面,每一件衣服并不是用单一的方式,而是运用一种主要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染中带绣,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听掌柜的介绍,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从造型上看,采用特别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

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层级关系清晰。

从用色上看,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

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

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衣和圆领胸前交叉上装两类,下装为各式百褶裤和长裤。

掌柜的特意给水仙介绍了腰间的腰带,说这个一定要系好,水仙从中选了一件,掌柜的递给她一根长有二米左右的淡紫色腰带,还给了她一顶帽子和一些发饰。水仙特意回客栈换了新买的衣服和拿着新买的花山才又出门。

跟着人流走动,缓慢的来到一个平且宽的八卦阵地内,再也挪不动步伐,因为这里的人太多,拥挤的人群你挤我我挤你,只能前后左右的缓慢移动。

是的,此时所举办的是当地风俗里最重要的其中一个活动,名为花山节。关于花山节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白云深处有一座桃花山,山上有个桃花寨,寨里有个美丽的桃花姑娘。她聪明,勤劳,善良。对年长者如对自己的父母,对朋友如对自己的姐妹。

她身前身后总簇拥一大群人,不少小伙子向姑娘示好。桃花姑娘却愿嫁给一个忠厚老实,天天只会打猎、种地、吹笙的老憨哥。一天,桃花姑娘被人抢走,憨哥得知,立即取下腰上的弯刀,把面前一棵棕树砍倒,发誓要找到桃花姑娘,杀死仇人。

乡亲们很同情他,纷纷拿出银粮赠予老憨哥。于是,他带上盘缠,弯刀,弓箭和桃花,用他过去猎来的禽毛兽皮缝制的百鸟衣,离开了家乡。

原来,抢走桃花姑娘的是远方的一个恶霸。但是不管他怎样威逼,桃花就是不肯屈从。眼看一年一度的踩花山到来了,街上热闹非凡。忽然家人来告诉恶霸,街上来了一名身穿百鸟衣,会吹笙的人,他不仅衣着新奇,而且笙歌动人。恶霸听了连忙讨好地请桃花去听芦笙。桃花听说百鸟衣,知道憨哥来了,顿时喜笑颜开,立即到大街上去看热闹。憨哥边吹笙,边跳着,突然看到一伙穿着漂亮的人吆喝着闯进来,偏头一看,又喜又气愤。

喜的是终于看到了桃花,气的是在桃花身后竟站着一个恶人。于是他从羽衣下取出弩弓,转身一箭朝恶人射去,不偏不倚正中他的右眼,恶人一声惨叫,昏倒在地。憨哥很快又拿出弯刀,左砍右劈,打散了家奴,抱起桃花,飞身上马,象一阵风似的走了。憨哥和桃化回到桃花山,乡亲们一片欢腾,抬出米酒,吹起芦笙,围着憨哥和桃花又是唱又是跳,直到太阳西斜,憨哥和桃花才告别乡亲,一起上马奔逃远方。

从此以后,桃花山的人再没见过他们。但每年一次的踩花山活动,当地人就不约而同地汇集到憨哥和桃花跳舞唱歌的地方,吹笙、唱歌、跳舞、饮酒、耍刀、赛马、射箭。天长日久就形成花山节。

花山节的开始,由“花山主人”操办和主持,花山主人一般是没有儿子的壮年人争着担任,连任三年后更换。当地人认为花山主人是替人们办好事的,当过花山主人的就会得子得福。因此在当地人心中,凡已婚无子的都乐于当花山主人,并以此为荣。

节日当天,在花山主人的主持下,于场中立三十六米高的花旗杆一根,杆顶插红花一朵,绿植一枝,花布一块,酒一壶,男女老少围着花旗杆载歌载舞,持续十五日,主要活动是男女对歌、集体婚礼和全席盛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