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2章求订阅!求月票打赏!)

“有人打电话?”

众人愣了下,寻着声音进屋,就看到居然是白天那个被质疑是不是道具的电话,发出来的声音。

叮铃铃!

电话还在响,而且声音还不低。

“这玩意儿居然真的能用!”

何炯一脸诧异,随后拿起听筒,调整声音说道:“喂,您好,这里,这里是,蘑菇屋。”

“八成是明天的客人打来的。”

黄雷虽然没有听到何炯在屋里的话,但是也做出了猜测。

“真的吗?我去看看。”

张梓枫一听,很感兴趣,就带着小H进屋了。

“现在过年或者平时做客,一般都会直接提前给个电话,免得去了之后,那边不怎么方便。”黄雷说道。

“是啊,手机普遍了之后,交流也变得更容易了。”

迟余过年时虽然没有走过亲戚,但是平时也会到别人家做客。

“交流是容易了。”

黄雷笑了笑,说道:“但是现在好多人反而不喜欢交流了。”

迟余点点头,这确实是个普通的现象:“都沉浸在互联网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真正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下的人的活法。”

“可不是么。”

亭子里,只留下迟余和黄雷两个人,就着夜风,喝着啤酒,聊一些无甚营养的话。

过一会儿,何炯和张梓枫一前一后走出来,带着笑意。

“是明天的客人吧?”黄雷问道。

何炯点点头:“对,明天的客人。”

“炯炯,谁要来啊?”

黄雷与何炯是多年的老朋友,私下里,在状态松弛的情况下,都是叫他炯炯。

何炯摇摇头:“没听出来。也不知道是电话加了变声器,还是对面用了变声软件。不过是三个人,点了三个菜。”

“居然还能点菜?”黄雷愣了下。

简直是岂有此理!

我是一家之主,又不是饭店里的厨子!

黄雷怒问道:“都点了啥?咱们可是什么食材都没有!想吃什么,让他自己带食材!”

带食材肯定是不得行的。

节目组估计会马上给出临时想出来的规则。

“嗯,我也跟人说了,您可以随便点,但我们就着食材做。”

“哈哈,那对方还不得气的不来了?”

何炯笑了笑,道:“三个人,头一个是个女生,点了个小鸡炖蘑菇。”

“小鸡炖蘑菇?鸡肉没有,蘑菇也没有,粉条子,嗯,似乎也没有。”黄雷记下了,并且分析其中的主要食材。

“这大概是个东北的吧?”迟余问道。

“很有可能。妹妹,你再拿两听啤酒。”

黄雷看看杯子里啤酒没了,桌子上啤酒也喝光了,就让张梓枫去拿啤酒,然后问何炯:“第二个人呢?”

“第二个倒是简单,老京城炸酱面。”

“好嘛,一听就是个京城人士。”

黄雷点点头,炸酱面倒是好弄,不过还在食材上,便继续问:“第三道菜呢?”

“清汤牛腩。”

“清汤牛腩?这个可是香江菜。”

“一个东北,一个京城,一个香江,这是个什么组合?”

“不管是什么组合,但是这食材怎么办?”

黄雷倒完了一听啤酒,喝了一大口,皱眉说道:“明天我们总不能还继续葱油饼吧?那可不太像招待客人的东西。”

剩下一听迟余倒了。

何炯思索道:“这些东西肯定是要去市场买的。但是没有钱啊,节目组说可以卖农副产品,可现在哪有农副产品可卖?”

这时,导演王征羽开口道:“哦,忘记跟你们说了,节目开始,你们还有一笔启动资金。”

“有钱?有钱你怎么不早说?!”黄雷一听就怒了。

“有多少?”何炯连忙问道。

“不多,就200。”

“200能干啥?”

“就200,爱要不要。”

这天一黑,王征羽导演倒是硬气了。

完全不害怕,蘑菇屋这三个男人,会借着酒劲,让他生死两难。

“200就200吧,总比没有强。”

黄雷说道,喝完了酒,起身道:“炯炯你给王征羽要钱,我回去洗个澡。”

到这里,录制也算告一个小段落。

要来个卡,然后总结一下这一天的拍摄的不足之处,再继续拍。

当然后期剪辑的话,肯定不会有这些画面的。

“感觉怎么样,各位?”

王征羽笑呵呵地问道,完全不复之前的吝啬的不讲理。

现在的他,就是《向往的生活》的节目组导演。

“挺好。要是就这么个节奏拍的话,我觉得挺好。”

黄雷说道:“相比于极限挑战的动脑又动手,这节目就做做饭,吃吃饭,都挺好。”

私下聊天,都是熟人,就不用顾忌太多。

“我一开始有这个节目的概念的时候,就想着跟朋友过一天村居的日子。现在节目搞成这样,我觉得很完美。”何炯说道。

这节目,绝对是他在看完《那山》之后,灵光一闪的念头。

然后慢慢地形成大思路,找人,组节目组,搞策划,然后就变成了今天的节目录制。

迟余和张梓枫就是听着,作为小辈,只听,不发表意见。

但是显然,王征羽没有准备放过他俩。

“迟余,你来说说。”

“我觉得也挺好。”

迟余本想先敷衍过去,结果王征羽追问道:“这节目,最开始可是何老师跟你,你们两个拍板要搞的,你得多说点。”

这事真跟我没有关系啊!

完全是何老师的一家之言,我不过在当时投了赞成票而已!

迟余很无辜。

但是这是他第一次以常驻的身份参与的综艺节目,也算是主创之一。

于是思索一下,说道:“我觉得整个过程的话,相较于其他的室外综艺节目,是不是有些过于寡淡了?”

是的,坐下来回想镜头里可能拍到的素材,迟余觉得很寡淡。

清汤寡水。

王征羽笑了笑,道:“《那山》这部电影也很寡淡吧?但是它在币站上播放之后,弹幕量可以很惊人的。”

这倒是真的,《那山》在下映之后,后来各视频平台买走了网络播放权,免费之后,网友们看的时候,弹出了大量的弹幕。

“其实还是我们说的那个出发点,不少人开始向往着从城市搬到农村,呼吸自然的空气,寻找内心的声音。”

这时说话的,是节目的制片人,洪韬。

也是《歌手》的制片人和导演。

他笑着说道:“我们确实在节目前期筹备时,做了一个调查,而结果很喜人,百分之四十的人,希望远离喧嚣,避世而居。”

“现在的生活节奏,确实太快了。”何炯说道。

“还有那些社畜、躺平、打工人之类的词,无一不是在对这个快节奏社会的集体对抗。然后对抗之后,只能制造几个新词,然后继续当社畜,做打工人。”

这就很扎心,却又很现实。

“其实不少人,对这种慢节奏的日常生活,还是很期待的。他们又不能参与,那么观众,就变成了一种奢望。”洪韬说道。

“还有啊,我们这个,还有可能是个美食节目。”

王征羽这时笑了,看想起之前的镜头,说道:“你们可能觉得今天没做什么,但是劈柴,洗菜,尤其是最后做好的葱油饼、油菜花饼,在镜头的美食滤镜下,老实讲,我当时都流口水了。”

给他说成了,一档美食节目?

“来,正好还有一块。”

何炯一听,就把剩下的最后一块葱油饼递给王征羽。

“……”王征羽说不出是感动,还是无语。

迟余想了想,没有再说话。

看不到最终的成果,就跟拍《流浪地球》时一样,他也不知道,最终的节目成果,会是个什么样子。

也许,最后做成了菠菜白菜豆腐汤。

也许,最后做成了珍珠翡翠白玉汤。

……

第二天一早,不过五点,迟余就醒来了。

天空才微微亮。

这时工作人员还没有起床,没有人跟着,他就沿着小路,往尽头走。

尽头是个小水库,两侧是山,山上长着郁郁葱葱的竹林。

水库的堤坝上,慢慢地打完一套拳,仍然是他那套不知名的拳术。

身体活动开了之后,迟余开始跳起了一些街舞的动作,而且看起来一板一眼,颇有些功底了。

这些,是在《枕上书》的拍摄结束之后,请老师教的。

当时公司内部,听说迟余要学流行舞,都是惊诧不已。

在他们的印象里,迟余似乎是那种,身着戏服,或者是古装的,就算是跳舞,也是那种古典的剑舞之类的。

但是流行舞?

他们还真无法想像,一个能唱出“来不及讲故事多跌宕”的影帝,跳起流行舞是什么样子。

连苏艾菲都有些意外。

她以为在汉城的时候,迟余就是随口一提,没想到,竟然又旧事重提,而且还要付之行动。

没办法,她只能找老师,这倒是不难。

学起来,一开始不太容易。

就跟他一开始学习唱流行歌曲一样,身上的武术底子,让他一时不好掌握流行舞的那种节奏感、爆发力和控制力。

但是万法相通。

因为身上的武术底子,在接受了流行舞的理念后,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几乎是鲸吞一样地,迅速地学习着流行舞,以及相关的一些舞种。

加上迟余身材比例很好,腿长臂长手长,还有流畅的肌肉线条,跳起流行舞来,别有一种韵味。

“似乎是个天生的舞者。”

教迟余的老师,看着迟余从手足无措,再到掌握关窍,最后触类旁通,感慨地说了这么一句。

“可是,现在看起来,没有给你表现的舞台啊。”苏艾菲说道。

“我挺喜欢跳舞的感觉的。以前打拳术的话,可能是习惯了,很难再找到那种让情绪起来的感觉。但是跳一段流行舞完全就不同了。”

一次跳完一段舞后,迟余说道:“它让我找到了心跳加速,血液沸腾,身体发热的感觉。”

这么说,其实是一件挺伤感无奈的事。

武术,功夫,从杀人技,变成了表演技,竟然有时,还不如跳一段流行舞,更能让人热血沸腾。

“呼——”

跳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东方已然有了鱼肚白。

沿着水库的堤坝回去,空间中的湿气,路边小草上的露水,竹林里偶尔的鸟叫,让迟余滚烫的身体,又慢慢地温和下来,最后归于平静。

回到院子,打侧门进,就看到一位工作人员正扛着摄像机准备往外走。

迟余认出来,这位是跟拍自己的那位摄像大哥,笑着打招呼:“早啊,醒这么早?”

摄像大哥哭丧着脸:“迟余老师,您醒的更早,怎么没有叫我呢?我要跟拍你的。”

“我就是去晨练一下,不用拍了吧?”

“要拍的。就算你觉得不方便拍,至少我们拍一些远景,或者你去晨练的镜头,这样好有更丰富的素材。”

“那好吧,明天我起来,叫你一声。”

“能不能稍晚一点,比如现在起?”

“也行,现在是五点四十,那就五点半起,怎么样?等我晨练完,你还能回去睡个小小的回笼觉。”

“我谢谢您啊!”

摄像大哥欲哭无泪。

没办法,摊上这么一位习惯早起的,完全不符合现代年轻人生活节奏的艺人,他也只能跟着改变一下自己的生物钟。

随后迟余回屋,洗了个冷水澡,换衣干净衣服,拿了本白皮的书和日记,来到院子里茅草亭。

昨天晚上啤酒让他有点小小的头晕,加上一直讨论节目的内容,总结第一天的拍摄问题,以及一些建议,一直弄到快十二点才上床睡觉。

再加上他和黄雷、何炯三人睡一屋,也没有书桌,只能现在起来,再写昨天晚上的日记。

卧槽!

现在居然还有人写日记?

摄像大哥一看,顿时惊呆了,这个可不能错过,一定得拍,而且他都想好了,拍出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在安静地写日记的画面。

“那个,这个就别近拍了。”

迟余一眼镜头要推过来的摄像大哥,连忙阻止了。

摄像大哥有点失望,不过还是问道:“那我拍一些中远景总可以吧?”

迟余点点头,这个倒没什么好阻止的。

他是写日记,又不是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只要不拍到里边的内容——虽然也不是什么秘密,但总归是属于自己的。

这院里,就只有他们两个。

其他人都在休息,二楼,还传来轻微的呼噜声,那是何炯和黄雷,房间里听的话,如同炸雷。

若非是迟余已经习惯,他指定是不能睡着觉的。

摄像大哥好奇地问道:“您平时一直坚持写日记吗?”

“算是吧。每天至少会写上几句话,少的一句话也有,多的话,写个几千上万字,也是有的。”

“一句话,一句话能写什么?”

“我跟你念一句吧,这句正好也不是什么保密的东西。”

迟余笑了笑,然后往前翻了几页,指了基本一句话,说道:“拍拍拍,天天拍,拍个屁!”

“……”

摄像大哥的摄像机晃动了一下:“哥,您这日记,有点不太正经吧?跟您的人设,可不太相符。”

“什么人设?我哪有人设了?”

迟余笑着摇摇头,又说了一句:“就算是有,可能是你们印象中的我,但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这句话说的真好。”

摄像大哥虽然没什么文采,但也是读过高中,做出诗文阅读理解的。

他一听,就觉得迟余说的那句话,很不寻常。

迟余愣了愣,笑了,在日记里把刚刚这句灵光一闪的话记下来,说道:“随口一说,完全是为了押韵,倒是个不错的句子。”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正好瞥到日记里的颜色二字。

然后于随口而出了这么一句。

之后,摄像大哥也不再问,迟余便坐着做了一些回忆,然后把昨天的节拍摄中的一些想法,加上晚上众人的讨论,总结到了日记里面。

只要不是在吐槽,比如那种“拍拍拍,天天拍,拍个屁”、“饭后,打牌,一共打三场,大负。晚上又打牌,胜”的一两句话日记。

大部分情况下,迟余的日记,更像是,每日读生活笔记。

写了一页多,画了个句号。

深吸一口气,湿润又清凉。

然后打开那本白皮无名的书,里面赫然有内封,名字就叫做,火星救援。

不过,这不是老赵的剧本,而是那位叫做骆楠的航天工作者,在剧本的基础上,与老赵,还有他,三人合写的一本科幻小说。

相比剧本,这里面的干货,可是满满的。

当然,迟余在这本书的成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可比在《活埋》里做的事情多了不少。

剧本和成书的过程中,老赵和骆楠二人,一个纯文科,一个纯理科,不可避免的,一个希望是剧情上的好看,一个希望是技术上的合理。

于是矛盾就出现了。

而迟余的作用,就是中和两人的一些本质冲突的想法,提出可以既满足剧情上好看,又能达到技术合理的思路。

想到那些个讨论书和剧本的白天和晚上,迟余就觉得好笑。

说服骆楠,可是要比说服老赵,难多了。

好在,最后剧本完成,书,也顺利地写了出来。

迟余现在看这本还没有出版的书,一来算是复审,挑出里面的,被三人之间忽略掉的,不合情或不合理的地方。

二来,自然是通过小说,来更多地理解剧本。

此时,太阳刚刚从天边出来一点点,清冷的晨曦中,迟余坐在茅草亭下,借着昏黄的灯光,看着书。

在摄像大哥的镜头里面,赫然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形象。

直到鸟儿们渐渐地吵了起来,太阳渐出地平线,迟余把书签塞到刚刚看到的位置,合上书,然后拿着书和日记,回到屋。

新一天,才算是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