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向往效应,新书大卖(1章求订阅!求月票打赏!)

对于王征羽的提议,迟余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何炯问道:“王征羽,你是想让迟余的晨练放在晚上,成为节目里面的一个小环节吗?”

“也不能说是环节。”

王征羽笑着解释:“第二期还没有播放,但是剪辑的时候,我们发现,你练流行舞这一段,也能作为一个吸晴点。”

第二期迟余晨练,没有近拍,远远拍了些,算是中景。

剪后期的时候,王征羽还开玩笑说:“如果迟余跳的是古典舞,水库上边,水汽氤氲着,简直就是仙侠大片的感觉。”

于是他就有了这个想法。

“这个是不是有些刻意了?我这只是在练习。”

迟余觉得不太合适。

放到正片里的话,感觉有点作秀。

“王征羽,我也觉得这个确实有些刻意了。因为跳舞这个东西,怎么感觉,都不像是向往的生活里应该有的东西。”

黄雷也说道:“你要是跳个广场舞什么的,倒也算合适。”

王征羽想了想,发现自己确实是有些急功近利,为了吸引观众,忘记了节目的核心理念。

于是就没有再坚持:“这个确实是我考虑不周。”

随后,再说了一些细节问题,节目继续录制。

四人忙活了一些零碎的活,屋里电话铃响,意味着今天的客人已经在路上了。

新的一期《向往的生活》再次继续录制。

今天的客人,是宋单单和她的儿子,巴涂。

看得出来,除了第一期,请吴兢、吴梦达和赵矜脉的组合,是因为他们是《流浪地球》主要演员,还和迟余是一家的人原因。

第二期和第三期,节目组还是尽量请的是有喜剧因素的嘉宾。

这一期录制下来,迟余发现,他被宋单单洗脑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脑子里都是魔性的“心火烧、心火烧、心火烧”,就“忘不掉了”……

这一天,《向往的生活》第二期开播,陈赤赤和《爱情公寓》做客蘑菇屋,并顺手牵了一只羊来,制造了不少笑点。

不得不说,陈赤赤这个人,在搞笑方面,真的是很有天赋,而且很多的搞笑,还能让人看起来不尴尬。

这就很难得了。

这一期,《向往的生活》收视率继续小幅度攀升,坐稳了第一。

媒体们更是惊呼,芒果台又将有一款王牌节目。

一些主流的媒体,尤其是那些传统的纸媒转互联网的媒体,对《向往的生活》这个节目,给出了比较正面的评价。

这让其他的电视台,更是羡慕了。

已经开始有团队,准备复制《向往的生活》的模式,搞个类似节目。

名字有了不少的备选,“梦想的生活”、“梦想的田园”、“向往的四合院”……

这一期,深夜放的毒,比第一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观众们觉得,向往的生活,隐隐有向着美食节目转弯的趋势。

然后美食节目就又火了起来,连《舌尖上的华国》这人纪录片,这段时间以来的点击量,又增加了起来。

#向往的效应#

有比较无聊的专家,提出了这么一个概念,而且还写了一个放在知网上的论文,用了大数据的研究方式,很起来很有理论深度。

但其实就是篇综述。

而且那些想复制《向往的生活》的成功模式的电视台或者综艺制作团队,并不准备研究这篇论文。

他们关注的,是这个节目里边,哪个是最关键的人物。

于是他们就把目光,最终集中在迟余身上。

也是在这一期,节目组拍到的中远景的迟余晨练,当时弹幕就铺满了屏幕,网络不好的,甚至出现了卡顿现象。

“卧槽!卧槽!迟余这是在跳街舞?”

“看动作,像是流行舞!”

“迟余跟流行舞,闭着眼睛怎么想,好像都联系不到一起啊!”

“虽然看不太清,但是感觉节奏太好了。”

“可能是节目的滤镜效果,加上山里的雾气,竟有些仙气……”

也有人酸酸地吐槽着。

“呵!一个村居生活类的节目,还跳舞?不伦不类!”

“这是要把一个综艺节目,也当成是自己的秀场吗?”

“多此一跳!”

但是看《向往的生活》的,有不少都是迟余的粉丝,尤其是那些小鱼干,哪能容忍这些阴阳怪气的声音。

“这些话,充满了对农村的歧视!”

“就是!谁规定,农村的生活里边,就不能有唱歌和跳舞了?”

“秀你妹的场啊!人家只是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而已!”

“只要不是特殊情况,每天早起晨练,试问谁能做到?”

“有些人就是酸!”

“哈哈,不止是酸,是害怕吧?!”

“害怕什么?”

“当然是,害怕有人跟他们家爱豆抢市场啊!”

“卧槽!这个思路!”

在这个思路下,引发了一次关于迟余的艺人定位的讨论与热搜。

#迟余疑似往唱跳艺人发展#

#能唱会演又文艺还能跳的多栖艺人#

#狼来了?#

本来就已经会唱会演戏,如果再能跳,那岂不是要翻天?

没有人能够预测,一个唱跳俱佳的高颜值影帝,会搅动多大的风云。

他们只能用一些唱跳达标,演技一般的鲜肉艺人,来作出勉强的对比,然后发现,唯有卧槽二字,能够表达他们茫然的心情。

但是不少电视台或综艺节目制作团队,已经准备接触苏唐传媒。

与此同时,同一天。

在延期了两个月密钥后,单日票房已经落到个位数(万)《流浪地球》,终于下映了。

最终票房,来到了56.97亿。

不多不少,刚刚好超出了《战狼2》300万。

全球票房,8.76亿美元,折算后,相当于海外票房,只有5000万美元而已。

这一天,不少人在祝贺《流浪地球》下映。

额手称庆。

……

5月19日,《火星救援》新书发布会,在西单图书大厦举办。

这是个看似寻常的日子。

只是这一天是四月十五,月圆之夜。

黄历上说,宜装修、开业、结婚、领证、开工、安床、订婚。

发布会现场,巨大的背景板上,写着这本书的简介:

“六天前,陆舟成为第一批在火星上行走的人。现在,他也将成为第一个葬身火星的人……”

“一场突如其来的火星尘暴让朱雀号上的船员被迫放弃任务。撤离过程中,陆舟遭遇意外,被孤身一人丢在了这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中,剩余的补给也远不够撑到救援可能抵达的那一天……”

“陆舟不准备坐以待毙,凭借着他的机械工程师背景,和飞船上的知识储备,他决定成为火星的第一个原住民……”

在这些简介之下,是刘辞新、王进康等国内科幻小说代表作家的一句话简评。

“扣人心弦……火星版《鲁滨逊漂流记》,而且写得更棒。”

——刘辞新,科幻作家、高级工程师,《三体》《流浪地球》

“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读过的最好的悬疑小说。情节真实,仿佛它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但在阅读时,你又能感觉到犹如火箭升空般的戏剧推力。”

——王进康,科幻作家、高级工程师,《西奈噩梦》《类人》

“小说最动人的地方是,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哪怕艰难到绝望,幽默和乐观的精神仍然可以在每一句话里发着光。”

——何昔,科幻作家,《六道众生》《伤心者》

“非常棒!集中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是许久以来第一本真正的科幻小说,引人入胜。”

——韩嵩,科幻作家,《驱魔》《宇宙墓碑》《天道》

除了这些科幻作家之外,还有一些明星、名人、科普作家的短评。

“这本书太好玩了!好久没有一口气看完一本书的经历了!”

——吴兢,演员、导演,《战狼》《流浪地球》

“作为科幻小说,《火星救援》里面幻想的成分很少,整个故事设定的时间点,以及火星探索所采用的科技手段,都是根据现实中各种版本的火星计划来的。”

——李渺,科普作家、理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给孩子讲量子力学》

“主角可谓是火星段子手,一边逃生一边自嘲,着实让人忍俊不禁,让此书的阅读体验格外轻松。”

——何炯,主持人、导演、歌手,《栀子花开》

“据说是先有的剧本,再有的小说。否则的话,我现在就准备买下版权,放下《霸王别姬》,去拍一部火星版的鲁滨逊漂流记。”

——陈无极,导演,《荆轲刺秦王》《梅兰芳》《妖猫传》

“作者在书中的各种计算、造水以及种地的桥段如数家珍。事实上,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虽然不太懂那些计算、造水以及种地,但仍然被作者的这种理论上的真实感折服。”

——郭番,导演,《流浪地球》

“这本书写出了理科宅男式的幽默。有趣,就是这本书的看点之一!”

——徐争,导演、演员,《我不是药神》《人在囧途》

现场,来了不少媒体,更多的,是迟余的粉丝。

他们在从迟余的围博上,得到了迟余要开新书发布会的消息之后,迅速地开始集结,然后就几乎占领了西单图书大厦。

看到书的腰封上面、背面上,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写下的短语,他们觉得这本书的牌面也太大了。

他们手里已经拿到了刚刚开封的书,然后在迅速地

翻到前面,就是刘辞新做的序,整整6页的序,简直是诚意满满。

不少人习惯看书先看序。

刘辞新从设定、故事、理论、情怀等角度,细致的剖析了《火星救援》这本书,简直有些“过分”。

他们激动,然后是半信半疑地,开始阅读——

日志,SOL6*

(*火星日,即火星的太阳日,一个火星日是24小时39分35.244秒。)

我特么指定是得坐着等死了!

当然,其实躺着也行。

这是我用我那愤怒又不安的大脑,考虑了六天后的结论。

是真的会死!

这六天以来,本该是我人生中,最辉煌的火星科考生涯的开端,结果现在却成了一场噩梦。

为什么会是六天?

肯定和第七天创造了休息日的西方神话没有关系,因为我压根就不相信什么上帝,包括老天爷。

因为我第七天,不可能休息。

我现在正在写火星日志。

可最搞笑在的是,我特么压根就不知道,谁会看这些东西。但总归某一天,有人会发现这些。

那会儿,没准我已经变成了火星上的第一具尸体。

干的。

……

不少迟余的粉丝,还是喜欢读书的。

一开始读起来,他们就发现,读起来竟然真的很有趣。

而且阅读体验良好,尤其是那些以口语的形式,说出来或者吐槽出来的航天知识点,让他们迅速沉浸其中。

与此同时,那些媒体,他们有些人已经提前拿到过书,对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准备好了在发布会开始后的采访和提问。

不多时,发布会开始了。

主持人是出版社的领导,他简单说两句之后,就把时间交给了迟余。

“在场的不少人,都已经看到了这本书。也应该看到,这书,是由三个人合作完成的,我只是其中的一位作者。”

迟余说道:“这本小说,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科幻小说领域,很过隐,计算那些数据的过程很过瘾,研究飞船的轨道很过瘾……”

他大概说了一些成书的过程,最后补充了一句:“这本书对应的剧本,同样叫做《火星救援》,已经在前期筹备中,如无意外,我将会饰演里面的主角,陆舟。”

接下来,就是媒体的提问环节了。

迟余看看现场来的媒体朋友的数量,就知道,今天的问题不会少。

“迟余,请问,这本书的合写过程中,你所负责的是哪些章节?”第一位记者采访道。

这个问题,估计连粉丝们,都想知道。

迟余笑了笑,说道:“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分章节写的。我,赵睿,还有陆南的分工,陆南是保证理论部分严谨,赵睿是保证情节部分的合理,,而我,只是让文字更耐读一些。”

“也就是说,你是主笔,对吗?”

“并不能这么说。”

迟余摇头:“一开始的大纲和细纲,是我们三个坐在一起,一章一章地理出来的。之后,有剧本在,就可以添加血肉,这个基本上是每个人负责了几个章节。”

这么说,他们就都懂了。

合写小说,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就比如那部《大秦帝国》,就是一个人主导,然后一批写手写的,只不过,最后的作者名字,只有一个人而已。

“迟余,有专家指出,火星尘暴,并不能制造出开始的灾难。”

“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是火星上1971年发生的一次尘暴,风速达到了270千米/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一场特大强台风。既然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下,也会有不小的破坏力。”

这个属于推测,理论上问题不大。

“迟余,这本书里,有不少的脏话,会不会不太好?”

“我们反复讨论后,认为当一个人被留在火星人自生自灭时,如果想精神不崩溃,那么男主人公就需要有强大的幽默细胞,以及豁达的心态,包括毛边的性格。”

迟余笑了笑,反问道:“而且,你们不觉得,读起来很轻松愉悦吗?即便,这部小说其实说了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是的,阅读的时候,确实有点容易上头,感觉像是爽文。”

“嗯,这就是我们在写的时候,反复修改的时候,追求的效果,让读者拥有良好的阅读体验。”

“迟余,电影什么时候开拍,什么时候能上映?”

“看样子,你们已经很期待了。”

“是的,我们很期待你的科幻电影。现在有不少人在拍科幻电影,我们希望你也能加入其中!”

迟余愣了愣,他倒是没有留意这些,笑着说道:“有人在拍科幻电影,那就说明,我们的国产科幻电影已经活了起来,这是好事。”

又有记者问:“迟余,你是准备进军小说界吗?”

“谈不上吧?这本小说,其实是个小小的意外,我们开始就准备写个剧本而已,但是意外地发现,改编成小说,或许也不错,然后就有了它。”

迟余说道:“至于你说的,进军小说界,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件事。”

随后,又说了一些与小说有关或者无关的话题,开始了新书的签售。

来的人不少,粉丝更多。

“迟余,加油!”

第一个上来的,赫然就是安妮,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抢到第一个位置的。

她笑着跟迟余握拳,鼓励。

“谢谢。祝安妮同学,越来越美,越来越好。迟余。”

迟余在扉页上,写出这么一句话。

“谢谢!”

安妮知道时间很紧迫,接过书,赶紧离开了队列,不过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站在一旁,指挥着秩序。

“都别乱,队排好,不能让媒体们觉得,我们小鱼干是个无组织无纪律的粉丝团体!”

迟余差点给第二位粉丝写错了话。

又感动,又尴尬。

随后的签售会,从上午九点半,一直到下午的九点半,整整十二个小时,除去中间的吃饭和上厕所,迟余几乎没有休息过!

结束了签售会后,迟余发现,他的手在发抖。

“嘶!你这也太拼了吧?!”

苏艾菲看着迟余连手机都拿不起来,心疼地说道:“随便签几个小时就行了,你居然整整签了一天!”

“粉丝们等了那么久,总不好让他们失望。”迟余笑着说。

“行吧,反正是你自己遭罪。”

苏艾菲无奈,随后又说道:“这本书在京冬和当当上边,已经卖爆了。某瓣上边的评分也出来了,9.4分,虽然有点虚高,但是说明,大部分人认同了这本书。”

那就好。

迟余松了口气。

卖书给读者看,就跟拍电影给观众看一样,只有销售量和口碑上来了,作者或主创,才更开心。

这就是所谓的,又当又立!

“英文版和其他版本,已经在找人翻译了。我咨询了国外的一些朋友,他们觉得这书在国外应该也能大受欢迎。”

“嗯,这些都由你来安排吧。”

迟余觉得,这第一本书,要比他第一部电影时,阵仗大多了。

当然,这也跟他现在,在其他方面的成绩有关。

这就是所谓的,赢者通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